CN219668488U - 一种自动登机舷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登机舷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68488U
CN219668488U CN202321004041.9U CN202321004041U CN219668488U CN 219668488 U CN219668488 U CN 219668488U CN 202321004041 U CN202321004041 U CN 202321004041U CN 219668488 U CN219668488 U CN 219668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lifting
handrail
elevator
boarding lad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40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邬新辉
皮远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tiz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iz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iz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iz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40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68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68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68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登机舷梯,包括底盘车;底部通过举升机构与底盘车转动连接的自动扶梯机构;升降平台,通过平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升降平台和自动扶梯机构底端相驳接;接机平台,可调设置在自动扶梯机构上端和机舱门驳接;检测装置,设在接机平台前端;接机平台调节机构,设在自动扶梯机构与接机平台之间,用于和检测装置联接配合以对接机平台进行升降调节。调平滚轮压在机舱门底板上,当飞机高度发生变化时,调平滚轮转动的角度经过编码器解码,主控系统接收解码信息生成操作指令控制调平油缸执行动作,对接机平台进行高度升降调整至和机舱门齐平的位置,同时水平传感器对飞机舱门底板和接机平台的高度进行实时检测,作出应急的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登机舷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登机舷梯。
背景技术
登机舷梯是地面和飞机舱之间的上下通道,方便飞机的上下客。
申请号CN202120637502.0的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动舷梯,包括驾驶舱和拖车,所述驾驶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拖车,所述拖车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侧设有支柱,所述限位环的内侧螺旋连接有螺栓,所述支柱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梯架,所述梯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链轮,所述链轮的外侧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内侧设有电机,所述梯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与链轮的主轴上均设有齿轮组并保持同步转动,通过设置的报警器、电动伸缩杆和阶板实现自动运送旅客,便于腿脚不便的人士登机和离舱,缩减旅客耗费的时间,保证航班准时,通过设置的限位环和螺栓实现对支柱的限位,防止梯架在车辆行驶过程脱落,同时也便于拆装检修。
虽然能够通过电动伸缩杆调节载板和机舱地板之间的间距使得载板贴合机舱地板,提高安全性,但对于一些突发状况无法应急调整,譬如飞机发生晃动时与载板脱离后没办法在短时间内作出应急动作来回应该变化,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登机舷梯,包括
底盘车;
底部通过举升机构与所述底盘车转动连接的自动扶梯机构;
升降平台,通过平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升降平台和所述自动扶梯机构底端相驳接;
接机平台,可调设置在所述自动扶梯机构上端和所述机舱门驳接;
检测装置,设在所述接机平台前端;
接机平台调节机构,设在所述自动扶梯机构与所述接机平台之间,用于和所述检测装置联接配合以对所述接机平台进行升降调节。
进一步设置的,所述自动扶梯机构包括电梯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梯支撑架间的梯级传动组和扶手驱动组;
所述梯级传动组件用于驱动梯级进行传送,所述电梯支撑架顶部两侧设置扶手,所述扶手和所述扶手驱动组驱动连接。
进一步设置的,所述扶手包括扶手导轨、扶手带、扶手照明型材和第一LED灯带;
所述扶手导轨设置在所述电梯支撑架顶部两端上,所述扶手带滑动设在所述扶手导轨上端,所述扶手导轨之间设有玻璃扶手栏板,所述第一LED灯带通过所述扶手照明型材固定在所述玻璃扶手栏板外侧且位于所述扶手导轨下方。
进一步设置的,所述电梯支撑架内侧下方和所述梯级两端的交界位置还设有防夹机构;
所述防夹机构包括裙板刷座、第二LED灯带、盖板、裙板刷和光电传感器;
所述裙板刷座通过螺丝锁紧在所述电梯支撑架内侧上,所述第二LED灯带固定安装在所述裙板刷座上部且倾斜朝向人体一侧,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裙板刷座上以封住所述第二LED灯带,所述裙板刷安装在所述裙板刷座内且一端伸出外部朝人体一侧设置,所述裙板刷位于所述第二LED灯带下方,所述光电传感器设于所述裙板刷座内并位于所述裙板刷下方。
进一步设置的,所述升降平台一端下方通过所述平台升降机构和所述电梯支撑架外侧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上还设围栏和摆闸,所述围栏位于两侧,所述摆闸位于升降平台朝外的一侧。
进一步设置的,所述平台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臂、升降臂联架和啄头油缸;
所述升降臂一端铰接在所述电梯支撑架外侧,另一端通过所述升降臂联架与所述升降平台下端连接,所述啄头油缸两端分别和所述电梯支撑架外侧与升降平台相铰接,所述啄头油缸在所述升降臂外侧。
进一步设置的,所述举升机构为双根举升油缸,两根所述举升油缸呈间隔平行且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底盘车顶部与所述电梯支撑架底部之间。
进一步设置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调平滚轮和编码器,所述调平滚轮与编码器连接,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接机平台前方外侧上,所述编码器固定在所述支撑杆内,所述调平滚轮可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杆前端且压在飞机舱门底板上。
进一步设置的,所述接机平台底部中线上还设有水平传感器。
进一步设置的,所述接机平台调平机构为调平油缸,所述调平油缸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电梯支撑架前侧与所述接机平台底部之间。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举升机构将自动扶梯机构抬升一定高度使接机平台与机舱门接驳,调平滚轮压在机舱门底板上,当飞机高度发生变化时,调平滚轮转动的角度经过编码器解码,主控系统接收解码信息生成操作指令控制调平油缸执行动作,对接机平台进行高度升降调整至和机舱门齐平的位置,同时水平传感器对飞机舱门底板和接机平台的高度进行实时检测,作出应急的反应,提高安全性。
其二,裙板刷防止裤脚和裙摆等被卷入梯级的两侧内,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异物后发出报警信息给主控系统,主控系统执行急停,避免发生危害。
其三,第一LED灯带发光起到对扶手带的所在位置标识的作用,便于夜间或能见度低的场景手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登机舷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登机舷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扶手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夹机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与接机平台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底盘车1;
升降平台2、围栏20和摆闸21;
接机平台3;
接机平台调节机构4;
电梯支撑架5;
扶手6、扶手导轨60、扶手带61、扶手照明型材62、第一LED灯带63、玻璃扶手栏板64;
裙板刷座7;
第二LED灯带8;
盖板9;
裙板刷10;
光电传感器11;
升降臂12;
升降臂联架13;
啄头油缸14;
举升油缸15;
支撑杆16;
调平滚轮17;
水平传感器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登机舷梯,包括底盘车1、底部通过举升机构与底盘车1转动连接的自动扶梯机构、升降平台2、接机平台3、检测装置和接机平台调节机构4。
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自动扶梯机构包括电梯支撑架5以及设置在电梯支撑架5间的梯级传动组(图中未示出)和扶手驱动组(图中未示出),梯级传动组件用于驱动梯级进行传送,电梯支撑架5顶部两侧设置扶手6,扶手6和扶手驱动组驱动连接,梯级传动组和扶手驱动组均是现有扶梯技术中成熟的传动技术,与扶手6、梯级的传动方式过程也是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阐述。
其中,扶手6包括扶手导轨60、扶手带61、扶手照明型材62和第一LED灯带63;
参阅图3,扶手导轨60设置在电梯支撑架5顶部两端上,扶手带61滑动设在扶手导轨60上端,在运行过程中,扶手带61沿着扶手导轨60滑动,扶手导轨60之间设有玻璃扶手栏板64,第一LED灯带63通过扶手照明型材62固定在玻璃扶手栏板64外侧且位于扶手导轨60下方,在夜间或者能见度较低的场景提高扶手6位置的辨识度。
为了避免裤脚或裙摆等卷入梯级中,在电梯支撑架5内侧下方和梯级两端的交界位置还设有防夹机构。
具体的,防夹机构包括裙板刷座7、第二LED灯带8、盖板9、裙板刷10和光电传感器11;
具体安装关系是,如图4,裙板刷座7通过螺丝锁紧在电梯支撑架5内侧上,第二LED灯带8固定安装在裙板刷座7上部且倾斜朝向人体一侧,盖板9盖设在裙板刷座7上以封住第二LED灯带8,第二LED灯带8同样也起到辨识的作用,裙板刷10安装在裙板刷座7内且一端伸出外部朝人体一侧设置,裙板刷10朝下方倾斜,裙板刷10位于第二LED灯带8下方,裙板刷10能够拨开裤脚或裙带,防止卷入梯级的两侧内,同时,光电传感器11设于裙板刷座7内并位于裙板刷10下方,光电传感器11和主控系统连接,当检测到有异物比如裤脚或裙带卷入时,立即出发急停命令,实行急停操作,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其次,如图2,升降平台2通过平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升降平台2和自动扶梯机构底端相驳接,具体的,升降平台2一端下方通过平台升降机构和电梯支撑架5外侧连接,升降平台2上还设围栏20和摆闸21,围栏20位于两侧,摆闸21位于升降平台2朝外的一侧。
平台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臂12、升降臂联架13和啄头油缸14;
具体的,如图2,升降臂12一端铰接在电梯支撑架5外侧,另一端通过升降臂联架13与升降平台2下端连接,啄头油缸14两端分别和电梯支撑架5外侧与升降平台2相铰接,啄头油缸14在升降臂12外侧,啄头油缸14调节升降平台2的摆放角度,升降臂12驱动从而调节升降平台2和电梯支撑架5的对接水平高度。
另外,举升机构为双根举升油缸15,两根举升油缸15呈间隔平行且两端分别铰接于底盘车1顶部与电梯支撑架5底部之间,举升油缸15的驱动下,实现对自动扶梯机构的整体高度和角度调节。
接机平台3可调设置在自动扶梯机构上端和机舱门驳接,检测装置设在接机平台3前端,接机平台调节机构4设在自动扶梯机构与接机平台3之间,用于和检测装置联接配合以对接机平台3进行升降调节。
具体的,如图5所示,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16、调平滚轮17和编码器(图中未示出);
调平滚轮17与编码器连接,支撑杆16固定在接机平台3前方外侧上,编码器固定在支撑杆16内,调平滚轮17可转动设于支撑杆16前端且压在飞机舱门底板上,接机平台3底部中线上还设有水平传感器18,并且,接机平台调平机构4为调平油缸,调平油缸两端分别铰接在电梯支撑架5前侧与接机平台3底部之间,当飞机的高度发生突然变化时,调平滚轮17产生转动,转动的角度经过解码器解码,同时水平传感器18检测飞机舱门底板和接机平台3之间的水平高度差,主控系统接收解码信息后,产生操作指令给调平油缸,调平油缸驱动控制电梯支撑架5进行角度和高度的调整,以此始终保持接机平台3和飞机舱底板处于同一高度的驳接,提高安全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登机舷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车;
底部通过举升机构与所述底盘车转动连接的自动扶梯机构;
升降平台,通过平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升降平台和所述自动扶梯机构底端相驳接;
接机平台,可调设置在所述自动扶梯机构上端和机舱门驳接;
检测装置,设在所述接机平台前端;
接机平台调节机构,设在所述自动扶梯机构与所述接机平台之间,用于和所述检测装置联接配合以对所述接机平台进行升降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登机舷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扶梯机构包括电梯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梯支撑架间的梯级传动组和扶手驱动组;
所述梯级传动组件用于驱动梯级进行传送,所述电梯支撑架顶部两侧设置扶手,所述扶手和所述扶手驱动组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登机舷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扶手导轨、扶手带、扶手照明型材和第一LED灯带;
所述扶手导轨设置在所述电梯支撑架顶部两端上,所述扶手带滑动设在所述扶手导轨上端,所述扶手导轨之间之间设有玻璃扶手栏板,所述第一LED灯带通过所述扶手照明型材固定在所述玻璃扶手栏板外侧且位于所述扶手导轨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登机舷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支撑架内侧下方和所述梯级两端的交界位置还设有防夹机构;
所述防夹机构包括裙板刷座、第二LED灯带、盖板、裙板刷和光电传感器;
所述裙板刷座通过螺丝锁紧在所述电梯支撑架内侧上,所述第二LED灯带固定安装在所述裙板刷座上部且倾斜朝向人体一侧,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裙板刷座上以封住所述第二LED灯带,所述裙板刷安装在所述裙板刷座内且一端伸出外部朝人体一侧设置,所述裙板刷位于所述第二LED灯带下方,所述光电传感器设于所述裙板刷座内并位于所述裙板刷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登机舷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一端下方通过所述平台升降机构和所述电梯支撑架外侧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上还设围栏和摆闸,所述围栏位于两侧,所述摆闸位于升降平台朝外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登机舷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臂、升降臂联架和啄头油缸;
所述升降臂一端铰接在所述电梯支撑架外侧,另一端通过所述升降臂联架与所述升降平台下端连接,所述啄头油缸两端分别和所述电梯支撑架外侧与升降平台相铰接,所述啄头油缸在所述升降臂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登机舷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为双根举升油缸,两根所述举升油缸呈间隔平行且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底盘车顶部与所述电梯支撑架底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登机舷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调平滚轮和编码器,所述调平滚轮与编码器连接,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接机平台前方外侧上,所述编码器固定在所述支撑杆内,所述调平滚轮可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杆前端且压在飞机舱门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登机舷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机平台底部中线上还设有水平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登机舷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机平台调平机构为调平油缸,所述调平油缸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电梯支撑架前侧与所述接机平台底部之间。
CN202321004041.9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自动登机舷梯 Active CN219668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4041.9U CN219668488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自动登机舷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4041.9U CN219668488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自动登机舷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68488U true CN219668488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3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4041.9U Active CN219668488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自动登机舷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684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50708A (en) Wheelchair transfer mechanism
EP3587332B1 (en) A lift for telescopic passenger stairs for boarding passengers in wheelchairs on a plane
BRPI0720491A2 (pt) Carro de elevador com janela de manutenção
CN111267871A (zh) 铁路站台安全防护装置
CN114829282A (zh) 电梯轿厢可枢转栏杆及电梯的维护方法
CN219668488U (zh) 一种自动登机舷梯
GB2092986A (en) A service vehicle for aircraft
JP4742363B2 (ja) バス昇降床装置
CN213057419U (zh) 一种适用于升船机人员疏散高度自动调节扶梯
CN201176267Y (zh) 接地型双通道电动舷梯
KR101701391B1 (ko) 승강장용 안전발판
CN114604709A (zh) 一种激光扫描电梯防夹安全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5692398B (zh) 楼道电梯及其驱动机构
JP6095410B2 (ja) バリアフリー乗下船設備
CN219565473U (zh) 一种登机舷梯的防夹机构
CN205525032U (zh) 一种角度自调型电动扶梯
KR20220061326A (ko) 휠체어 리프트용 추락방지장치
CN202625579U (zh) 一体双向自动扶梯
CN112340585B (zh) 一种无底坑自动扶梯
CN220925975U (zh) 一种围绕楼梯扶手连续运动的电梯
CN105731219B (zh) 楼道电梯及其轨道箱体
CN214527568U (zh) 一种便于乘坐的可移动式自动扶梯
CN2310013Y (zh) 自动舷梯
CN2530880Y (zh) 高度可调自动舷梯
CN215974505U (zh) 一种机电工程用电梯检测升降运行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