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68093U - 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 - Google Patents

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68093U
CN219668093U CN202321004186.9U CN202321004186U CN219668093U CN 219668093 U CN219668093 U CN 219668093U CN 202321004186 U CN202321004186 U CN 202321004186U CN 219668093 U CN219668093 U CN 219668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ounting groove
shell
consumer termina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41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原嘉
杨大志
何健
马巍
宁庆锋
张庆生
苏秋强
曹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al Magnetic Car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al Magnetic Car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al Magnetic Car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al Magnetic Car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41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68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68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68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面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于与车载消费终端的后壳固定,第二面用于车辆上的终端固定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二面上形成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十字形状交叉布置。本实用新型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通过第二面上形成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十字形状交叉布置,可以适应两种方式的安装固定,如可以固定于横向布置的固定杆上,也可以布置于垂直布置的固定杆上,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消费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
背景技术
车载刷卡机或车载消费终端,是安装于车辆上,如公交车上的刷卡终端,其包括有壳体,置于壳体中的电路板等电子器件,外部设置有刷卡区,如通过刷IC卡实现乘车刷卡消费的功能。通常情况下,现有的车载消费终端都是通过固定件固定于车上安装的固定杆上,固定件布置于壳体的后盖或专门的后固定架上,固定件为弧形卡,扣在固定杆上,与后盖或专门的后固定架通过螺钉连接实现固定,后盖或专门的后固定架的表面有与固定杆配合的限位安装槽。现实情况下,有的车上的固定杆是水平布置,有的是垂直布置,而后盖或专门的后固定架上的限位安装槽的位置固定的,要么垂直设置,要么水平设置,这样在导致在安装固定时,只能适应一种固定杆的情况,因此,不方便安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面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于与车载消费终端的后壳固定,第二面用于车辆上的终端固定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二面上形成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十字形状交叉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状或是弧形状。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十字形状交叉布置后的交叉中心在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
其中,所述第二面上具有螺钉孔区,所述螺钉孔区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以外的近四角区域,具有四个螺钉孔区,每个螺钉孔区上预形成有一个贯穿到第一面上的螺钉孔。
其中,所述壳体上近其下端的两个相邻的螺钉孔区的外侧具有壳体固定孔,用于在所述壳体与车载消费终端的后壳体装配定位后,与车载消费终端的后壳体用螺栓固定。
其中,所述后壳体的背面的壳体安装区的两侧具有两个限位卡板,两个所述限位卡板与后壳体间形成滑槽,所述限位卡板的上部之间于所述壳体安装区的顶端具有后壳限位部。
其中,所述固定座的上端两侧具有与所述后壳体装配连接的凸出限位部,所述凸出限位部与所述后壳限位部配合进行壳体的顶端位置限位。
其中,所述壳体采用工程塑料一体注塑形成。
本实用新型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通过第二面上形成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十字形状交叉布置,可以适应两种方式的安装固定,如可以固定于横向布置的固定杆上,也可以布置于垂直布置的固定杆上,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在车载消费终端背面后壳上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与固定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C-C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B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向示意图。
图7是图3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包括一个壳体100,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面101以及第二面102,所述第一面用于与车载消费终端200的后壳201固定,第二面用于车辆上的终端固定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二面上形成第一安装槽1以及第二安装槽2,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十字形状交叉布置。
本实用新型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通过第二面上形成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十字形状交叉布置,可以适应两种方式的安装固定,如可以固定于横向布置的固定杆上,也可以布置于垂直布置的固定杆300上,方便使用。
安装时,可以是将横向布置的终端杆或是竖起布置的终端固定杆与第一安装槽1或是第二安装槽2贴合后,通过一个与所述壳体的第二面配合的扣锁件300扣在后面,然后用螺钉与壳体的第二面102锁紧,即可实现将所述的壳体固定于终端固定杆上。
其中,所述的扣锁件可以是同样的具有镜像布置的第一槽与第二槽,与第二面上的结构对应布置,以方便与壳体的第二面配合,共同锁紧固定于终端面固定杆上。
其中,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一些实施例下,所述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状或是弧形状,参见图2、3以及6所示。
其中,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十字形状交叉布置后的交叉中心在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下,所述第二面上具有螺钉孔区5,所述螺钉孔区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以外的近四角区域,具有四个螺钉孔区,每个螺钉孔区上预形成有一个贯穿到第一面上的螺钉孔3。通过所述的螺钉孔与对应的锁扣件进行配合贴合后,通过螺栓孔装入螺钉将锁扣件与壳体锁紧固定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下,所述壳体上近其下端的两个相邻的螺钉孔区的外侧具有壳体固定孔4,用于在所述壳体与车载消费终端的后壳体装配定位后,与车载消费终端的后壳体用螺栓固定,所述的壳体固定孔4为两个,对称布置在所述壳体的下端侧,在所述壳体通过卡槽等结构装配于车载消费终端的后盖上后,通过螺栓或螺钉由所述的壳体固定孔装入,与后盖上的对应的螺钉孔螺纹连接,实现将所述壳体与车载消费终端的后盖装配固定。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下,所述第一面上形成有与所述车载消费终端的后壳体上的装配槽配合装配用的至少一个凸条6,所述凸条由所述壳体的上端向下直线延伸布置.所述的凸条6为多个,沿其宽度方向或厚度方向隔开布置,如图6所示,用于对所述固定座装入所述滑槽中后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减少与后壳体的接触面积,以有利终端的散热。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下,所述定位凸条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与所述后壳体装配连接的凸出配合部7。所述的凸出配合部7,由所述第二面向第一面的方向延伸,形成外凸部,与后壳体表面形成的限位部202配合,在上端对固定座的位置进行限位。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下,所述后壳体的背面具有两个相对隔开布置的限位卡板204,沿其宽度方向隔开,两个所述限位卡板204与后壳体201通过螺钉203装配在一起,且它们之间间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滑槽,用于所述壳体的两侧边部8插入装配,所述限位卡板204的上部之间,在所述后壳体上具有后壳限位部202,该后壳限位部的背面与所述卡板的背面持平,用于与所述壳体的后部顶端的凸出配合部7配合,请参阅图1以及图2所示,所述壳体装配的区域相对所述卡板为凹入区,所述后壳限位部202为该凹入区的顶限位结构,其底面为凹入区的顶部边界,所述壳体通过侧边部插入卡板与后壳间的卡槽中后,所述凸出配合部7的顶端与所述后壳限位部202的底面接触,实现限位。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下,所述壳体采用工程塑料一体注塑形成。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通过第二面上形成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十字形状交叉布置,可以适应两种方式的安装固定,如可以固定于横向布置的固定杆上,也可以布置于垂直布置的固定杆上,方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面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于与车载消费终端的后壳固定,第二面用于车辆上的终端固定杆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上形成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十字形状交叉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状或是弧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十字形状交叉布置后的交叉中心在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上具有螺钉孔区,所述螺钉孔区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以外的近四角区域,具有四个螺钉孔区,每个螺钉孔区上预形成有一个贯穿到第一面上的螺钉孔。
6.根据权利要求5项所述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近其下端的两个相邻的螺钉孔区的外侧具有壳体固定孔,用于在所述壳体与车载消费终端的后壳体装配定位后,与车载消费终端的后壳体用螺栓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项所述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的背面的壳体安装区的两侧具有两个限位卡板,两个所述限位卡板与后壳体间形成滑槽,所述限位卡板的上部之间于所述壳体安装区的顶端具有后壳限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7项所述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上端两侧具有与所述后壳体装配连接的凸出限位部,所述凸出限位部与所述后壳限位部配合进行壳体的顶端位置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7项所述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工程塑料一体注塑形成。
CN202321004186.9U 2023-04-28 2023-04-28 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 Active CN219668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4186.9U CN219668093U (zh) 2023-04-28 2023-04-28 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4186.9U CN219668093U (zh) 2023-04-28 2023-04-28 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68093U true CN219668093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21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4186.9U Active CN219668093U (zh) 2023-04-28 2023-04-28 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68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91183B2 (en) Power semiconductor module and cooling element for holding the power semiconductor module
CN219668093U (zh) 车载消费终端固定座
CN107889383B (zh) Ecu壳体结构
CN211128414U (zh) 固持装置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7086809U (zh) 用于电池模组的汇流排、电池模组
CN105059378A (zh) 一种矩形盒式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
CN218887587U (zh)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1240548U (zh) 一种紧凑型防干扰的显示器驱动电路板
CN220510393U (zh) 一种电座子的防护机构
CN214138399U (zh) 一种雷达支架
CN212084940U (zh) 一种保险丝盒的螺栓底座安装结构
CN219950150U (zh) 一种电梯操纵盘
CN215155319U (zh) 一种平衡车用底板安装结构
CN221010413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mos管安装结构
CN215898166U (zh) 一种bms结构
CN214206233U (zh) 一种汽车驱动器主体
CN215765804U (zh) 一种控制板一体式安装结构
CN216620440U (zh) 一种显示结构及车载冰箱
CN214384743U (zh) 开关电器的线圈接线脚的结构
CN216596325U (zh) 一种黑盒子结构
CN219874262U (zh) 一种电单车中控结构
CN211781541U (zh) 一种电控盒壳体、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19716846U (zh) 一种半导体防护架、半导体组件和变频器
CN214355856U (zh) 后保险杠下装饰板
CN213815834U (zh) 家用电器及其电容装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