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67946U - 一种天窗及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窗及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67946U
CN219667946U CN202320132252.4U CN202320132252U CN219667946U CN 219667946 U CN219667946 U CN 219667946U CN 202320132252 U CN202320132252 U CN 202320132252U CN 219667946 U CN219667946 U CN 219667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ylight
cover
wall
fram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22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oy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oy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oy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oy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22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67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67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67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窗,其安装设置在第一物体的第一顶部处,包括限定出天窗通道的天窗框架、以及与天窗通道相匹配以能遮盖天窗通道的天窗罩;天窗框架固定设置在第一顶部处;天窗罩位于第一顶部的外侧并活动设置在天窗框架上启闭天窗通道;天窗罩关闭天窗通道的状态下,天窗罩的侧部与天窗框架的侧部配合形成弯折型通气通道,且通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天窗通道和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其在天窗罩关闭天窗通道的状态下依然存在弯折型通气通道,可实现天窗罩关闭时的强制换气,且能防止雨水进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房车。

Description

一种天窗及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窗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天窗及房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车辆的普及,自驾游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为满足使用者旅途的各种需求,房车受到了大家的青睐,房车,又称“车轮上的家”,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但其属性还是车,是一种可移动、具有居家必备的基本设施的车种。
天窗是房车上一个重要的结构,其可用于交换房车内与外界的空气、以及用于房车内的采光;但是现有的天窗只有在天窗罩打开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换气功能;当天窗关闭状态下就无法实现换气功能;导致下雨条天窗无法实现换气。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窗,其在天窗罩关闭天窗通道的状态下依然存在弯折型通气通道,可实现天窗罩关闭时的强制换气,且能防止雨水进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房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天窗,其安装设置在第一物体的第一顶部处,包括限定出天窗通道的天窗框架、以及与所述天窗通道相匹配以能遮盖所述天窗通道的天窗罩;所述天窗框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部处;所述天窗罩位于所述第一顶部的外侧并活动设置在所述天窗框架上启闭所述天窗通道;
所述天窗罩关闭所述天窗通道的状态下,所述天窗罩的侧部与所述天窗框架的侧部配合形成弯折型通气通道,且所述通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天窗通道和外界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所述天窗罩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天窗通道;由于所述天窗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物体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物体的外部连通,故当所述天窗罩打开所述天窗通道的情况下,第一物体内部与外界通过所述天窗通道连通,实现对第一物体内部进行大体量的换气;
由于所述通气通道的设置,当用户操作所述天窗罩关闭所述天窗通道时,所述第一物体的内部依旧会通过所述通气通道与外界连通,实现对第一物体内部气体的强制换气;且由于所述通气通道呈弯折型即呈S型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雨水通过所述通气通道进入到第一物体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天窗安装设置在房车的顶部,即第一物体为房车、第一顶部为房车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天窗罩的侧部包括罩体外壁、以及位于所述罩体外壁内侧的第一围板;所述天窗框架的侧部包括框架外壁、以及位于所述框架外壁内侧的第二围板;
所述天窗罩关闭所述天窗通道的状态下,所述框架外壁位于所述罩体外壁和第一围板之间,所述第一围板位于所述框架外壁和第二围板之间,且所述框架外壁朝向所述天窗罩的一端与所述天窗罩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围板朝向所述天窗罩的一端与所述天窗罩间隔设置,所述罩体外壁朝向所述第一顶部外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部外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围板朝向所述天窗框架的一端与所述天窗框架间隔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天窗罩的罩体外壁和第一围板、以及所述天窗框架的框架外壁和第二围板限定出弯折型的所述通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外壁朝向所述天窗罩的一端部分向所述天窗罩侧凸起形成支撑部;所述天窗罩关闭所述天窗通道的状态下,所述天窗罩内壁与所述支撑部接触。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支撑部的设置,使得所述天窗罩关闭所述天窗通道的状态下,所述框架外壁朝向所述天窗罩的一端与所述天窗罩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围板朝向所述天窗罩的一端与所述天窗罩间隔设置,所述罩体外壁朝向所述第一顶部外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部外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围板朝向所述天窗框架的一端与所述天窗框架间隔设置;
具体的,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天窗罩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所述框架外壁的四角处凸起形成所述支撑部。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外壁与所述第二围板之间形成积液槽,所述积液槽的底面设置有出液口。
采用上述结构,外界的雨水会通过所述通气通道与外界的连通口即所述罩体外壁与第一顶部外壁之间的间隔进入到所述通气通道中,雨水会被积攒到所述积液槽中即所述框架外壁与所述第二围板之间;所述出液口的设置,能够将积攒在所述积液槽中的雨水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天窗包括天窗内面板,所述天窗内面板位于所述第一顶部的内侧并设置在所述天窗框架上。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天窗内面板的设置使得所述天窗朝向第一物体内部的一侧更加美观,且天窗结构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天窗罩采用透光材料。
采用上述结构,光能通过所述天窗罩照进第一物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天窗包括折叠帘;所述天窗内面板在所述天窗通道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内开口,所述内开口相对的两个边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折叠帘的相对两端卡接滑动在所述滑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当用户不想要光线通过所述天窗照射进来时,操作所述折叠帘使其遮盖所述内开口;若用户需要光线通过所述天窗照射进来时,操作所述折叠帘使其打开所述内开口;
具体的,所述折叠帘设置有两个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折叠帘相互靠近以遮盖所述内开口,两个所述折叠帘相互远离以打开所述内开口。
进一步地,沿着所述折叠帘滑动方向,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导向杆,所述折叠帘的两端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导向杆的设置用于对所述折叠帘的滑动进行导向,使得所述折叠帘的滑动更加平顺、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帘上安装设置有折叠帘拉手,所述折叠帘拉手上设置有作用凹槽。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折叠帘拉手上的作用凹槽,方便用户对所述折叠帘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天窗包括支撑件,所述天窗罩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活动配合部,所述活动配合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窗框架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天窗框架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活动配合部的外侧。
采用上述结构,实现所述天窗罩的活动设置;具体的,所述支撑件为弹性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活动配合部之间的转动连接采用松配转动连接,即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活动配合部连接的一端能够相对两者的转动连接处径向运动;当所述天窗罩关闭所述天窗通道时,所述支撑件和活动配合部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天窗框架的转动连接处的下方;当所述天窗罩打开所述天窗通道时,所述支撑件和活动配合部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天窗框架的转动连接处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配合部形成为手把。
采用上述结构,方便用户对所述天窗罩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天窗框架在所述天窗通道的内壁上凸起设置有第一锁定卡扣,所述活动配合部朝向所述天窗通道内壁侧凸起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定卡扣相匹配的第二锁定卡扣;
所述天窗罩关闭所述天窗通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锁定卡扣与所述第二锁定卡扣配合锁定。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一锁定卡扣和第二锁定卡扣的设置,能够防止所述天窗罩意外打开所述天窗通道;具体的,当所述天窗罩关闭所述天窗通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锁定卡扣与所述第二锁定卡扣配合锁定,此时用户需要通过施加一定的力才能使得所述第一锁定卡扣与所述第二锁定卡扣解锁分离。
一种房车,包括上述的天窗,所述天窗设置在所述房车车顶处,即第一物体为房车、第一顶部为房车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天窗及房车,其在天窗罩关闭天窗通道的状态下依然存在弯折型通气通道,可实现天窗罩关闭时的强制换气,且能防止雨水进入。
(2)本实用新型的天窗及房车,其结构设置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天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天窗另一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天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天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天窗在立体角度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天窗中第一锁定卡扣和第二锁定卡扣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天窗框架;101天窗通道;102框架外壁;103第二围板;104支撑部;105积液槽;106出液口;107第一锁定卡扣;2天窗罩;201罩体外壁;202第一围板;203活动配合部;204第二锁定卡扣;3通气通道;4天窗内面板;401内开口;402滑槽;5折叠帘;501折叠帘拉手;502作用凹槽;6导向杆;7支撑件;8缓冲垫;10第一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8所示,一种天窗,其安装设置在第一物体的第一顶部10处,包括限定出天窗通道101的天窗框架1、以及与所述天窗通道101相匹配以能遮盖所述天窗通道101的天窗罩2;所述天窗框架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部10处;所述天窗罩2位于所述第一顶部10的外侧并活动设置在所述天窗框架1上启闭所述天窗通道101;
所述天窗罩2关闭所述天窗通道101的状态下,所述天窗罩2的侧部与所述天窗框架1的侧部配合形成弯折型通气通道3,且所述通气通道3的两端分别与天窗通道101和外界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所述天窗罩2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天窗通道101;由于所述天窗通道1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物体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物体的外部连通,故当所述天窗罩2打开所述天窗通道101的情况下,第一物体内部与外界通过所述天窗通道101连通,实现对第一物体内部进行大体量的换气;
由于所述通气通道3的设置,当用户操作所述天窗罩2关闭所述天窗通道101时,所述第一物体的内部依旧会通过所述通气通道3与外界连通,实现对第一物体内部气体的强制换气;且由于所述通气通道3呈弯折型即呈S型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雨水通过所述通气通道3进入到第一物体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天窗安装设置在房车的顶部,即第一物体为房车、第一顶部10为房车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天窗罩2的侧部包括罩体外壁201、以及位于所述罩体外壁201内侧的第一围板202;所述天窗框架1的侧部包括框架外壁102、以及位于所述框架外壁102内侧的第二围板103;
所述天窗罩2关闭所述天窗通道101的状态下,所述框架外壁102位于所述罩体外壁201和第一围板202之间,所述第一围板202位于所述框架外壁102和第二围板103之间,且所述框架外壁102朝向所述天窗罩2的一端与所述天窗罩2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围板103朝向所述天窗罩2的一端与所述天窗罩2间隔设置,所述罩体外壁201朝向所述第一顶部10外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部10外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围板202朝向所述天窗框架1的一端与所述天窗框架1间隔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天窗罩2的罩体外壁201和第一围板202、以及所述天窗框架1的框架外壁102和第二围板103限定出弯折型的所述通气通道3。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外壁102朝向所述天窗罩2的一端部分向所述天窗罩2侧凸起形成支撑部104;所述天窗罩2关闭所述天窗通道101的状态下,所述天窗罩2内壁与所述支撑部104接触。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支撑部104的设置,使得所述天窗罩2关闭所述天窗通道101的状态下,所述框架外壁102朝向所述天窗罩2的一端与所述天窗罩2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围板103朝向所述天窗罩2的一端与所述天窗罩2间隔设置,所述罩体外壁201朝向所述第一顶部10外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部10外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围板202朝向所述天窗框架1的一端与所述天窗框架1间隔设置;
具体的,所述支撑部104朝向所述天窗罩2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8;所述框架外壁102的四角处凸起形成所述支撑部104。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外壁102与所述第二围板103之间形成积液槽105,所述积液槽105的底面设置有出液口106。
采用上述结构,外界的雨水会通过所述通气通道3与外界的连通口即所述罩体外壁201与第一顶部10外壁之间的间隔进入到所述通气通道3中,雨水会被积攒到所述积液槽105中即所述框架外壁102与所述第二围板103之间;所述出液口106的设置,能够将积攒在所述积液槽105中的雨水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天窗包括天窗内面板4,所述天窗内面板4位于所述第一顶部10的内侧并设置在所述天窗框架1上。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天窗内面板4的设置使得所述天窗朝向第一物体内部的一侧更加美观,且天窗结构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天窗罩2采用透光材料。
采用上述结构,光能通过所述天窗罩2照进第一物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天窗包括折叠帘5;所述天窗内面板4在所述天窗通道101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内开口401,所述内开口401相对的两个边上设置有滑槽402,所述折叠帘5的相对两端卡接滑动在所述滑槽402内。
采用上述结构,当用户不想要光线通过所述天窗照射进来时,操作所述折叠帘5使其遮盖所述内开口401;若用户需要光线通过所述天窗照射进来时,操作所述折叠帘5使其打开所述内开口401;
具体的,所述折叠帘5设置有两个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折叠帘5相互靠近以遮盖所述内开口401,两个所述折叠帘5相互远离以打开所述内开口401。
进一步地,沿着所述折叠帘5滑动方向,所述滑槽402内设置有导向杆6,所述折叠帘5的两端套设在所述导向杆6上。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导向杆6的设置用于对所述折叠帘5的滑动进行导向,使得所述折叠帘5的滑动更加平顺、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帘5上安装设置有折叠帘拉手501,所述折叠帘拉手501上设置有作用凹槽502。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折叠帘拉手501上的作用凹槽502,方便用户对所述折叠帘5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天窗包括支撑件7,所述天窗罩2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活动配合部203,所述活动配合部20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件7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件7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窗框架1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件7和所述天窗框架1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活动配合部203的外侧。
采用上述结构,实现所述天窗罩2的活动设置;具体的,所述支撑件7为弹性板,所述支撑件7与所述活动配合部203之间的转动连接采用松配转动连接,即所述支撑件7与所述活动配合部203连接的一端能够相对两者的转动连接处径向运动;当所述天窗罩2关闭所述天窗通道101时,所述支撑件7和活动配合部203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支撑件7和所述天窗框架1的转动连接处的下方;当所述天窗罩2打开所述天窗通道101时,所述支撑件7和活动配合部203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支撑件7和所述天窗框架1的转动连接处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配合部203形成为手把。
采用上述结构,方便用户对所述天窗罩2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天窗框架1在所述天窗通道101的内壁上凸起设置有第一锁定卡扣107,所述活动配合部203朝向所述天窗通道101内壁侧凸起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定卡扣107相匹配的第二锁定卡扣204;
所述天窗罩2关闭所述天窗通道101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锁定卡扣107与所述第二锁定卡扣204配合锁定。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一锁定卡扣107和第二锁定卡扣204的设置,能够防止所述天窗罩2意外打开所述天窗通道101;具体的,当所述天窗罩2关闭所述天窗通道101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锁定卡扣107与所述第二锁定卡扣204配合锁定,此时用户需要通过施加一定的力才能使得所述第一锁定卡扣107与所述第二锁定卡扣204解锁分离。
如图1—8所示,一种房车,包括上述的天窗,所述天窗设置在所述房车车顶处,即第一物体为房车、第一顶部10为房车的顶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天窗,其安装设置在第一物体的第一顶部(10)处,其特征在于:包括限定出天窗通道(101)的天窗框架(1)、以及与所述天窗通道(101)相匹配以能遮盖所述天窗通道(101)的天窗罩(2);所述天窗框架(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部(10)处;所述天窗罩(2)位于所述第一顶部(10)的外侧并活动设置在所述天窗框架(1)上启闭所述天窗通道(101);
所述天窗罩(2)关闭所述天窗通道(101)的状态下,所述天窗罩(2)的侧部与所述天窗框架(1)的侧部配合形成弯折型通气通道(3),且所述通气通道(3)的两端分别与天窗通道(101)和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罩(2)的侧部包括罩体外壁(201)、以及位于所述罩体外壁(201)内侧的第一围板(202);所述天窗框架(1)的侧部包括框架外壁(102)、以及位于所述框架外壁(102)内侧的第二围板(103);
所述天窗罩(2)关闭所述天窗通道(101)的状态下,所述框架外壁(102)位于所述罩体外壁(201)和第一围板(202)之间,所述第一围板(202)位于所述框架外壁(102)和第二围板(103)之间,且所述框架外壁(102)朝向所述天窗罩(2)的一端与所述天窗罩(2)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围板(103)朝向所述天窗罩(2)的一端与所述天窗罩(2)间隔设置,所述罩体外壁(201)朝向所述第一顶部(10)外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部(10)外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围板(202)朝向所述天窗框架(1)的一端与所述天窗框架(1)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外壁(102)朝向所述天窗罩(2)的一端部分向所述天窗罩(2)侧凸起形成支撑部(104);所述天窗罩(2)关闭所述天窗通道(101)的状态下,所述天窗罩(2)内壁与所述支撑部(104)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外壁(102)与所述第二围板(103)之间形成积液槽(105),所述积液槽(105)的底面设置有出液口(1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窗内面板(4),所述天窗内面板(4)位于所述第一顶部(10)的内侧并设置在所述天窗框架(1)上;
所述天窗罩(2)采用透光材料;所述天窗包括折叠帘(5);所述天窗内面板(4)在所述天窗通道(101)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内开口(401),所述内开口(401)相对的两个边上设置有滑槽(402),所述折叠帘(5)的相对两端卡接滑动在所述滑槽(40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窗,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折叠帘(5)滑动方向,所述滑槽(402)内设置有导向杆(6),所述折叠帘(5)的两端套设在所述导向杆(6)上;
所述折叠帘(5)上安装设置有折叠帘拉手(501),所述折叠帘拉手(501)上设置有作用凹槽(5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7),所述天窗罩(2)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活动配合部(203),所述活动配合部(20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件(7)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件(7)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窗框架(1)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件(7)与所述天窗框架(1)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活动配合部(203)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配合部(203)形成为手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框架(1)在所述天窗通道(101)的内壁上凸起设置有第一锁定卡扣(107),所述活动配合部(203)朝向所述天窗通道(101)内壁侧凸起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定卡扣(107)相匹配的第二锁定卡扣(204);
所述天窗罩(2)关闭所述天窗通道(101)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锁定卡扣(107)与所述第二锁定卡扣(204)配合锁定。
10.一种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窗,所述天窗设置在所述房车车顶处。
CN202320132252.4U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天窗及房车 Active CN219667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2252.4U CN219667946U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天窗及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2252.4U CN219667946U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天窗及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67946U true CN219667946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3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2252.4U Active CN219667946U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天窗及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67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67946U (zh) 一种天窗及房车
JP3155306B2 (ja) サンルーフ
WO2018133637A1 (zh) 汽车及其遮阳帘组件
CN220447619U (zh) 一种新型增强遮阳帘隔热效果的天窗铝导轨
KR20120114513A (ko) 자동차용 선바이저
JPS59190021A (ja) 自動車のル−フ構造
KR200145667Y1 (ko) 자동차의 도어유리용 런채널구조
CN201070971Y (zh) 客车型换气窗
CN220884001U (zh) 遮阳帘的固定结构、车门和车辆
JPS6349370Y2 (zh)
JPS6223621Y2 (zh)
CN219856764U (zh) 一种下翻式玻璃升降背门中部密封结构及车辆
JPS6140590Y2 (zh)
US20240181845A1 (en) Recreational vehicle vent top cover still capable of ventilation in closed state of top cover
CN216993811U (zh) 客车用电磁罩壳
CN218477402U (zh) 一种汽车天窗高稳定性导轨结构
JPS6010177Y2 (ja) 自動車の車室換気構造
JP2520487Y2 (ja)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H0126502Y2 (zh)
CN210652634U (zh) 一种汽车天窗用装饰密封件
JPH0139663Y2 (zh)
JPS598887Y2 (ja) 自動車におけるスライドル−フ装置
JPS6223622Y2 (zh)
JPH057048Y2 (zh)
JP2541836Y2 (ja) 昇降式ウインドウのグラスラン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