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6814U - 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6814U
CN219656814U CN202320344153.2U CN202320344153U CN219656814U CN 219656814 U CN219656814 U CN 219656814U CN 202320344153 U CN202320344153 U CN 202320344153U CN 219656814 U CN219656814 U CN 219656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plate
detecting
fixed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441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洪泽
刘鹏飞
孙维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Guoxuan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Guoxuan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Guoxuan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Guoxuan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441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6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6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6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检测机构、用于驱动检测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传输电芯的转运机构,转运机构设置于检测机构检测端的下方;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平台板和装载板和用于对电芯进行限位的气缸组件,转动电机固定在底座上、输出端与平台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装载板固定于平台板上,气缸组件的一端固定于装载板上、伸缩端与装载板上的电芯抵接,该检测装置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效率高超,是一种不但检测效果好而且性价非常高的检测装置,解决了电芯极耳对齐度检测时容易发生误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芯(此时还处在电芯阶段)在进入极耳预焊之前,需要进行极耳对齐度检测,主要是为了防止极耳对齐度不达标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如果没有检测出电芯中有裸露的极耳存在,那么一但极耳与锂电池电芯壳体接触,就会造成锂电池短路。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检测方法都是用一组对射传感器来分别检测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到电芯的距离,这种方法也有明显的缺点,就是可靠性不高,检测时,一但正极和负极极耳同时向外偏移,且单侧偏移的距离都小于允许的误差值时,就有可能造成极耳对齐度不达标但是也没有能够检测出来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检测效果好,解决了电芯极耳对齐度检测时容易发生误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检测机构、用于驱动检测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传输电芯的转运机构,转运机构设置于检测机构检测端的下方;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平台板和装载板和用于对电芯进行限位的气缸组件,转动电机固定在底座上、输出端与平台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装载板固定于平台板上,气缸组件的一端固定于装载板上、伸缩端与装载板上的电芯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载板上其中一相对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立柱,另一相对两面分别设置限位块和气缸组件,立柱和限位块形成三面限位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限位板,第一气缸固定于装载板上、输出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限位板与电芯抵接。
进一步地,转载板上设置有感应传感器。
进一步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平台板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支撑架、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第二气缸固定于底座上、伸缩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杆滑动设置于支撑架上,第二支杆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杆上,第三支杆滑动设置于第二支杆上,检测机构固定于第三支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导轨和滑动设置于导轨上的滑块,导轨固定于底座上,支撑架固定于滑块设置,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和与支撑架滑动连接的滑板,第一支杆的一端固定于滑板上、另一端穿过第一滑动块伸长,第二支杆一端穿过第一滑块、另一端穿过第二滑块伸长设置,第三支杆的一端穿过第二滑块、另一端与检测机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外壳、相机和检测板,相机设置于检测外壳中,检测板固定于检测外壳上部,第三支杆与检测板固定连接,相机的镜头设置于装载板上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检测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架运动从而使得从电芯的正极极耳上方移动到负极极耳上方,检测机构除了位置发生变化,其他自身微调未变,因而采用同一检测机构对正负极耳进行检测,避免了传统中采用对射传感器来检测电芯的正负极耳时正极和负极极耳同时向外偏移,且单侧偏移的距离都小于允许的误差值时,就有可能造成极耳对齐度不达标但是也没有能够检测出来的情况发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效率高超,是一种不但检测效果好而且性价非常高的检测装置,解决了电芯极耳对齐度检测时容易发生误判的问题;电芯在转运到检测机构下方时,位置不会发生偏移,提高了检测质量,另外气缸组件的设置,使得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芯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在平台板上可以设置多个装载板,以依次不间断的对多个电芯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检测机构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检测机构,3-驱动机构,4-电芯,5-转运机构,6-坦克链,21-检测外壳,22-相机,23-检测板,31-第二气缸,32-支撑架,33-第一支杆,34-第二支杆,35-第三支杆,36-第一滑块,37-第二滑块,38-滑板,51-平台板,52-装载板,53-立柱,5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检测机构2、用于驱动检测机构2运动的驱动机构3和用于传输电芯4的转运机构5,转运机构5设置于检测机构2检测端的下方;所述转运机构5包括转动电机、平台板51和装载板52和用于对电芯4进行限位的气缸组件,转动电机固定在底座1上、输出端与平台板51的底部固定连接,装载板52固定于平台板51上,气缸组件的一端固定于装载板52上、伸缩端与装载板52上的电芯4抵接。
电芯4放置在装载板52,并通过气缸组件进行限位,使得电芯4倍稳定限位,因而电芯4在转运到检测机构2下方时,位置不会发生偏移,提高了检测质量,另外气缸组件的设置,使得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芯4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另外在平台板51上可以设置多个装载板52,以依次不间断的对多个电芯4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同时检测机构2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支撑架32运动从而使得从电芯4的正极极耳上方移动到负极极耳上方,检测机构2除了位置发生变化,其他自身微调未变,因而采用同一检测机构2对正负极耳进行检测,避免了传统中采用对射传感器来检测电芯的正负极耳时正极和负极极耳同时向外偏移,且单侧偏移的距离都小于允许的误差值时,就有可能造成极耳对齐度不达标但是也没有能够检测出来的情况发生。
另外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平台板51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以使得平台板51能稳定转动运动,避免平台板51转动过程中发生倾斜从而造成电芯极耳检测不准确的缺陷。
在本实施例中,装载板52上其中一相对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立柱53,另一相对两面分别设置限位块54和气缸组件,立柱53和限位块54形成三面限位空间。
两侧分别设置两个立柱53,用于对电芯4的两侧面进行限位,前端设置限位块54,用于对电芯4的前端进行限位,因而电芯4此时三面被限位,剩下的那一面通过气缸组件进行伸缩限位即可实现电芯4的四周限位。其中,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限位板,第一气缸固定于装载板52上、输出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限位板与电芯4抵接。第一气缸驱动限位板向电芯4靠近,以对电芯4进行抵接限位,可以在限位板上设置压力传感器,以避免限位板与电芯4之间过压时,造成电芯4损伤的缺陷。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包括第二气缸31、支撑架32、第一支杆33、第二支杆34和第三支杆35,第二气缸31固定于底座1上、伸缩端与支撑架32固定连接,第一支杆33滑动设置于支撑架32上,第二支杆34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杆33上,第三支杆35滑动设置于第二支杆34上,检测机构2固定于第三支杆35上。
驱动机构3还包括第一滑块36、第二滑块37和与支撑架32滑动连接的滑板38,第一支杆33的一端固定于滑板38上、另一端穿过第一滑块36伸长,第二支杆34一端穿过第一滑块36、另一端穿过第二滑块37伸长设置,第三支杆35的一端穿过第二滑块37、另一端与检测机构2固定连接。
第一支杆33随着滑板38在支撑架32上的运动而实现上下运动,第二支杆34随着第一滑块36在第一支杆33上滑动进而实现左右运动,第三支杆35随着第二滑块37在第二支杆34上滑动进而实现前后运动,因而相机22随着第一支杆33、第二支杆34、第三支杆35实现空间调节,以提高相机22对电芯4极耳的识别准确度,解决了电芯极耳对齐度检测时容易发生误判的问题。
其中,检测机构2包括检测外壳21、相机22和检测板23,相机22设置于检测外壳21中,检测板23固定于检测外壳21上部,第三支杆35与检测板23固定连接,相机22的镜头设置于装载板52上方,检测外壳21用于对相机22进行保护,以防相机22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伤从而造成检测不准的缺陷;相机22精度高,能够精确的检测出0.01mm极耳的错位误差且误判率低,可靠性有保障。
另外转载板上设置有感应传感器,感应传感器用于感应相机22,以使得电芯4的极耳处于相机22的视场区域,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是一种不但检测效果好而且性价非常高的检测装置。
工作过程:电芯4在卷绕成型之后,随着装载板52来到相机22下方,通过事先的安装,此时电芯4的正极极耳就在相机22的正下方,当电芯4到位后,控制器发送一个到位信号给相机22,相机22随即拍摄一张正极极耳的照片,加以分析的同时并且记录检测结果,如果正极极耳宽度不合格,相机22会给控制器发送一个NG信号,控制器会发出报警信号并等待人工复位。
如果极耳宽度合格,相机22会发送一个OK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压缩空气由坦克链6进入第二气缸31,第二气缸31开始工作,活塞杆从左往右移动,并带动支撑架32,第一支杆33、第二支杆34、第三支杆35以及相机22整体移动,此时相机22来到了电芯4的负极极耳正上方,相机22随即拍摄一张负极极耳的照片并加以分析。
如果负极极耳宽度不合格或者根据正极极耳2的检测结果,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之间的距离不合格,相机22会发送一个NG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会发出报警信号并等待人工复位,如果极耳宽度合格,相机22会发送一个OK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压缩空气由坦克链6进入第二气缸31,第二气缸31开始工作,活塞杆从右往左移动,并带动支撑板10,第一支杆33、第二支杆34、第三支杆35以及相机22整体移动,到达初始位置时,停止移动,等待下一块需要检测的电芯4到位。
相机22在对电芯4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对相机22的视场区域进行微调,以使得相机22能有效获取电芯4的极耳图像,具体微调:通过第一支杆33、第二支杆34、第三支杆35来实现相机22的空间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置有检测机构(2)、用于驱动检测机构(2)运动的驱动机构(3)和用于传输电芯(4)的转运机构(5),转运机构(5)设置于检测机构(2)检测端的下方;所述转运机构(5)包括转动电机、平台板(51)和装载板(52)和用于对电芯(4)进行限位的气缸组件,转动电机固定在底座(1)上、输出端与平台板(51)的底部固定连接,装载板(52)固定于平台板(51)上,气缸组件的一端固定于装载板(52)上、伸缩端与装载板(52)上的电芯(4)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板(52)上其中一相对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立柱(53),另一相对两面分别设置限位块(54)和气缸组件,立柱(53)和限位块(54)形成三面限位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限位板,第一气缸固定于装载板(52)上、输出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限位板与电芯(4)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载板上设置有感应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平台板(51)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第二气缸(31)、支撑架(32)、第一支杆(33)、第二支杆(34)和第三支杆(35),第二气缸(31)固定于底座(1)上、伸缩端与支撑架(32)固定连接,第一支杆(33)滑动设置于支撑架(32)上,第二支杆(34)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杆(33)上,第三支杆(35)滑动设置于第二支杆(34)上,检测机构(2)固定于第三支杆(3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导轨和滑动设置于导轨上的滑块,导轨固定于底座(1)上,支撑架(32)固定于滑块设置,第二气缸(31)的输出端与滑块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第一滑块(36)、第二滑块(37)和与支撑架(32)滑动连接的滑板(38),第一支杆(33)的一端固定于滑板(38)上、另一端穿过第一滑块(36)伸长,第二支杆(34)一端穿过第一滑块(36)、另一端穿过第二滑块(37)伸长设置,第三支杆(35)的一端穿过第二滑块(37)、另一端与检测机构(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2)包括检测外壳(21)、相机(22)和检测板(23),相机(22)设置于检测外壳(21)中,检测板(23)固定于检测外壳(21)上部,第三支杆(35)与检测板(23)固定连接,相机(22)的镜头设置于装载板(52)上方。
CN202320344153.2U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 Active CN219656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4153.2U CN219656814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4153.2U CN219656814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6814U true CN219656814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3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44153.2U Active CN219656814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6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6458B (zh) 一种基板半板检测装置
CN218824441U (zh) 一种电池测试机构
CN219656814U (zh) 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
CN212923325U (zh) 一种二极管极性检测供料器
CN110854421B (zh) 一种电芯和外壳的入壳装置
CN215598331U (zh) 一种模组焊后检测装置
CN115672754A (zh) 一种膜电极的自动化图像检测设备、方法
CN216966807U (zh) 一种钢门扇焊接自动寻位装置
CN115343599A (zh) 一种bms产品的测试装置
CN110867916B (zh) 一种变电站放电源定位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
CN215878865U (zh) 一种电子线路板的检测制具
CN110577069B (zh) 一种搬运机构
CN209166385U (zh) 一种花键检测装置
CN115421079A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装配检测装置
CN114871549A (zh) 一种壳体与接线端子、保护盒焊接设备
CN211929645U (zh) 一种快速叠片的凸轮叠片装置
CN217859608U (zh) 夹具及焊接设备
CN109612938B (zh) 一种单极板质量巡检工装
CN220490930U (zh) 一种绝缘电阻测量装置
CN215984369U (zh) 一种检测磁铁位置的设备
CN219039282U (zh) 一种血压计led测试治具
CN219694936U (zh) 一种芯片表面缺陷检测结构
CN219416571U (zh) 一种气密性测试自动对插装置
CN112240994B (zh) 一种通用式磁铁检测机构
CN220943662U (zh) 一种激光修复治具、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