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5513U - 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5513U
CN219655513U CN202320672534.3U CN202320672534U CN219655513U CN 219655513 U CN219655513 U CN 219655513U CN 202320672534 U CN202320672534 U CN 202320672534U CN 219655513 U CN219655513 U CN 219655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nnecting pipe
sealing
transition
but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725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品良
曹国宝
冯德峰
刘宗方
董海涛
吴国江
周军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Longteng Special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Longteng Special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Longteng Special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Longteng Special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725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5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5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5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应用在脱硫脱硝管道密封技术领域,解决了当长时间使用后密封圈损坏后,只通过凸台与卡槽的配合其密封效果也较差,也易出现漏气的现象的问题,气体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和与第一连接管配合的第二连接管,对接密封组件包括过渡管,过渡管的一端插设在第一连接管内,过渡管的另一端插设在第二连接管内,插设在第一连接管内的过渡管的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用于将过渡管密封连接在第一连接管中,插设在第二连接管内的过渡管的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用于将过渡管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中;具有可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有效防止气体管道中的气体泄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脱硫脱硝管道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
背景技术
脱硫脱硝除尘是指将烟气中的NO2与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从而减少排放的一种技术,其原理是在高温下,利用石灰石或白云石等物质,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生成硫酸钙,然后经过净化,使SO2、NOX转化为无毒的硫酸盐,从而达到去除有害气体的效果。
现有的专利公告号“CN202852244U”公告了一种压力气体管道法兰接头, 包括两接头体、左、右法兰,所述两接头体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两接头体对接时左、右两端为管道连接口,所述左、右两接头相邻的端面上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接头体的外壁上设有凸台,所述两接头体通过左、 右两法兰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两接头体凸台卡接在左、右法兰的卡槽内。
上述内容描述存在以下问题,两接头体通过左、右两法兰固定连接在一起,两接头体凸台卡接在左、右法兰的卡槽内,虽然凸台与卡槽的配合起到移动的密封作用,但由于密封圈的寿命有限,当长时间使用后密封圈损坏后,只通过凸台与卡槽的配合其密封效果也较差,也易出现漏气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解决了当长时间使用后密封圈损坏后,只通过凸台与卡槽的配合其密封效果也较差,也易出现漏气的现象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气体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和与第一连接管配合的第二连接管,对接密封组件包括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内,所述过渡管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内,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内的所述过渡管的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过渡管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中,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内的所述过渡管的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过渡管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管另一端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管一端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管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内的端部外圆面上设置有密封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所述密封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密封管远离所述过渡管的一端端部外圆面呈倒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管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端部外圆面也呈倒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对接的一端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二连接管外圆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板配合的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上均设置有密封层,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通过螺栓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气体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和与第一连接管配合的第二连接管,对接密封组件包括过渡管,过渡管的一端插设在第一连接管内,过渡管的另一端插设在第二连接管内,插设在第一连接管内的所述过渡管的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用于将过渡管密封连接在第一连接管中,插设在第二连接管内的所述过渡管的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过渡管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中;通过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此结构的对接密封件可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有效防止气体管道中的气体泄漏。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 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 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C 处的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气体管道;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2、对接密封组件;21、过渡管;22、第一连接件;221、第一环槽;222、第一密封圈;23、第二连接件23,第二连接件;231、第二环槽;232、第二密封圈;3、第一环形板;4、第二环形板;5、密封层;6、螺栓;7、密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参考图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气体管道1包括第一连接管11和与第一连接管11配合的第二连接管12,其中,第一连接管11的内径与第二连接管12的内径相同;对接密封组件2包括过渡管21,过渡管21的一端间隙配合在第一连接管11内,过渡管21的另一端间隙配合在第二连接管12内,插设在第一连接管11内的过渡管21的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2,第一连接件22用于将过渡管21密封连接在第一连接管11中,第一连接件22包括设置在过渡管21一端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一环槽221,第一环槽22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22,第一密封圈222的外径大于第一连接管11的内径;
插设在第二连接管12内的过渡管21的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3,第二连接件23用于将过渡管21密封连接在第二连接管12中,第二连接件23包括设置在过渡管21另一端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二环槽231,第二环槽231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32,第二密封圈232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管12的内径,其中第一密封圈222和第二密封圈232均采用橡胶材质制备而成。
使用原理:首先将过渡管21部分插接至第二连接管12的内部,由于第二密封圈232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管12的内径,此时插设在第二连接管12内的第二密封圈232与第二连接管12过盈配合,因此在第二密封圈232的作用下不仅能将过渡管21固定在第二连接管12内,同时还能起到密封的作用;其次再将位于第二连接管12外部的过渡管21逐步向第一连接管11的内部推进,当位于第二连接管12外部的过渡管21完全进入到第一连接管11内部时,由于设置在过渡管21此端的第一连接件22中的第一密封圈222的直径也大于第一连接管11的内径,因此第一密封圈222也间隙配合在第一连接管11中,此时在第一密封圈222的作用下不仅能将过渡管21固定在第一连接管11内,还可以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气体管道1在排气过程中,通过在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12的内部设置此结构的对接密封件2可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有效防止气体管道1中的气体泄漏。
参考图1、图2和图3,过渡管21插设在第二连接管12的端部外圆面呈倒角设置,通过倒角设置方便将过渡管21插设在第二连接管12内。第一密封圈222和第二密封圈232外圆面上均呈粗糙面设置,通过粗糙面的设置使第一密封圈222与第一连接管11、第二密封圈232与第二连接管12贴合的更加紧密,提高密封性。
参考图1、图2和图3,第一连接管11与第二连接管12对接的一端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板3,第二连接管12外圆面上设置有与第一环形板3配合的第二环形板4,第一环形板3和第二环形板4上均设置有密封层5,密封层5也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第一环形板3和第二环形板4通过螺栓6连接,通过在第一环形板3和第二环形板4上均设置有密封层5再次起到密封的作用,在对接密封件2和密封层5的作用下使此气体管道1的密封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通过在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12的内部设置此结构的对接密封件2可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有效防止气体管道1中的气体泄漏。
实施例2
参考图6、图7和图8,此实施例的内容与实施例1的内容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第一连接管11的内径大于第二连接管12的内径,过渡管21插设在第一连接管11内的端部外圆面上设置有密封管7,密封管7的外径大于第一连接管22的内径,密封管7远离过渡管21的一端端部外圆面呈倒角设置。
参考图6、图7和图8,安装时,过渡管21一端的密封管7逐步向第一连接管11的内部推进,由于密封管7的外径大于第一连接管11的内径,第一连接管11的内径大于第二连接管12的内径,第一连接管11与第二连接管12对接的位置呈阶梯面设置,当密封管7完全进入到第一连接管11内部时,密封管7靠近第二连接管12的端面抵接在阶梯面上,密封管7的外圆面与第一连接管11的内圆面紧密贴合,因此在密封管7的作用下不仅能将过渡管21固定在第一连接管11内,还可以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密封管7远离过渡管21的一端端部外圆面呈倒角设置,当将密封管7插设在第一连接管11内时,此时通过倒角设置方便将密封管7插设在第一连接管11中;当气体管道1中输送气体时,即气流从第一连接管11流向第二连接管12,气流对密封管7呈倒角设置的面施加一个推力,使密封管7与阶梯面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进而提高气体管道1的密封性。当通气体时,通过阶梯面对密封管7起到抵挡的作用使对接密封件2更好的固定在气体管道1中。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气体管道(1)包括第一连接管(11)和与第一连接管(11)配合的第二连接管(12),其特征在于,对接密封组件(2)包括过渡管(21),所述过渡管(21)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1)内,所述过渡管(21)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12)内,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1)内的所述过渡管(21)的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2),所述第一连接件(22)用于将所述过渡管921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1)中,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12)内的所述过渡管(21)的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3),所述第二连接件(23)用于将所述过渡管(21)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3)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管(21)另一端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二环槽(231),所述第二环槽(231)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32),所述第二密封圈(23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2)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内径与所述第二连接管(12)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件(22)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管(21)一端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一环槽(221),所述第一环槽(22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22),所述第一密封圈(22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21)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1)内的端部外圆面上设置有密封管(7),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2)的内径,所述密封管(7)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管(7)远离所述过渡管(21)的一端端部外圆面呈倒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21)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12)的端部外圆面也呈倒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1)与所述第二连接管(12)对接的一端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板(3),所述第二连接管(12)外圆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板(3)配合的第二环形板(4),所述第一环形板(3)和第二环形板(4)上均设置有密封层(5),所述第一环形板(3)和第二环形板(4)通过螺栓(6)连接。
CN202320672534.3U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 Active CN219655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2534.3U CN219655513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2534.3U CN219655513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5513U true CN219655513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6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72534.3U Active CN219655513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55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55513U (zh) 一种气体管道用对接密封组件
CN211118122U (zh) 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
JP2010535315A (ja) 回転成形のビード
CN110131500A (zh) 一种承插胶圈密封硬锁止防松脱接口
CN215806971U (zh) 一种大口径钢塑复合管路
CN210566870U (zh) 一种水管快速接头
CN201021744Y (zh) 一种用于钢性密封的密封钢环
CN207715736U (zh) 一种拼接式橡胶密封圈
CN215763786U (zh)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CN216959204U (zh) Bwfrp电缆管道的密封连接组件
CN219755652U (zh) 一种基于天然气管道的防泄露连接结构
CN212537029U (zh) 一种地下车库的排风管道安装结构
CN213541391U (zh) 一种高密封防漏的球阀
CN218582543U (zh) 新式变径卡箍胶圈
CN218582511U (zh) 大端面管件连接结构
CN216843517U (zh) 用于医疗车的防泄漏氧气管道
CN213206907U (zh) 一种全金属气动快插三通接头
CN218719507U (zh) 大规格卫生法兰
CN220168857U (zh) 一种hdpe实壁管
CN219692504U (zh) 一种燃气管道接头
CN201866435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法兰
CN213040013U (zh) 一种卡接式钢管道连接结构
CN220134892U (zh) 一种污水管道密封结构对接组件
CN217653473U (zh) 一种卡箍用t形三通管道连接件
CN210484894U (zh) 一种管道快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