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8122U - 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8122U
CN211118122U CN202021116085.7U CN202021116085U CN211118122U CN 211118122 U CN211118122 U CN 211118122U CN 202021116085 U CN202021116085 U CN 202021116085U CN 211118122 U CN211118122 U CN 211118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annular groove
convex part
sealing
pip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160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秋
李伟
何欣铭
赵璇
杨婧
明振荣
梁锐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Inte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Inte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Inte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Inte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160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8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8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8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ts With Slee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属于管接头领域。其中,第一管端和第二管端相互对接设置;第一管端、第二管端的端面沿径向往外突出分别对应形成有第一环形凸部、第二环形凸部;抱箍内部设有适于容纳第一环形凸部和第二环形凸部的腔体;第一环形凸部和第二环形凸部的端面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相对设置以形成适于容纳第一密封垫圈的第一密封腔;第一环形凸部和第二环形凸部的外端部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相对设置以形成适于容纳第二密封垫圈的环形槽;第二密封垫圈与腔体内壁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拆装简便,连接牢固,密封性能佳。

Description

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管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疗、轻工、机械仪表等工业输送管道以及机械结构部件。在实际应用中,管道之间的连接具有多种方式,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包括焊接式和卡压式。
所谓焊接式,是将管道插入管接头的承接口后,对结合部位进行焊接,采用这种方式需要一定的焊接工艺,对工人和设备的要求较高,而且焊接时产生的高温会改变加热部位的材料性能,从而影响到连接处的强度。
卡压式管件采用专用的液压工具,通过卡压连接即可完成,具有连接施工便利快捷、适合嵌入式安装、经济型相对优越的特点,但是其连接强度较低,接口连接强度不到管体强度的1/3,端口的毛刺、飞边清除不干净时容易发生漏水现象,并且,卡压式管路连接不可拆卸,因此需要专业人员重新更换管件和接头,维护难度较大。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具有实用可靠、拆装简便、连接牢固、密封性能佳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管端和第二管端、抱箍、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其中,
所述第一管端和第二管端相互对接设置;
所述第一管端、第二管端的端面沿径向往外突出分别对应形成有第一环形凸部、第二环形凸部;所述抱箍的内部设有适于容纳第一环形凸部和第二环形凸部的腔体;
所述第一环形凸部和第二环形凸部的端面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相对设置以形成适于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垫圈的第一密封腔;
所述第一环形凸部和第二环形凸部的外端部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相对设置以形成适于容纳所述第二密封垫圈的环形槽;
所述第二密封垫圈与所述腔体的内壁面相接触。
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中,所述腔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环形锥斜面,所述第一环形凸部和第二环形凸部分别设有与环形锥斜面对应相接触的第一环形斜面、第二环形斜面。
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中,还包括第三密封垫圈和第四密封垫圈;
所述第一环形斜面设有第五环形凹槽,所述环形锥斜面对应设有第六环形凹槽,所述第五环形凹槽与第六环形凹槽形成适于容纳第三密封垫圈的第二密封腔;
所述第二环形斜面设有第七环形凹槽,所述环形锥斜面对应设有第八环形凹槽,所述第七环形凹槽与第八环形凹槽形成适于容纳第四密封垫圈的第三密封腔。
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中,所述抱箍由两个半环体组成,两个所述半环体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中,所述半环体为由金属制成的半环体,所述半环体之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一密封垫圈、第二密封垫圈、第三密封垫圈和第四密封垫圈均为O型橡胶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连接有如上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具有实用可靠、拆装简便、连接牢固、密封性能佳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相互对接的第一管端和第二管端分别形成了第一环形凸部和第二环形凸部,并通过抱箍可将第一管端和第二管端固定连接起来,连接牢固,拆装简便,且可避免其发生轴向位移。
并且,在第一环形凸部设置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在第二环形凸部设置第二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将第一密封垫圈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与第二环形凹槽之间,将第二密封垫圈放置于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之间,在第一管端与第二管端因抱箍的夹紧作用而实现固定连接时,第一密封垫圈、第二密封垫圈因受到压迫作用而发生形变,以致使第一密封垫圈紧贴于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二密封垫圈紧贴于第三环形凹槽、第四环形凹槽以及抱箍的腔体内壁面,从而大大提高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连接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提供的管道连接装置在拆卸分离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提供的管道连接装置在不安装密封垫圈的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连接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连接装置在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图5提供的管道连接装置在拆卸分离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图5提供的管道连接装置在不安装密封垫圈的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外”、“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本实用新型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管端1和第二管端2、抱箍、第一密封垫圈4和第二密封垫圈5,所述抱箍由半环体3和半环体6组成,所述半环体3和半环体6之间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管端1和第二管端2相互对接设置,在进行管道之间连接时,它们的端面相互贴合接触。
所述第一管端1的端面沿径向往外突出形成有第一环形凸部14,第一环形凸部14与第一管端1一体成型。第二管端2的端面沿径向往外突出形成有第二环形凸部24,第二环形凸部24与第二管端2一体成型。所述抱箍的内部设有适于容纳第一环形凸部14和第二环形凸部24的腔体,在第一管端1和第二管端2端面贴合连接时,所述第一环形凸部14和第二环形凸部24置于所述抱箍的腔体内,并受到腔体的压力而固定不动,从而防止第一管端1发生相对第二管端2的轴向位移。
所述第一环形凸部14的端面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11,第二环形凸部24的端面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21,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1和第二环形凹槽21相对设置以形成适于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垫圈4的第一密封腔16。第一环形凹槽11和第二环形凹槽21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且关于第一管端1和第二管端2的对接面镜面对称。
并且,所述第一环形凸部14的外端部开设有第三环形凹槽12,第二环形凸部24的外端部开设有第四环形凹槽22,所述第三环形凹槽12和第四环形凹槽22相对设置以形成适于容纳所述第二密封垫圈5的环形槽17。第三环形凹槽12和第四环形凹槽22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且关于第一管端1和第二管端2的对接面镜面对称。所述第二密封垫圈5与所述腔体的内壁面相接触。具体的,在半环体3与半环体6相互固定连接后,半环体3的半圆状的内壁面34与半环体6的半圆状的内壁面64形成腔体的环形状的内壁面。
将第一密封垫圈4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11和第二环形凹槽21之间,并将第二密封垫圈5放置于第三环形凹槽12和第四环形凹槽22之间,然后利用半环体3和半环体6夹紧第一环形凸部14和第二环形凸部24以实现第一管端1和第二管端2之间固定对接。
固定对接完毕,第一密封垫圈4因受到第一环形凹槽11和第二环形凹槽21的壁面所施以的压力而发生形变,使得第一密封垫圈4贴合于第一环形凹槽11和第二环形凹槽21的各个壁面;同时,第二密封垫圈5因受到第三环形凹槽12和第四环形凹槽22以及腔体的内壁面的压力而发生形变,使得第二密封垫圈5贴合于第三环形凹槽12、第四环形凹槽22及抱箍的内壁面,从而大大提升密封性能,有效防止流通于管道中的流体出现泄漏现象。
通过半环体3和半环体6紧紧夹住第一环形凸部14和第二环形凸部24,并将半环体3和半环体6进行相互固定,便可将第一管端1和第二管端2固定连接,并且同时能够使得第一密封垫圈4和第二密封垫圈5发挥密封作用,提供了双重的气密作用。因此,该管道连接装置具有安装拆卸非常简便、连接牢固、气密性能强的优点。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腔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环形锥斜面,具体的,半环体3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锥斜面31,半环体6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锥斜面61,当半环体3和半环体5相互固定后,锥斜面31与锥斜面61形成环形锥斜面。所述第一环形凸部14设有与环形锥斜面对应相接触的第一环形斜面15,第二环形凸部24设有与环形锥斜面对应相接触的第二环形斜面25。
在第一密封垫圈4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11和第二环形凹槽21之间、第二密封垫圈5放置于第三环形凹槽12和第四环形凹槽22之间后,把半环体3、半环体6在第一管端1和第二管端2上闭合;在锥斜面31和锥斜面61的导向作用下,使得第一管端1和第二管端2相互靠近并对接贴合,从而促使第一管端1和第二管端2对第一密封垫圈4和第二密封垫圈5施以压力以致其发生形变,发挥较佳的气密作用。
当解除半环体3和半环体6之间的固定连接,并使其沿第一管端1的径向往外移动,第一管端1和第二管端2因第一密封垫圈4和第二密封垫圈5回复原来形状而发生背向移动。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三密封垫圈8和第四密封垫圈9。
所述第一环形斜面15设有第五环形凹槽13,所述环形锥斜面对应设有第六环形凹槽,具体的,半环体3的内部对应第一环形斜面15设有半圆形的凹槽32,半环体6的内部对应第一环形斜面15设有半圆形的凹槽62,当半环体3和半环体6锁紧后,凹槽32和凹槽62形成第六环形凹槽。所述第五环形凹槽13与第六环形凹槽形成适于容纳第三密封垫圈8的第二密封腔18。
所述第二环形斜面25设有第七环形凹槽23,所述环形锥斜面对应设有第八环形凹槽,具体的,半环体3的内部对应第二环形斜面25设有半圆形的凹槽33,半环体6的内部对应第二环形斜面25设有半圆形的凹槽63,当半环体3和半环体6锁紧后,凹槽33和凹槽63形成第八环形凹槽。所述第七环形凹槽23与第八环形凹槽形成适于容纳第四密封垫圈9的第三密封腔19。
在半环体3和半环体6固定连接后,第三密封垫圈8因受到第五环形凹槽13的壁面、第六环形凹槽的壁面所施以的压力而发生形变,致使其紧紧贴合于第五环形凹槽13和第六环形凹槽的壁面,第四密封垫圈9因受到第七环形凹槽23、第八环形凹槽的壁面所施以的压力而发生形变,致使其紧紧贴合于第七环形凹槽23、第八环形凹槽的壁面,当第一密封垫圈4和第二密封垫圈5失效时,通过第三密封垫圈8和第四密封垫圈9的气密作用,可防止流体泄露至管道外,提供了第三重气密作用。
如图1、图4所示,所述半环体3、半环体6均为由金属材料如铁制成的半环体,所述半环体3和半环体6之间通过螺栓7相互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半环体6的端面两侧分别设有带内螺纹的连接孔,采用螺栓7穿过半环体3对应设置的两个安装孔与半环体6的连接孔螺纹连接,实现半环体3和半环体6之间可拆卸连接。
当然,也可以是,在半环体3和半环体6一端进行铰接,并在它们另一端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进行相互固定。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密封垫圈4、第二密封垫圈5、第三密封垫圈8和第四密封垫圈9均为O型橡胶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连接有如上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在输送管道上设置该管道连接装置,以此来实现两根管道之间的相互连接,不仅实现流体在两根管道之间流动而不泄露,而且该管道连接装置可靠耐用,在维护、更换密封垫圈时拆卸、安装非常简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具有实用可靠、拆装简便、连接牢固、密封性能佳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相互对接的第一管端和第二管端分别形成了第一环形凸部和第二环形凸部,并通过抱箍可将第一管端和第二管端固定连接起来,连接牢固,拆装简便,且可避免其发生轴向位移。
并且,在第一环形凸部设置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在第二环形凸部设置第二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将第一密封垫圈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与第二环形凹槽之间,将第二密封垫圈放置于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之间,在第一管端与第二管端因抱箍的夹紧作用而实现固定连接时,第一密封垫圈、第二密封垫圈因受到压迫作用而发生形变,以致使第一密封垫圈紧贴于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二密封垫圈紧贴于第三环形凹槽、第四环形凹槽以及抱箍的腔体内壁面,从而大大提高密封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管端和第二管端、抱箍、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端和第二管端相互对接设置;
所述第一管端、第二管端的端面沿径向往外突出分别对应形成有第一环形凸部、第二环形凸部;所述抱箍的内部设有适于容纳第一环形凸部和第二环形凸部的腔体;
所述第一环形凸部和第二环形凸部的端面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相对设置以形成适于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垫圈的第一密封腔;
所述第一环形凸部和第二环形凸部的外端部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相对设置以形成适于容纳所述第二密封垫圈的环形槽;
所述第二密封垫圈与所述腔体的内壁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环形锥斜面,所述第一环形凸部和第二环形凸部分别设有与环形锥斜面对应相接触的第一环形斜面、第二环形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密封垫圈和第四密封垫圈;
所述第一环形斜面设有第五环形凹槽,所述环形锥斜面对应设有第六环形凹槽,所述第五环形凹槽与第六环形凹槽形成适于容纳第三密封垫圈的第二密封腔;
所述第二环形斜面设有第七环形凹槽,所述环形锥斜面对应设有第八环形凹槽,所述第七环形凹槽与第八环形凹槽形成适于容纳第四密封垫圈的第三密封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由两个半环体组成,两个所述半环体之间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体为由金属制成的半环体,所述半环体之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垫圈、第二密封垫圈、第三密封垫圈和第四密封垫圈均为O型橡胶密封垫圈。
7.一种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连接有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
CN202021116085.7U 2020-06-17 2020-06-17 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 Active CN211118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6085.7U CN211118122U (zh) 2020-06-17 2020-06-17 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6085.7U CN211118122U (zh) 2020-06-17 2020-06-17 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8122U true CN211118122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16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16085.7U Active CN211118122U (zh) 2020-06-17 2020-06-17 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81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5836A (zh) * 2020-09-17 2020-12-29 席赫 一种石油开采用油管连接固定装置
CN113847480A (zh) * 2021-10-08 2021-12-28 赵洪运 一种高强耐蚀海洋工程不锈钢厚壁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5836A (zh) * 2020-09-17 2020-12-29 席赫 一种石油开采用油管连接固定装置
CN113847480A (zh) * 2021-10-08 2021-12-28 赵洪运 一种高强耐蚀海洋工程不锈钢厚壁管
CN113847480B (zh) * 2021-10-08 2023-02-07 赵洪运 一种高强耐蚀海洋工程不锈钢厚壁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18122U (zh) 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
US3689110A (en) Fluid line coupling
US5211429A (en) Polyethylene pipe junction device
CN105849445B (zh) 金属法兰连接垫圈
CN108331989A (zh) 一种双密封自锁承插接口
US2788993A (en) Hose coupling with part spherical joining ring
CN215000013U (zh) 一种防腐蚀化工高压管道接头
CN216408008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金属管连接设备
US3618987A (en) Leak-tight coupling
CN210600609U (zh) 一种中低压管线带压堵漏装置
CN108662327B (zh) 一种软管快速锁紧密封装置
CN208074378U (zh) 一种双密封自锁承插接口
CN210484894U (zh) 一种管道快装结构
CN217441023U (zh) 一种防泄漏连接管材
US20190293213A1 (en) Pipe coupler having an integral mounting flange
CN216768618U (zh) 一种法兰环绕连接四氟直管
CN220749333U (zh) 快速连接阀门及其连接结构
KR20190091172A (ko) 파이프 배관용 2단 플랜지
CN219692612U (zh) 管道末端引流快速堵漏装置
CN220668686U (zh) 一种对接管道组件
CN102313102A (zh) 管道快修卡箍套管接头
CN211599811U (zh) 一种承插伸缩式闭合节装置
CN220060993U (zh) 一种pvc-o管用快速连接接头
CN214368493U (zh) 一种塑料管道专用的新型卡箍连接结构
CN210890548U (zh) 一种承插压合式金属管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