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3668U - 一种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3668U
CN219643668U CN202321075771.8U CN202321075771U CN219643668U CN 219643668 U CN219643668 U CN 219643668U CN 202321075771 U CN202321075771 U CN 202321075771U CN 219643668 U CN219643668 U CN 219643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nductor
pitch
coil units
stato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757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润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ner Powertrain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ner Powertrain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ner Powertrain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ner Powertrain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757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3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3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3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该定子组件为每个相绕组的多个线圈单元为X个第一线圈单元及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一线圈单元的每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N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2,其中X为奇数;或,每个所述相绕组的多个线圈单元为Y个第三线圈单元及第二线圈单元,或,每个所述相绕组的多个线圈单元为Y个第三线圈单元及Z个第五线圈单元,其中Y、Z为偶数,该第三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N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2。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绕组结构,降低定子绕组的导体组轴向高度,实现定子轴向尺寸低,电机小。

Description

一种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被设计成满足基于电机预期应用的特定操作要求。根据特定的设计,机器将具有各种性能特征。有助于操作性能的设计特征的例子包括定子尺寸、转子尺寸、转矩输出、效率、绕组的类型和布置、定子槽数、极数、每极每相槽数、每相的平行路径、匝数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任何其他各种设计参数。
电机的一个期望性特征是定子尺寸,在现有的电机中,当定子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为4时,定子绕组的导体组由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4个导体构成,4个导体之间位置关系为第一个导体由第1槽跨越至第16槽、第二个导体由第2槽跨越至第13槽、第三个导体由第3槽跨越至第14槽、第四个导体由第4槽跨越至第15槽,这样增加导体组轴向高度,从而导致定子轴向尺寸高,电机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通过绕组结构,降低定子绕组的导体组轴向高度,实现定子轴向尺寸低,电机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包括:
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具有形成在定子铁芯的径向内表面中且在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槽;
以及
定子绕组,定子绕组包括安装在定子铁芯上的多个相绕组;
其特征在于:定子绕组为每极每相槽数为4,该定子绕组包括多个相绕组,每个相绕组包括多个线圈单元,每个线圈单元包含2个线圈组,每个线圈组包含2个导体,每个线圈单元的4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4个槽内;
每个相绕组的多个线圈单元为X个第一线圈单元及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一线圈单元包含两个相同的线圈组,该第一线圈单元的每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N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2,其中X为奇数;
或,每个相绕组的多个线圈单元为Y个第三线圈单元及第二线圈单元,
或,每个相绕组的多个线圈单元为Y个第三线圈单元及Z个第五线圈单元,其中Y、Z为偶数,
该第三线圈单元包括两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三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N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2,或该第三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N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2。
进一步地,相绕组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多个线圈单元及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的多个线圈单元。
进一步地,相绕组的每个线圈单元的2个线圈组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设置,每个线圈组的两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设置。
进一步地,相绕组的一个第三线圈单元的4个导体沿定子铁芯周向A侧至B侧依次为第三导体、第四导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该相绕组的另一个第三线圈单元的4个导体沿定子铁芯周向A侧至B侧依次为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第四导体。
进一步地,相绕组中至少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相同的线圈组,每个线圈组包含2个相同的导体。
进一步地,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2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1,N-2≤M≤N+2。
进一步地,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1,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3,N-2≤M≤N+2。
进一步地,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1,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3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1,N-2≤M≤N+2。
进一步地,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1,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2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4,N-2≤M≤N+2。
进一步地,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2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1,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4,N-2≤M≤N+2。
进一步地,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2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3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3,N-2≤M≤N+2。
进一步地,相绕组的每个支路绕组至少包含一个第二线圈单元。
进一步地,相绕组中多个线圈单元还包含第四线圈单元,该第四线圈单元包含2个相同的线圈组,该第四线圈单元的每个线圈组包含2个相同的导体。
进一步地,相绕组中第五线圈单元包括2个相同的线圈组,该第五线圈单元的每个线圈组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2,N-2≤M≤N+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定子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具有形成在定子铁芯的径向内表面中且在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槽;以及定子绕组,定子绕组包括安装在定子铁芯上的多个相绕组;其特征在于:定子绕组为每极每相槽数为4,该定子绕组包括多个相绕组,每个相绕组包括多个线圈单元,每个线圈单元包含2个线圈组,每个线圈组包含2个导体,每个线圈单元的4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4个槽内;每个相绕组的多个线圈单元为X个第一线圈单元及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一线圈单元包含两个相同的线圈组,该第一线圈单元的每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N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2,其中X为奇数;或,每个相绕组的多个线圈单元为Y个第三线圈单元及第二线圈单元,或,每个相绕组的多个线圈单元为Y个第三线圈单元及Z个第五线圈单元,其中Y、Z为偶数,该第三线圈单元包括两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三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N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2,或该第三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N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2。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绕组结构,降低定子绕组的导体组轴向高度,实现定子轴向尺寸低,电机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实施例九至实施例十二、实施例十七至实施例二十六、实施例三十七至实施例三十八中相绕组的焊接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至实施例八、实施例十三至实施例十六、实施例二十七至实施例三十六、实施例三十九至实施例四十五中相绕组的焊接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五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六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七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八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九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一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二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三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四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五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六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七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八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九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一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二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三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四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五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六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4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七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八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4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十九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4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十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4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十一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4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十二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4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十三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4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十四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4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十五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4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十六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5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十七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5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十八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5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十七至实施例四十八中相绕组的焊接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5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十九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5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十中相绕组的插线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5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十九至实施例五十中相绕组的焊接端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5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绕组的第二种线圈单元示意图;
图5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绕组的第一种线圈单元示意图;
图5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相绕组的一个支路绕组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限定特定顺序。本实用新型下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单独执行,各个实施例之间也可以相互结合执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本申请中节距为同一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之间沿周向的间隔,或节距为一个导体的一个槽外端部对应的槽内部间的跨距与另一个导体的一个槽外端部对应的槽内部间的跨距之和;需要注意地,本申请中定子铁芯径向内侧为靠近定子铁芯中心轴线方向的一侧,也可以为远离定子铁芯中心轴线方向的一侧。
示例性地,如图1至图57所示,一种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10,定子铁芯10具有形成在定子铁芯10的径向内表面中且在定子铁芯10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槽;以及定子绕组20,定子绕组20包括安装在定子铁芯10上的多个相绕组。
结合图1至图57,一种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10,定子铁芯10具有形成在定子铁芯10径向内表面中且在定子铁芯10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槽,定子铁芯周向具有以每极每相设置为4个的比例均匀设置的多个槽,定子铁芯由相邻的两个槽限定一个齿部,定子铁芯由层叠多个环形磁性钢板形成定子铁芯轴向方向的两个端面,其他传统的金属板也可以替代磁性钢板使用;还包括定子绕组20,定子绕组20包括安装在定子铁芯10上的多个相绕组,本实施例中相绕组(可以是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中任一个相绕组)。
示例性地,如图1至图57所示,定子绕组为每极每相槽数为4,该定子绕组包括多个相绕组,每个相绕组包括多个线圈单元,每个线圈单元包含2个线圈组,每个线圈组包含2个导体,每个线圈单元的4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4个槽内;
结合图1至图57,在实施例中,定子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为4,定子绕组包括3个相绕组,每个相绕组包括18个线圈单元(400、500、600、700、800),每个线圈单元包含2个线圈组(40A、40B、50A、50B、60A、60B、70A、70B、80A、80B),每个线圈组(40A、40B、50A、50B、60A、60B、70A、70B、80A、80B)包含2个导体,每个线圈单元(400、
500、600、700、800)的4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4个槽内;
具体地,结合图1至图57,在实施例中,每个线圈单元包括2个线圈组,第一个线圈组40A(50A、60A、70A、80A)及第二个线圈组40B(50B、60B、70B、80B),第一个线圈组40A(50A、60A、70A、80A)包括两个导体,两个导体分别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两个槽内,即第一个线圈组40A(50A、60A、70A、80A)的两个导体的第一个槽内部在周向上依次设置,第一个导体的第一个槽内部与第二个导体的第一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两个槽内;第二个线圈组40B(50B、60B、70B、80B)包括两个导体,两个导体分别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两个槽内部,即第二个线圈组的两个导体的第一个槽内部位于周向上依次设置,第三个导体(也可以为该线圈单元的第一个导体)的第一个槽内部与第四个导体(也可以为该第线圈单元的第二个导体)的第一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两个槽内;该线圈单元的4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4个槽内。
示例性地,如图2至图39、图44至图48,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十六、实施例四十一至实施例四十五中,每个相绕组的多个线圈单元为X个第一线圈单元400及第二线圈单元500,该第一线圈单元400包含两个相同的线圈组,该第一线圈单元400的每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N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2,其中X为奇数;
结合图1至图10,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中,每个相绕组的18个线圈单元为3个第一线圈单元400、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及12个第四线圈单元600,此时X为3,结合图12至图19、图44至图48,在实施例九至实施例十六、实施例四十一至实施例四十五中,每个相绕组的18个线圈单元为3个第一线圈单元400、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及12个第五线圈单元800,此时X为3,在图20至图29中,在实施例十七至实施例二十六,每个相绕组的18个线圈单元为3个第一线圈单元400、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6个第四线圈600单元及6个第五线圈单元800,此时X为3,结合图30至图39,在实施例二十七至实施三十六中,每个相绕组的18个线圈单元为3个第一线圈单元400、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6个第四线圈单元及6个第五线圈单元,结合图44至图48、图50、图53中,每个相绕组的18个线圈单元为3个第一线圈单元400、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12个第五线圈单元800,结合图51、图54,每个相绕组的18个线圈的那样为3个第一线圈单元400、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12个第四线圈单元600,此时X为3,X为奇数;该第一线圈组单元400包含相同的线圈组,第一个线圈组40A、第二个线圈组40B,第一线圈单元400的第一个线圈组40A包含的第一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第1槽及第14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3),该第一线圈单元400的第一个线圈组40A包含的第二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第2槽及第13槽(该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1),第一线圈单元400的第二个线圈组40B包含的第一个导体(在第一线圈单元400中为第三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第3槽及第16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3),该第一线圈单元400的第二个线圈组40B包含的第二个导体(在第一线圈单元400中为第四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第4槽及第15槽(该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1),即该第一线圈的那样的每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13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11,此处N为13。
可选地,如图40至图43所示,在实施例三十七至实施例四十中,每个相绕组的18个线圈单元为Y个第三线圈单元700及第二线圈单元500,该第三线圈单元700包括两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一个线圈组70A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N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2,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二个线圈组70B包含第三导体与第四导体的节距相同,其中Y为偶数。或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一个线圈组70A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N-1,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一个线圈组70A包含的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1,该第三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N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2。
结合图40至图43,在实施例三十七至实施例四十中,每个相绕组的18个线圈单元为6个第三线圈单元700及12个第二线圈单元500,此时Y为6,Y为偶数;具体地,以实施例三十七为例,该第三线圈组单元700包括两个不相同的线圈组,第一个线圈组70A、第二个线圈组70B,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一个线圈组70A包含的第一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第1槽及第14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3),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一个线圈组70A包含的第二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第2槽及第13槽(该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1),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二个线圈组70B包含的第一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第3槽及第15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2),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二个线圈组70B包含的第二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第4槽及第16槽(该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2);即第三线圈单元700包括两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13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11,此处N为13,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第三导体与第四导体的节距相同。
结合图49,在实施例四十六中,每个相绕组的18个线圈单元为6个第三线圈单元700及12个第五线圈单元800,此时Y为6,Z为12,Y、Z为偶数;第一个线圈组70A、第二个线圈组70B,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一个线圈组70A包含的第一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第1槽及第14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3),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一个线圈组70A包含的第二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第2槽及第13槽(该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1),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二个线圈组70B包含的第三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第3槽及第15槽,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二个线圈组70B包含的第四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第4槽及第16槽;即第三线圈单元700包括两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13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11,此处N为13;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导体与第四导体的节距为12,第五线圈单元800的第一个线圈组80A包含的第一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1槽及第3层第14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3),该第五线圈单元800的第一个线圈组80A包含的第二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2槽及第3层第13槽(该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1),第五线圈单元800的第二个线圈组80B包含的第一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槽及第4层第16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3),该第五线圈单元800的第二个线圈组80B包含的第二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3层第4槽及第4层第15槽(该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1),即该第五线圈单元800的每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13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11,此处N为13。
示例性地,如图1至图55所示,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十中,相绕组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多个线圈单元及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的多个线圈单元。
结合图1至图55所示,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十五中,相绕组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3个线圈单元及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3个线圈单元,3相绕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9个线圈单元及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9个线圈单元,且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9个线圈单元占满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72个槽,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9个线圈单元占满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72个槽;
具体地,结合图2、图7、图15、图19、图20、图21、图30、图31、图23、图33、图45至图48,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五、实施例十二、实施例十六、实施例十七、实施例十八、实施例二十七、实施例二十八、实施例二十、实施例三十、实施例四十二至实施例四十五中,相绕组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3个第一线圈单元400及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
结合图3、图4、图8、图9、图25、图35、图27、图37、图41、图43,在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六、实施例七、实施例十、实施例十一、实施例十四、实施例十五、实施例二十二、实施例三十二、实施例二十四、实施例三十四、实施例三十八、实施例四十中,相绕组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及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
结合图13、图14、图17、图18、图19、图22、图24、图32、图34,在实施例十、实施例十一、实施例十四、实施例十五、实施例十九、实施例二十九、实施例三十一中,相绕组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3个第一线圈单元400及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3个第一线圈单元400;
结合图4、图10、图12、图16、图26、图36、图28、图29、图38、图39、图29、图44、图50、图53,在实施例四、实施例八、实施例九、实施例十三、实施例二十二、实施例三十二、实施例二十三、实施例三十三、实施例二十五、实施例三十五、实施例二十六、实施例三十六、实施例四十一、实施例四十七、实施例四十九中,相绕组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及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3个第一线圈单元400;
结合图40、图42、图49,在实施例三十七、实施例三十九、实施例四十六中,相绕组包括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3个第三线圈单元700及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3个第三线圈单元700。
示例性地,如图1至图57,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十中,相绕组的每个线圈单元的2个线圈组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设置,每个线圈组的两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设置。
结合图1至图57,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十中,相绕组的每个线圈单元的2个线圈组(40A、40B、50A、50B、60A、60B、70A、70B、80A、80B)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设置,第一个线圈组的两个导体的第一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一个槽、第二个槽,第二个线圈组的两个导体的第一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三个槽、第四个槽,每个线圈组的两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设置,需要说明的,本申请中的多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设置指的为导体的两个槽内部的第一个槽内部(此处第一个槽内部指导体左侧的一部分)。
示例性地,如图40至图43,在实施例三十七至实施例四十中,相绕组的第一个第三线圈单元700的4个导体沿定子铁芯周向A侧至B侧依次为第三导体、第四导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该相绕组的第二个第三线圈单元700的4个导体沿定子铁芯周向A侧至B侧依次为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第四导体,本实施例A侧为相绕组平面展开图左侧。
具体地,在实施例三十七中,相绕组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一个第三线圈单元700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的第二个线圈组70B的第三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3槽及第25槽,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二个线圈组70B的第四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4槽及第26槽,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一个线圈组70A的第一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5槽及第28槽,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一个线圈组70A的第二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6槽及第27槽,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4个导体沿定子铁芯周向A侧(左侧)至B侧(右侧)依次为第三导体、第四导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此处第三线圈单元的4个导体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设置的位置指4个导体中每个导体的第一个槽内部的位置),相绕组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另一个第三线圈单元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的第一个线圈组70A的第一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1槽及第14槽,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一个线圈组70A的第二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2槽及第13槽,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二个线圈组70B的第三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3槽及第15槽,该第三线圈单元700的第二个线圈组70B的第四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第4槽及第16槽,该相绕组的第二个第三线圈单元700的4个导体沿定子铁芯周向A侧至B侧依次为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第四导体(此处第三线圈单元的4个导体沿定子铁芯周向依次设置的位置指4个导体中每个导体的第一个槽内部的位置)。即相绕组一个第三线圈的那样700的4个导体沿定子铁芯周向A侧至B侧依次为第三导体、第四导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该相绕组的另一个第三线圈单元700的4个导体沿定子铁芯周向A侧至B侧依次为第一个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第四导体;当然在实施例三十八至实施例四十中,相绕组的第一个第三线圈单元700的4个导体沿定子铁芯周向A侧至B侧依次为第三导体、第四导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该相绕组的第二个第三线圈单元700的4个导体沿定子铁芯周向A侧至B侧依次为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第四导体,区别仅在于第三线圈单元位于不同的定子铁芯槽及层。
示例性地,如图2至图5、图12至图15、图20、21、图23、图25至图29、图41、图51至图53所示,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实施例九至实施例十二、实施例十七、实施例十八、实施例二十、实施例二十二至实施例二十六、实施例三十八、实施例四十七至实施例五十中,相绕组中至少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该第二线圈单元500包含2个相同的线圈组,每个线圈组包含2个相同的导体。
结合图2至图5中,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结合图12至图15,在实施例九至实施例十二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结合图20、21、图23、图25至图29、图41、图51至图53,实施例十七、实施例十八、实施例二十、实施例二十二至实施例二十六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结合图41,在实施例三十八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结合图51至图53,在实施例四十七至实施例五十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具体地,以实施例一为例,第二线圈单元500包含2个相同的线圈组(50A、50B),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3槽及第25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2),该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4槽及第26槽(该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2),该第一线圈组50A的两个导体相同,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个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5槽及第27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2),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6槽及第28槽(该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2),该第二线圈组50B的两个导体相同,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相同的线圈组,每个线圈组的2个导体相同;其他第二线圈单元500与上述的第二线圈单元的结构形式一样,区别仅在于位于不同的槽不同的层,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
示例性地,如图7至图10、图16至图19、图30至图39、图42至图44所示,在实施例五至实施例八、实施例十三至实施例十六、实施例二十七至实施例三十六、实施例三十九至实施例四十一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该第二线圈单元500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一个线圈组50A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个线圈组50B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2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1,在上述实施例中,M为13。
结合图7至图10中,在在实施例五至实施例八中,相绕组中包含15个第二线圈单元500,结合图16至图19,在实施例十三至实施例十六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结合图30至图39,在实施例二十七至实施例三十六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结合图42至图44,在实施例三十九至实施例四十一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具体地,以实施例五为例,第二线圈单元500包含2个不相同的线圈组(50A、50B),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3槽及第25槽,该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4槽及第27槽,该第一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2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3,此处M为13,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个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5槽及第26槽,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6槽及第28槽,该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1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2,此处M为13;其他第二线圈单元500与上述的第二线圈单元的结构形式一样,区别仅在于位于不同的槽,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
示例性,如图45所示,在实施例四十二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该第二线圈单元500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一个线圈组50A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1,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个线圈组50B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3,在上述实施例中M为13。
结合图45,在实施例四十二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第二线圈单元500包含2个不相同的线圈组(50A、50B),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3槽及第25槽,该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4槽及第28槽,该第一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2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4,此处N为13,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个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5槽及第27槽,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6槽及第26槽,该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2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0,此处M为13;其他第二线圈单元500与上述的第二线圈单元的结构形式一样,区别仅在于位于不同的槽,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
示例性,如图46所示,在实施例四十三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1,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3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1。
结合图46,在实施例四十三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第二线圈单元500包含2个不相同的线圈组(50A、50B),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3槽及第27槽,该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4槽及第26槽,该第一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4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2,此处M为13,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个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5槽及第25槽,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6槽及第28槽,该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0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2,此处M为13;其他第二线圈单元500与上述的第二线圈单元的结构形式一样,区别仅在于位于不同的槽,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
示例性,如图47所示,在实施例四十四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1,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2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4。
结合图47,在实施例四十四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第二线圈单元500包含2个不相同的线圈组(50A、50B),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3槽及第27槽,该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4槽及第28槽,该第一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4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4,此处M为13,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个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5槽及第26槽,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6槽及第25槽,该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1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9,此处M为13;其他第二线圈单元500与上述的第二线圈单元的结构形式一样,区别仅在于位于不同的槽,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
示例性,如图44所示,在实施例四十一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2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1,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4。
结合图44,在实施例四十一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第二线圈单元500包含2个不相同的线圈组(50A、50B),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第1槽及第16槽,该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第2槽及第14槽,该第一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5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2,此处M为13,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个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第3槽及第15槽,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1层第4槽及第13槽,该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2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9,此处M为13;其他第二线圈单元500与上述的第二线圈单元的结构形式一样,区别仅在于位于不同的槽,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
示例性,如图48所示,在实施例四十五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2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3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3。
结合图48,在实施例四十五中,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第二线圈单元500包含2个不相同的线圈组(50A、50B),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3槽及第28槽,该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4槽及第27槽,该第一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5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3,此处M为13,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个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5槽及第25槽,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16槽及第26槽,该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0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0,此处M为13;其他第二线圈单元500与上述的第二线圈单元的结构形式一样,区别仅在于位于不同的槽,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
如图1至图58所示,在实施例中,相绕组中每个支路绕组至少包含一个第二线圈单元500。
结合图58,仅以在实施例五中,U相绕组的3个支路绕组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500,进一步地,U相绕组的3个支路绕组中其中一个支路绕组包括一个第二线圈单元500,该支路绕组的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的第一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61槽及第1槽,该支路绕组的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的第二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62槽及第3槽,该支路绕组的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的第一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63槽及第2槽,该支路绕组的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的第二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6层第64槽及第4槽;相应地其他实施例中相绕组的3个支路绕组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相绕组的支路绕组包含1个第二线圈单元。
示例性地,如图2至图8、图20至图43、图51、图54所示,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实施例十七至实施例四十、实施例四十八至实施例五十中,相绕组中多个线圈单元还包含第四线圈单元,该第四线圈单元包含2个相同的线圈组,该第四线圈单元的每个线圈组包含2个相同的导体。
结合图2至图10、图20至图43、图51、图54所示,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实施例十七至实施例四十、实施例四十八至实施例五十中,相绕组中18个线圈单元还包含第四线圈单元600,该第四线圈单元600包含2个相同线圈组,该第四线圈单元600的每个线圈组包含2个相同的导体,具体地,以实施例五为例,第四线圈单元600的第一个线圈组60A与第二个线圈组60B,该第一个线圈组60A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1槽及第3层第13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2),该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2槽及第3层第14槽(该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2),该第一线圈组50A的两个导体相同,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个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槽及第3层第15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2),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4槽及第3层第16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2);其他第二线圈单元500与上述的第二线圈单元的结构形式一样,区别仅在于位于不同的槽;具体地,以实施例四十八为例,第四线圈单元600的第一个线圈组60A与第二个线圈组60B,该第一个线圈组60A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1槽及第3层第12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1),该第一个线圈组60A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2槽及第3层第13槽(该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1),该第一线圈组50A的两个导体相同,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个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槽及第3层第14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1),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4槽及第3层第15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1);其他第二线圈单元500与上述的第二线圈单元的结构形式一样,区别仅在于位于不同的槽;具体地,以实施例五十为例,第四线圈单元600的第一个线圈组60A与第二个线圈组60B,该第一个线圈组60A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1槽及第3层第14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3),该第一个线圈组50A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2槽及第3层第15槽(该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3),该第一线圈组50A的两个导体相同,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个线圈组50B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槽及第3层第16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3),该第二线圈单元500的第二线圈组50B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4槽及第3层第17槽(该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3);其他第二线圈单元500与上述的第二线圈单元的结构形式一样,区别仅在于位于不同的槽。
示例性,如图12至图19、图44至图50、图53所示,在实施例九至实施例十六、实施例四十一至实施例四十九中,相绕组中第五线圈单元800包括2个相同的线圈组,该第五线圈单元800的每个线圈组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2,N-2≤M≤N+2。
结合图12至图19、图44至图50、图52、图53所示,在实施例九至实施例十六、实施例四十一至实施例四十七、实施例四十九中,以实施例九为例进一步描述,相绕组中第五线圈单元800包括2个相同的线圈组,该第五线圈单元800的第一个线圈组80A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1槽及第3层第14槽(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3),该第五线圈单元800的第一个线圈组80A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2槽及第3层第13槽(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1),该第五线圈单元800的第二个线圈组80B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槽及第3层第16槽(该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13),该第五线圈单元800的第二个线圈组80B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4槽及第3层第15槽(该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11)此时M为13,在本实施例九中,第一线圈单元400包括2个相同的线圈组,第一线圈单元400的线圈组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3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1,此时N为13,在本实施例中M=N=13;以实施例四十七为例进一步描述,相绕组中第五线圈单元800包括2个相同的线圈组,该第五线圈单元800的第一个线圈组80A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1槽及第3层第13(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2),该第五线圈单元800的第一个线圈组80A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2槽及第3层第12槽(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0),该第五个线圈单元800的第二个线圈组80B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槽及第3层第15槽(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2),该第五个线圈单元800的第二个线圈组80B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4槽及第3层第14槽(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0),此时M为12,在实施例四十七中,第一线圈单元400包括2个相同的线圈组,第一线圈单元400的线圈组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2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0,此时N为13,在本实施例中M(12)小于N(13);以实施例四十九为例进一步描述,相绕组中第五线圈单元800包括2个相同的线圈组,该第五线圈单元800的第一个线圈组80A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1槽及第3层第15(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4),该第五线圈单元800的第一个线圈组80A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2槽及第3层第14槽(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2),该第五个线圈单元800的第二个线圈组80B的第一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3槽及第3层第17槽(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4),该第五个线圈单元800的第二个线圈组80B的第二个导体的两个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第2层第4槽及第3层第16槽(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2),此时M为14,在实施例四十九中,第一线圈单元400包括2个相同的线圈组,第一线圈单元400的线圈组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14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12,此时N为13,在本实施例中M(14)大于N(1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扁线电机,采用上述定子组件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扁线电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定子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汇流排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5)

1.一种定子组件,包括:
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具有形成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表面中且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槽;
以及
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安装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多个相绕组;
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为每极每相槽数为4,该定子绕组包括多个相绕组,每个所述相绕组包括多个线圈单元,每个所述线圈单元包含2个线圈组,每个所述线圈组包含2个导体,每个所述线圈单元的4个导体位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的4个槽内;
每个所述相绕组的多个线圈单元为X个第一线圈单元及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一线圈单元包含两个相同的线圈组,该第一线圈单元的每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N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2,其中X为奇数;
或,每个所述相绕组的多个线圈单元为Y个第三线圈单元及第二线圈单元,
或,每个所述相绕组的多个线圈单元为Y个第三线圈单元及Z个第五线圈单元,其中Y、Z为偶数,
该第三线圈单元包括两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三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为N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2,或该第三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N及第二导体的节距为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包括: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第一层的多个线圈单元及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第M层的多个线圈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的每个线圈单元的2个线圈组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设置,每个所述线圈组的两个导体位于所述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的一个第三线圈单元的4个导体沿所述定子铁芯周向A侧至B侧依次为第三导体、第四导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该相绕组的另一个第三线圈单元的4个导体沿所述定子铁芯周向A侧至B侧依次为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第四导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中至少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相同的线圈组,每个所述线圈组包含2个相同的导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2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1,N-2≤M≤N+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1,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3,N-2≤M≤N+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1,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3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1,N-2≤M≤N+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1,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2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4,N-2≤M≤N+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2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1,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1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4,N-2≤M≤N+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中包含3个第二线圈单元,该第二线圈单元包含2个不同的线圈组,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2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该第二线圈单元的第二个线圈组包含的第三个导体的节距为M-3及第四个导体的节距为M-3,N-2≤M≤N+2。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的每个支路绕组至少包含一个第二线圈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中多个线圈单元还包含第四线圈单元,该第四线圈单元包含2个相同的线圈组,该第四线圈单元的每个线圈组包含2个相同的导体。
14.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绕组中第五线圈单元包括2个相同的线圈组,该第五线圈单元的每个线圈组的第一个导体的节距为M及第二个导体的节距为M-2,N-2≤M≤N+2。
15.一种扁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任一所述的定子组件。
CN202321075771.8U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 Active CN219643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5771.8U CN219643668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5771.8U CN219643668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3668U true CN219643668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9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75771.8U Active CN219643668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36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006979A1 (en) Stator assembly with cascaded wind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20230179054A1 (en) Stator having wave-winding coil structure, three-phase ac motor equipped with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tator
CN217486256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US20230127155A1 (en) Stator having coil structure of distributed winding, and three-phase ac electric motor comprising said stator
CN219643668U (zh) 一种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
CN112332565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3585303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1880197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0327195U (zh) 一种电机绕组及电机定子
CN111478480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1478485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9643691U (zh) 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发卡电机
CN112332564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6216162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12033857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9697384U (zh) 一种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
CN220732473U (zh) 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CN211908497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124964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6121948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6216161U (zh) 一种定子绕组、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9322176U (zh)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及扁线电机
CN212085913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3637231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281061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