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5624U - 一种多工位锁扣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工位锁扣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35624U CN219635624U CN202320946206.8U CN202320946206U CN219635624U CN 219635624 U CN219635624 U CN 219635624U CN 202320946206 U CN202320946206 U CN 202320946206U CN 219635624 U CN219635624 U CN 2196356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 buckle
- conveying
- feeding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工位锁扣设备,其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控制系统和若干平行设置的锁卡扣机组。锁卡扣机组包括输送装置、给料装置、机械手以及载具定位装置。机械手的移动方向与输送装置的运行方向相垂直。载具定位装置包括纵向移动模组、固定框架、压紧气缸和压板。纵向移动模组的移动端与固定框架的底部连接,驱动整个固定框架沿输送装置流动方向来回移动。固定框架的上端位于输送装置的上方,压板位于输送装置的下方,压板将位于输送装置上的载具托起并压紧于固定框架的上端上。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工位同时进行锁扣,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对准度高,装配速度快,整体装配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工位锁扣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元件加工时,为了方便后续加工工序,要求电子元件加工后要按加工前的位置进行摆放,因此将一组若干个电子元件按顺序放置于载具内,载具也称为AB板。由于加工过程中需要对AB板进行搬运,为了防止AB板在搬运过程中A板与B板脱离,导致电子元件散落,因此在AB板上固定有卡扣螺丝。一个载具内设有五个卡扣螺丝,如果通过人工的方式来作业的话,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而且工作效率也不高。
为解决人工锁卡扣的问题,现有市场采用三轴机械手(能够上下、左右、前后移动)配合输送线进行全自动锁卡扣。但是输送线稳定性不强,导致锁卡扣时卡扣与锁孔孔位经常对不准,产生装配异常,影响装配效率和质量。机械手对准孔位时,需要控制横向、纵向、上下三个参数,不仅编程增加难度,同时也增加移动的时间,降低装配效率。使得采用一个工位,即一个机械手配合一个输送线,进行作业,装配速度跟不上前后工序,对生产产生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全自动锁卡扣流水线存在的锁卡扣对准度不高,装配速度不快,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工位锁扣设备,可提供多工位同时进行锁扣,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对准度高,装配速度快,整体装配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工位锁扣设备,其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控制系统和若干平行设置的锁卡扣机组。
所述锁卡扣机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运输载具向前移动;所述输送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给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用于储放卡扣并摆正卡扣供机械手夹取;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机械手,且机械手的移动方向与输送装置的运行方向相垂直;所述机械手用于夹取卡扣并将其锁至载具中;所述输送装置上还设置有载具定位装置,所述载具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和固定载具并移动载具配合机械手对准载具上的锁孔;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输送装置、给料装置、机械手和载具定位装置电性连接,控制其运行。
其中,所述载具定位装置包括纵向移动模组、固定框架、压紧气缸和压板。
所述纵向移动模组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纵向移动模组的移动端与固定框架的底部连接,驱动整个固定框架沿输送装置流动方向来回移动;所述压板与压紧气缸的轴端连接,压紧气缸的底部与固定框架的下端连接;所述固定框架的上端位于输送装置的上方,压板位于输送装置的下方,压板将位于输送装置上的载具托起并压紧于固定框架的上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成一矩形框架;所述压紧气缸固定于底板上;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与载具锁孔相对应的避让区。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与载具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以及设置在输送架上的输送带、阻挡件、驱动电机和若干输送滚轮、若干行程感应开关;所述输送滚轮包括分别与输送带相配合的驱动轮、从动轮、压紧轮;所述输送带由两条设置在输送架两边的窄型输送带组成,所述压板位于两条输送带的中间;所述驱动电机与驱动轮连接;所述行程感应开关设置于阻挡件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相互独立运行的用于输送待锁卡扣载具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用于输送锁完卡扣后载具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首尾相接,第一输送装置位于第二输送装置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给料装置包括振动盘、导向轨道、送料装置;所述导向轨道一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送料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支架;送料支架上端面设置有可横向伸缩的送料气缸,送料气缸的移动端上设置有送料夹具;所述送料夹具包括手指气缸以及设置于手指气缸上的送料夹爪,手指气缸立式固定于送料气缸上;所述送料夹爪沿垂直导向轨道方向开合,送料夹爪朝导向轨道出料口方向延伸出用于夹取卡扣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下端设置有用于夹取卡扣底部的方槽,上端设置有用于夹取卡扣中间杆的半圆槽。
所述送料夹爪的上方还设置有卡扣定位板,卡扣头部的下端面与卡扣定位板的上端面相贴,所述卡扣定位板通过连接柱固定于送料气缸的移动端上。
所述导向轨道末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卡扣是否到位的红外线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横向移动模组,所述横向移动模组的移动端上设置有上下移动模组,所述上下移动模组末端设置有用于夹取和锁紧卡扣的夹取锁紧工装。所述夹取锁紧工装包括旋转装置、夹取夹具和锁紧螺丝刀。所述旋转装置固定于上下移动模组末端,夹取夹具固定于旋转装置上。所述夹取夹具上设置有夹料夹爪;所述锁紧螺丝刀可上下伸缩地垂直设置于夹取夹具上,且位于两夹料夹爪的中间;所述夹料夹爪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纳锁紧螺丝刀的第一凹槽,内壁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夹取卡扣头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与卡扣头部弧面相配合的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丝刀与夹取夹具连接处上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锁紧螺丝刀为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锁卡扣机组还包括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包括取料支架、旋转气缸和取料夹具。取料支架设置于输送装置的末端,旋转气缸设置于取料支架上;取料夹具设置于旋转气缸上。
所述锁卡扣机组设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锁卡扣机组和第二锁卡扣机组;所述第一锁卡扣机组和第二锁卡扣机组的输送装置平行并列设置,并设置于第一锁卡扣机组和第二锁卡扣机组的机械手平行并列设置;所述第一锁卡扣机组和第二锁卡扣机组的给料装置设置于同一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为:
1、本实用新型的锁卡扣机组通过设置可纵向移动的载具定位装置与机械手进行配合,通过压板将位于输送装置上的载具托起并压紧定位于固定框架的上端上,由于机械手到载具定位装置的上端面高度固定,纵向的位移由载具定位装置的纵向移动模组进行移动,因此机械手只需控制其横向位移,大大简化机械手的控制程序,减少机械手的动作,提高锁扣速度、提高锁扣效率。同时,载具定位装置将载具顶起脱离输送装置并重新定位固定,大大提高锁孔与机械手设定位置的准度,减少装配异常,提高装配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组平行设置的锁卡扣机组,实现多工位同时进行锁扣,大大提高锁扣速度,平行设置,输送装置设置于机械手的下方,给料装置设置在同一侧,布局上紧凑,空间利用强,同时也便于机械手的装配。
3、本实用新型采用夹料夹爪和给料装置相配合的方式定位卡扣,先经过给料装置将卡扣定位成设定的固定方向,然后通过夹爪夹取卡扣头部的弧面,将卡扣送到锁孔处。夹料夹爪的第二凹槽为弧形面,与卡扣头部弧面相配合,夹取时不会转动卡扣,能够使卡扣保持给料装置固定时的方向,可防止因卡扣头部变形而导致与锁孔不对应的问题。同时在夹料夹爪的中间还可上下伸缩地设置有锁紧螺丝刀,夹料夹爪和锁紧螺丝刀共同作用,将卡扣锁进锁孔内。锁紧螺丝刀的设置,弥补了第二凹槽对卡扣头部弧面作用力不够的缺陷。同时锁紧螺丝刀可上下伸缩,无需使用上下气缸来驱动,旋转锁扣与夹具一起旋转,使得将锁扣夹取放置锁孔上即可直接锁扣,减少了夹料夹爪松开卡扣和气缸推动锁紧螺丝到的步骤,减少了动作,提高了锁扣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双工位锁卡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角度一)。
图2是双工位锁卡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角度二)。
图3是双工位锁卡扣设备隐藏机械手后的的俯视图。
图4是双工位锁卡扣设备隐藏机械手后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双工位锁卡扣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载具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载具定位装置的分解图。
图8是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双工位锁卡扣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送料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双工位锁卡扣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夹取锁紧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夹料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取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给料装置,11、振动盘,12、导向轨道,13、送料装置,131、送料支架,132、送料气缸,133、送料夹具,134、手指气缸,135、送料夹爪,136、突出部,137、方槽,138、半圆槽,14、卡扣定位板,15、连接柱,16、红外线感应器;
2、机械手,21、机架,22、横向移动模组,23、上下移动模组;
3、夹取锁紧工装,31、旋转装置,32、夹取夹具,33、锁紧螺丝刀,34、夹料夹爪,35、第一凹槽,36、第二凹槽;
4、卡扣,41、卡扣头部,42、卡扣中间杆,43、卡扣底部,44、锁槽;
5、输送装置,51、输送架,52、输送带,53、阻挡件,54、驱动电机,55、输送滚轮,56、行程感应开关,57、第一输送装置,58、第二输送装置;
6、载具定位装置,61、纵向移动模组,62、固定框架,621、底板,622、左侧板,623、右侧板,624、顶板,625、避让区,626、定位销,63、压紧气缸,64、压板;
7、取料组件,71、取料支架,72、旋转气缸,73、取料夹具;
8、载具,81、锁孔;
91、第一锁卡扣机组,92、第二锁卡扣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工位锁扣设备,其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控制系统和若干平行设置的锁卡扣机组。
具体地,锁卡扣机组包括:用于运输载具向前移动的输送装置5,用于提供并定位卡扣的给料装置1,用于夹取卡扣并将其锁至载具中的机械手2,用于固定载具并配合机械手2移动的载具定位装置6以及用于搬运已经锁好卡扣载具到下一工序的取料组件7。
其中,给料装置1设置于输送装置5的一侧,机械手2设置于输送装置5的上方,且机械手2的移动方向与输送装置5的运行方向相垂直。取料组件7设置于输送装置5的末端。控制系统分别与输送装置5、给料装置1、机械手2和载具定位装置6电性连接,控制其运行。
运行时,待锁载具放置于输送装置5上,向前输送,当待锁载具输送到设定位置后,载具定位装置6将待锁载具顶起脱离输送装置5,并重新定位固定。给料装置1将锁扣按指定方向排列好供机械手2夹取,机械手2夹取定位好的卡扣后配合载具定位装置6,将卡扣放入载具的锁孔内,并锁紧。载具锁好后,载具定位装置6将锁好的载具放置于移动装置上。当锁好的载具输送到设定位置后,取料组件7将锁好的载具搬运至下一工序中。
具体地,如图5所示,输送装置5包括输送架51以及设置在输送架51上的输送带52、阻挡件53、驱动电机54和若干输送滚轮55、若干行程感应开关56。输送滚轮55包括分别与输送带52相配合的驱动轮、从动轮、压紧轮。输送带52由两条设置在输送架51两边的窄型输送带52组成,驱动电机54与驱动轮连接。行程感应开关56设置于阻挡件53前端。
其中,输送装置5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相互独立运行的用于输送待锁卡扣载具的第一输送装置57和用于输送锁完卡扣后载具的第二输送装置58。第一输送装置57和第二输送装置58首尾相接,第一输送装置57位于第二输送装置58的前端。
输送装置5两个的设计,不仅方便控制系统程序的设定,而且可避免由于两个输送装置5运行时间不一致,长时间空运行,浪费电力资源,造成输送装置5的无效磨损。
其中,第一输送装置57上设置的阻挡件53和行程感应开关56用于感应载具是否到达载具定位装置6顶起的设定位置。第二输送装置58上设置的阻挡件53和行程感应开关56用于感应载具是否到达取料组件7取料的设定位置。
具体地,如图6、图7所示,载具定位装置6包括纵向移动模组61、固定框架62、压紧气缸63和压板64。固定框架62包括底板621、左侧板622、右侧板623和顶板624。底板621、左侧板622、右侧板623和顶板624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成一矩形框架。
其中,纵向移动模组61固定于机架上,纵向移动模组61的移动端与固定框架62的底板621底部连接,驱动整个固定框架62沿输送装置5流动方向来回移动。压板64与压紧气缸63的轴端连接,压紧气缸63的底部与固定框架62的底板621连接。固定框架62的顶板624位于输送装置5的上方,压板64位于输送装置5的下方,压板64位于输送装置5两条输送带52的中间,使得压板64上下移动时,不会碰到输送带52。使用时,当载具到达设定位置后,压紧气缸63带动压板64向上移动,将位于输送装置5上的载具托起并压紧于固定框架62的顶板624上,配合机械手2锁卡扣。
其中,顶板624上设置有若干个与载具锁孔相对应的避让区625。压板64上设置有与载具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626。
锁卡扣机组通过设置可纵向移动的载具定位装置6与机械手2进行配合,通过压板64将位于输送装置5上的载具托起并压紧定位于固定框架62的上端上,由于机械手2到载具定位装置6的上端面高度固定,纵向的位移由载具定位装置6的纵向移动模组61进行移动,因此机械手2只需控制其横向位移,大大简化机械手2的控制程序,减少机械手2的动作,提高锁扣速度、提高锁扣效率。同时,载具定位装置6将载具顶起脱离输送装置5并重新定位固定,大大提高锁孔与机械手2设定位置的准度,减少装配异常,提高装配效率。
如图8所示,卡扣4包括卡扣头部41、卡扣中间杆42和卡扣底部43。卡扣头部41为矩形,矩形两侧设置有弧面,卡扣头部41上端面设置有锁槽44。
具体地,如图9所示,给料装置1包括振动盘11、导向轨道12、送料装置13。导向轨道12一端与振动盘11的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送料装置13连接。
其中,如图10、图11所示,送料装置13包括送料支架131。送料支架131上端面设置有可横向伸缩的送料气缸132,送料气缸132的移动端上设置有送料夹具133。送料夹具133包括手指气缸134以及设置于手指气缸134上的送料夹爪135。手指气缸134立式固定于送料气缸132上。送料夹爪135沿垂直导向轨道12方向开合,送料夹爪135朝导向轨道12出料口方向延伸出用于夹取卡扣的突出部136,突出部136下端设置有用于夹取卡扣底部43的方槽137,上端设置有用于夹取卡扣中间杆42的半圆槽138。
其中,送料夹爪135的上方还设置有卡扣定位板14,卡扣头部41的下端面与卡扣定位板14的上端面相贴,卡扣定位板14通过连接柱15固定于送料气缸132的移动端上。卡扣定位板14用于定位卡扣的上下位置。夹取夹具32夹卡扣时,卡扣头部41的上端面与锁紧螺丝相抵,卡扣定位板14的设置可防止因送料夹具133夹紧力不够导致卡扣上下走位。
其中,导向轨道12末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卡扣是否到位的红外线感应器16。
具体地,如图12所示,机械手2包括机架21,机架21上设置有横向移动模组22,横向移动模组22的移动端上设置有上下移动模组23,上下移动模组23末端设置有夹取锁紧工装3。
其中,如图13、图14所示,夹取锁紧工装3包括旋转装置31、夹取夹具32和锁紧螺丝刀33。旋转装置31固定于机械手2上,夹取夹具32固定于旋转装置31上。夹取夹具32上设置有夹料夹爪34。锁紧螺丝刀33可上下伸缩地垂直设置于夹取夹具32上,且位于两夹料夹爪34的中间。本实施例中,锁紧螺丝刀33与夹取夹具32连接处上设置有压缩弹簧。锁紧螺丝刀33为钢材质。
夹料夹爪34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纳锁紧螺丝刀33的第一凹槽35,内壁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夹取卡扣头部41的第二凹槽36,第二凹槽36为与卡扣头部41弧面相配合的弧形面。本实施例中,弧形面为半圆形面。
本实施例采用夹料夹爪34和给料装置1相配合的方式定位卡扣,先经过给料装置1将卡扣定位成设定的固定方向,然后通过夹料夹爪34夹取卡扣头部41的弧面,将卡扣送到锁孔处。与现有技术夹取卡扣头部41平面处相比,夹料夹爪34的第二凹槽36为弧形面,与卡扣头部41弧面相配合,夹取时不会转动卡扣,能够使卡扣保持给料装置1固定时的方向,可防止因卡扣头部41变形而导致与锁孔不对应的问题。
由于第二凹槽36为弧形面,与卡扣头部41弧面之间的摩擦力不够,存在锁扣时打滑的隐患,本实用新型还在夹料夹爪34的中间可上下伸缩地设置有锁紧螺丝刀33,夹料夹爪34和锁紧螺丝刀33共同作用,将卡扣锁进锁孔内。锁紧螺丝刀33的设置,弥补了第二凹槽36对卡扣头部41弧面作用力不够的缺陷。同时锁紧螺丝刀33可上下伸缩,无需使用上下气缸来驱动,旋转锁扣与夹具一起旋转,使得将锁扣夹取放置锁孔上即可直接锁扣。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夹料夹爪34松开卡扣和气缸推动锁紧螺丝到的步骤,减少了动作,提高了锁扣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锁卡扣的工作原理:
本实施例先通过振动盘11将盘中的卡扣定位成设定方向后从导向轨道12流出,当红外线感应器16感到到卡扣到达位置后,送料夹具133闭合送料夹爪135,夹取卡扣。然后通过送料气缸132将送料夹具133推出到适合机械手2方便夹取卡扣的位置。机械手2通过横向移动模组22和上下移动模组23将夹取夹具32移动到送料夹具133上方,然后下移,卡扣顶部将锁紧螺丝刀33往上顶,夹料夹爪34的第二凹槽36夹取卡扣头部41的弧面,然后将卡扣放至AB板的锁孔中,启动旋转装置31,夹取夹具32和锁紧螺丝刀33同时旋转,将卡扣锁紧于AB板上。如果卡扣没变形,则锁紧螺丝刀33位于卡扣头部41的锁槽44内,若卡扣变形,虽然初始锁紧螺丝刀33没在锁槽44内,但在旋转过程中,锁紧螺丝刀33也会进入锁槽44中,参与锁扣。
载具8上设置有五个锁孔81,分别位于四个角和中心处。在对锁孔孔位时,机械手2的横向移动模块控制夹具的横向位置,上下移动模块控制夹具的上下位置,载具定位装置6的纵向移动模块控制载具的纵向位置。
具体地,如图15所示,取料组件7包括取料支架71、旋转气缸72和取料夹具73。取料支架71设置于输送装置5的末端,旋转气缸72设置于取料支架71上;取料夹具73设置于旋转气缸72上。
本实施例中,锁卡扣机组设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锁卡扣机组和第二锁卡扣机组。第一锁卡扣机组和第二锁卡扣机组的输送装置5平行并列设置,并设置于第一锁卡扣机组和第二锁卡扣机组的机械手2平行并列设置。第一锁卡扣机组和第二锁卡扣机组的给料装置1设置于同一侧上。两组锁卡扣机组之间可根据生产需要设定成单独独立锁卡扣,也可以设定成一块载具由两组锁卡扣机组相互合作完成。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工位同时进行锁扣,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对准度高,装配速度快,整体装配效率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工位锁扣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控制系统和若干平行设置的锁卡扣机组;
所述锁卡扣机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运输载具向前移动;所述输送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给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用于储放卡扣并摆正卡扣供机械手夹取;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机械手,且机械手的移动方向与输送装置的运行方向相垂直;所述机械手用于夹取卡扣并将其锁至载具中;所述输送装置上还设置有载具定位装置,所述载具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和固定载具并移动载具配合机械手对准载具上的锁孔;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输送装置、给料装置、机械手和载具定位装置电性连接,控制其运行;
其中,所述载具定位装置包括纵向移动模组、固定框架、压紧气缸和压板;
所述纵向移动模组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纵向移动模组的移动端与固定框架的底部连接,驱动整个固定框架沿输送装置流动方向来回移动;所述压板与压紧气缸的轴端连接,压紧气缸的底部与固定框架的下端连接;所述固定框架的上端位于输送装置的上方,压板位于输送装置的下方,压板将位于输送装置上的载具托起并压紧于固定框架的上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锁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成一矩形框架;所述压紧气缸固定于底板上;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与载具锁孔相对应的避让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锁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与载具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锁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以及设置在输送架上的输送带、阻挡件、驱动电机和若干输送滚轮、若干行程感应开关;
所述输送滚轮包括分别与输送带相配合的驱动轮、从动轮、压紧轮;
所述输送带由两条设置在输送架两边的窄型输送带组成,所述压板位于两条输送带的中间;所述驱动电机与驱动轮连接;所述行程感应开关设置于阻挡件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位锁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装置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相互独立运行的用于输送待锁卡扣载具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用于输送锁完卡扣后载具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首尾相接,第一输送装置位于第二输送装置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锁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给料装置包括振动盘、导向轨道、送料装置;所述导向轨道一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送料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工位锁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支架;送料支架上端面设置有可横向伸缩的送料气缸,送料气缸的移动端上设置有送料夹具;所述送料夹具包括手指气缸以及设置于手指气缸上的送料夹爪,手指气缸立式固定于送料气缸上;
所述送料夹爪沿垂直导向轨道方向开合,送料夹爪朝导向轨道出料口方向延伸出用于夹取卡扣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下端设置有用于夹取卡扣底部的方槽,上端设置有用于夹取卡扣中间杆的半圆槽;
所述送料夹爪的上方还设置有卡扣定位板,卡扣头部的下端面与卡扣定位板的上端面相贴,所述卡扣定位板通过连接柱固定于送料气缸的移动端上;
所述导向轨道末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卡扣是否到位的红外线感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锁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手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横向移动模组,所述横向移动模组的移动端上设置有上下移动模组,所述上下移动模组末端设置有用于夹取和锁紧卡扣的夹取锁紧工装;
所述夹取锁紧工装包括旋转装置、夹取夹具和锁紧螺丝刀;所述旋转装置固定于上下移动模组末端,夹取夹具固定于旋转装置上;所述夹取夹具上设置有夹料夹爪;所述锁紧螺丝刀可上下伸缩地垂直设置于夹取夹具上,且位于两夹料夹爪的中间;所述夹料夹爪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纳锁紧螺丝刀的第一凹槽,内壁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夹取卡扣头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与卡扣头部弧面相配合的弧形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工位锁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螺丝刀与夹取夹具连接处上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锁紧螺丝刀为钢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多工位锁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卡扣机组还包括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包括取料支架、旋转气缸和取料夹具,所述取料支架设置于输送装置的末端,旋转气缸设置于取料支架上;取料夹具设置于旋转气缸上;
所述锁卡扣机组设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锁卡扣机组和第二锁卡扣机组;所述第一锁卡扣机组和第二锁卡扣机组的输送装置平行并列设置,并设置于第一锁卡扣机组和第二锁卡扣机组的机械手平行并列设置;所述第一锁卡扣机组和第二锁卡扣机组的给料装置设置于同一侧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46206.8U CN219635624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一种多工位锁扣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46206.8U CN219635624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一种多工位锁扣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35624U true CN219635624U (zh) | 2023-09-05 |
Family
ID=87818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46206.8U Active CN219635624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一种多工位锁扣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35624U (zh) |
-
2023
- 2023-04-24 CN CN202320946206.8U patent/CN2196356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94083A (zh) | 一种载具自动插针设备 | |
CN109273308B (zh) | 一种全自动键盘组装流水线 | |
CN111775143A (zh) | 一种双头机械手臂及其上下料方法 | |
CN109624201B (zh) | 自动铁片上料二次取出埋入生产系统 | |
CN204453804U (zh) | 一种全自动上下料机构 | |
CN110732868A (zh) | 工件自动打螺丝设备 | |
CN109794629A (zh) | 扳手自动钻孔设备 | |
CN111207709A (zh) | 一种盘类工件快速测量装置 | |
JPH09168928A (ja) | ワーク位置決め装置 | |
CN113148624A (zh) |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加工设备 | |
CN219635624U (zh) | 一种多工位锁扣设备 | |
CN108176965B (zh) |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 |
CN215469496U (zh) | 一种天轨自动化生产系统 | |
CN118833469A (zh) | 一种多工位锁扣设备 | |
CN112589466A (zh) | 一种天轨自动化生产系统 | |
CN111774316A (zh) | 一种法兰板轴承自动压入检测设备 | |
US4825770A (en) | Pallet transfer apparatus | |
CN111508756A (zh) | 一种键盘弹键内外框自动组装设备 | |
CN108712827B (zh) | 一种印制板与插针自动组装设备 | |
CN109159239B (zh) | 一种床板自动打爪钉机 | |
KR101262282B1 (ko) | 프레스용 가공물 이송장치 | |
CN216738805U (zh) | 一种汽车皮革自动送料缝纫装置 | |
CN212113538U (zh) | 一种键盘弹键内外框自动组装设备 | |
CN217019319U (zh) | 在线式锁螺丝机 | |
CN115383975B (zh) | 具有加强结构的注塑件注塑装置和注塑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