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5123U - 挡水装置、集成玻璃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挡水装置、集成玻璃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5123U
CN219635123U CN202321370028.5U CN202321370028U CN219635123U CN 219635123 U CN219635123 U CN 219635123U CN 202321370028 U CN202321370028 U CN 202321370028U CN 219635123 U CN219635123 U CN 219635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eflector
bearing
water guide
water re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00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程
赵自强
倪强强
亓晓辉
张兴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00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5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5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5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挡水装置、集成玻璃和车辆。其中,挡水装置包括挡水部和承载部;挡水部包括沿挡水装置的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沿挡水装置的高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与承载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挡水部与承载部之间成设定角度,第二侧相较于第一侧远离承载部;挡水部朝向承载部的一侧面设有多个第一导水槽,多个第一导水槽位于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第一导水槽沿挡水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一端和第二端。本申请中,当前挡风玻璃上的水流向挡水装置时,由于挡水部的存在,水会沿着第一导水槽流动至玻璃的两侧,不会干扰主驾外后视镜视野,保证驾驶安全。

Description

挡水装置、集成玻璃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挡水装置、集成玻璃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A柱的包边条结构不具备对前挡风玻璃上的水流进行导向的功能,导致车辆行驶状态下前挡风玻璃上的水流会被风吹向主驾车窗,水流会干扰主驾外后视镜视野,影响驾驶安全;尤其在空气质量较差含尘量大的行驶场景下,前挡风玻璃清洗需求提高,主驾车窗水流吸附更多灰尘,易脏污,更加影响驾驶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水装置、集成玻璃和车辆,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在挡水装置上设置导水结构,使得前挡风玻璃上的水流不会干扰主驾外后视镜视野,保证驾驶安全。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挡水装置,包括:挡水部和承载部;挡水部包括沿挡水装置的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沿挡水装置的高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与承载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挡水部与承载部之间成设定角度,第二侧相较于第一侧远离承载部;挡水部朝向承载部的一侧面设有多个第一导水槽,多个第一导水槽位于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第一导水槽沿挡水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一端和第二端。
一些实施例中,挡水部朝向承载部的一侧面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水槽,第二导水槽的延伸方向相对挡水装置的长度方向倾斜,且第二导水槽的倾斜方向朝向第一端;任意第二导水槽至少与一个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水槽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水槽沿倾斜方向的宽度逐渐减小。
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第二导水槽均连通全部第一导水槽。
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水槽之间具有间隔件,第二导水槽设于间隔件上,以使第二导水槽连通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水槽。
一些实施例中,从第一侧到第二侧的方向上,间隔件上的第二导水槽的数量逐渐减少;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上,第二导水槽的数量逐渐减少。
一些实施例中,挡水装置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设置于承载部背离挡水部的一侧;挡水部、承载部和支撑部一体成型。
一些实施例中,承载部包括固定连接的承载段和连接段,连接段与挡水部固定连接,连接段朝向挡水部一侧表面设有导流槽;承载段用于与玻璃固定连接。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集成玻璃,包括玻璃和两个上述任一项的挡水装置;两挡水装置贴合在玻璃相对的两侧;承载部包括固定连接的承载段和连接段,连接段与挡水部固定连接,承载段通过粘接胶与玻璃的一侧固定连接。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的集成玻璃。
本申请中,当前挡风玻璃上的水流向挡水装置时,由于挡水部的存在,水会沿着第一导水槽流动至玻璃的两侧,不会干扰主驾外后视镜视野,保证驾驶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挡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车辆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挡水装置的A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挡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挡水装置的B处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挡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所示挡水装置的C处放大图。
图9是本申请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挡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挡水装置的D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挡水装置,10-挡水部,11-第一端,12-第二端,13-第一侧,14-第二侧,15-第一导水槽,16-第二导水槽,161-起始端,162-结尾端,17-间隔件,20-承载部,21-承载段,22-连接段,23-导流槽,30-支撑部,200-车辆,210-前挡风玻璃,220-A柱,221-第一板,222-第二板,230-后视镜,240-雨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考图1,车辆200具有前挡风窗框架,前挡风窗框架用于安装前挡风玻璃210。前挡风框架沿车辆200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为两个A柱220,车辆200的宽度方向意指车辆200的左车轮至右车轮的方向。挡水装置100安装于前挡风玻璃210和A柱220之间,用于对雨刷240刮至前挡风玻璃210的侧边的水进行导流。
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挡水装置100,挡水装置100为长条状,挡水装置100包括挡水部10、承载部20和支撑部30;挡水部10、承载部20和支撑部30均为长条状。
挡水部10具有沿挡水装置100的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以及具有沿所述挡水装置100的高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13和第二侧14;第一侧13与承载部20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挡水部10与承载部20之间成设定角度。所述第二侧14相较于所述第一侧13远离所述承载部20。支撑部30与承载部20背离挡水部10的一侧固定连接;挡水部10朝向承载部20的一侧面设有多个第一导水槽15,第一导水槽15沿挡水装置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挡水部10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
参考图2和图3,A柱220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板221和第二板222,其中,第一板221用于承载前挡风玻璃210,第二板222向外延伸。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挡水装置100应用在车辆200上时,两个A柱220分别设置两个挡水装置100。前挡风玻璃210沿车辆200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挡水装置100连接。具体的,支撑部30与第一板221贴合,挡水部10背离承载部20的一侧与第二板222贴合,前挡风玻璃210沿车辆200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支撑部30朝向承载部20的一侧贴合。此时,挡水部10的第一端11与车顶的距离小于挡水部10第二端12与车顶之间的距离,也即本申请中,挡水部10靠近车顶的一端定义为第一端11,远离车顶的一端定义为第二端12。同样,本申请中,将靠近挡水部10靠近第一板221的一侧定义为第一侧13,远离第一板221的一侧定义为第二侧14。从导水条第二端12至第一端11的方向,定义为导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从挡水部10第一侧13至第二侧14的方向定义为导水装置的高度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挡水部10与承载部20之间成设定角度,可以理解为挡水部10与承载部20之间的角度是根据第一板221与第二板222之间的角度进行确定的,该角度可以为100度左右,具体的例如:92度、93度、95度、97度、98度、100度、102度、105度等等。由于挡水装置100安装在车辆200上后,支撑部30与第一板221贴合,挡水部10背离承载部20的一侧与第二板222贴合,而支撑部30大致是垂直固定在挡水部10背离挡水部10的一侧的,因此,当挡水部10与承载部20之间的角度等于第一板221与第二板222之间的夹角时,挡水装置100安装后,才不会不出现由于安装导致的内应力,如此,可以保证安装后挡水装置100的使用寿命,且能保证挡水装置100的密封性。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一般情况下,导水条与第二板222等高。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和图3,当挡水装置100安装在车辆200的A柱220上后,车辆200的雨刷240将前挡风玻璃210上的水刮向挡水部10后,由于挡水部10存在第一导水槽15,因此,刮向挡水部10的水会沿第一导水槽15流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的是,当车辆200处于高速行驶的过程中,由于惯性作用,雨刷240刮向挡水部10的水会沿第一导水槽15朝挡水部10的第一端11流动,也即向车顶方向流动;而当车辆200静止或低速运行时,雨刷240刮向挡水部10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沿第一导水槽15朝挡水部10的第二端12流动,也即向车底方向流动。因此,无论车辆200是静止还是运动,雨刷240刮向挡水部10的水均会被第一导水槽15迅速排干,不会在挡水部10出累积,更不会越过挡水部10飞溅至后主驾驶窗,从而可以避免水流干扰主驾外后视镜230的视野,从而保证驾驶安全。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一导水槽15的槽面的形状为半圆形。
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和图6,挡水装置100为长条状,挡水装置100包括挡水部10、承载部20和支撑部30,挡水部10、承载部20和支撑部30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图3中所示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与图3中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导水槽15的槽面的形状为矩形。
又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和图8,挡水装置100为长条状,挡水装置100包括挡水部10、承载部20和支撑部30,挡水部10、承载部20和支撑部30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图3中所示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与图3中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挡水部10朝向承载部20的一侧面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水槽16,第二导水槽16的延伸方向相对挡水装置100的长度方向倾斜,且第二导水槽16的倾斜方向朝向第一端11;任意第二导水槽16至少与一个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水槽15连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车辆200在高速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员的注意力需要更为集中,因此,车辆200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避免当雨刮将前挡风玻璃210上的水刮向挡水部10时,水被车辆200行驶形成的风吹向主驾驶窗。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第二导水槽16,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导水槽16的延伸方向相对挡水装置100的长度方向倾斜,且第二导水槽16的倾斜方向朝向第一端11;可以理解为第二导水槽16包括起始端161和结尾端162,第二导水槽16的起始端161与第一端11的距离大于第二导水槽16的结尾端162与第一端11的距离,且第二导水槽16的起始端161与挡水部10的第一侧13的距离小于第二导水槽16的结尾端162与挡水部10的第一侧13之间的距离。如此,可以便于累积在挡水部10处的水流向车顶,更便于车辆200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被雨刮刮向挡水部10的水能及时被第一导水槽15以及第二导水槽16导向车顶,从而增加车辆200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使用雨刮的安全性。
继续参考图7和图8,第二导水槽16沿倾斜方向的宽度逐渐减小。也即在车辆200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沿第二导水槽16中水流的方向,第二导水槽16的宽度逐渐减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随着第二导水槽16的宽度逐渐减小,水流的流量不变,则水流的速度可以增加,可以利于导流。
继续参考图7和图8,任意第二导水槽16均连通全部第一导水槽1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导水槽16的起始端161从挡水部10的第一侧13开始,第二导水槽16的结尾端162终止于距离挡水部10第一侧13最远的第一导水槽15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水槽16的结尾端162没有贯穿挡水部10的第二侧14,其中,第二侧14为与第一侧13沿挡水装置100的高度方向相背的一侧。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挡水部10的第二侧14对水流起到阻挡作用,避免水流越过挡水部10的第二侧14,从而飞溅至主驾驶窗,影响驾驶安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水槽16的起始端161可以贯穿挡水部10的第一侧13,从而便于被雨刮刮向挡水部10的水从第二导水槽16中流入第一导水槽15,进一步被导向车顶或车底。
再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9和图10,挡水装置100为长条状,挡水装置100包括挡水部10、承载部20和支撑部30,挡水部10、承载部20和支撑部30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图7中所示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与图7中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水槽15之间具有间隔件17,间隔件17为长条状的凸起。第二导水槽16设于间隔件17上,以使第二导水槽16连通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水槽15。第二导水槽16仅贯穿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水槽15,可以使得设置更为灵活,便于适应不同的驾驶环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水槽16也可以连通依次相邻的三个或四个第一导水槽15;还可以部分第二导水槽16连通两个相邻的第一导水槽15,部分第二导水槽16连通依次相邻的三个第一导水槽15,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车型进行自行设计,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要求。
继续参考图9和图10,从第一侧13到第二侧14的方向上,间隔件17上的第二导水槽16的数量逐渐减少;从第一端11到第二端12的方向上,第二导水槽16的数量逐渐减少。在该实施例中,越靠近第一侧13,第二导水槽16的数量越多,越靠近第一端11,第二导水槽16的数量越少,通过如此设计,可以使得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水流尽量从靠近第一侧13第一导水槽15中流向车顶,尽量减少靠近第二侧14的第一导水槽15中的水量,如此,可以避免水越过挡水部10的第二侧14吹向主驾驶窗,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驾驶安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导水槽16和第一导水槽15的深度可以是渐变,例如靠近第一端11第二导水槽16或第一导水槽15的深度可以小于远离第一端11的第二导水槽16或第一导水槽15的深度,从而利于导流。另外,第二导水槽16和第一导水槽15的截面可以设置成半圆形、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当然第一导水槽15的横截面积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成U形等。具体的设置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水槽15还可以设置成可调节的,例如将第一导水槽15之间的凸起设置成可移动和/或可升降的,再通过在A柱220中安装微型电极的驱动部件,驱动凸起移动和/或升降,从而实现第一导水槽15实时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一些实施例中,挡水部10、承载部20和支撑部30一体成型。通过一体成型,加工精度高,成本低,且容易控制第一导水槽15或第二导水槽16的形状和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挡水装置100是由柔性材质制成,例如橡胶等,还具有密封的作用。
一些实施例中,承载部20包括固定连接的承载段21和连接段22,连接段22与挡水部10固定连接,连接段22朝向挡水部10一侧表面设有导流槽23;承载段21用于与玻璃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段22的导流槽23的槽壁面与靠近第一侧13的第一导水槽15的外壁平滑连接,如此,可以便于刮向挡水部10中的水可以进入导流槽23和第一导水槽15中,增加导流效果。
参考图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集成玻璃,包括玻璃和两个上述任一种挡水装置100;两挡水装置100贴合在玻璃相对的两侧;承载部20包括固定连接的承载段21和连接段22,连接段22与挡水部10固定连接,承载段21通过粘接胶与玻璃的一侧固定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玻璃即可以是车辆200的前挡风玻璃210,玻璃可采用夹层玻璃,以增加强度。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防水双面胶将玻璃和承载段21进行粘接,具体的,可以将防水双面胶先与承载段21粘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的是,防水双面胶沿挡水装置100的长度方向粘贴在承载段21上,再将粘贴有防水双面胶的承载段21与玻璃粘接,即可完成玻璃与挡水装置100的粘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先将防水双面胶与玻璃粘接,再粘接在承载段21上。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玻璃与防水装置集成为一体成为集成玻璃,可以便于集成玻璃整体安装在车辆200的前挡风窗框架上,便于前挡风玻璃210的安装。
参考图1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200,在该实施例中,车辆200上安装有前挡风玻璃210。在将前挡风玻璃210安装在车辆200的前挡风窗框架上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集成玻璃整体安装,也可以采用先安装挡水装置100再安装玻璃的方式进行安装。
具体的,当采用集成玻璃整体安装时,前挡风玻璃210相对的两侧已经分别预先安装好挡水装置100,此时只需将前挡风玻璃210扣入前挡风窗框架中,并使得支撑部30与第一板221接触,挡水部10与第二板222接触即可。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挡水部10具有弹性,因此,可以直接采用前挡风玻璃210两侧挡水部10过硬内嵌在两第二板222之间;当然,为了便于拆卸,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螺栓、卡口等零件进行固定。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支撑部30与第一板221之间固定牢靠,增加密封性,在支撑部30与第一板221之间还可以增加密封胶等胶黏剂。采用该种方式,安装简单,一体化操作,可以简化工艺。
而在采用前挡风玻璃210与挡水装置100之间分开安装时,可以现将两个挡水装置100分别安装在车辆200的两个A柱220上,具体的,支撑部30与第一板221粘接,挡水部10与第二板222粘接,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当时进行固定。之后再将前挡风玻璃210粘接至承载部20的承载段21上即可。采用该种方式,便于零部件单独维护、运输。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Claims (10)

1.一种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水部和承载部;
所述挡水部包括沿所述挡水装置的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沿所述挡水装置的高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一侧与所述承载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挡水部与所述承载部之间成设定角度,所述第二侧相较于所述第一侧远离所述承载部;
所述挡水部朝向所述承载部的一侧面设有多个第一导水槽,多个所述第一导水槽位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所述第一导水槽沿所述挡水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部朝向所述承载部的一侧面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二导水槽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挡水装置的长度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二导水槽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第一端;任意所述第二导水槽至少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水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水槽沿倾斜方向的宽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第二导水槽均连通全部所述第一导水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水槽之间具有间隔件,所述第二导水槽设于所述间隔件上,以使所述第二导水槽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水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导水槽的数量逐渐减少;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导水槽的数量逐渐减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装置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承载部背离所述挡水部的一侧;所述挡水部、所述承载部和所述支撑部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固定连接的承载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挡水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段朝向所述挡水部一侧表面设有导流槽;所述承载段用于与玻璃固定连接。
9.一种集成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和两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挡水装置;两所述挡水装置贴合在所述玻璃相对的两侧;所述承载部包括固定连接的承载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挡水部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段通过粘接胶与所述玻璃的一侧固定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玻璃。
CN202321370028.5U 2023-05-31 2023-05-31 挡水装置、集成玻璃和车辆 Active CN219635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0028.5U CN219635123U (zh) 2023-05-31 2023-05-31 挡水装置、集成玻璃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0028.5U CN219635123U (zh) 2023-05-31 2023-05-31 挡水装置、集成玻璃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5123U true CN219635123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6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0028.5U Active CN219635123U (zh) 2023-05-31 2023-05-31 挡水装置、集成玻璃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51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7539B2 (en) Windshield with molding and connective structure for cowl louver and windshield with molding
CN204775031U (zh) 一种上安装装饰板结构
CN219635123U (zh) 挡水装置、集成玻璃和车辆
CN113335386B (zh) 一种玻璃钢顶盖总成
JPS63149216A (ja) 車両の窓のガラス板から汚水を排出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16684027U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和车辆
CN210793380U (zh) 一种整体式货车用导流罩
CN213167649U (zh) 一种房车采光窗底座安装结构
CN210126417U (zh) 一种天窗后排水片
JP6117668B2 (ja) ピラー構造
CN202879207U (zh) 车窗玻璃的导流装置和车辆
CN102343947A (zh) 具有前风窗劈水外胶条的轻型载货车驾驶室
CN221293406U (zh) 一种新型雨刮器组件
JPH0468189B2 (zh)
CN112208487B (zh) 一种前风窗的导流机构及车辆
CN213973918U (zh) 汽车及其除雨辅助装置
CN212529822U (zh) 一种挡泥板
US4650239A (en) Lower edge portion structure of front window
KR200319746Y1 (ko) 픽업차량용 빗물유도장치
CN219969798U (zh) 一种前围上部总成及车辆
CN216915693U (zh) 一种后视镜挡板
CN217623410U (zh) 一种前风挡下装饰板结构
CN110758567B (zh) 一种驾驶室顶盖密封安装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全地形车
CN210941695U (zh) 一种雨刮器的导流板
JPH04384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