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8093U - 一种连接板、驱动机构、模车、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板、驱动机构、模车、生产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18093U CN219618093U CN202320638512.5U CN202320638512U CN219618093U CN 219618093 U CN219618093 U CN 219618093U CN 202320638512 U CN202320638512 U CN 202320638512U CN 219618093 U CN219618093 U CN 2196180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groove
- plates
- clamping
- connecting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5 semifinishe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Vehicle Waterproofing, Decoration, And Sanit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板、驱动机构、模车、生产线,其中若干块所述连接板竖直安装在模车的左右两侧,主要包括用于连接相邻隔板的连接部、以及用于卡住底板的卡部;所述卡部设置在连接部上方,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两端对称设有异形连接槽;所述异形连接槽贯穿连接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槽、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靠近连接板中部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连通;所述卡部内设有用于卡柱底板的卡槽;底板端部卡设在卡槽内。本方案通过驱动机构托起连接板,可以实现模车上模具的二次合模操作,从而节省工人调整侧板、顶板所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质板材或砖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轻质板材或砖材生产线的模车上用于二次合模的连接板、驱动连接板的机构、模车及其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轻质板料、轻质砖材的生产线上,模车上并排安装了多个开合式模具。当模车到达脱模工位时,需要将模车上的模具开模,卸载完模具内的轻质板料、砖料产品后,又需要将开合式模具的底板、前后侧板、顶板放回原处并合模。
现有的一次合模工艺是从模车前后最外侧的模具开始合模,当最外侧的模具合模完毕后才合模下一个模具,所以在放置侧板和顶板时,由于开模后相邻隔板之间的间距较大,导致工人无法进行有效放置(歪斜、倾倒),所以在合模时,工人需要反复调整各块侧板和顶板的姿态才能顺利合模,浪费较多时间。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驱动连接板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驱动机构的模车。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模车的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连接板,若干块所述连接板竖直安装在模车的左右两侧,主要包括用于连接相邻隔板的连接部、以及用于卡住底板的卡部。所述卡部设置在连接部上方,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两端对称设有异形连接槽。所述异形连接槽贯穿连接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槽、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靠近连接板中部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连通。所述卡部内设有用于卡柱底板的卡槽。底板端部卡设在卡槽内。所述卡槽槽宽略大于底板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还包括用于连接隔板的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垂直插入异形连接槽内并与隔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端头尺寸大于异形连接槽最宽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插销外表面以及异形连接槽内表面均设有增强硬度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槽靠近连接板中部的一侧设有凸条。所述凸条与连接板一体成型。所述凸条截面形状为梯形,凸条底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其顶部面积小于底部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端部为圆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槽最底部的横向宽度大于插销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横向宽度大于第二连接槽的横向宽度。在同一块连接板内两所述第一连接槽之间最内侧的距离小于底板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使用所述连接板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托板、气缸、以及直线导轨。所述托板分别设置在模车的左右两侧,位于连接板下方。所述直线导轨分别竖直设置在托板的左右两侧,并与托板连接。所述气缸设置在托板下方,其输出端与托板底部连接,驱动托板向上托起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模车,所述模车包括若干所述连接板;若干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模车的左右两侧,由上述驱动机构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轻质板材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若干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模车两侧,由驱动机构驱动。模车安装在生产线上,在不同工位间循环往复移动,实现轻质板材的不间断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安装时,连接板位于相邻隔板之间,通过插销与隔板实现连接。
合模前,模车上的每个模具均处于最大开模状态,相邻隔板之间的间距最大,插销位于第一连接槽的最外端。底板放置在相邻隔板之间,且底板的端部卡设在连接板的卡槽内。
开始第一次合模,气缸首先动作,向上推动托板,托板上升一段距离后与同一侧的所有连接板底部接触并继续向上推动连接板。此时,插销相对连接板向下运动,从第一连接槽进入第二连接槽的最下端。最外侧的隔板首先被推动,由于插销代表隔板的位置,而插销的活动范围又被连接板上的第二连接槽槽宽所限制,因此,在连接板被托起的情况下,最外侧隔板与相邻隔板之间只能合模一段距离(该距离由连接板上两第二连接槽之间的内侧距离决定),最外侧模具的第一次合模完成后,最外侧隔板继续被推动,并通过连接板推动相邻的隔板,以此类推,从而完成剩余模具的第一次合模操作。
模车上所有模具的第一次合模完成后,工人将各模具的侧板、顶板依次放置在对应位置上。开始第二次合模,气缸首先动作,带着托板和所有连接板向下运动,而插销则相对连接板向上运动。此时的插销从第二连接槽进入第一连接槽。接着,仍然是最外侧的隔板被推动,由于第一连接槽的宽度比第二连接槽宽,因此,插销在外力推动下可以继续向连接板的中部移动,即相邻隔板之间的距离能够进一步减少,直到相邻隔板与底板、侧板、顶板接触、压紧并形成封闭的、用于注浆的空腔为止,至此,第二次合模完成。
在开合模的过程中,卡槽一直卡住底板的两端,区别在于,连接板被托起时,底板进入卡槽的深度较深,而连接板被放下后,底板进入卡槽的深度较浅。因此,底板时刻被连接板控制并保持在相邻隔板的中部位置,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开模时,连接板带着底板和产品与相邻隔板脱模分离,而在合模时,又可以使底板时刻保持在相邻隔板的中部,一举两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板采用异形连接槽设计,能够限定第一次合模时相邻隔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工人将侧板及顶板放到对应位置,节省工人的重复放置、借用辅助机构干预和调整所花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板,在第二连接槽靠内一侧上增加一梯形凸条,这样可以减少插销与第二连接槽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托板下降时,连接板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随托板一起下降,避免连接板与插销卡住、卡紧情况的出现。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板设有卡槽用于卡住底板,以时刻控制底板的位置,一方面有利于产品脱模,另一方面能够让底板时刻保持居中位置,避免初期半成品在出模时与隔板碰撞或摩擦而彼此损失。
(4)由于不同的产品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连接板,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套托板装置可与不同规格的连接板配套使用,可降低投资成本,且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凸条出截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车(局部)、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虚线圈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至图9是模车两次合模的过程示意图,其中虚线圈为插销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在完全开模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是连接板被托起后的示意图。
图7是第一次合模后的示意图。
图8是连接板复位后的示意图。
图9是第二次合模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
1-连接部,2-卡部,3-异形连接槽,4-第一连接槽,5-第二连接槽,6-卡槽,7-插销,8-凸条,9-托板,10-气缸,11-直线导轨,12-隔板,1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开合模具:以模车前进方向为正前方,开合模具是由底板、顶板、左右侧板、以及前后隔板12组合而成的可拆卸的模具,其中前后隔板12并排安装在模车上,前后隔板12的距离随开模而不断增大,随合模而不断减少,而底板、顶板和左右侧板均可单独拆卸出来,以配合开合模操作。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板,若干块所述连接板13竖直安装在模车的左右两侧,主要包括用于连接相邻隔板12的连接部1、以及用于卡住底板的卡部2。所述卡部2设置在连接部1上方,并与连接板1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1两端对称设有异形连接槽3。所述异形连接槽3贯穿连接板13,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槽4、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槽5。所述第二连接槽5靠近连接板13中部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槽4与第二连接槽5连通。所述卡部2内设有用于卡柱底板的卡槽6。底板端部卡设在卡槽6内。所述卡槽6槽宽略大于底板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13还包括用于连接隔板12的插销7。所述插销7的一端垂直插入异形连接槽3内并与隔板12固定连接,另一端端头尺寸大于异形连接槽3最宽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插销7外表面以及异形连接槽3内表面均设有增强硬度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槽5靠近连接板13中部的一侧设有凸条8。所述凸条8与连接板13一体成型。所述凸条8截面形状为梯形,凸条8底部与连接板13固定连接,其顶部面积小于底部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槽4和第二连接槽5的端部为圆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槽5最底部的横向宽度大于插销7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槽4的横向宽度大于第二连接槽5的横向宽度。在同一块连接板13内两所述第一连接槽4之间最内侧的距离小于底板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使用所述连接板13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托板9、气缸10、以及直线导轨11。所述托板9分别设置在模车的左右两侧,位于连接板13下方。所述直线导轨11分别竖直设置在托板9的左右两侧,并与托板9连接。所述气缸10设置在托板9下方,其输出端与托板9底部连接,驱动托板9向上托起连接板13。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模车,所述模车包括若干所述连接板13;若干所述连接板13分别设置在模车的左右两侧,由上述驱动机构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轻质板材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若干所述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安装在模车两侧,由驱动机构驱动。模车安装在生产线上,在不同工位间循环往复移动,实现轻质板材的不间断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安装时,连接板13位于相邻隔板12之间,通过插销7与隔板12实现连接。
合模前,模车上的每个模具均处于最大开模状态,相邻隔板12之间的间距最大,插销7位于第一连接槽4的最外端。底板放置在相邻隔板12之间,且底板的端部卡设在连接板13的卡槽6内。
开始第一次合模,气缸10首先动作,向上推动托板9,托板9上升一段距离后与同一侧的所有连接板13底部接触并继续向上推动连接板13。此时,插销7相对连接板13向下运动,从第一连接槽4进入第二连接槽5的最下端。最外侧的隔板12首先被推动,由于插销7代表隔板12的位置,而插销7的活动范围又被连接板13上的第二连接槽5槽宽所限制,因此,在连接板13被托起的情况下,最外侧隔板12与相邻隔板12之间只能合模一段距离(该距离由连接板13上两第二连接槽5之间的内侧距离决定),最外侧模具的第一次合模完成后,最外侧隔板12继续被推动,以完成剩余模具的第一次合模操作。
模车上所有模具的第一次合模完成后,工人将各模具的侧板、顶板依次放置在对应位置上。开始第二次合模,气缸10首先动作,带着托板9和所有连接板13向下运动,而插销7则相对连接板13向上运动。此时的插销7从第二连接槽5进入第一连接槽4。接着,仍然是最外侧的隔板12被推动,由于第一连接槽4的宽度比第二连接槽5宽,因此,插销7在外力推动下可以继续向连接板13的中部移动,即相邻隔板12之间的距离能够进一步减少,直到相邻隔板12与底板、侧板、顶板接触、压紧并形成封闭的、用于注浆的空腔为止,至此,第二次合模完成。
在开合模的过程中,卡槽6一直卡住底板的两端,区别在于,连接板13被托起时,底板进入卡槽6的深度较深,而连接板13被放下后,底板进入卡槽6的深度较浅。因此,底板时刻被连接板13控制并保持在相邻隔板12的中部位置,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开模时,连接板13带着底板和产品与相邻隔板12脱模分离,而在合模时,又可以使底板时刻保持在相邻隔板12的中部,一举两得。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板,其特征在于,若干块所述连接板竖直安装在模车的左右两侧,包括用于连接相邻隔板的连接部、以及用于卡住底板的卡部;所述卡部设置在连接部上方,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两端对称设有异形连接槽;所述异形连接槽贯穿连接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槽、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靠近连接板中部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连通;所述卡部内设有用于卡柱底板的卡槽;底板端部卡设在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还包括用于连接隔板的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垂直插入异形连接槽内并与隔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端头尺寸大于异形连接槽最宽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外表面以及异形连接槽的内表面均设有增强硬度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槽靠近连接板中部的一侧设有凸条;所述凸条与连接板一体成型;所述凸条截面形状为梯形,凸条底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其顶部面积小于底部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端部为圆弧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槽最底部的横向宽度大于插销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横向宽度大于第二连接槽的横向宽度。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连接板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托板、气缸、以及直线导轨;所述托板分别设置在模车的左右两侧,位于连接板下方;所述直线导轨分别竖直设置在托板的左右两侧,并与托板连接;所述气缸设置在托板下方,其输出端与托板底部连接,驱动托板向上托起连接板。
9.一种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车包括若干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连接板;若干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模车的左右两侧。
10.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包括若干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连接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38512.5U CN219618093U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一种连接板、驱动机构、模车、生产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38512.5U CN219618093U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一种连接板、驱动机构、模车、生产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18093U true CN219618093U (zh) | 2023-09-01 |
Family
ID=87769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38512.5U Active CN219618093U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一种连接板、驱动机构、模车、生产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18093U (zh) |
-
2023
- 2023-03-28 CN CN202320638512.5U patent/CN21961809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618093U (zh) | 一种连接板、驱动机构、模车、生产线 | |
CN213890450U (zh) | 一种用于耐火砖加工的砖体成型模具 | |
CN211991612U (zh) | 可自动脱模的焊接操作台、焊接模具以及焊接系统 | |
CN115256712B (zh) | 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 | |
CN215283109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注塑模具 | |
CN215355839U (zh) | 一种用于油箱侧翻孔的滑车式退让装置 | |
CN116079868A (zh) | 一种二次合模辅助机构、模车、生产线 | |
CN109433993B (zh) | 一种浮动闭塞成型装置 | |
CN207481140U (zh) | 一种模具 | |
CN218701014U (zh) |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 | |
CN219276437U (zh) | 一种离合器面片多工位自动顶出模具 | |
CN221109768U (zh) | 一种法兰盘锻造压力机加工用模具顶料装置 | |
CN221391818U (zh) | 一种新能源电池托盘拘束块模具二次顶出结构 | |
CN220612080U (zh) | 一种缸垫冲压模具落料机构 | |
CN211763104U (zh) | 一种橡胶件注塑用的模具 | |
CN219114664U (zh) | 一种活塞的二次脱模机构 | |
CN220274723U (zh) | 一种牛肉卷整形装置 | |
CN220825352U (zh) | 一种多连盘折弯模具 | |
CN218111601U (zh) | 一种塑胶模具顶出机构 | |
CN217044451U (zh) | 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 | |
CN219600127U (zh) | 一种气动脱模工装 | |
CN218503306U (zh) | 一种油缸二次抽芯压铸模具 | |
CN220923061U (zh) | 一种振动平台用动圈模具 | |
CN221417423U (zh) | 一种整形装置 | |
CN219006764U (zh) | 一种密封圈加工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