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3054U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3054U
CN219613054U CN202320452287.6U CN202320452287U CN219613054U CN 219613054 U CN219613054 U CN 219613054U CN 202320452287 U CN202320452287 U CN 202320452287U CN 219613054 U CN219613054 U CN 219613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er
atomizing
elastic support
bottom cov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5228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富毅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5228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3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3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3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底盖;弹性支架,连接底盖,且与底盖配合限定出雾化腔,弹性支架设有出气口,出气口连通雾化腔;雾化芯,设置在弹性支架上,且沿出气口的出气方向的垂直方向与雾化腔并排布置,雾化芯的雾化面朝向雾化腔且基本平行于出气方向。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能够以极简且低成本的方案实现减少气溶胶中大分子颗粒的形成,以提升其口感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和电源组件,雾化器能够在电源组件的驱动下,将其内存储的液态基质加热并雾化生成气溶胶,以供用户使用。
目前比较常见的雾化器都是上支架下底盖结构,其通常包括的部件比较多,物料成本和组装成本都比较高,而且其内的气道转弯较多,造成气溶胶产生太多大分子颗粒,从而导致口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以解决雾化器的成本高且因气道转弯较多导致生成的气溶胶大分子过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底盖;弹性支架,连接所述底盖,且与所述底盖配合限定出雾化腔,所述弹性支架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雾化腔;雾化芯,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架上,且沿所述出气口的出气方向的垂直方向与所述雾化腔并排布置,所述雾化芯的雾化面朝向所述雾化腔且基本平行于所述出气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架弹性套设于所述底盖的至少一部分上,并提供沿所述垂直方向的弹性力从而将所述雾化芯弹性压持于所述底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收容所述底盖和所述弹性支架,所述弹性支架的外壁环设有密封面,所述密封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密封接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架的外壁环设有密封筋,所述密封筋弹性压持于所述雾化器的外壳的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电极,所述电极连接所述底盖,所述弹性支架沿所述垂直方向将所述雾化芯弹性压持于所述电极上,以使得所述电极和所述雾化芯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包括底座和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部,所述弹性支架弹性套设于所述底座的端部,所述电极连接于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雾化芯被安装定位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弹性支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架包括弹性套,所述弹性套的内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套套设于所述底座的端部,所述雾化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雾化芯包括与所述雾化面连接的周向侧面,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周向侧面密封接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套的环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安装槽的下液槽,所述下液槽平行于所述出气方向延伸,所述雾化芯隔离所述下液槽和所述雾化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弹性套的内壁面之间的两个拉撑壁,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两个拉撑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套包括顶壁和围绕所述顶壁连接的环壁,所述顶壁上设有换气孔和所述出气口,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环壁上,所述两个拉撑壁连接于所述环壁的内壁面之间,所述环壁弹性套设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底盖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换气柱,所述换气柱上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柱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换气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相间隔的两个挡壁,所述电极位于所述两个挡壁相背离的一侧,所述雾化芯还压持于所述两个挡壁的一端,所述两个挡壁还用于界定所述雾化腔的边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雾化腔,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共轴线设置,其中所述雾化芯和所述进气口在垂直于所述出气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彼此不重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机和如上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连接所述雾化器并给所述雾化器供电。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通过限定雾化器中采用弹性支架,以利用弹性支架自身的特性实现与雾化芯及底盖之间的密封,即能够取消原设置于支架和雾化芯之间以及底盖外围的密封件,有效地减少了雾化器的零部件数量,节省了物料成本和组装成本,同时雾化芯设置于弹性支架上时,雾化芯的雾化面朝向雾化腔且平行于出气方向,从而消除了雾化腔至出气口之间的转弯结构,能够更高效且顺畅地导流气流,可有效地减少气溶胶中大分子颗粒的形成,有利于提升气溶胶的口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如图2所示雾化器沿CC视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如图2所示雾化器去掉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如图4所示雾化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如图4所示雾化器沿DD视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如图4所示雾化器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如图4所示雾化器中弹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300,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如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如图2所示雾化器沿CC视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雾化装置300可以包括相连接的雾化器100和主机200,即雾化器100可更换,主机200用于给雾化器100供电,雾化器100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并对气溶胶基质进行雾化,以生成气溶胶,其中雾化器100可与主机200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主机200可与雾化器100可拆卸连接,主机200包括电池和控制元件,控制元件与电池电连接并控制向雾化器100供电。
结合参阅图2至图5,其中图4是如图2所示雾化器去掉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如图4所示雾化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该雾化器100包括外壳10、弹性支架20、雾化芯30、底盖40和电极50,外壳10收容弹性支架20、雾化芯30和底盖40,弹性支架20与外壳10的内壁配合形成储液腔12,底盖40封盖外壳10的敞口端,且弹性支架20还与底盖40连接,雾化芯30设置于弹性支架20上,电极50设置于底盖40上且与雾化芯30电连接;其中储液腔12用于存储液态基质,并向雾化芯30供液,雾化芯30用于雾化液态基质并生成气溶胶。
其中,弹性支架20连接底盖40并与底盖40配合限定出雾化腔22,弹性支架20设有出气口21,出气口21连通雾化腔22;雾化芯30设置在弹性支架20上,且沿出气口21的出气方向A的垂直方向B与雾化腔22并排布置,雾化芯30的雾化面31朝向雾化腔22且基本平行于出气方向A,雾化芯30在雾化腔22内生成气溶胶,该气溶胶经出气口21导向用户口腔。
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架20朝向储液腔12的一端设有出气口21,外壳10的气道管14连接该出气口21,以将雾化腔22内生成的气溶胶导向用户口腔;底盖40设有连通大气的进气口41,进气口41还连通雾化腔22,以给雾化腔22供气。
进气口41、雾化腔22和出气口21沿出气方向A依次排列,且雾化芯30和雾化腔22沿垂直方向B并排布置,以及雾化芯30的雾化面31朝向雾化腔22且基本平行于出气方向A,从而可使得自进气口41自出气口21之间的气流通道为直通道且其穿过雾化腔22,以避免经进气口41进入的气流被雾化芯30所阻挡,减少了气流流动死角区,从而能够消除气道中的转弯结构,且能够使得气流更顺畅地沿出气方向A横跨雾化芯30,更充分且高效地携带走由雾化芯30生成的气溶胶,可有效地减少气溶胶中大分子颗粒的形成,且有效地缩短了气溶胶至用户口腔的路程,进而使得气溶胶能够以更高的温度进入到用户口腔,均有利于提升其口感。
本申请中,弹性支架20由弹性材质制成,例如其为硅胶或弹性橡胶等,进而雾化芯30设置于弹性支架20上,相对可取消雾化芯30和弹性支架20之间的密封件,即可利用弹性支架20的自身特性,使得雾化芯30设置于弹性支架20时即可实现雾化芯30和弹性支架20之间的密封配合,同时弹性支架20还能够实现与底盖40以及外壳10之间的密封配合,雾化器100的部件数量得以精简,其物料成本和组装成本均能够得到极大地降低。
如图3所示,弹性支架20上设有安装槽201,雾化芯30与该安装槽201过盈配合,以实现彼此之间密封配合。或者,弹性支架20上设有定位孔,雾化芯30上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与定位孔相定位配合,并利用底盖40给雾化芯30的压持力,使得弹性支架20和雾化芯30之间实现密封配合。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弹性支架20的外壁环设有密封筋202,密封筋202弹性压持于外壳10的内壁,以实现与外壳10之间的密封配合。
可选地,弹性支架20的外壁环设有密封面,该密封面与外壳10的内壁密封接合。
弹性支架20可以与底盖40具有多种连接方式,例如卡接、粘接或相套设等方式,例如底盖40上设有凸柱,弹性支架20朝向底盖40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该凸柱与该连接孔连接以实现弹性支架20和底盖40之间的连接。
参阅图4至图6,图6是如图4所示雾化器沿DD视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架20弹性套设于底盖40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实现其与底盖40之间的密封设置,并提供沿垂直方向B的弹性力从而将雾化芯30弹性压持于底盖40,以进一步稳固雾化芯30。
弹性支架20与底盖40的连接方式简洁,组装成本低,且还可利用与底盖40的配合实现对雾化芯30的进一步固定,有利于提升雾化器100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降低雾化芯30在雾化器100内的移位风险。
进一步地,弹性支架20沿垂直方向B将雾化芯30弹性压持于电极50的侧壁上,以使得电极50和雾化芯30电连接,即可利用弹性支架20的反弹力实现雾化芯30与电极50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具体地,电极50沿出气方向A连接于底盖40上,雾化芯30在弹性支架20的反弹力作用下,与电极50接触实现彼此间的电连接,并还可进一步地压持于底盖40上,以通过底盖40对雾化芯30的支撑限位而避免雾化芯30对电极50施加过大的压力而致使彼此受损。
其中,底盖40包括底座42和连接于底座42上的支撑部44,弹性支架20弹性套设于底座42的端部,电极50沿出气方向A连接于底座42上,并且雾化芯30还被安装定位在支撑部44与弹性支架20之间,支撑部44至少用于对雾化芯30支撑限位。
如图5和图7所示,支撑部44包括朝雾化芯30延伸且相间隔的两个挡壁442,电极50位于两个挡壁442相背离的一侧,雾化芯30还压持于两个挡壁442的一端,两个挡壁442还用于界定雾化腔22的边界。
具体地,支撑部44包括侧壁441和自侧壁441朝雾化芯30延伸的两个挡壁442,侧壁441和两个挡壁442组成的结构扣设于雾化芯30的雾化面31上,并配合雾化面31部分地限定出雾化腔22,两个挡壁442可引导自进气口41进入的气流穿过雾化腔22并直通向出气口21。
底座42的底壁422上设有两个电极安装孔424,两个电极安装孔424分别位于两个挡壁442的相背侧之外,以避免雾化器100的电极50对雾化腔22的干扰。
底座42的底壁422上设有进气口41,进气口41连通雾化腔22,且进气口41与出气口21共轴线设置,其中雾化芯10和进气口41在垂直于出气方向A的平面内的投影彼此不重叠,使得自进气口41自出气口21之间的气流通道为直通道,可避免经进气口41进入的气流被雾化芯30所阻挡,并减少了气流流动死角区。
参阅图4至图8,弹性支架20包括弹性套23,弹性套23的内壁设有安装槽201,弹性套23套设于底座42的端部,雾化芯30安装于安装槽201,雾化芯30包括与雾化面31连接的周向侧面32,安装槽201与周向侧面32密封接合。
弹性套23的环壁230上设有连通安装槽201的下液槽203,下液槽203沿平行于出气方向A延伸,也可认为下液槽203自弹性套23的顶端面朝底端面延伸,雾化芯30安装于安装槽201可隔离下液槽203和雾化腔22。
该下液槽203在弹性套23的周面上具有槽口,该槽口被壳体10的内壁面所封盖,该下液槽203位于弹性套23朝向储液腔12的槽口连通储液腔12,进而储液腔12内的液体基质可通过下液槽203向设置于安装槽201内的雾化芯30供液。
通过将下液槽203设置于弹性套23的环壁230上,以减小其对弹性套23的尺寸要求,可使得弹性套23在其宽度方向上更薄,有利于雾化器100的小型化以及轻量化。
进一步地,弹性支架20还包括连接于弹性套23的内壁面之间的两个拉撑壁24,安装槽201位于两个拉撑壁24之间,拉撑壁24的一端还可支撑于底座42的顶端上,以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定位。该两个拉撑壁24可增强作用于雾化芯30上的反弹力,使得雾化芯30能够在该作用力下与电极50更稳定地接触。
具体地,弹性套23包括顶壁232和围绕顶壁232连接的环壁230,顶壁232上设有换气孔204和出气口21,安装槽201开设在环壁230上,两个拉撑壁24连接于环壁230的内壁面之间,环壁230弹性套设于底座42上;底盖40还包括设置于底座42上的换气柱46,换气柱46上设有换气通道460,换气柱46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换气孔204内,以使得换气通道460通过换气孔204连通于顶壁232背离底盖40的另一侧。
换气通道460可以是毛细换气槽或毛细换气孔等,换气柱46连接换气孔204,可使得该换气通道460连通雾化腔22和储液腔12,以动态调节储液腔12内的气压,在储液腔12内的气压过低时向其内补气,可避免因储液腔12内气压过低导致的下液不畅,或在储液腔12内的气压因温度升高等因素导致其内气压过大时,还可通过使得液态基质进入换气通道460而降压,避免因其内气压过大而产生的漏液。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通过限定雾化器中采用弹性支架,以利用弹性支架自身的特性实现与雾化芯及底盖之间的密封,即能够取消原设置于支架和雾化芯之间以及底盖外围的密封件,有效地减少了雾化器的零部件数量,节省了物料成本和组装成本,同时雾化芯设置于弹性支架上时,雾化芯的雾化面朝向雾化腔且平行于出气方向,从而消除了雾化腔至出气口之间的转弯结构,能够更高效且顺畅地导流气流,可有效地减少气溶胶中大分子颗粒的形成,有利于提升气溶胶的口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盖;
弹性支架,连接所述底盖,且与所述底盖配合限定出雾化腔,所述弹性支架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雾化腔;
雾化芯,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架上,且沿所述出气口的出气方向的垂直方向与所述雾化腔并排布置,所述雾化芯的雾化面朝向所述雾化腔且基本平行于所述出气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弹性套设于所述底盖的至少一部分上,并提供沿所述垂直方向的弹性力从而将所述雾化芯弹性压持于所述底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收容所述底盖和所述弹性支架,所述弹性支架的外壁环设有密封面,所述密封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密封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的外壁环设有密封筋,所述密封筋弹性压持于所述雾化器的外壳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电极,所述电极连接所述底盖,所述弹性支架沿所述垂直方向将所述雾化芯弹性压持于所述电极上,以使得所述电极和所述雾化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包括底座和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部,所述弹性支架弹性套设于所述底座的端部,所述电极连接于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雾化芯被安装定位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弹性支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包括弹性套,所述弹性套的内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套套设于所述底座的端部,所述雾化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雾化芯包括与所述雾化面连接的周向侧面,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周向侧面密封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的环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安装槽的下液槽,所述下液槽平行于所述出气方向延伸,所述雾化芯隔离所述下液槽和所述雾化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弹性套的内壁面之间的两个拉撑壁,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两个拉撑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包括顶壁和围绕所述顶壁连接的环壁,所述顶壁上设有换气孔和所述出气口,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环壁上,所述两个拉撑壁连接于所述环壁的内壁面之间,所述环壁弹性套设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底盖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换气柱,所述换气柱上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柱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换气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相间隔的两个挡壁,所述电极位于所述两个挡壁相背离的一侧,所述雾化芯还压持于所述两个挡壁的一端,所述两个挡壁还用于界定所述雾化腔的边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雾化腔,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共轴线设置,其中所述雾化芯和所述进气口在垂直于所述出气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彼此不重叠。
13.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连接所述雾化器并给所述雾化器供电。
CN202320452287.6U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Active CN219613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2287.6U CN219613054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2287.6U CN219613054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3054U true CN219613054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68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52287.6U Active CN219613054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30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3006B2 (en) Atomizing device comprising airflow passage with bending section
US11832645B2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atomizer
CN2150754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114617306A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613054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5067554A (zh) 一种双工位雾化装置
CN22034369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762478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2057156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274900U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CN217429285U (zh) 供电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982152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76246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9982118U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支架
CN21878423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56833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211979U (zh) 一种电源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193721U (zh) 一种导液雾化一体式雾化头及雾化器
CN217658162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3428330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20360088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661003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20068893U (zh) 一种供电装置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CN117045000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885087U (zh) 一种双工位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