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5991U - 回转减速机 - Google Patents

回转减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5991U
CN219605991U CN202320229934.7U CN202320229934U CN219605991U CN 219605991 U CN219605991 U CN 219605991U CN 202320229934 U CN202320229934 U CN 202320229934U CN 219605991 U CN219605991 U CN 219605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wheel
worm
transmission cavity
speed reducer
rotary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99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礼
蒋书豪
李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ixed Sta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ixed Sta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ixed Sta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ixed Sta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99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5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5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5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回转减速机,包括:壳体,设置有第一传动腔和第二传动腔;蜗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沿轴向贯通设置有中心孔;输出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蜗轮的端部,用于安装主梁以带动主梁同步转动;蜗杆,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所述蜗杆的中心轴线与蜗轮的中心轴线相垂直;电机,固定至所述壳体,用于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蜗杆转动;透气件,固定至所述蜗轮,用于连通所述中心孔和所述第一传动腔,以平衡第一传动腔和第二传动腔内的气压。通过在蜗轮上设置透气件,连通传动腔和中心孔,能够在传动腔内气压发生变化时,与中心孔内的气体进行交换,维持传动腔内气压的平衡,避免润滑油出现渗漏。

Description

回转减速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转减速机。
背景技术
在光伏发电行业中,多点驱动的光伏系统是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一种技术方案,在多点驱动的光伏系统中,主梁需要依靠多点驱动来进行光伏支架的角度调节,多点驱动回转系统主要由多个回转减速机配合实现。
回转减速机作为高转矩低转速的传动机构,将电机以及其它较高转速的动力通过回转减速机后,使转速降低并提高输出转矩。回转减速机一般包括壳体以及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蜗轮和蜗杆均设置在壳体内部腔室,其中蜗杆由电机直接或间接驱动以转动。
由于壳体内部腔室中注入有润滑油,对涡轮和蜗杆的啮合运动进行润滑。回转减速机运行过程中,齿轮相啮合发生摩擦产生热量,长时间运转会使得腔室内温度逐渐升高,进而腔室内的压力随之增加,并且蜗轮转动也会使得腔室内压力发生变化,易导致润滑油发生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运行过程中,齿轮相啮合发生摩擦产生热量,长时间运转会使得腔室内温度逐渐升高,进而腔室内的压力随之增加,并且蜗轮转动也会使得腔室内压力发生变化,易导致润滑油发生渗漏的问题,提供一种回转减速机。
本申请提供一种回转减速机,用于至少驱动一主梁转动,所述主梁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回转减速机包括:
壳体,设置有第一传动腔和第二传动腔;
蜗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沿轴向贯通设置有中心孔;
输出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蜗轮的端部,用于安装主梁以带动主梁同步转动;
蜗杆,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所述蜗杆的中心轴线与蜗轮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电机,固定至所述壳体,用于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蜗杆转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的另一端相对应;
透气件,固定至所述蜗轮,用于连通所述中心孔和所述第一传动腔,以平衡第一传动腔和第二传动腔内的气压。
本申请涉及一种回转减速机,通过在蜗轮上设置透气件,连通传动腔和中心孔,能够在传动腔内气压发生变化时,与中心孔内的气体进行交换,维持传动腔内气压的平衡,避免润滑油出现渗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回转减速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回转减速机的A向侧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回转减速机沿A-A’剖面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回转减速机沿A-A’剖面线剖开的另一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回转减速机的B向侧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回转减速机沿B-B’剖面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D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5所示的回转减速机沿C-C’剖面线剖开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回转减速机中描述蜗轮和壳体装配关系的爆炸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回转减速机中描述输出件和壳体装配关系的爆炸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回转减速机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0、回转减速机;110、壳体;111a、第一传动腔;111b、第二传动腔;
112a、第一挡部;112b、第二挡部;113、第一限位部;114a、支撑部;
114b、弧顶部;115、底脚;116、固定孔;121、蜗轮;121a、中心孔;
121b、齿部;122c、第二限位部;130、输出件;122、蜗杆;122a、轴孔;
140、电机;150、透气件;161、第一轴承;162、锁紧螺盖;
163、紧定螺钉;171、盖体;172、第二轴承;173、骨架油封;
17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一种回转减速机100。本申请提供的回转减速机100用于至少驱动一主梁转动,所述主梁安装有光伏板。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回转减速机100包括壳体110,蜗轮121,输出件130,蜗杆122,电机140和透气件150。
具体而言,壳体110设置有第一传动腔111a和第二传动腔111b,第一传动腔111a和第二传动腔111b相连通。蜗轮121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腔111a内。输出件130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于蜗轮121的两侧,且通过多个紧固螺钉固定连接至所述蜗轮121的端部,用于安装主梁以带动主梁同步转动。输出件130设置为多边形管体,将同样形状的主梁套入输出件130,即可实现主梁与输出件130的止转配合。
蜗杆122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腔111b内,所述蜗杆122的中心轴线S1与蜗轮121的中心轴线S2相垂直。电机140固定至所述壳体110,用于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蜗杆转动。具体的,所述蜗杆122的一端设置有轴孔122a,电机140的输出轴部分插入至所述轴孔122a,且与所述蜗杆122止转连接。
透气件150固定至所述蜗轮121,用于连通所述中心孔121a和所述第一传动腔111a,以平衡第一传动腔111a和第二传动腔111b内的气压。具体的,本申请中的透气件150可采用防水透气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通过在蜗轮121上设置透气件150,连通传动腔和中心孔121a,能够在传动腔内气压发生变化时,与中心孔121a内的气体进行交换,维持传动腔内气压的平衡,避免润滑油出现渗漏。
如图4和图9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蜗轮121设置有齿部121b,蜗轮121通过齿部121b与蜗杆122啮合。齿部121b为蜗轮121的一部分,环绕蜗轮121的外壁设置,且蜗轮121另一部分周向面为光面,齿部121b的齿顶半径大于光面半径。
如图4和图9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透气件150与所述齿部121b位于相异的周向位置,具体的,透气件150安装于涡轮的光面。以一个与所述透气件150的中心线S3重合且平行于蜗轮121的中心轴线S2的平面建立基准面,所述齿部121b相对基准面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透气件150安装于蜗轮121上距离齿部121b最远的周向位置,使得在蜗轮121转动过程中,透气件150始终在润滑油的液位之上,避免透气件150粘附润滑油而影响其通畅性。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腔111a上内壁上设有第一挡部112a和第二挡部112b,其中第一挡部112a与齿部121b的始端相对应,第二挡部112b与齿部121b的终端相对应,挡部与蜗轮121的中心轴线在径向上的最小距离小于齿部121b的齿顶半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挡部112a和第二挡部112b与齿部121b相配合以限制蜗轮121的转动角度,确保行程开关失效的情况下仍有较高的安全保护能力。
如图4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回转减速机100还包括第一轴承161和锁紧螺盖162。
具体而言,第一轴承161设置有两个,对称套装于所述蜗杆122,且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腔111b内,所述蜗杆122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轴承161的一侧相抵接。锁紧螺盖162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于蜗杆122的两端,且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111b内;锁紧螺盖16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至所述壳体110,所述锁紧螺盖162与第一轴承161的另一侧抵接。具体的,所述第一轴承161采用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轴承161与蜗杆122相配合,能够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确保蜗杆122与涡轮的相对位置(沿蜗杆122中心轴线方向上)。
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回转减速机100还包括紧定螺钉163。紧定螺钉163沿所述锁紧螺盖162的径向设置,且与所述壳体110通过螺接固定,部分所述紧定螺钉163插入至所述锁紧螺盖16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紧定螺钉163,在锁紧螺盖162安装到位后插入锁紧螺盖162,限制锁紧螺盖162的轴向位置,避免该蜗杆122转动过程中锁紧螺盖162松动移位。
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壳体110的部分内壁沿径向凸出形成有第一限位部113,蜗轮121的部分外壁沿径向凸出形成有第二限位部122c,第一限位部113的内径小于第二限位部122c的外径。
本申请的回转减速机100还包括盖体171,盖体171与壳体110通过多个螺钉固定,盖体171的最小内径同样小于第二限位部的外径。第二限位部位于盖体171与第一限位部11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限位部113与第二限位部配合,对蜗轮121的一侧进行限位,通过盖体171与第二限位部配合,对蜗轮121的另一侧进行限位,从而限定蜗轮121在壳体110中的轴向安装位置,且蜗轮121的安装方式简单,易于装配。
如图5至图7,以及图9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回转减速机100还包括第二轴承172,所述第二轴承172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轴承172设置在所述蜗轮121和第一限位部113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轴承172设置在蜗轮121和盖体171之间。第二轴承172套装于蜗轮121,且两个第二轴承172分别与第二限位部抵接。
具体的,第二轴承172采用翻边自润滑轴承。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翻边自润滑轴支撑蜗轮121旋转,使得结构紧凑,且减小回转减速机100的整体体积。
如图5至图7,以及图9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回转减速机100还包括骨架油封173,骨架油封173设有两个,设置于蜗轮121与壳体110之间,且分别位于蜗轮121两端。通过设置骨架油封173,避免壳体110中的润滑油渗漏。
如图7和图10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回转减速机100还包括密封圈174,密封圈174部分嵌设于输出件130的周向侧壁,其中一侧密封圈174的外缘与盖体171接触,另一侧密封圈174的外缘与壳体110接触,进一步提高防渗漏效果。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0由截面为梯形的支撑部114a和弧形的弧顶部114b构成,所述支撑部114a和弧顶部114b的外形相切。所述支撑部114a沿蜗轮121轴向对称设置有底脚115,且所述底脚115设置有固定孔116。
在本实施例中,将壳体110的一部分的截面设置为等腰梯形,使得壳体110具有优秀的受力截面,可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以及具有较高的抗扭转力矩,稳定性高。
如图11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固定孔116设设置为腰形孔。通过将固定孔116设置为腰形孔,且相对蜗轮121的中心轴线倾斜设置,方便调整壳体110的安装位置及对准。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各方法步骤也并不做执行顺序的限制,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回转减速机,用于至少驱动一主梁转动,所述主梁安装有光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置有第一传动腔和第二传动腔;
蜗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沿轴向贯通设置有中心孔;
输出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蜗轮的端部,用于安装主梁以带动主梁同步转动;
蜗杆,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所述蜗杆的中心轴线与蜗轮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电机,固定至所述壳体,用于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蜗杆转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的另一端相对应;
透气件,固定至所述蜗轮,用于连通所述中心孔和所述第一传动腔,以平衡第一传动腔和第二传动腔内的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设置有齿部,所述齿部环绕蜗轮的外壁设置,蜗轮通过齿部与蜗杆啮合;所述透气件与所述齿部位于相异的周向位置,以一个与所述透气件的中心线重合且平行于蜗轮的中心轴线的平面建立基准面,所述齿部相对基准面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腔上内壁设有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其中第一挡部与齿部的始端相对应,第二挡部与齿部的终端相对应,挡部与蜗轮的中心轴线在径向上的最小距离小于齿部的齿顶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减速机还包括:
两个第一轴承,对称套装于所述蜗杆,且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所述蜗杆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相抵接;
锁紧螺盖,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螺纹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锁紧螺盖与第一轴承的另一侧抵接;
所述第一轴承采用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减速机还包括:
紧定螺钉,沿所述锁紧螺盖的径向固定至所述壳体,部分所述紧定螺钉插入至所述锁紧螺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一端设置有轴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部分插入至所述轴孔,且与所述蜗杆止转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部分内壁沿径向凸出形成有第一限位部,所述蜗轮的部分外壁沿径向凸出形成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内径小于第二限位部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减速机还包括:
盖体,固定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盖体的最小内径小于第二限位部的外径;
其中,第二限位部位于盖体与第一限位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减速机还包括:
两个第二轴承,套装于所述蜗轮,且两个第二轴承分别与第二限位部抵接;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蜗轮和第一限位部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蜗轮和盖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截面为梯形的支撑部和弧形的弧顶部构成,所述支撑部和弧顶部的外形相切;所述支撑部沿蜗轮轴向对称设置有底脚,且所述底脚设置有固定孔。
CN202320229934.7U 2023-02-16 2023-02-16 回转减速机 Active CN219605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9934.7U CN219605991U (zh) 2023-02-16 2023-02-16 回转减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9934.7U CN219605991U (zh) 2023-02-16 2023-02-16 回转减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5991U true CN219605991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1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9934.7U Active CN219605991U (zh) 2023-02-16 2023-02-16 回转减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5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05991U (zh) 回转减速机
CN111075891A (zh) 偏心式摆线针轮减速器
TW202214975A (zh) 諧波齒輪裝置單元
CN219554754U (zh) 双向输出式回转减速机与光伏跟踪系统
KR100777333B1 (ko) 감속기
CN216200324U (zh) 减速器及飞行汽车
CN214533540U (zh) 一种具有补偿偏移功能的氢循环泵
JP2005321071A (ja) 内接噛合式遊星歯車機構
CN112112952B (zh) 一种由主减齿轮驱动的机械油泵
CN219605998U (zh) 回转减速机与光伏跟踪系统
CN114198460A (zh) 一种章动减速器
CN115199647B (zh) 一种面向双转子支撑的静压空气轴承
CN218882511U (zh) 一种五点机械密封结构的罗茨真空泵
CN110836223A (zh) 交叉滚柱轴承及减速器
KR100823941B1 (ko) 감속기
CN219327776U (zh) 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轴结构、回转减速机及工程机械
CN219634909U (zh) 电驱动桥和车辆
CN114654501B (zh) 关节模组的装配方法和关节机器人
CN212672249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花键轮毂轴承
CN214984816U (zh) 一种半轴套筒总成、传动系统及车辆
CN219197700U (zh) 一种叶轮轴的密封结构
CN214617771U (zh) 一种小型无油直角双端输出减速器
CN220816430U (zh) 内外摆线齿减速器
CN219994319U (zh) 超越式限滑差速器
CN219866179U (zh) 一种高精密回转减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