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3704U - 一种雾化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3704U
CN219593704U CN202320795059.9U CN202320795059U CN219593704U CN 219593704 U CN219593704 U CN 219593704U CN 202320795059 U CN202320795059 U CN 202320795059U CN 219593704 U CN219593704 U CN 219593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heating
pin
heating elemen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50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强
罗文�
段红星
黄信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50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3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3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3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雾化模块,包括:外壳、发热件与底座;所述发热件与所述底座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卡口;所述发热件连接的引脚线一一对应卡入所述卡口内。底座上的卡口可以将引脚线卡紧,避免引脚线在与电源模块连接时牵扯到发热件而带动发热件偏移,有效解决现有的雾化模块中引脚线在安装时易拉动发热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模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模块。
背景技术
雾化模块是一种可以将烟油加热而产生雾状颗粒的模块;如图1所示,雾化模块包括有外壳与发热件;其中,发热件通过引脚线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因此其引脚线需要穿出外壳外部。在对雾化模块进行组装时,一般是先将发热件安装在外壳内,再使发热件连接的引脚线连接电源模块;而引脚线在连接电源模块过程中可能会拉动发热件而使发热件发生偏移,致使雾化模块的雾化效果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模块,用于解决现有的雾化模块中引脚线在安装时易拉动发热件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模块,包括:外壳、发热件与底座;
所述发热件与所述底座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卡口;
所述发热件连接的引脚线一一对应卡入所述卡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
所述引脚线的顶端电连接所述发热件,所述引脚线的底端穿过所述卡口伸出所述外壳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卡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外周;
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卡接;
所述引脚线夹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发热件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件包括至少两个发热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线包括:共用引脚与多根独立引脚;
各所述发热区域的第一端均电连接所述共用引脚;
各所述发热区域的第二端分别电连接不同的所述独立引脚。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件上的所述发热区域呈上下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区域沿其第一端至其第二端的长度为其片宽尺寸;
不同所述发热区域的片宽尺寸沿从上往下方向递减。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件为一体成型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共用引脚与多根所述独立引脚上均设置有绝缘层。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模块,包括:外壳、发热件与底座;所述发热件与所述底座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卡口;所述发热件连接的引脚线一一对应卡入所述卡口内。底座上的卡口可以将引脚线卡紧,避免引脚线在与电源模块连接时牵扯到发热件而带动发热件偏移,有效解决现有的雾化模块中引脚线在安装时易拉动发热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现有的雾化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模块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模块的外部结构底部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模块的底座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模块的发热件与引脚线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2、发热件;3、底座;4、内包棉;21、引脚线;22、发热区域;23、第一端;24、第二端;25、绝缘层;31、卡口;32、导向台阶;33、通气孔;211、共用引脚;212、独立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所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2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雾化模块,包括:外壳1、发热件2与底座3;发热件2与底座3均设置于外壳1内;底座3上设置有多个卡口31;发热件2连接的引脚线21一一对应卡入卡口31内。
具体来说,雾化模块还包括有内包棉4;在生产时,可以是先将发热件2贴附在内包棉4上,之后装配进外壳1内;安装底座3时,先将底座3上的卡口31穿过引脚线21,之后将其装入外壳1内,使得引脚线21被固定于底座3的卡口31上,从而让发热件2的状态更加稳定,避免受引脚线21的影响而导致发热件2产生变形。
其中,外壳1可以为雾化钢管;发热件2可以为发热片。内包棉4在被发热件2贴附后装配入外壳1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内包棉4包裹在包棉棒上,再通过包棉棒将内包棉4与发热件2装入外壳1内,之后可以将包棉棒取出。同时,为了便于内包棉4安装,内包棉4可以预留一定伸出外壳1的多余棉料,在将发热件2装入外壳1后,将伸出外壳1部分的内包棉4的多余棉料裁剪掉即可。
引脚线21一一对应卡入卡口31内是指每个引脚线21均各自与不同的卡口31连接;其中,卡口31的数量可以与引脚线21相等,也可以是设置卡口31的数量多于引脚线21的数量,具体使得各引脚线21均可以一一对应安装在卡口31上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引脚线21一端电连接发热件2,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源模块可以同样设置于外壳1内,例如:外壳1可以设置为开口式,使用时先将电源模块放入外壳1内,之后将引脚线21卡入底座3的卡口31内,再将底座3和发热件2依次放入外壳1内,具体使得底座3位于电源模块与发热件2之间即可,之间由于底座3将引脚线21固定,因此可以将伸出底座3的引脚线21将电源模块电连接,而不易拉动发热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模块设置于外壳1的外部,例如可以是位于外壳1的下方。底座3设置于外壳1的底部;引脚线21的顶端电连接发热件2,引脚线的底端穿过卡口31伸出外壳1外部,也即发热件2位于底座3的顶部。
具体来说,外壳1的底部为圆筒状,对应地,底座3的横截面为圆形。在生产时,在发热件2与内包棉4装入外壳1内后,发热件2连接的引脚线21从外壳1的底部伸出;在安装底座3时,可以从外壳1的底部将引脚线21卡入卡口31上之后,推动底座3使得底座3沿着引脚线21滑动并卡入外壳1的底部,实现底座3卡紧外壳底部的同时,将引脚线21卡紧。
在应用中,底座3可以使用塑胶、橡胶等具备弹性的软性材料制成。为了便于雾化模块在使用过程中通气,在底座3的中部还设置有通气孔33,使得底座3为空心筒状结构。卡口31可以设置于底座3的筒壁中部,也可以设置于底座3的通气孔33内周。
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口31设置于底座3的外周;底座3与外壳1卡接;引脚线21夹设于底座3与外壳1之间。
具体来说,多个卡口31可以绕着底座3呈圆周均匀分布。通过将卡口31设置于底座3的外周,使得在底座3装入外壳1底部之后,可以配合外壳1将引脚线21夹紧,也即使得引脚线21一侧端抵接外壳1,另一侧端抵接卡口31的内壁,起到更好的固定引脚线21的效果,降低引脚线21接线时对发热件2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底座3靠近发热件2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台阶32。
具体来说,底座3沿靠近发热件2的一端为其顶端;导向台阶32是指底座3的顶部设置有横截面积由上往下逐渐增大的台阶,使得底座3的顶部更便于装入外壳1内,并且底座3的底部可以与外壳1卡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发热件2包括至少两个发热区域22。
具体来说,设置至少两个发热区域22使得可以通过控制不同位置或数量的发热区域22工作,而调节发热件2整体的发热功率,让用户体验到不同的使用口感,例如让用户体验不同的温感,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用户或同一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并且,由于每个发热区域22所连接的引脚线21均一一对应卡入卡口31内,因此本方案提供的底座3还可以在外壳1内部设置多根引脚线21时,使各引脚线21的布置更整齐而不易出现引脚线相互交错的杂乱局面。
同时,由于现有的雾化模块一般仅包括一个发热区域,因此随着其发热区域的长期使用,容易出现发热区域积碳或发热件2变形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发热区域22,使得不同的发热区域22可以交替或同时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单个发热区域22的工作时间,从而达到减小发热件2的积碳和变形程度,达到有效延缓口感衰减,让用户体验到更多的最佳口感,也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引脚线21包括:共用引脚211与多根独立引脚212;各发热区域22的第一端23均电连接共用引脚211;各发热区域22的第二端24分别电连接不同的独立引脚212。共用引脚211与多根独立引脚212分被一一对应卡入不同的卡口31中。
具体来说,发热区域22的第一端23与第二端24分别作为其输入端与输出端。不同的发热区域22的第二端24分别电连接不同的独立引脚212,从而使得不同的发热区域22之间形成并联电路。在共用引脚211通电后,通过控制不同的独立引脚212通电,可以控制不同的发热区域22加热,实现对每个发热区域22的独立控制。
各发热区域22的第一端23可以均相互连接,且由于各发热区域22的第一端23均电连接共用引脚211,因此发热件2可以具备紧凑的结构并具备较好的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还可以降低发热件2的生产难度与组装难度,在应用于雾化模块上之后,还可以提高雾化模块整体产品的品质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在应用中,发热件2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如蚀刻、冲压或激光加工等方式,以使各发热区域22的第一端23相互连接,还可以起到便于发热件2的生产、运输、组装以及提高制作效率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共用引脚211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进行说明,发热件2上的发热区域22呈上下间隔分布。
具体来说,以电子烟为例,发热件2上的发热区域22沿着竖直的电子烟呈上下分布。将发热区域22间隔分布有助于避免相邻的发热区域22之间相互干扰或短路。
在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中,发热区域22沿其第一端23至其第二端24的长度为其片宽尺寸;不同发热区域22的片宽尺寸沿从上往下方向递减。
其中,不同发热区域22的片宽尺寸沿上往下方向递减是指,位于上部的发热区域22的片宽尺寸大于位于下部的发热区域22的片宽尺寸。
本实施例中,发热区域22的上下方向是与电子烟的上下方向相同的相对方向,也即发热区域22的上方是指电子烟的上部,发热区域的下方是指电子烟的下部;在实际应用中,若电子烟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倾斜、水平或上下颠倒的状态,则发热区域22的上下方向可以跟随电子烟的放置状态进行适应性调整;因此,本方案中描述发热区域22的上下方向是为了便于描述其片宽尺寸的变化规律,不存在将发热区域22的上下方向仅视为等同于生活环境中竖直方向上的上下方向的限定。
具体来说,由于发热区域22的第一端23与第二端24分别位于其两端,因此发热区域22的片宽尺寸是指引脚线21竖直布置情况下,发热区域22的水平方向宽度。本实施例中,不同发热区域22的片宽尺寸相异,从而可以通过不同发热区域22的尺寸差异而让雾化芯在不同发热区域2发热时具备不同的雾化效果,进而让用户体验到不同的使用口感,比如让温感更强以及口感更饱满等。
并且,在将发热件2设置于外壳1上时,由于每个发热区域22均分别连接有独立引脚212,若各个发热区域22的片宽尺寸均一致,则在布置时,各个发热区域22所连接的独立引脚212需要相互避让,从而部分独立引脚212可能需要进行折弯、回旋等处理,才得以使不同的独立引脚212不会相互接触。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发热区域22的片宽尺寸相异,且沿从上往下方向递减,因此不同发热区域22的第二端24会沿竖直方向相互错开,使得不同发热区域22所连接的独立引脚212可以直接呈直线布置而无需进行折弯等处理,起到简化组装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子烟产品中,电池模块一般位于发热区域11的下方。因此本实施例中,是以发热区域11位于电池模块上方进行说明。发热区域11位于电池模块上方,且不同发热区域11的片宽尺寸从上往下递减,使得不同发热区域11第二端的独立引脚22可以相互错开且呈直线排布而直接连接到电池模块上。
以发热件2上设置有两个发热区域22为例,请参阅图6,位于上方的发热区域22的片宽尺寸大于位于下方的发热区域22的片宽尺寸,从而上方发热区域22所连接的独立引脚212位于下方发热区域22所连接的独立引脚212的外部,两个独立引脚212呈直线设置且可以相互错开,避免在组装或生产时,独立引脚212相互接触而引起短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共用引脚211与独立引脚212上均设置有绝缘层25。
具体来说,共用引脚211与独立引脚212的裸线直径可以为0.25mm,覆盖绝缘层25后的直径可以为0.5mm。设置绝缘层25可以进一步避免共用引脚211与独立引脚212相互之间相互触碰而短路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避免在组装过程中的其他部件,如金属外壳与引脚线21接触而短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模块可以通过底座3将引脚线21固定,使得发热件2的状态更加稳定,降低引脚线21影响发热件2变形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在发热件2上设置多个发热区域22可以使发热件2具备较长使用寿命的同时,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的烟雾量与使用口感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发热件(2)与底座(3);
所述发热件(2)与所述底座(3)均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
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多个卡口(31);
所述发热件(2)连接的引脚线(21)一一对应卡入所述卡口(3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
所述引脚线(21)的顶端电连接所述发热件(2),所述引脚线的底端穿过所述卡口(31)伸出所述外壳(1)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31)设置于所述底座(3)的外周;
所述底座(3)与所述外壳(1)卡接;
所述引脚线(21)夹设于所述底座(3)与所述外壳(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靠近所述发热件(2)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台阶(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2)包括至少两个发热区域(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线(21)包括:共用引脚(211)与多根独立引脚(212);
各所述发热区域(22)的第一端(23)均电连接所述共用引脚(211);
各所述发热区域(22)的第二端(24)分别电连接不同的所述独立引脚(2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2)上的所述发热区域(22)呈上下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区域(22)沿其第一端(23)至其第二端(24)的长度为其片宽尺寸;
不同所述发热区域(22)的片宽尺寸沿从上往下方向递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2)为一体成型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引脚(211)与多根所述独立引脚(212)上均设置有绝缘层(25)。
CN202320795059.9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雾化模块 Active CN219593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5059.9U CN219593704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雾化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5059.9U CN219593704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雾化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3704U true CN219593704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5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5059.9U Active CN219593704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雾化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3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77931U (zh) 采用双发热丝可换雾化头的电子烟雾化器
CN211910547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JP2021536108A (ja) セラミック発熱体及び電子タバコ
CN218650275U (zh) 电磁加热线圈、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04091015U (zh) 雾化器和电子烟
CN219593704U (zh) 一种雾化模块
CN214629898U (zh) 发热丝结构及雾化器
CN212574146U (zh) 一种加热装置及电子烟
EP4298933A1 (en) Heating mechanism comprising an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coil
KR101079159B1 (ko) 개선된 구조의 플러그 조립체
CN218303453U (zh) 导液雾化机构及电子雾化器
CN215187434U (zh) 一种加热丝用安装固定结构
CN220000824U (zh) 一种发热件与雾化芯
CN115778010A (zh) 一种烟具
CN211047283U (zh) 一种磁加热线圈结构
CN217089636U (zh) 一种电子雾化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20607370U (zh) 气雾发生装置的加热组件及发热部件
KR20220136375A (ko) 무화 유닛과 무화 장치
CN216315570U (zh) 发热元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679794U (zh) 一种加热组件
CN217136828U (zh) 一体式加热雾化模块
CN219829133U (zh) 一种用于风筒的迷你加热器
JP7355896B2 (ja) ガス連通モジュール及び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CN220027409U (zh) 一种发热丝和具有该发热丝的电子雾化器
CN215637376U (zh)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