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9510U - 管状零件、管道组件及换热芯体 - Google Patents

管状零件、管道组件及换热芯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9510U
CN219589510U CN202223167308.4U CN202223167308U CN219589510U CN 219589510 U CN219589510 U CN 219589510U CN 202223167308 U CN202223167308 U CN 202223167308U CN 219589510 U CN219589510 U CN 219589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tubular part
anchor ear
pipe bod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673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培培
秦阳
赵宝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rgstrom Changzhou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rgstrom Changzhou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rgstrom Changzhou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rgstrom Changzhou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673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9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9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9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管状零件、管道组件及换热芯体,属于热交换领域。该管状零件包括管体、凸环和锥头;凸环位于管体的外壁,且与管体同轴;锥头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外径小于第二端外径,且第一端外径小于管体外径,第二端与管体的一端相连,且锥头与管体同轴。本公开能够用于换热芯体的高度密封化,使得管状零件、管道组件具有结构紧凑、连接便捷以及密封性好、实用性高的性能。

Description

管状零件、管道组件及换热芯体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热交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状零件、管道组件及换热芯体。
背景技术
换热芯体内配置有管道组件,用于流通换热介质。
在相关技术中,管道组件主要包括管状零件和套管,管状零件的外壁具有凸环。在装配时,管状零件插接在套管内,使得凸环与套管的内壁过盈配合,从而实现管状零件和套管之间的稳固装配。
然而,由于凸环与套管的内壁过盈配合,所以管状零件不易插接至套管内,导致管道组件的装配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状零件、管道组件及换热芯体,能够用于换热芯体的高度密封化,使得管状零件、管道组件具有结构紧凑、连接便捷以及密封性好、实用性高的性能。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状零件,包括管体、凸环和锥头;
所述凸环位于所述管体的外壁,且与所述管体同轴;
所述锥头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端外径,且所述第一端外径小于所述管体外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管体的一端相连,且所述锥头与所述管体同轴。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锥头的外壁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且沿所述锥头的周向延伸,所述凸起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端外径。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凸起部的外壁为圆弧形。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凸起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凸环的外径。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组件,包括套管和前一方面所述的任一种管状零件;
所述管状零件插接在所述套管内,且所述凸环与所述套管的内壁过盈配合。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套管的内径。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抱箍,所述抱箍套设在所述套管外,且位于所述凸环和所述锥头之间。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抱箍的一侧边与所述凸环相抵,所述抱箍的另一侧边与所述锥头的第二端相抵。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抱箍具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中的一个靠近所述抱箍长度方向的一端,两个所述通孔中的另一个靠近所述抱箍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再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前一方面所述的任一种管道组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由于锥头的第一端外径小于第二端外径,所以当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相互插接时,锥头的第一端会使得管状零件与外界之间地相互插接更加便捷,锥头的第一端会更容易地进入外界管路,而锥头的第二端外径大于锥头的第一端外径会有益于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之间的密封性。
并且,由于凸环位于管体的外壁处,且凸环与管体同轴,使得凸环能够有效帮助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相互插接时更加紧密,保证了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的相互插接处不会有泄露等状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管状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管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管体;
2、凸环;
3、锥头;
31、第一端;32、第二端;33、凸起部;
4、套管;
5、抱箍;
5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换热芯体内配置有管道组件,用于流通换热介质。
在相关技术中,管道组件主要包括管状零件和套管,管状零件的外壁具有凸环。在装配时,管状零件插接在套管内,使得凸环与套管的内壁过盈配合,从而实现管状零件和套管之间的稳固装配。
然而,由于凸环与套管的内壁过盈配合,所以管状零件不易插接至套管内,导致管道组件的装配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状零件。图1为管状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管状零件包括管体1、凸环2和锥头3,凸环2位于管体1的外壁,且与管体1同轴。锥头3包括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端31外径小于第二端32外径,且第一端31外径小于管体1外径,第二端32与管体1的一端相连,且锥头3与管体1同轴。
由于锥头3的第一端31外径小于第二端32外径,所以当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相互插接时,锥头3的第一端31会使得管状零件与外界之间地相互插接更加便捷,锥头3的第一端31会更容易地进入外界管路,而锥头3的第二端32外径大于锥头3的第一端31外径会有益于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之间的密封性。
并且,由于凸环2位于管体1的外壁处,且凸环2与管体1同轴,使得凸环2能够有效帮助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相互插接时更加紧密,保证了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的相互插接处不会有泄露等状况发生。
再次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锥头3的外壁具有凸起部33,凸起部33位于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之间,且沿锥头3的周向延伸,凸起部33的外径大于第二端32外径。
在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的连接过程中,锥头3的第一端31先与外界管路接触,由于凸起部33的外径大于第二端32外径,待锥头3的第一端31进入外界管路后,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之间的凸起部33能够起到将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相互插接的更加紧密的作用,防止管状零件作为流路的过程中出现泄露等状况,提高了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之间的气密性,增强了管状零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继续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33的外壁为圆弧形。
由于凸起部33的外壁为圆弧形,故而能够有效的使得凸起部33与外界管路的连接过程更加便捷,减少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相互插接时的阻力。同时,凸起部33作为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相互插接的一部分,将凸起部33的外壁设为圆弧形能够使得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地相互插接更加紧密,使得凸起部33与外界管路的内壁更加地贴合,还能够有效的防止凸起部33与外界管路相互插接的过程中对外界管路造成损伤。
继续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33的外径大于凸环2的外径。
由于凸起部33的外径大于凸环2的外径,且凸起部33和凸环2均与套管4过盈配合,故而当外界管路套设锥头3的第一端31,进而使得外界管路与凸起部33更容易地完成相互插接的过程后,外界管路与与凸环2相互插接的过程将比现有技术中外界管路直接与凸环2相互插接的过程更加便捷。同时,锥头3的凸起部33也能比凸环2更紧密的与外界管路相互插接,也进一步保证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相互插接的稳定性与气密性,提高了管状零件的可靠性。并且,在管状零件与外界管路相互插接的过程中,凸环2将会更容易的与外界管路相互插接,有益于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工作人员对管状零件的装配效率。
图2为管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组件,该管道组件包括图1所示的管状零件。
由于该管道组件包括图1所示的管状零件,所以该管道组件具备图1所示的管状零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管道组件包括套管4和管状零件,管状零件插接在套管4内,且凸环2与套管4的内壁过盈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套管4应该是遮挡在管状零件外,但为了展示管状零件,所以在图2中使用虚线来表示套管4。
由于凸环2与套管4的内壁过盈配合,使得套管4与凸环2之间相互插接地更加紧密,保证了套管4作为流路的气密性,避免套管4与凸环2之间的相互插接处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缝隙。不仅提高了管道组件的气密性,而且提高了管道组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再次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31的外径小于套管4的内径。
锥头3的第一端31的外径小于套管4的内径,使得锥头3的第一端31更便捷的进入套管4内。其中,锥头3的第一端31作为管状零件与套管4相互插接的一部分,待锥头3的第一端31进入套管4内后,使得管道组件中位于锥头3相对套管4之后的凸起部33、第二端32、管体1和凸环2均会更加便捷地进入套管4内。
示例性的,沿管体1的长度方向,锥头3的第一端31先进入套管4内,锥头3的凸起部33和第二端32及管体1和凸环2依次进入套管4内,其中,凸环2与套管4的内壁过盈配合,锥头3的凸起部33与套管4的内壁过盈配合,凸环2和凸起部33能够使得套管4与管状零件之间的装配具有更高的紧密性,更大程度上方便了使用人员对套管4与管状零件装配过程的操作,降低了装配难度,也提高了装配效率。
继续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管道组件还包括抱箍5,抱箍5套设在套管4外,且位于凸环2和锥头3之间。
将抱箍5套设在套管4外,其中,抱箍5用于将套管4与管体1更加紧密地套设在一起,能够使得套管4的内壁与管体1的外壁更大程度地贴合,进而更大程度减少了套管4的内壁与管体1的外壁之间的缝隙,有利于提升管道组件的气密性。
同时,将抱箍5位于凸环2和锥头3之间,有效利用了凸环2和锥头3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避免抱箍5影响凸环2和锥头3的使用,有益于提高管道组件的空间利用率,使得管道组件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凸环2和锥头3之间的管体1表面平整,能够使得抱箍5能够将套管4与管体1固定的更加紧密。从而实现管状零件和套管4之间的稳固装配。
示例性的,抱箍5可以为嵌入式抱箍,嵌入式抱箍呈环形,套设在套管4的外壁。抱箍5能够使得套管4与管体1之间相互插接的更加紧密,并且嵌入式抱箍能够适用于各种使用环境,通过螺栓固定保证了连接强度,有效地实现管状零件和套管4之间的稳固装配。
示例性的,抱箍5可以为沟槽式喉箍,沟槽式喉箍呈环形,套设在套管4的外壁。沟槽式喉箍通过卡扣固定保证了连接强度,有效地实现管状零件和套管4之间的稳固装配。
可选地,抱箍5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能够增强抱箍5的防锈抗腐蚀的特性,使得抱箍5能够更加经久耐用。
继续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抱箍5的一侧边与凸环2相抵,抱箍5的另一侧边与锥头3的第二端32相抵。
由于抱箍5的一侧边与凸环2相抵,抱箍5的另一侧边与锥头3的第二端32相抵,所以能够利用凸环2和锥头3对抱箍5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避免了抱箍5在套管4的轴向上出现不必要的晃动。
可选地,还可以在抱箍5的内壁与套管4的外壁之间增添橡胶圈,橡胶圈呈环形,橡胶圈能够防止污渍对套管4的侵蚀。橡胶圈柔软但韧性大,故而能够在抱箍5套设套管4时,橡胶圈受到来自抱箍5地挤压,沿套管4的长度方向向套管4的两侧延伸,能够增大套管4的受力面积,减小抱箍5对套管4的局部压力。
可选地,橡胶圈的可以为EPDM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EPDM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具有耐化学性与十分出色的耐高温性,能够用于高温的水环境中,进而能够适用于各种使用环境下,并且在各种使用环境下保证管道组件的稳定性与密封性。
继续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抱箍5具有两个通孔51,两个通孔51中的一个靠近抱箍5长度方向的一端,两个通孔51中的另一个靠近抱箍5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由于抱箍5中一个通孔51靠近抱箍5长度方向的一端,另一个靠近抱箍5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使得管体1更加稳定,从而实现管状零件和抱箍5之间的稳固装配,进而增强了管道组件的结构强度。
示例性的,通孔51用于插装螺栓。
可选地,抱箍5的两个通孔51上可增添垫片,能够防止抱箍5与外界之间的连接易松动,提高管道组件的稳定性。
可选地,抱箍5还可以具有多个通孔51,多个通孔51能够增加抱箍5与管状零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管道组件与外界之间地连接更加牢固,提升了管道组件的稳定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芯体,该换热芯体包括图2所示的管道组件。
由于该换热芯体包括图2所示的管道组件,所以该换热芯体具备图2所示的管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状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凸环(2)和锥头(3);
所述凸环(2)位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且与所述管体(1)同轴;
所述锥头(3)包括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所述第一端(31)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端(32)外径,且所述第一端(31)外径小于所述管体(1)外径,所述第二端(32)与所述管体(1)的一端相连,且所述锥头(3)与所述管体(1)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3)的外壁具有凸起部(33),所述凸起部(33)位于所述第一端(31)和所述第二端(32)之间,且沿所述锥头(3)的周向延伸,所述凸起部(33)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端(32)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33)的外壁为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33)的外径大于所述凸环(2)的外径。
5.一种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4)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管状零件;
所述管状零件插接在所述套管(4)内,且所述凸环(2)与所述套管(4)的内壁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31)的外径小于所述套管(4)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抱箍(5),所述抱箍(5)套设在所述套管(4)外,且位于所述凸环(2)和所述锥头(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5)的一侧边与所述凸环(2)相抵,所述抱箍(5)的另一侧边与所述锥头(3)的第二端(32)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5)具有两个通孔(51),两个所述通孔(51)中的一个靠近所述抱箍(5)长度方向的一端,两个所述通孔(51)中的另一个靠近所述抱箍(5)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10.一种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管道组件。
CN202223167308.4U 2022-11-28 2022-11-28 管状零件、管道组件及换热芯体 Active CN219589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7308.4U CN219589510U (zh) 2022-11-28 2022-11-28 管状零件、管道组件及换热芯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7308.4U CN219589510U (zh) 2022-11-28 2022-11-28 管状零件、管道组件及换热芯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9510U true CN219589510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0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67308.4U Active CN219589510U (zh) 2022-11-28 2022-11-28 管状零件、管道组件及换热芯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95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89510U (zh) 管状零件、管道组件及换热芯体
CN201028218Y (zh) 管件接头
CN210566870U (zh) 一种水管快速接头
CN213712189U (zh) 一种管道连接结
CN210739686U (zh) 一种用于流体导管的y型三通快插接头
KR20230101859A (ko) 가스 수집관 어셈블리
CN211951753U (zh) 内压增强管
CN220910733U (zh) 一种防脱落球墨铸铁套筒连接结构
CN214305705U (zh) 异形管路连接结构
CN219242950U (zh) 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
CN222067855U (zh) 一种薄壁管件连接结构
CN220727400U (zh) 一种液体输送用波纹金属软管
CN211231960U (zh) 一种管路接头组件
CN219810891U (zh) 一种快装式声测管
CN221004232U (zh) 一种净水管快速接头
CN216590470U (zh) 一种凸筋式波纹管及套筒连接结构
CN218408933U (zh) 一种真空绝热管用法兰接头
CN22247974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管线固定箍定装置
CN213452325U (zh) 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用pe管道连接器
CN216447665U (zh) 一种快捷式管体接头连接结构
CN218566851U (zh) 液冷板压降测试工装
CN219177173U (zh) 一种快速管接头
CN221943471U (zh) 连接装置
CN220337802U (zh) 一种可拼接式波纹管
CN216306979U (zh) 双壁波纹管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