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2950U - 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2950U
CN219242950U CN202220423877.1U CN202220423877U CN219242950U CN 219242950 U CN219242950 U CN 219242950U CN 202220423877 U CN202220423877 U CN 202220423877U CN 219242950 U CN219242950 U CN 219242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ghtening
plastic composite
adapter
composite pipe
elastic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238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爱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feng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feng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feng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feng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238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2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2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2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转接头的至少一个接口具有一体延伸的内撑导连管,还包括一组弹性密封环、收紧盘和复数块收紧片,收紧盘为环状结构且内壁具有锥度;收紧片的外表面均构设有与收紧盘内壁锥度匹配的楔形结构;安装时,套设有弹性密封环的内撑导连管插入塑料复合管内,复数块收紧片均匀环绕包覆塑料复合管端口部位的外壁,收紧盘环套在收紧片上,收紧盘在外部轴向力作用下向转接头移动,通过收紧片均匀挤压塑料复合管使其径向收缩形变进而挤压弹性密封环形变。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更稳定便捷的对接,并能增强管道与转接头连接部位的抗拉拔及密封性能,结构件所用的各零部件均容易生产制造,成本可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对接连接技术,主要是针对能够在外压力作用下形变的塑料复合管的端口对接技术,具体是用于这类管道的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传输高压流体(油、气、水等)的耐压塑料复合管道,塑料复合管材是具有耐腐蚀性能的低成本主流管材,常见的包括有塑料钢丝复合管、塑料玻纤复合管等,管材将各种能增强管道强度的材料复合于塑料中以起到增强管道的耐压性能之目的,这些复合管材同时具有在外压力作用下具有能够径向形变压缩的性能,本实用新型方案正是基于这类管材的形变特点而创新的一种连接方案。
管道在施工中,均需要在现场进行管道之间的连接,包括管道端口间的对接,也包括管道与法兰口的对接,还包括管道与转接头(诸如三通接头、直通接头、弯头等)的连接,这些对接和连接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管道的整体耐压耐用性能,管道的泄露等问题也往往是出现在对接/连接部位;此外,对接/连接的便捷性和可拆性均对管道的施工成本和效率产生直接的关键性影响。
对于管道与转接头(诸如三通接头、直通接头、弯头等)之间的连接,需要解决管道与转接头两个不同材质间的密封和抗拉拔问题,尤其是连接的方便快捷性问题,这就必须借助相应的锁紧结构并对转接头进行特定设计。现有技术中也有诸多采用连接件配合密封圈等与接头进行连接的技术,但这些连接方式基本上没有能够综合性的较好的解决让管材径向受力均匀、分散产生拉拔力的摩擦力、提供更强的抗拉及密封性能、以及更便于施工安装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此,针对性的提供一种综合创新的连接方案,以获取更佳的管道端口与转接头之间的连接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方式,以实现更稳定便捷的连接,并能增强管道与转接头之间的抗拉拔及密封性能。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转接头具有至少两个接口,所述塑料复合管端口部位的外壁为平壁,其特征在于,转接头的至少一个接口具有一体延伸的内撑导连管,该内撑导连管可插入与之连接的塑料复合管端口内;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一组弹性密封环、收紧盘和复数块收紧片,其中,所述内撑导连管管体的最大外径与塑料复合管的内径匹配,该管体上还构设有用于套设弹性密封环的内凹环槽,弹性密封环套设于内凹环槽后所形成的最大外径小于塑料复合管的内径;所述收紧盘为环状结构且内壁具有锥度;所述收紧片的外表面均构设有与收紧盘内壁锥度匹配的楔形结构,所述收紧片的长度应能覆盖环套于内撑导连管上的弹性密封环,所述收紧片的横截面呈弯弧状;安装时,所述套设有弹性密封环的内撑导连管插入塑料复合管内,所述复数块收紧片均匀环绕包覆塑料复合管端口部位的外壁,收紧盘环套在收紧片上,收紧盘在外部轴向力作用下向转接头移动,通过收紧片均匀挤压塑料复合管使其径向收缩形变进而挤压弹性密封环形变。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收紧片的内表面在对应于弹性密封环安装部位具有环凸部;在装配时,内凹环槽、弹性密封环和环凸部位于相同的横截部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收紧片的内表面沿轴向方向均匀构设复数条相互平行的内向槽,在相邻内向槽对应的收紧片外表面部位的中部开设有外向槽,所述外向槽与内向槽相互间隔且相互平行。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收紧片的外表面还构设有定位长槽,所述收紧盘上具有径向均匀分布的复数个定位凸块,每个定位凸块与对应的收紧片的定位长槽匹配,定位凸块能够于定位长槽内轴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收紧片的内表面具有摩擦增强结构。
优选的,所述收紧片设置为四块,每块收紧片上构设有五条外向槽和六条内向槽,其中一条外向槽被构设于收紧片的轴向中心线位置且作为定位长槽,所述收紧盘上对应的设置有四个定位凸块分别与四条定位长槽对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凹环槽的两侧具有抗拉增强斜沉面,所述收紧片的内表面在对应于该抗拉增强斜沉面的部位具有与之匹配的抗拉增强斜凸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撑导连管管体在远离端口的部位还构设有一圈限位外凸,所述收紧片在对应于该限位外凸的部位构设有安装定位凸环。
优选的,所述收紧盘上还设置有轴向螺栓孔,所述转接头上还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上设置有与收紧盘轴向螺栓孔对应的螺栓孔,收紧盘通过拉紧螺栓配合法兰盘向转接头移动。
优选的,所述转接头为具有三个接口的三通转接头或具有两个接口的直通弯头,每个接口的结构都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均布多块收紧片能确保均匀挤压管材径向收缩形变,能够使得弹性密封环被均匀压缩,确保整环无密封弱部,实现对接的稳定耐压;尤其是每块收紧片的内外表面均布有轴向的内向槽和外向槽,使收紧片的横截面呈波纹状,有利于在挤压收紧片时,收紧片的曲率紧随管材径向收缩形变而变化,有效确保管材径向均匀受力。
(二)该方案能使对接的塑料复合管在其内壁和外壁上均能产生强摩擦力并据此获得抗拉拔效果,相较于仅靠外壁连接的方式,既大幅增强了对接端口的抗拉力提升耐压性能,还有效分摊了提供抗拉力的表面摩擦力,有利于延长管端口的使用寿命;
(三)本方案尤其便于维护,当有渗漏发生时只需要通过紧固轴向螺栓,即可进一步压缩弹性密封环和环形密封片提升密封性;
(四)对接时只存在收紧盘轴向运动配合收紧片对塑料复合管产生的径向挤压力,不产生相对于塑料复合管的旋转剪切力,有效避免了对管道的剪切损伤;
(五)内撑导连管使得塑料复合管的端口完全与管内传输的高压流体隔离,有效保护了复合管材最薄弱的部位,确保了对接的稳定耐压;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的端口与转接头间实现更稳定便捷的对接,并能增强管道与转接头连接部位的抗拉拔及密封性能,结构件所用的各零部件均容易生产制造,成本可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头为弯头的实施例对接后的轴向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头为弯头的实施例对接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头为弯头的实施例对接后的立体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头为三通的实施例对接后的轴向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头为三通的实施例对接后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头为三通的实施例对接后的立体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支撑导连管的轴向截面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收紧片之纵截面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收紧片之横截面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收紧片之仰视角度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收紧片之俯视角度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收紧片合围时的立体图;
图13为具有法兰的三通转接头的实施例对接后的轴向截面爆炸图;
图14为具有法兰的三通转接头的实施例对接后的轴向截面图;
图15为具有法兰的弯头转接头的实施例对接后的轴向截面爆炸图;
图16为具有法兰的弯头转接头的实施例对接后的轴向截面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收紧盘之立体图。
其中:
10为收紧片、11为内向槽、12为外向槽、13为定位长槽、14为安装定位凸环、15为环凸部、16为抗拉增强斜凸面、17为摩擦增强结构、18为楔形结构;
20为支撑导连管、21为内凹环槽、22为抗拉增强斜沉面一、23为抗拉增强斜沉面二、24为限位外凸;
30为塑料复合管;
40为收紧盘、41为锥度内壁、42为定位凸块、43为轴向螺栓孔;
50为弹性密封环;
60为拉紧螺栓;
70为法兰、71为轴向螺栓孔;
80为转接头。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优选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形变塑料复合管,这类管道主要使用塑料制成,可以是PE、PP、复合塑料等等,为了增强塑料的机械强度,可以实现无需增加塑料管材管壁厚度的情况下,复合高强度材质(如钢丝、玻纤等)以大幅提升管材的耐内压性能,使得塑料管材能够适用更多的耐高内压耐腐蚀的应用场景;塑料复合管的端口部位的外壁为平壁,指的是塑料复合管至少在其对接端口的一段管道的内壁和外壁都是光滑平壁,无波纹(附图中所示出的均为塑料复合管在被挤压后的图示);耐压指的是该类塑料复合管可用于输送高压流体,能够承受极高的内部压力,具有很强的抗拉拔力,不会因为内部压强而导致管体轴向拉裂;可形变指的是这类塑料复合管具有在外压力作用下能够径向形变压缩的性能,具有一定的柔性,而不是完全不可以收缩的刚性物理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正是基于这类管材的形变特点而创新的一种连接方案,换句话说,本方案并不适用于不可径向形变的刚性管道。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转接头是用来连接塑料复合管之间,或塑料复合管与其他管道之间的转接导通接头,常见的有三通转接头、弯头转接头,如图1、4、13、15所示出的,当然,还有四通、两头直通,尽管在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并未示出,但这些都包含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无论是何种转接头,都可以采用本方案来实现与塑料复合管之间的连接。
如图1-6和13-1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用来连接塑料复合管30的端口部位和转接头80的端口部位,所述转接头80具有至少两个接口,为了确保连接部位的耐压性能,具有高抗拉拔性并能有效防止渗漏,连接结构有以下具体的结构特征:
所述转接头80的至少一个接口具有一体延伸的内撑导连管20,如图3、6、13和15所示出的,该内撑导连管20可插入与之连接的塑料复合管端口内;所述的一体延伸是指该内撑导连管20属于转接头本体的一部分,可以是一体铸造、一体成型或焊接等方式形成的转接头的一部分,转接头中可以是某一个接口具有该结构,也可以是每个接口都具有该结构,视具体使用情况选择确定。所述的内撑导连管20的管体部分的最大外径与塑料复合管30的内径匹配,如图7所示出的,在最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撑导连管20的管体在远离端口的部位还构设有一圈限位外凸24,该限位外凸的最大外径要大于塑料复合管30的内径,内撑导连管20的管体部分可塞入对接的塑料复合管30的端口内,直至塑料复合管30的端口顶止于限位外凸24,这样有利于施工工人在现场施工时对管道插入深度的精准便捷地把控;高压流体在流经该对接位置时完全经由内撑导连管内通过,使得塑料复合管30的对接端口完全与高压流体隔绝,有效的保护该薄弱部位;而且,该内撑导连管20还要用于固定并支撑弹性密封环50;
连接结构还包括有一组弹性密封环50,环套于内撑导连管20的管体,用于阻止高压流体从塑料复合管30内壁与内撑导连管20外壁之间流出;
连接结构还包括有一收紧盘40,如图1-6和13、15、17所示出的,收紧盘40为环状结构且内壁41具有锥度(即呈喇叭状)。连接结构还包括有复数(若干)块各自独立分开的收紧片10,每块收紧片10在其左右两端的外表面均构设有与收紧盘内壁锥度匹配的楔形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将轴向力转换为径向力,使得收紧盘40在外力作用下轴向靠拢转接头的动作转换为收紧盘40对收紧片10的挤压动作;为确保对收紧片10的挤压通过塑料复合管的管壁径向形变转压至弹性密封环50,所述收紧片10的长度应能同时覆盖环套于内撑导连管20上的所有弹性密封环50,以确保弹性密封环50能够被充分挤压压缩,密封性能随着弹性密封环50的压缩比提高而提升;此外,为了使得收紧片10将挤压力充分且均匀的传导给塑料复合管,也为了增大塑料复合管管壁和收紧片10之间的摩擦力(目的是为了提高轴向抗拉拔力),所述收紧片10的横截面呈弯弧状,优选的是与塑料复合管管壁的弧度曲率相匹配,以形成收紧片下表面与塑料复合管管壁的紧密贴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收紧盘的轴向靠拢转接头的动作,可以是由液压钳、夹紧工具等实现,也可以在收紧盘40上均布轴向螺栓孔43,并在转接头上设置具有螺栓孔71的法兰70,如图13-17所示的,收紧盘的轴向螺栓孔43和法兰的螺栓孔71是相互对应的,收紧盘40通过拉紧螺栓60配合法兰盘向转接头移动。作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收紧盘的内壁锥度和收紧片的楔形结构角度较小的情况下,收紧盘在被轴向施力转而挤压收紧片后即具有相互自锁的效果,收紧盘在施加的轴向挤压力消除之后(即将液压钳、夹紧工具、螺栓等取消之后),收紧盘仍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收紧片上,这是在具体实施时能够显而易见地的得到的效果,基于此,收紧盘并不必然需要螺栓来进行稳定连接,其自锁固定即可实现。
在装配时,如图1-6、13-16所示的,先将弹性密封环50套装于内撑导连管20的管体,再将内撑导连管20管体插入需要对接的塑料复合管的端口内,直至限位外凸24顶止于塑料复合管的端口,进一步的,将所述复数块收紧片10均匀环绕包覆对接塑料复合管端口部位的外壁,将端口包裹在收紧片10组成的圆环中;同时,收紧盘40环套在收紧片10上;收紧盘40在外力所产生的轴向力(可以是液压钳、夹紧工具、螺栓等施加)作用下轴向转接头移动,在收紧盘锥度内壁和收紧片楔形结构的作用下,轴向力转换为径向压力,径向压力通过收紧片10均匀挤压塑料复合管管壁,迫使塑料复合管位于收紧片的部位径向收缩形变,进而挤压弹性密封环50压缩达到一定的压缩比以实现塑料复合管端口间对接的密封;同时因为挤压带来的收紧片10与塑料复合管30外壁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内撑导连管20与塑料复合管30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塑料复合管被轴向锁定且产生强大的抗拉拔性能。
发明人在长期的实验测试过程中发现,弹性密封环50作为密封性能是否稳定的关键性部位,确保弹性密封环50获得均匀且充足的压缩比是最要的因素,如果弹性密封环50在其整环的某一弧段上因压缩不均而导致的压缩比不足,则该弧段极易出现高压流体的渗漏。因此,为了确保密封性能,一定要确保弹性密封环50能够获得均匀且充足的压缩比,因此,对弹性密封环50提供径向挤压力的收紧片的设计非常重要。为了确保充分的压缩比,所述收紧片10的内表面在对应于弹性密封环50的安装部位具有环凸部15,可以加大相应部位的形变量;为了确保更均匀的挤压,除了将收紧片10分体独立构造成符合塑料复合管管壁曲率的横截面弧形设计外,还要考虑到塑料复合管在被挤压而径向收缩形变时会产生的曲率变化,因此,收紧片10需要在不影响其轴向刚性的情况下应构造为能随之曲率进行径向变化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独创了相关结构,即,在收紧片10的内表面沿轴向方向均匀构设复数条相互平行的内向槽11,在相邻内向槽对应的收紧片10的外表面部位的中部开设有外向槽12,如图8-11所示出的,所述外向槽12与内向槽11相互间隔且相互平行,使收紧片10的横截面呈波纹状,使得收紧盘40在挤压收紧片10时,收紧片10的曲率能够紧随塑料复合管30的径向收缩形变而变化,有效确保管材径向均匀受力。这种构造的好处是,能确保均匀挤压管材径向收缩形变,能够使得弹性密封环被均匀压缩,确保弹性密封环50的整环无密封弱部,实现对接的稳定耐压。
在内撑导连管20的管体部位,构设有用于套设弹性密封环50的内凹环槽21,如图7所示出的,弹性密封环50套设于内凹环槽21后所形成的最大外径小于塑料复合管30的内径,这样就能够顺畅的将套设的弹性密封环50自塑料复合管端口塞入管内,不至于导致弹性密封环50被塑料复合管端口阻挡塞入或刮损,这样可以保护弹性密封环不会受到损伤,弹性密封环的受压密封,完全在后期受压形变时完成。也正是基于此,才需要对弹性密封环50进行挤压使其压缩实现密封,因此,连接结构在装配时同一侧相互对应的内凹环槽21、弹性密封环50和收紧片上的环凸部15位于相同的横截部位,即如图1、4、14、16所示出的,环凸部15挤压塑料复合管管壁变形内凸起,进而挤压位于内凹环槽21中的弹性密封环50使之达到一定的压缩比,在最佳实施情况下,弹性密封环50应该被压缩至原始厚度的2/3,当然,具体的压缩比根据塑料复合管实际所需承受的流体高压而定,可以通过进一步将收紧盘向转接头方向靠拢的方式来调节弹性密封环50的压缩比。
此外,因为收紧片10为各自独立的若干块,为了施工安装快捷高效及准确的环绕拼装于塑料复合管外壁,优选的,如图7、8、9所示出的,在所述收紧片10的外表面还构设有定位长槽13,并在所述收紧盘40上构设有径向均匀分布的复数个定位凸块42,每个定位凸块42与对应的收紧片的定位长槽40匹配,定位凸块42能够于定位长槽13内轴向移动。该结构可以让施工工人能够很方便准确的利用收紧盘40对若干收紧片环绕定位、快速拼装。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收紧片在管壁轴向上的定位装配,在收紧片10对应于支撑导连管20的限位外凸24的部位构设有安装定位凸环14,如图8和10所示出的,所述安装定位凸环14还能有效遮挡保护塑料复合管30的端口防止外力破坏。这种结构能够巧妙运用塑料复合管30的端口作为收紧片10在塑料复合管30轴向管壁上的定位结构,安装时工人只需要将收紧片10中部的安装定位凸环14紧贴塑料复合管30端口,即确定了收紧片10的轴向上的摆设位置,再借助收紧盘上的定位凸块42确定收紧片10各自径向上的摆设位置,即可简单精准的完成若干收紧片10的拼装。
为提升管道对接部位的抗拉拔效果,需要增加连接件与管道接触部位的摩擦力,充足的摩擦力能够防止被连接的塑料复合管被高压流体从法兰上拉开,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如图8-11所示出的,在收紧片10的内表面还具有摩擦增强结构17,这些增强结构可以是公知的任何结构,诸如齿牙等结构。
因本实用新型方案中提供抗拉拔摩擦力既有来自收紧片10与塑料复合管外壁的,也有来自于内撑导连管20与塑料复合管内壁的,为了进一步获取更大的增强抗拉拔力,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内撑导连管20的内凹环槽21的两侧构设出抗拉增强斜沉面一22和抗拉增强斜沉面一23,如图4、5所示出的,相应的,所述收紧片10的内表面在对应于该抗拉增强斜沉面的部位具有与之匹配的抗拉增强斜凸面16,如图8所示出的。这种设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在内凹环槽21的两边设置抗拉增强斜沉面22和23,配合收紧片的抗拉增强斜凸面16的挤压,使塑料复合管管壁受挤压径向收紧后管壁均匀内凸,所形成的凹凸匹配的结构有利于大幅提高塑料复合管内壁与内撑导连管20之间的结合强度,可大幅提升连接的抗拉拔性能;(二)内凹环槽21两边设置抗拉增强斜沉面,可以使得塑料复合管管壁朝向弹性密封环50的收缩在轴向上施力更加均匀宽实,有利于管壁内凸部分形成平缓而非尖锐的物理结构,易于与弹性密封环形成最佳的面接触(而非点接触),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将所述收紧片10设置为四块,每块收紧片上构设有五条外向槽12和六条内向槽11,其中一条外向槽12被构设于收紧片的轴向中心线位置且作为定位长槽13,所述收紧盘40上对应的设置有四个定位凸块42分别对应于四块收紧片的四条定位长槽。当然,在运用本实用新型方案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上述数量进行调整优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转接头具有至少两个接口,所述塑料复合管端口部位的外壁为平壁,其特征在于,转接头的至少一个接口具有一体延伸的内撑导连管,该内撑导连管可插入与之连接的塑料复合管端口内;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一组弹性密封环、收紧盘和复数块收紧片,其中,
所述内撑导连管管体的最大外径与塑料复合管的内径匹配,该管体上还构设有用于套设弹性密封环的内凹环槽,弹性密封环套设于内凹环槽后所形成的最大外径小于塑料复合管的内径;所述内撑导连管管体在远离端口的部位还构设有一圈限位外凸;所述收紧片在对应于该限位外凸的部位构设有安装定位凸环;
所述收紧盘为环状结构且内壁具有锥度;
所述收紧片的外表面均构设有与收紧盘内壁锥度匹配的楔形结构,所述收紧片的长度应能覆盖环套于内撑导连管上的弹性密封环,所述收紧片的横截面呈弯弧状;
安装时,所述套设有弹性密封环的内撑导连管插入塑料复合管内,所述复数块收紧片均匀环绕包覆塑料复合管端口部位的外壁,收紧盘环套在收紧片上,收紧盘在外部轴向力作用下向转接头移动,通过收紧片均匀挤压塑料复合管使其径向收缩形变进而挤压弹性密封环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片的内表面在对应于弹性密封环安装部位具有环凸部;在装配时,内凹环槽、弹性密封环和环凸部位于相同的横截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片的内表面沿轴向方向均匀构设复数条相互平行的内向槽,在相邻内向槽对应的收紧片外表面部位的中部开设有外向槽,所述外向槽与内向槽相互间隔且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片的外表面还构设有定位长槽,所述收紧盘上具有径向均匀分布的复数个定位凸块,每个定位凸块与对应的收紧片的定位长槽匹配,定位凸块能够于定位长槽内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片的内表面具有摩擦增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片设置为四块,每块收紧片上构设有五条外向槽和六条内向槽,其中一条外向槽被构设于收紧片的轴向中心线位置且作为定位长槽,所述收紧盘上对应的设置有四个定位凸块分别与四条定位长槽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环槽的两侧具有抗拉增强斜沉面,所述收紧片的内表面在对应于该抗拉增强斜沉面的部位具有与之匹配的抗拉增强斜凸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盘上还设置有轴向螺栓孔,所述转接头上还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上设置有与收紧盘轴向螺栓孔对应的螺栓孔,收紧盘通过拉紧螺栓配合法兰盘向转接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为具有三个接口的三通转接头或具有两个接口的直通弯头,每个接口的结构都相同。
CN202220423877.1U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9242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3877.1U CN219242950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3877.1U CN219242950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2950U true CN219242950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8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23877.1U Active CN219242950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2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67568A (en) Plastic pipe adaptor for a mechanical joint
CN217108728U (zh) 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法兰端口的对接构件
CN219242950U (zh) 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
CN211118122U (zh) 输送管道及其管道连接装置
CN111188955B (zh) 一种可实现快速连接的管卡及管卡组件
CN210687342U (zh) 一种玻璃纤维带缠绕复合管金属接头
CN209892894U (zh) 一种用于管体连接的金属扣压式连接组件
CN114542840B (zh) 用于可形变塑料复合耐压管端口间的对接结构件
CN210687423U (zh) 一种复合管金属接头
CN211599920U (zh) 一种内衬管连接接头
CN108930855B (zh) 一种适用于紧凑空间的液压管道柔性连接结构和方法
CN219734489U (zh) 一种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
CN111520562A (zh) 改善复合管结构稳定性的法兰连接装置
CN212960335U (zh) 一种锁扣式连接法兰
CN220706650U (zh) 钢塑转换接头
CN205402005U (zh) 金属管道螺旋环压卡环插销互锁连接结构
CN212338517U (zh) 一种金属水管防沉防拉的卡压管接头
KR19980072685A (ko) 금속관체의 밀봉접속장치
CN220727400U (zh) 一种液体输送用波纹金属软管
CN205402002U (zh) 金属管道螺旋环压卡环摩擦自锁连接结构
CN218919888U (zh) 一种快速搭接的hpvc电力管
US20240142025A1 (en) Pipe fittings and assemblies
CN213177248U (zh) 一种pe钢丝复合管材的连接件
CN214999953U (zh) 波纹管接头
CN219140087U (zh) 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