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0087U - 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 - Google Patents

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0087U
CN219140087U CN202320888185.9U CN202320888185U CN219140087U CN 219140087 U CN219140087 U CN 219140087U CN 202320888185 U CN202320888185 U CN 202320888185U CN 219140087 U CN219140087 U CN 219140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inner sleeve
sleeve
pipelin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81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oukaif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oukaif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oukaif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oukaif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81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0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0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0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集输及化工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包括接头内套,用于套设在两个管道的对接处,接头内套的两端外壁具有套接段,接头内套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止位部;以及接头外套,设置为两个,分别套接在接头内套两端的套接段上,且接头外套的内部具有渐变挤压部,通过两个接头外套移动至止位部,渐变挤压部沿径向挤压接头内套,以使接头内套与管道压紧。本实用新型依靠接头外套在径向挤压接头内套,使接头内套产生塑性变形,紧紧扣压在管道外壁,即可完成接头安装施工,实现密封,施工工序简化,缩短工期,安装无需进行管端对正;无需动火作业,操作简单,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低。

Description

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集输及化工管道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
背景技术
按照所处的环境,管道可分为城市管网和长输埋地管道,无论哪种管道,均具有分布范围广,运输距离长的特点。在油气集输和化工管道输送系统领域,管道与管道、管道与管件的连接方式大多采用对缝焊接技术。焊接前需要将待焊接的两个部件(管道与管道、管道与管件)进行管端对正,往往采用工装辅助,工装较为笨重,施工难度大,且在连接处需开挖较大施工空间(地面管道);由于焊接属动火作业,管道焊接需专业人员,且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较高。如果发生管道泄漏,由于输送介质多为易燃易爆液体,焊接的安全隐患较大,且修补处的防腐也难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焊接进行管道对接施工难度大且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包括:
接头内套,用于套设在两个管道的对接处,所述接头内套的两端外壁具有套接段,所述接头内套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止位部;以及
接头外套,设置为两个,分别套接在所述接头内套两端的套接段上,且所述接头外套的内部具有渐变挤压部,通过所述接头外套移动至止位部,所述渐变挤压部沿径向挤压接头内套,以使所述接头内套与管道压紧。
可选地,所述接头外套的内部具有沿其自身轴向贯穿的外套孔,所述渐变挤压部设置于所述外套孔上。
可选地,所述渐变挤压部包括沿远离止位部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导向段、挤压变形段、中部压紧段、应力释放段和末端压紧段,且所述导向段、挤压变形段、中部压紧段和末端压紧段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应力释放段为鼓型,且所述鼓型的中部直径大于所述中部压紧段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接头内套的止位部为两个对称设置的环形凸台,且两个所述环形凸台之间具有定位部,两个所述接头外套的相对侧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凸台配合的环形凹槽。
可选地,所述接头内套的内部具有沿其自身轴向贯穿的内套孔,所述接头内套通过所述内套孔套设在管道对接处。
可选地,所述接头内套的内套孔上沿周向设置有一圈变形槽,且所述变形槽沿接头内套的轴向设置为多个,所述变形槽受压变形时形成扣紧管道的齿牙结构。
可选地,所述接头内套的中部内壁上设置有一圈限位凸台,挤压时,两个管道的端部与所述限位凸台相抵。
可选地,所述接头内套的套接段包括沿远离止位部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变径段,各个所述变径段的外径沿远离止位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还包括防腐隔环,所述防腐隔环包括导向部和设置于导向部中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大于管道内径,所述导向部的外径沿靠近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导向部的两端用于分别插设在两个管道内,且两个所述管道的端部与所述连接部相抵。
可选地,所述防腐隔环的两端与两个管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胶。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接头内套和接头外套,采用扣压技术,将接头外套沿轴向安装到指定位置,依靠接头外套在径向挤压接头内套,使接头内套产生塑性变形,紧紧扣压在管道外壁,即可完成接头安装施工,实现密封,施工工序简化,缩短工期,安装无需进行管端对正;通过扣压式密封接头连接管路,无需动火作业,施工设备操作简单,无需专业人员,且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低;
进一步,可实现带压抢修,无施工风险,修复后不降低管道防腐质量;内防腐管道无需预留未防腐段,一次施工完成,无需再补充防腐,提升防腐质量,减少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装配前);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装配后);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头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头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腐隔环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0-接头内套;11-套接段;111-第一段;112-第二段;113-第三段;12-止位部;13-定位部;14-内套孔;141-变形槽;142-限位凸台;
20-接头外套;21-外套孔;22-渐变挤压部;221-导向段;222-挤压变形段;223-中部压紧段;224-应力释放段;225-末端压紧段;23-环形凹槽;
30-防腐隔环;31-导向部;32-连接部;
40-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的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形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形态也可能更为复杂。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为了能够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作具体说明:
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包括:接头内套10和接头外套20,其中,所述接头内套10用于套设在两个管道40的对接处,所述接头内套10的两端外壁具有套接段11,所述接头内套10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止位部12;所述接头外套20设置为两个,分别套接在所述接头内套10两端的套接段11上,且所述接头外套20的内部具有渐变挤压部22,通过所述接头外套20移动至止位部12,所述渐变挤压部22沿径向挤压接头内套10,以使所述接头内套10与管道40压紧。
通过将接头外套20套接在接头内套10上,并将接头内套10套设在管道40对接处,通过将接头外套20沿轴向移动安装到指定位置,由于接头内套10与接头外套20的机械结构,接头外套20在径向挤压接头内套10,使接头内套10产生塑型变形,紧紧扣压在待连接管道40的外壁,实现密封。
如此,一方面使施工工序简化,缩短工期,安装无需进行管端对正,也无需开挖地面留出施工位置,将接头外套20安装到指定位置,即可完成施工;并且,无需动火作业,施工设备简单,无需专业人员,技能要求低,且不受环境和天气的影响;进一步,可实现带压抢修,无施工风险,修复后不降低管道40的防腐质量。
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外套20的内部具有沿其自身轴向贯穿的外套孔21,所述渐变挤压部22设置于所述外套孔21上。具体的,通过在接头外套20内部设置沿其自身轴向贯穿的外套孔21,能够保证接头外套20通过外套孔21套设在接头内套10上;通过所述渐变挤压部22设置于外套孔21上,以便接头外套20沿轴向向靠近接头内套10的止位部12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渐变挤压部22对接头内套10进行径向挤压,从而使接头内套10产生塑性变形以扣压在待连接管道40的外壁上。
示例性的,接头外套20的外部呈两段式圆柱形结构,便于接头压紧操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外套20的强度大于接头内套10的强度,所述接头内套10的弹性大于接头外套20的弹性。如此,利于接头外套20对接头内套10产生挤压作用力,并使接头内套10产生塑性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渐变挤压部22包括沿远离止位部12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导向段221、挤压变形段222、中部压紧段223、应力释放段224和末端压紧段225,且所述导向段221、挤压变形段222、中部压紧段223和末端压紧段225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应力释放段224为鼓型,且所述鼓型的中部直径大于中部压紧段223的直径。具体的,所述渐变挤压部22设置呈多段式结构,可利于分段式地对接头内套10进行挤压,从而使接头内套10逐渐产生塑性变形。导向段221的直径保持在设定值,导向段221的直径与接头内套10的外径相适配,主要起到移动导向的作用;挤压变形段222的直径开始变化,且变化程度较大,沿背离止位部12的方向逐渐减小,挤压变形段222主要起到对接头内套10进行径向挤压的作用;中部压紧段223的直径变化程度较小,中部压紧段223主要起到挤压接头内套10变形槽141的作用;应力释放段224通过释放应力使接头内套10的第二段112的末端变形呈鼓型,起到防止接头松脱的作用;末端压紧段225的直径继续减小,以起到压紧接头内套10末端第三段113的作用。如此,通过多段式设计的渐变挤压部22,能够在接头外套20沿轴向向靠近止位部12移动的过程中,渐进式地对接头内套10起到径向挤压的作用,从而使接头内套10能够较舒缓地产生塑性变形,并扣压在待连接管道40外壁上,实现密封连接。
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内套10的止位部12为两个对称设置的环形凸台,且两个所述环形凸台之间具有定位部13,两个所述接头外套20的相对侧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凸台配合的环形凹槽23。具体的,环形凸台的外径大于所述接头内套10的中部外径,通过设置环形凸台,利于与接头外套20上的环形凹槽23配合,从而使接头外套20在移动至止位部12时起到对接头外套20的止位作用,防止其移位过度。所述定位部13用于接头压紧时便于固定扣压工具,同时,也作为扣压的受力点。
可以理解的,所述接头内套10的内部具有沿其自身轴向贯穿的内套孔14,所述接头内套10通过所述内套孔14套设在管道40对接处。其中,通过在接头内套10内部设置沿其自身轴向贯穿的内套孔14,能够保证接头内套10通过内套孔14套设在管道40对接处。内套孔14与待连接管道40的外壁为间隙配合,以确保接头内套10在初始状态下能够顺畅地套设在管道40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内套10的内套孔14上沿周向设置有一圈变形槽141,且所述变形槽141沿接头内套10的轴向设置为多个,所述变形槽141受压变形时形成扣紧管道40的齿牙结构。具体的,通过设置变形槽141,能够利于在接头内套10受到挤压时发生挤压变形,由变形槽141形成齿牙结构,紧紧扣压在管道40外壁上,起到密封作用。为了起到更好地变形密封效果,可以沿接头内套10的轴向设置多个变形槽141,具体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及管道40厚度综合考虑。
可以理解的,所述接头内套10的中部内壁上设置有一圈限位凸台142,挤压时,两个管道40的端部与所述限位凸台142相抵。其中,所述限位凸台142设置在内套孔14的中部,通过设置限位凸台142,可在挤压时使两个待连接管道40的端部抵靠在限位凸台142的两侧,能够保证两个待连接管道40的端部之间留有间隙,且该间隙能够通过限位凸台142控制在设定范围内,从而满足管道40的连接要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内套10的套接段11包括沿远离止位部12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变径段,各个所述变径段的外径沿远离止位部12的方向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头内套10的套接段11包括沿远离止位部12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段111、第二段112和第三段113,所述第一段111、第二段112和第三段113的外径逐渐减小。在其他实施例中,变径段的设置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这里不作限定。通过使套接段11分为外径逐渐减小的多个变径段,可利于接头外套20在套设在接头内套10上时,逐步对接头内套10施力。
另外,参阅图5,所述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还包括防腐隔环30,所述防腐隔环30包括导向部31和设置于导向部31中部的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的外径大于管道40内径,所述导向部31的外径沿靠近连接部32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导向部31的两端用于分别插设在两个管道40内,且两个所述管道40的端部与所述连接部32相抵。具体的,所述防腐隔环30设置于两个管道40的对接处,即对应于接头内套10内壁上的限位凸台142处,连接部32的外径大于管道40内径,且连接部32的外径小于接头内套10上一圈限位凸台142围合的内径,导向部31的外径小于连接部32的外径,导向部31的外径与待连接管道40的内径相配合,如此,可使连接部32位于两个管道40端部与限位凸台142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导向部31的两端连接于两个管道40的端部内。更具体的,导向部31的端部外径略小于管道40的内径,且沿靠近连接部32的方向所述导向部31的外径逐渐增大,导向部31的中段外径与管道40的内径相等,靠近连接部32处的导向部31的外径大于管道40的内径,保证连接部32插入后与管道40的内壁紧密连接,防止腐蚀性液体与管端接触发生腐蚀。对于内防腐管道40,可以通过设置防腐隔环30,无需预留未防腐段,一次施工完成,无需补充防腐,能够提升内涂层防腐管道40的防腐质量,减少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难度。防腐隔环30可采用具有防腐性的材质,例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PE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腐隔环30的两端与两个管道4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具体的,对于防腐管道40,在安装防腐隔环30后,通过在防腐隔环30的两端与两个管道40的内壁之间涂敷密封胶,更利于提高密封质量,保证密封效果。
所述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安装施工前,先将待连接的管道40的外壁进行打磨,打磨长度略长于接头内套10的长度,除去表面浮锈及其他污物,保证其表面光洁,内涂层防腐管道40还需保证管口切口处整齐无污。安装施工时,先将接头外套20套设在待安装接头的管道40上,再将接头内套10安装到指定位置,在管道40上做好标记,接头外套20套设在接头内套10上,并将接头内套10套设在一端管道40的端口,再通过扣压工具将接头外套20沿轴向移动安装到指定位置,观察接头外套20与管道40的标记有无错位,确认无误后,完成一端管道40的安装,另一端管道40的安装只需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安装时两个管道40接口处需顶紧。如果是防腐管道40,只需在两端管道40安装的中间工序将防腐隔环30插入已完工的管道40内即可,两个管道40与防腐隔环30需顶紧,且可在防腐隔环30与管道40内壁间涂抹密封胶,提高密封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通过设置接头内套10和接头外套20,采用扣压技术,将接头外套20沿轴向安装到指定位置,依靠接头外套20在径向挤压接头内套10,使接头内套10产生塑性变形,紧紧扣压在管道40外壁,即可完成接头安装施工,实现密封,施工工序简化,缩短工期,安装无需进行管端对正;通过扣压式密封接头连接管路,无需动火作业,施工设备操作简单,无需专业人员,且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低;进一步,可实现带压抢修,无施工风险,修复后不降低管道40防腐质量;内防腐管道40无需预留未防腐段,一次施工完成,无需再补充防腐,提升防腐质量,减少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难度。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头内套,用于套设在两个管道的对接处,所述接头内套的两端外壁具有套接段,所述接头内套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止位部;以及
接头外套,设置为两个,分别套接在所述接头内套两端的套接段上,且所述接头外套的内部具有渐变挤压部,通过所述接头外套移动至止位部,所述渐变挤压部沿径向挤压接头内套,以使所述接头内套与管道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外套的内部具有沿其自身轴向贯穿的外套孔,所述渐变挤压部设置于所述外套孔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挤压部包括沿远离止位部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导向段、挤压变形段、中部压紧段、应力释放段和末端压紧段,且所述导向段、挤压变形段、中部压紧段和末端压紧段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应力释放段为鼓型,且所述鼓型的中部直径大于所述中部压紧段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内套的止位部为两个对称设置的环形凸台,且两个所述环形凸台之间具有定位部,两个所述接头外套的相对侧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凸台配合的环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内套的内部具有沿其自身轴向贯穿的内套孔,所述接头内套通过所述内套孔套设在管道对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内套的内套孔上沿周向设置有一圈变形槽,且所述变形槽沿接头内套的轴向设置为多个,所述变形槽受压变形时形成扣紧管道的齿牙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内套的中部内壁上设置有一圈限位凸台,挤压时,两个管道的端部与所述限位凸台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内套的套接段包括沿远离止位部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变径段,各个所述变径段的外径沿远离止位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还包括防腐隔环,所述防腐隔环包括导向部和设置于导向部中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大于管道内径,所述导向部的外径沿靠近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导向部的两端用于分别插设在两个管道内,且两个所述管道的端部与所述连接部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隔环的两端与两个管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胶。
CN202320888185.9U 2023-04-20 2023-04-20 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 Active CN219140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8185.9U CN219140087U (zh) 2023-04-20 2023-04-20 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8185.9U CN219140087U (zh) 2023-04-20 2023-04-20 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0087U true CN219140087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3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8185.9U Active CN219140087U (zh) 2023-04-20 2023-04-20 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00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1067B (zh) 软管连接方法和连接装置
KR101505678B1 (ko) 서비스불가능한 유체 커플링
EP3258154A1 (en) Hoses and hose adaptors
US10473243B2 (en) Hose repair kit with live swivel coupling
WO2008150449A1 (en) Snap-fit fitting for corrugated stainless steel tubing
CN107956949B (zh) 重防腐燃气用钢塑转换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CN219140087U (zh) 管道连接用扣压式密封接头
CN204114410U (zh) 流体接头
CN216590461U (zh) 一种与钢丝骨架软管进行连接的快速接头、组件及专用扳手
CN202646989U (zh) 管接头组件以及包括该组件的安全锁定管线连接系统
CN207599202U (zh) 带有高强度防腐涂层的金属管道连接结构
CN219242950U (zh) 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
WO2019080896A1 (zh) 带有高强度防腐涂层的金属管道连接结构
CN219655477U (zh) 一种高压高气密度扩口管接头
CN213576133U (zh) 一种三通接头
CN219796414U (zh) 一种带法兰密封的单排多孔柔性复合管
CN210890551U (zh) 一种t型三通承插压合管件
CN216045959U (zh) 管道连接器
CN220706650U (zh) 钢塑转换接头
CN217540036U (zh) 一种快接式三通接头
CA3029297C (en) Hose repair kit with live swivel coupling
WO2019080894A1 (zh) 金属管道卡环式连接结构
CN212960384U (zh) 快装螺纹式免维护钢塑转换接头
CN216666766U (zh) 一种航空液压系统的新型管路连接件
CN210890548U (zh) 一种承插压合式金属管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