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3222U - 动态称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态称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3222U
CN219573222U CN202222551450.2U CN202222551450U CN219573222U CN 219573222 U CN219573222 U CN 219573222U CN 202222551450 U CN202222551450 U CN 202222551450U CN 219573222 U CN219573222 U CN 219573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tape machine
weight
adhesive tap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14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云蛟
彭华
王涛
唐波
路子恒
李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14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3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3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3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态称重装置,包括:胶带机,称重平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影像单元,存储器。胶带机被构造成具有用于承载并传输物品的传送带;称重平台紧贴设置于靠近所述胶带机的入口端一侧的传送带的载物面的下方,所述称重平台被构造成适用于检测位于所述胶带机上的物品的重量: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胶带机的入口端并被构造成适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进入所述胶带机;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胶带机的出口端并被构造成适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离开所述胶带机;影像单元设置于所述胶带机旁并被构造成用于获取进入所述胶带机的所述物品的图像;以及存储器,被构造成用于存储物品的图像和重量数据。

Description

动态称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种实施例涉及一种动态称重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胶带机上的多个物品的连续称重的动态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不论是物流行业还是运输行业都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在物流行业中,大量的物品在传动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个物品的重量进行称取,以便于对运输能力进行评估,以及对每个物品的重量进行检测以与上传的重量清单进行对比分析。
在多个物品的称重过程中,通常是通过胶带机对物品进行称重,然而胶带机在制造时,具体的传输距离方向的尺寸不能小于1.2m,小于该尺寸时,胶带机的运行则会不稳定,因此无法通过缩小胶带机的尺寸实现多个物品的连续称量。通常情况下包裹的间距为30~50里面,如果通过增大包裹间距以实现胶带机上只有一个物品,从而实现胶带机工作状态下连续称重,则会使得称重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能够实现对胶带机上传送的多个物品进行连续称重的动态称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态称重装置,包括:胶带机,称重平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影像单元,存储器。
胶带机被构造成具有用于承载并传输物品的传送带;称重平台紧贴设置于靠近所述胶带机的入口端一侧的传送带的载物面的下方,所述称重平台被构造成适用于检测位于所述胶带机上的物品的重量: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胶带机的入口端并被构造成适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进入所述胶带机;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胶带机的出口端并被构造成适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离开所述胶带机;影像单元设置于所述胶带机旁并被构造成用于获取进入所述胶带机的所述物品的图像;以及存储器,被构造成用于存储物品的图像和重量数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态称重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基座。
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胶带机上并位于所述胶带机的入口端,并被构造成用于安装所述第一传感器和影像单元;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胶带机上并位于所述胶带机的出口端,并被构造成用于安装所述第二传感器;基座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垂直连接,并被构造成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胶带机还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一从动轮。
第一驱动轮设置于第一支撑架上,并被构造成可在驱动力的作用下转动从而驱动传送带运转,和/或可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下移动以调节第一驱动轮的高度;第一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并被构造成可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下移动以调节第一从动轮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称重平台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传送带的载物面的下方,并被构造成可通过所述支架上下调整所述称重平台的高度;所述称重平台的高度高于所述胶带机入口端传送带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存储器被构造成还存储有不同的参考重量位于称重平台外的传送带的载物面时对应的不同的参考平衡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态称重装置还包括:测重单元,其与所述称重平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连接,所述测重单元包括:获取模块,检测查找模块,确定模块。
获取模块被构造成用于获取第i物品位于所述称重平台上方的传送带时的初始重量;检测查找模块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第i-1物品未离开所述胶带机且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i+1物品未进入所述胶带机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i-1物品的实际重量从存储器中查找与所述第i-1物品的实际重量对应的第i-1平衡系数;确定模块被构造成用于根据所述i-1平衡系数和所述初始重量,确定所述第i物品的实际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态称重装置还包括输入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胶带机的入口端之前,被构造成适用于接收待称重的物品,并将所接收的物品传输到胶带机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态称重装置还包括输出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胶带机的出口端之后,并被构造成适用于接收胶带机称重后的物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态称重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撑架,第三传感器,杀菌装置。
第三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输出传送机构上;第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架上,并被构造成适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进入所述输出传送机构;杀菌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架上,并被构造成在所述输出传送机构上具有物品的情况下,对物品进行消毒。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中的任一个包括:光发射器,光接收器。
光发射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或者第三支撑架的一个立柱上,并被构造成适用于发射光束;光接收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或者第三支撑架的另一个立柱上,并被构造成适用于接受从所述光发射器发射的光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态称重装置还包括:指示器,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上,并被构造成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变化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态称重装置,还包括:显示装置,与所述测重单元相连,并被构造成用于显示所述第i物品的图像和实际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态称重装置,还包括:打印装置,与所述显示装置相连,并被构造成用于将每个物品的图像与实际重量进行关联打印,以形成多个物品的重量检测清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在胶带机上设置称重平台能够实现胶带机不停止的情况下对多个物品的重量进行连续测量,避免了缩小胶带机尺寸造成的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也能够避免通过增大物品间距产生的测量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态称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续称重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态称重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个物品位于称重平台上的动态称重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第一、第二个物品处于胶带机上的动态称重装置的侧视示意图;以及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第四个物品位于胶带机上的动态称重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重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物品的图像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和应用等处理,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了必要保密措施,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获取或采集用户物品的图像信息之前,均获取了用户的授权或同意。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胶带机的尺寸可以设置为120cm,包裹间距为40cm,称重平台的尺寸为40cm。通常的包裹的尺寸为30cm。以上涉及的具体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态称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态称重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个物品位于称重平台上的动态称重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第一、第二个物品处于胶带机上的动态称重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第三、第四物品位于胶带机上的动态称重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重单元的示意图。
结合图1、图3-图7所示,动态称重装置100可以包括胶带机200、称重平台300、第一传感器400、第二传感器500、影像单元600和存储器(图中未示出)。
胶带机200具有用于承载并传输物品的传送带210,适用于传输例如行李箱、包裹、旅行包之类的多个物品。称重平台300设置于靠近胶带机200的输入端(入口端)一侧且与物品接触的传送带210(载物面)的下方。存储器,被构造成用于存储物品的图像和重量数据。或者所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与不同的参考重量位于称重平台外的传送带的载物面时对应的不同的参考平衡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动态称重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架1401、第二支撑架1402和第三支撑架1403。第一支撑架1401设置在胶带机200上并位于胶带机200的入口端,第一传感器400和影像单元600安装在第一支撑架1401上。第二支撑架1402设置在胶带机200上并位于胶带机200的出口端,第二传感器500安装在第二支撑架1402上。第三支撑架1403设置在输出传送机构1000上,第三传感器1100和杀菌装置1200安装在第三支撑架1403上。所述胶带机200的下部设置有基座140,所述第一支撑架1401、第二支撑架1402的下端连接至基座140上,例如第一支撑架1401、第二支撑架1402的垂直连接于基座140上。动态称重装置,还可包括:指示器(图中未示出),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撑架1401、第二支撑架1402、第三支撑架上1403,并被构造成第一传感器400、第二传感器500,第三传感器1100的工作状态变化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例如,物品经过时,指示器显示橘色、或黄色光,当物品完全经过后,显示绿色光,以方便使用者获知传送带上物品的传输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胶带机200还包括:
第一驱动轮220,设置于第一支撑架1401上,并被构造成在驱动力的作用下转动从而驱动传送带210运转,和/或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下移动以调节第一驱动轮220的高度;以及
第一从动轮230,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402上,并被构造成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二支撑架2402上下移动以调节第一从动轮230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称重平台300通过支架310固定于所述传送带210的载物面的下方,并被构造成可通过所述支架310上下调整所述称重平台300的高度,例如所述支架310的下端连接至基座140上,并被构造成能够通过左右移动所述支架310以调整所述称重平台300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称重平台300的高度高于所述胶带机入口端传送带210的高度。称重平台300适用于检测位于胶带机200上的物品的初始重量。第一传感器400适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进入胶带机200。第二传感器500适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离开胶带机200。影像单元600,用于获取进入胶带机200的物品的图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动态称重装置还包括测重单元700,如结合图3至图7所示,所述测重单元700可以与所述称重平台300、多个传感器(第一传感器400、第二传感器500第三传感器1100)相连,所述测重单元700被构造成可以包括获取模块710、检测查找模块720、确定模块730、存储模块740、控制芯片750。获取模块被配置成:获取第i物品位于称重平台300上方的传送带210时的初始重量;检测查找模块720被构造成在第二传感器500检测到第i-1物品未离开胶带机200且第一传感器400检测到第i+1物品未进入胶带机200的情况下,根据第i-1物品的实际重量从存储器中查找与第i-1物品的实际重量对应的第i-1平衡系数;确定模块被构造成根据i-1平衡系数和初始重量,确定第i物品的实际重量;存储模块被配置成将第i物品的图像和实际重量关联存储至存储器中。控制芯片750被构造成用于与所述测重单元700相连的多个传感器或杀菌装置进行信号交互,例如检测信号、控制信号的交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动态称重装置100启动后,第一物品S1在称重平台300处被称量时,第一传感器400检测到第二物品S2并未进入胶带机200,此时第一物品S1的重量可以被准确测量。在第二物品S2被称重平台300称量时,如果第二传感器500检测到第一物品S1并未离开胶带机200且第一传感器400检测到第三物品S3未进入胶带机200,此时利用称重平台300测量第二物品S2的初始重量,同时从存储器中查找与第一物品S1的重量对应的第一平衡系数,从而使得能够根据第二物品S2的初始重量、第一物品S1的重量和第一平衡系数准确计算出第二物品S2的实际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第三物品S3被称重平台300测量时,第二传感器500检测到第二物品S2未离开胶带机200,第一传感器400检测到第四物品S4未进入胶带机200,此时可以根据第三物品S3的初始重量以及第二物品S2的实际重量对应的第二平衡系数计算得到第三物品S3的实际重量,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后续每一个物品的实际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上述方法确定每个物品的重量之前或之后,可以利用影像单元600获取该物品的图像,将该物品的图像和重量关联存储,其中,图像可以指物品的标签图像,也可以是识别物品上的标签得到的用于表征该物品的条码信息或编号信息,影像单元600可以包括摄像机或条码识别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在胶带机200上设置称重平台300能够实现胶带机200不停止的情况下对多个物品的重量进行连续测量,避免了缩小胶带机200尺寸造成的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也能够避免通过增大物品间距产生的测量效率低下的问题。
如图1所示,动态称重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显示装置800,显示装置800被构造成用于显示第i物品的图像和实际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显示装置800的设置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实时查看每个物品的重量、或者物品的所有人查看自己的物品的重量,例如在某些物品超标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如图1所示,动态称重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打印装置900。打印装置900被构造成可以将每个物品的图像与实际重量进行关联打印,以形成多个物品的重量检测清单。例如,可以将打印的物品的图像和重量贴附在物品上、或者用于存档查询、或者由物品的所有人携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打印装置900的设置则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重量检测清单,以便于工作人员根据该报告进行后续的处理,例如可以根据报告和上报的物品重量计算误差。
如图1所示,动态称重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输出传送机构1000。输出传送机构1000设置在胶带机200的出口端之后,适用于接收胶带机200称重后的物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输出传送机构1000的设置可以避免每个物品从胶带机200离开时需要人工进行搬运的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动态称重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三传感器1100和杀菌装置1200。第三传感器1100适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进入输出传送机构1000。杀菌装置1200被构造成在输出传送机构1000上具有物品的情况下,在测重单元700的控制下对位于输出传送机构1000上的物品进行消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杀菌装置1200的使用可以避免物品在多个人员(可以包括工作人员和物品的所有权人)之间传递时,由于物品上存留的细菌或病毒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动态称重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输入传送机构1300。输入传送机构1300设置在胶带机200的入口端之前,适用于接收被称重的物品、并将所接收的物品传输到胶带机200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输入传送机构1300的输入端可以与其他的传送装置连接。输入传送机构1300的设置能够避免人工依次放置物品造成的称重效率低下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第一支撑架1401上的第一传感器400检测到该物品的情况下执行上述连续称重方法,其中,影像单元600可以对该物品进行图像的采集。在第二支撑架1402的第二传感器500检测到该物品位于第二传感器500的检测区域的情况下可以确定该物品离开胶带机200。在物品离开传胶带机200的情况下,在经过第三传感器1100的检测区域时,第三传感器1100探测到该物品时,测重单元700控制杀菌装置1200对该物品进行消毒,接着物品继续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传感器400、第二传感器500和第三传感器1100中的任一个为光障类传感器,例如可以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400、第二传感器500和第三传感器1100中的任一个可以包括具有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的激光器,激光器接收器根据激光发射器朝向传送设备发射的激光被反射之后的激光强度确定是否存在物品。例如,激光器可以包括单线激光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发射器安装在第一支撑架1401、第二支撑架1402或者第三支撑架1403的一个立柱上,适用于发射光束。光接收器安装在第一支撑架1401、第二支撑架1402或者第三支撑架1403的另一个立柱上,适用于接受从光发射器发射的光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物品进入(或离开)胶带机200时,立柱上的光发射器发射光束,由于物品的阻挡使得光接收器无法接收到对应的光束,从而可以确定有物品移动至该探测器的检测区域内。
连续称重方法应用于动态称重装置100,动态称重装置100可以包括胶带机200和称重平台300,称重平台300设置于靠近胶带机200输入端一侧且位于与物品接触的传送带210的下方,称重平台300的高度高于传送带210的未与称重平台300接触的部分的高度,如图2所示,连续称重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0~步骤S400。
步骤S100:在胶带机200行进的情况下,利用称重平台300获取第i物品位于称重平台300上方的传送带210上时的初始重量。步骤S200:在第i-1物品未离开胶带机200且第i+1物品未进入胶带机200的情况下,根据第i-1物品的实际重量从存储器中查找与第i-1物品的实际重量对应的第i-1平衡系数。步骤S300:根据i-1平衡系数和初始重量,确定第i物品的实际重量。步骤S400:将第i物品的图像和实际重量关联存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3-5所示,由于称重平台300设置于与物品接触的传送带210的下方,称重平台300的高度高于传送带210的未与称重平台300接触的部分的高度,使得离开称重平台但仍然处于传送带210上的物品(例如图5中位于最右侧的物品)将仍然对称重平台施压,因此使得称重平台在对正在处于称重平台上的物品进行称重时,称重平台的读数(测量的重量)将会包括离开称重平台的物品对称重平台的压力。基于此,在计算位于称重平台上的物品的实际重量时应当考虑离开称重平台的物品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称重平台300可以是由承重板和多个重量传感器制成的,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称重作用的称重装置,例如电子秤等。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胶带机200属于传送装置的一种,其也可以是由传送辊和传送传送带210制成的传送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动态称重装置100启动后(如图3所示),第一物品S1在称重平台300处被称量时,第二物品S2并未进入胶带机200,此时第一物品S1的重量可以被准确测量(如图4所示)。在第二物品S2被称量时,如果第一物品S1并未离开胶带机200且第三物品S3未进入胶带机200,此时利用称重平台300测量第二物品S2的初始重量,同时从存储器中查找与第一物品S1的重量对应的第一平衡系数,从而使得能够根据第二物品S2的初始重量、第一物品S1的重量和第一平衡系数准确计算出第二物品S2的实际重量(如图5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第三物品S3被测量时,第二物品S2未离开胶带机200,第一物品S1已离开胶带机200,第四物品S4未进入胶带机200,此时可以根据第三物品S3的初始重量以及第二物品S2的实际重量对应的第二平衡系数计算得到第三物品S3的实际重量,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后续每一个物品的实际重量(如图6所示)。
在一种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在测量第三物品S3时,如果第一物品S1未离开胶带机200,则可以将第一物品S1和第二物品S2的总重量作为参考重量从存储器中获取对应于该参考重量的平衡系数,以计算第三物品S3的实际重量,由于第一物品S1和第二物品S2在胶带机200上存在间隔,因此参考重量下的多个物品总的平衡系数与参考重量下单个物品的平衡系数不一定相同,因此可以在存储器单独设置总的平衡系数,以应对多个物品对称重平台300上物品的重量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重量的物品对传送带210产生的压力不同,从而使得对称重平台300的重量检测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存储器中存储有大量的平衡系数,每一个平衡系数均对应于一个具体的重量。可选地,存储器中的多个平衡系数对应的重量可以按照预设梯度排列的,其中,在快递物流领域,普通包裹的重量通常小于50kg,因此,可以将预设梯度设置为0.1kg,此处的0.1kg仅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并非限制预设梯度只能为0.1kg,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包裹的重量范围进行合理地安排,例如也可以为0.5kg、1kg、10kg或其他数值的重量,不同重量的平衡系数如下表所示(该表仅用于解释不同的重量的平衡系数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上述方法确定每个物品的重量之前或之后,可以获取该物品的图像,将该物品的图像和重量关联存储,其中,图像可以指物品的标签图像,也可以是识别物品上的标签得到的用于表征该物品的条码信息或编号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在胶带机200上设置称重平台300能够实现胶带机200不停止的情况下对多个物品的重量进行连续测量,避免了缩小胶带机200尺寸造成的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也能够避免通过增大物品间距产生的测量效率低下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存储器中存储有与多个参考重量分别相关的多个参考平衡系数,基于每个参考重量确定相关的参考平衡系数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将具有参考重量的参考物品放置在位于称重平台300上方的传送带210上。校正称重平台300,使得称重平台300的测量值为参考重量。驱动胶带机200移动,使得参考物品离开称重平台300但仍然位于传送带210上,读取称重平台300的测量值为参考平衡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平衡系数是通过大量的标定物(参考物品)进行测量确定的。例如在确定10kg的平衡系数时,需要利用多个10kg的参考物品对不同已知重量的待测物品进行测量,最终确定10kg的平衡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校正称重平台300的目的在于避免胶带机200运行时传送带210对称重平台300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根据第i-1物品的实际重量从存储器中查找与第i-1物品的实际重量对应的第i-1平衡系数可以包括:
在存储器中查找与第i-1物品的实际重量最接近参考重量;以及
将与参考重量相关的参考平衡系数作为第i-1平衡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由于不同物品的重量不同,存储器中不一定具有与该重量对应的平衡系数,此时可以从存储器中确定与该重量最接近的重量的平衡系数作为该物品的平衡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存储器中存在1.8kg和2.0kg的平衡系数(不存在1.8~2.0kg之间的平衡系数),而测得的物品的重量为1.85kg,则可以利用1.8kg对应的平衡系数作为1.85kg的物品的平衡系数。上述仅作为示例性说明,在实际使用中为了降低误差,可以通过降低预设梯度的梯度值降低该误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存储器中存在1.8kg和2.0kg的平衡系数(不存在1.8~2.0kg之间的平衡系数),而测得的物品的重量为1.9kg,此时与1.9kg最接近的重量为1.8kg和2.0kg,在此种情况下则可以利用1.8kg和2.0kg的平衡系数的平均值作为1.85kg的物品的平衡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步骤S300中,根据初始重量和i-1平衡系数的差作为第i物品的实际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i=2时,第二物品S2的初始重量和第一平衡系数的差值可以作为第二物品S2的实际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i=1的情况下,胶带机200上不存在第i-1物品,将第i物品的初始重量确定为第i物品的实际重量。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物品S1在称重时,可以将第一物品S1的初始重量确定为第一物品S1的实际重量,以实现后续物品的称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连续称重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步骤S200中,如果在称重平台300与胶带机200输出端之间不存在第i-1物品,则将第i物品的初始重量确定为第i物品的实际重量。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果第二物品S2在称重时,第一物品S1已离开胶带机200,则可以将第二物品S2的初始重量确定为第二物品S2的实际重量,以实现后续物品的称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动态称重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显示装置800和/或打印装置9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动态称重装置100可以包括显示装置800的情况下,连续称重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610:利用显示装置800将第i物品的图像与实际重量进行关联显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显示装置800的设置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实时查看每个物品的重量、或者物品的所有人查看自己的物品的重量,例如在某些物品超标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显示装置800可以为显示屏或者与该动态称重装置100通信连接的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在对每个物品称重后可以利用该显示装置800显示对应该物品的实际重量和图像,例如可以通过excel表格的形式进行显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动态称重装置100可以包括打印装置900的情况下,连续称重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620:利用打印装置900将每个物品的图像与实际重量进行关联打印,以形成多个物品的重量检测清单。例如,可以将打印的物品的图像和实际重量贴附在物品上、或者用于存档查询、或者由物品的所有人携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打印装置900的设置则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重量检测清单,以便于工作人员根据该报告进行后续的处理,例如可以根据报告和上报的物品重量计算误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动态称重装置还包括壳体201,用于承载或防护动态称重装置的其他部件,所述壳体201下还可以安装滚轮,从而更方便的将动态称重装置进行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动态称重装置100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设置有传送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位于动态称重装置100输入端处的传送机构的输入端可以与其他的传送装置连接。传送机构的设置能够避免人工依次放置物品造成的称重效率底下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位于动态称重装置100输出端处的传送机构可以避免每个物品从胶带机200离开时需要人工进行搬运的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连续称重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500:在判断到输出端的传送机构上具有物品的情况下,对位于输出端的传送机构上的物品进行消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由于物品在进入动态称重装置100时可能经过不同的环境或不同的工作人员,此时物品上有较大可能存在病毒等,因此可以在物品送出动态称重装置100后对其进行消毒,其中消毒的装置可以是消毒液喷淋装置或紫外线辐射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实用新型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胶带机,被构造成具有用于承载并传输物品的传送带;
称重平台,紧贴设置于靠近所述胶带机的入口端一侧的传送带的载物面的下方,所述称重平台被构造成适用于检测位于所述胶带机上的物品的重量:
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胶带机的入口端并被构造成适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进入所述胶带机;
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胶带机的出口端并被构造成适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离开所述胶带机;
影像单元,设置于所述胶带机旁并被构造成用于获取进入所述胶带机的所述物品的图像;以及
存储器,被构造成用于存储物品的图像和重量数据;
所述称重平台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传送带的载物面的下方,并被构造成可通过所述支架上下调整所述称重平台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胶带机上并位于所述胶带机的入口端,并被构造成用于安装所述第一传感器和影像单元;
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胶带机上并位于所述胶带机的出口端,并被构造成用于安装所述第二传感器;以及
基座,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垂直连接,并被构造成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机还包括:
第一驱动轮,设置于第一支撑架上,并被构造成可在驱动力的作用下转动从而驱动传送带运转,和/或可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下移动以调节第一驱动轮的高度;以及
第一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并被构造成可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下移动以调节第一从动轮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平台被构造成高度高于所述胶带机入口端传送带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被构造成还存储有不同的参考重量位于称重平台外的传送带的载物面时对应的不同的参考平衡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测重单元,与所述称重平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连接,所述测重单元包括:
获取模块,被构造成用于获取第i物品位于所述称重平台上方的传送带时的初始重量;
检测查找模块,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第i-1物品未离开所述胶带机且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i+1物品未进入所述胶带机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i-1物品的实际重量从存储器中查找与所述第i-1物品的实际重量对应的第i-1平衡系数;以及
确定模块,被构造成用于根据所述i-1平衡系数和所述初始重量,确定所述第i物品的实际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入传送机构,设置在胶带机的入口端之前,被构造成适用于接收待称重的物品,并将所接收的物品传输到胶带机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出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胶带机的出口端之后,并被构造成适用于接收胶带机称重后的物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输出传送机构上;
第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架上,并被构造成适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进入所述输出传送机构;以及
杀菌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架上,并被构造成在所述输出传送机构上具有物品的情况下,对物品进行消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中的任一个包括:
光发射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或者第三支撑架的一个立柱上,并被构造成适用于发射光束;以及
光接收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或者第三支撑架的另一个立柱上,并被构造成适用于接受从所述光发射器发射的光束。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指示器,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上,并被构造成根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工作状态的变化,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装置,与所述测重单元相连,并被构造成用于显示所述第i物品的图像和实际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打印装置,与所述显示装置相连,并被构造成用于将每个物品的图像与实际重量进行关联打印,以形成多个物品的重量检测清单。
CN202222551450.2U 2022-09-26 2022-09-26 动态称重装置 Active CN219573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1450.2U CN219573222U (zh) 2022-09-26 2022-09-26 动态称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1450.2U CN219573222U (zh) 2022-09-26 2022-09-26 动态称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3222U true CN219573222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1450.2U Active CN219573222U (zh) 2022-09-26 2022-09-26 动态称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32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4275B1 (ko) 화물 볼륨 체커
US7757946B2 (en) Material transport in-motion product dimens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AU2004212123C1 (en) Dimens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dimensioning
CA2388895C (en) A bil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portation charges for packages
US5375680A (en) Check-out device
US6315199B1 (en) Self-service check-out device with checking of articles before enabling sales process of articles
JP7060360B2 (ja) 送付物処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平坦な送付物の長さを測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US20060020476A1 (en) Franking system and method
KR101320459B1 (ko) 화물의 크기측정장치
KR100936655B1 (ko) 독립 이동식 전자저울을 이용한 입출고관리 시스템
US583470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rifying the contents of packages delivered to or leaving a warehouse
CN219573222U (zh) 动态称重装置
JPH09127017A (ja) 計量機能付きx線異物検出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を用いた商品検査方法
KR20080024874A (ko) 트럭 무인 자동화 계량 시스템
CN117800041A (zh) 连续称重方法及连续称重系统
CN219956674U (zh) 动态称重装置
EP0512115A1 (en) Check weigher with aerodynamic correction
JP5287300B2 (ja) 計量コンベア
JP4064779B2 (ja) 重量計測コンベア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検品システムおよび物品仕分システム
CN215492004U (zh) 一种动态扫码称重测体积一体装置
CN111871829A (zh) 一种往复式包裹分拣装置
CN114981814A (zh) 一种用于监控货物的装载和卸载或区域转移的系统
JP2893294B2 (ja) 計量装置
KR101948533B1 (ko) 표준화물운임 산출이 가능한 스마트 견적 시스템
JPH10167426A (ja) 倉庫検品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