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2930U - 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2930U
CN219572930U CN202320650584.1U CN202320650584U CN219572930U CN 219572930 U CN219572930 U CN 219572930U CN 202320650584 U CN202320650584 U CN 202320650584U CN 219572930 U CN219572930 U CN 219572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tool
cantilever
sensor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05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祥
宋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505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2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2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2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装配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量装置,其用于检测飞机舱门上的传感器和对应设置的靶标之间的同轴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工装和第二定位工装,第一定位工装能滑动设置于传感器并与传感器同轴设置,第二定位工装能滑动设置于靶标并与靶标同轴设置,第一定位工装和第二定位工装中的一个设置有刻度盘,另一个对应设置有探针,第一定位工装和第二定位工装能相对滑动,以使探针与刻度盘接触。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减少测量的次数,降低工作量,同时提高同轴度检测准确度,提高检测结果可靠度。

Description

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装配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飞机装配过程中,将飞机舱门传感器与靶标安装完毕后,作业人员还需检测两者之间同轴度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才能保证飞机舱门的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中,作业人员主要依靠刻度尺直接测量传感器外周面与靶标外周面之间的极限距离,该极限距离可以为两者的极限最大值,也可以为两者的极限最小值,根据测量的极限距离结合两者的理论半径差进行轴线距离计算,将结果乘以二即可得出同轴度。
但由于在测量极限距离时,作业人员想要得到两者的极限距离,最少需测得该传感器外周面与靶标外周面的一半的距离,来确定测得的多组数据中的极限距离值,即上述两个结构的最少为180°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均需测出,这就会增加测量的难度,增大误差值。并且,作业人员通过人工进行测量,误差较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测量方法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若要量取两者边界极限距离,涉及测量范围是180°的外周面,需测多组数据,测量效率较低,工作量较大;
2.通过刻度尺沿180°的外周面进行测量过程中所得的多组数值,受操作空间、测量手法和垂直角度等因素容易产生测量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装置,能够减少测量的次数,降低工作量,同时提高同轴度检测准确度,提高检测结果可靠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测量装置,用于检测飞机舱门上的传感器和对应设置的靶标之间的同轴度;上述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工装和第二定位工装,上述第一定位工装能滑动设置于上述传感器并与上述传感器同轴设置,上述第二定位工装能滑动设置于上述靶标并与上述靶标同轴设置,上述第一定位工装和上述第二定位工装中的一个设置有刻度盘,另一个对应设置有探针,上述第一定位工装和上述第二定位工装能相对滑动,以使上述探针与上述刻度盘接触。
可选地,上述第一定位工装包括第一安装件,上述第一安装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上述第一定位部能与上述传感器朝向上述靶标的一面贴合设置,上述第二定位部为弧形结构,上述第二定位部能与上述传感器的外周面贴合设置。
可选地,上述第二定位工装包括第二安装件,上述第二安装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上述第三定位部能与上述靶标朝向上述传感器的一面贴合设置,上述第四定位部为弧形结构,上述第四定位部能与上述靶标的外周面贴合设置。
可选地,上述第一定位部远离上述第二定位部的一侧的中心以及上述第三定位部远离上述第四定位部的一侧的中心中的一个设置有刻度盘,另一个设置有探针。
可选地,上述第一定位工装还包括第一悬臂,上述第二定位工装还包括第二悬臂,上述第一悬臂的一端连接于上述第二定位部,另一端设有第一测量部,上述第二悬臂的一端连接于上述第四定位部,另一端设有第二测量部,上述第一测量部和上述第二测量部相对设置,上述第一测量部和上述第二测量部中的一个设置有刻度盘,另一个对应设置有探针。
可选地,上述第一测量部与上述第二定位部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上述第二测量部与上述第四定位部之间的最短距离为B,A=B,上述第一测量部的中心和上述第二测量部的中心中的一个设置有刻度盘,另一个设置有探针。
可选地,上述第一悬臂和上述第二悬臂中的一个设凸起部,另一个对应设有连接部,上述凸起部的高度与上述探针的长度相同,上述凸起部能抵接于上述连接部。
可选地,上述凸起部和上述连接部中的一个设有多个水平基准线,另一个设有多个竖直基准线,上述水平基准线平行于上述第一悬臂或上述第二悬臂的延伸方向,上述竖直基准线垂直于上述第一悬臂或上述第二悬臂的延伸方向。
可选地,上述刻度盘包括至少两个刻度线,上述刻度线呈环形,至少两个上述刻度线之间等距设置。
可选地,上述第一定位工装设有第一固定部,上述第二定位工装设有第二固定部,上述第一固定部和上述第二固定部之间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在使用该测量装置对传感器和靶标进行同轴度检测时,可将第一定位工装安装于传感器上,第二定位工装安装于靶标上,并调节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探针与刻度盘接触,可以通过观察探针所指示的刻度值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同轴度,进而可以使得作业人员通过该同轴度对传感器和靶标之间的位置进行调节,操作简单,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同轴度检测准确度,提高了传感器和靶标同轴度测量的检测结果可靠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测量装置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测量装置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测量装置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第一定位工装;111、第一定位部;112、第二定位部;12、第一悬臂;121、第一测量部;122、连接部;1221、竖直基准线;
20、第二定位工装;211、第三定位部;212、第四定位部;22、第二悬臂;221、第二测量部;222、凸起部;2221、水平基准线;
30、刻度盘;40、探针;
200、传感器;300、靶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目前,在飞机舱门上设置传感器200能检测对应设置的靶标300相对于传感器200的位置的变化,以检测舱门是否关闭等状态,因此,在飞机制造过程中,该传感器200与对应设置的靶标300之间应为同轴设置,才能保证该传感器200的检测效果。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传感器200和靶标300之间的同轴度时通过人工对两者180°外周面之间的多个距离进行检测,来确定极限距离,进而确定同轴度,检查过程较为繁琐,误差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用于检测飞机舱门上的传感器200和对应设置的靶标300之间的同轴度,能够减少测量的次数,降低工作量,同时提高同轴度检测准确度,提高检测结果可靠度。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工装10和第二定位工装20,第一定位工装10能滑动设置于传感器200并与传感器200同轴设置,第二定位工装20能滑动设置于靶标300并与靶标300同轴设置,第一定位工装10和第二定位工装20中的一个设置有刻度盘30,另一个对应设置有探针40,第一定位工装10和第二定位工装20能相对滑动,以使探针40与刻度盘30接触。
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在对传感器200和靶标300进行同轴度检测时,可将第一定位工装10安装于传感器200上,第二定位工装20安装于靶标300上,并调节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探针40与刻度盘30接触,可以通过观察探针40所指示的刻度值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同轴度,进而可以使得作业人员通过该同轴度对传感器200和靶标300之间的位置进行调节,操作简单,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同轴度检测准确度,提高了传感器200和靶标300同轴度测量的检测结果可靠度。
可选地,上述刻度盘30包括至少两个刻度线,刻度线呈环形,至少两个刻度线之间等距设置,可以测得探针40与刻度盘30接触的位置距离刻度盘3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并且,在实际制作时可以根据目前对于传感器200和靶标300之间的制造和安装造成的同轴度误差来设置刻度线的数量和距离,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上述第一定位工装10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一安装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定位部111和第二定位部112,第一定位部111能与传感器200朝向靶标300的一面贴合设置,第二定位部112为弧形结构,第二定位部112能与传感器200的外周面贴合设置,可以实现该第一定位工装10与传感器200之间的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定位工装20包括第二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定位部211和第四定位部212,第三定位部211能与靶标300朝向传感器200的一面贴合设置,第四定位部212为弧形结构,第四定位部212能与靶标300的外周面贴合设置,可以实现该第二定位工装20与靶标300之间的同轴设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11远离第二定位部112的一侧的中心以及第三定位部211远离第四定位部212的一侧的中心中的一个设置有刻度盘30,另一个设置有探针40,即能保证该刻度盘30所在的轴线与传感器200和靶标300中的一个的轴线相同,也能保证所述探针40所在的轴线与另一个的轴线相同。因此,通过确定探针40与刻度盘3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即可得到传感器200的轴线和靶标30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测得两者之间的同轴度。
具体地,刻度盘30设置于第一定位部111远离第二定位部112的一侧的中心,探针40设置于第三定位部211远离第四定位部212的一侧的中心,可以通过确定探针40与刻度盘3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实现两者之间的同轴度测量。
由于该传感器200和靶标300安装至飞机上后,其所在的空间有些会很小,进而可操作性空间会小,在通过该测量装置进行检测时,操作不便可能会影响测得的同轴度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3至图6所示,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定位工装10还包括第一悬臂12,第二定位工装20还包括第二悬臂22,第一悬臂1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定位部112,另一端设有第一测量部121,第二悬臂22的一端连接于第四定位部212,另一端设有第二测量部221,第一测量部121和第二测量部221相对设置,第一测量部121和第二测量部221中的一个设置有刻度盘30,另一个对应设置有探针40。通过设置第一悬臂12和第二悬臂22,加长了该测量装置,使得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将第一定位工装10安装于传感器200,第二定位工装20安装于靶标300,即可将其同轴度延长至第一测量部121和第二测量部221,通过调整第一定位工装10和第二定位工装20之间的距离,使得探针40和刻度盘30接触,进而可以通过测得的探针40与刻度盘3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实现两者之间的同轴度测量。
可选地,第一测量部121与第二定位部11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第二测量部221与第四定位部21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B,A=B,第一测量部121的中心和第二测量部221的中心中的一个设置有刻度盘30,另一个设置有探针40。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保证刻度盘30的轴线和探针4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即为传感器200和靶标300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实现对两者同轴度的测定。
具体地,上述刻度盘30设置于第一测量部121的中心,探针40设置于第二测量部221的中心,即可以保证刻度盘30的轴线与第一定位部111之间的距离为A,和探针40的轴线与第二定位部112之间的距离为B,由于A=B,可以保证测得的刻度盘30的轴线和探针4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即为传感器200和靶标300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实现对两者同轴度的测定。
可选地,上述第一悬臂12和第二悬臂22中的一个设凸起部222,另一个对应设有连接部122,凸起部222的高度与探针40的长度相同,凸起部222能抵接于连接部122,可以便于确定探针40与刻度盘30之间的位置关系,且能够保证第一定位工装10和第二定位工装20之间相对运动时,探针40不会与刻度盘30碰撞造成损坏,提高了该测量装置的寿命。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悬臂12和第二悬臂22均可以为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其形状的设计可根据实际空间进行判定。具体地,如图3和图5所示,上述第一悬臂12和第二悬臂22均为方形结构或L型结构。
为保证增加悬臂后的第一定位工装10和第二定位工装20之间的相对位置准确,可选地,凸起部222和连接部122中的一个设有多个水平基准线2221,另一个设有多个竖直基准线1221,水平基准线2221平行于第一悬臂12或第二悬臂22的延伸方向,竖直基准线1221垂直于第一悬臂12或第二悬臂22的延伸方向。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凸起部222设有水平基准线2221,连接部122设有竖直基准线1221。
通过上述结构,该测量装置在对第一定位工装10和第二定位工装20进行对准的过程中,将凸起部222竖直基准线1221进行校对,使凸起部222与竖直基准线1221方向大致相同的侧边和竖直基准线1221平行,将连接部122与水平基准线2221方向大致相同的侧边和水平基准线2221平行,即可实现两者的校准工作,进而可以保证该测量装置的测试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定位工装10设有第一固定部,上述第二定位工装20中设有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可拆卸连接(图中未示出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两个固定部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一定位工装10和第二定位工装20之间的位置调节好后可以将两者固定,进而可以将该测量装置从飞机舱门处取消,可以更为直观地观测两者之间的同轴度的测量数值,方便操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中的一个为卡扣,另一个为卡槽,卡扣和卡槽卡接,即可实现两者的可拆卸连接。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由连接部122延伸设置,第二固定部由凸起部222延伸设置,两者均设有通孔,通过螺栓穿设过两个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即可实现两者的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较多,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上述第一固定部和上述第二固定部均设有至少两个,可以提高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飞机舱门上的传感器(200)和对应设置的靶标(300)之间的同轴度;所述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工装(10)和第二定位工装(20),所述第一定位工装(10)能滑动设置于所述传感器(200)并与所述传感器(200)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工装(20)能滑动设置于所述靶标(300)并与所述靶标(300)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工装(10)和所述第二定位工装(20)中的一个设置有刻度盘(30),另一个对应设置有探针(40),所述第一定位工装(10)和所述第二定位工装(20)能相对滑动,以使所述探针(40)与所述刻度盘(30)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工装(10)包括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定位部(111)和第二定位部(112),所述第一定位部(111)能与所述传感器(200)朝向所述靶标(300)的一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112)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定位部(112)能与所述传感器(200)的外周面贴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工装(20)包括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定位部(211)和第四定位部(212),所述第三定位部(211)能与所述靶标(300)朝向所述传感器(200)的一面贴合设置,所述第四定位部(212)为弧形结构,所述第四定位部(212)能与所述靶标(300)的外周面贴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11)远离所述第二定位部(112)的一侧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三定位部(211)远离所述第四定位部(212)的一侧的中心中的一个设置有刻度盘(30),另一个设置有探针(4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工装(10)还包括第一悬臂(12),所述第二定位工装(20)还包括第二悬臂(22),所述第一悬臂(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部(112),另一端设有第一测量部(121),所述第二悬臂(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定位部(212),另一端设有第二测量部(221),所述第一测量部(121)和所述第二测量部(22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测量部(121)和所述第二测量部(221)中的一个设置有刻度盘(30),另一个对应设置有探针(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部(121)与所述第二定位部(11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所述第二测量部(221)与所述第四定位部(21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B,A=B,所述第一测量部(121)的中心和所述第二测量部(221)的中心中的一个设置有刻度盘(30),另一个设置有探针(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12)和所述第二悬臂(22)中的一个设凸起部(222),另一个对应设有连接部(122),所述凸起部(222)的高度与所述探针(40)的长度相同,所述凸起部(222)能抵接于所述连接部(1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22)和所述连接部(122)中的一个设有多个水平基准线(2221),另一个设有多个竖直基准线(1221),所述水平基准线(2221)平行于所述第一悬臂(12)或所述第二悬臂(22)的延伸方向,所述竖直基准线(1221)垂直于所述第一悬臂(12)或所述第二悬臂(22)的延伸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盘(30)包括至少两个刻度线,所述刻度线呈环形,至少两个所述刻度线之间等距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工装(10)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定位工装(20)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可拆卸连接。
CN202320650584.1U 2023-03-29 2023-03-29 测量装置 Active CN219572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0584.1U CN219572930U (zh) 2023-03-29 2023-03-29 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0584.1U CN219572930U (zh) 2023-03-29 2023-03-29 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2930U true CN219572930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2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0584.1U Active CN219572930U (zh) 2023-03-29 2023-03-29 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29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1504B (zh) 孔位测量装置
CN219572930U (zh) 测量装置
CN102944190A (zh) 一种测量大尺寸机械零件圆度的高精度检测仪及方法
CN110440679B (zh) 一种用于检测锥形螺栓锥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01788277A (zh) 回转平台平面度测量装置
CN111473900A (zh) 检测火车车轮轮辋残余应力的贴片方法
CN110779418A (zh) 双表在线测量锥体长度的方法
CN104567609A (zh) 弧形曲面上孔位距离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211042049U (zh) 一种精确测量沟槽位置检具
CN203772184U (zh) 保证载荷试验中螺栓长度的专用测量装置
US11181442B2 (en) Six-DOF motion testing and motion parameter decoupling method for rotors based on shaft-disk
CN106907982B (zh) 一种海洋平台桩腿圆度测量工具
CN110803298A (zh) 一种确定飞机舵面中立位置的装置和方法
CN216385425U (zh) 二次滤网轴端间隙测量装置
CN103033122B (zh) 一种平面误差度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
CN219275317U (zh) 一种检测用辅助横梁以及检测机构
CN201535663U (zh) 船用柴油机膨胀接头前后法兰安装孔的对中测量装置
CN219694180U (zh) 一种基准点检测工装
CN217236725U (zh) 刀具检测装置和加工设备
CN219714329U (zh) 对齐精度检测仪
CN216695033U (zh) 风标式迎角传感器零位误差测量系统及测量工装
CN212482376U (zh) 一种平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19416055U (zh) 导管安装角度误差测量工具
CN112923830B (zh) 一种平衡杆空间尺寸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14702062U (zh) 一种用于测量差速器壳类产品内球面球径与球心高的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