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6713U - 流水线和回转流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流水线和回转流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6713U
CN219566713U CN202320378455.1U CN202320378455U CN219566713U CN 219566713 U CN219566713 U CN 219566713U CN 202320378455 U CN202320378455 U CN 202320378455U CN 219566713 U CN219566713 U CN 219566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conveyor belt
conveying
feeding station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84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栋林
张辉
张乐
周吉祥
宋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 P Shanghai Household Appliances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 P Shanghai Household Appliance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 P Shanghai Household Appliances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 P Shanghai Household Appliance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784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6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6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6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水线和回转流水设备,其中流水线包括输送带;上料工位,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一端;送料工位,用于输送产品至加工装置,所述送料工位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送料工位沿所述输送带间隔设置;载台,用于装设产品,所述载台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载台自所述上料工位沿所述输送带依次流经或停留于任一所述送料工位;所述送料工位包括用于使所述载台在所述送料工位和所述加工装置之间转移的移动机构。旨在解决多个加工装置无法同时从流水线上取料的问题。

Description

流水线和回转流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流水线和回转流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工厂对自动化组装线的生产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多道工序轮流工作,或者流水线将产品依次运输多个加工工位,产品不能同时到达多个加工工位,或因前道工位加工时长过长,制约了后道工位的生产效率,产生了很多加工工位无效等待的时间,从而造成了整体机器的稼动率过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水线,旨在解决多个加工装置无法同时从流水线上取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水线,包括:
输送带;
上料工位,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一端;
送料工位,用于输送产品至加工装置,所述送料工位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送料工位沿所述输送带间隔设置;
载台,用于装设产品,所述载台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载台自所述上料工位沿所述输送带依次流经或停留于任一所述送料工位;
所述送料工位包括用于使所述载台在所述送料工位和所述加工装置之间转移的移动机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用于夹持所述载台的第一夹取件和第二夹取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取件和所述第二夹取件往所述加工装置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夹取件和所述第二夹取件设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夹取件和所述第二夹取件将所述载台抬升或下落,使得所述载台远离或抵接所述输送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台具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夹取件和所述第二夹取件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夹取件和所述第二夹取件具有与所述载台配合的第二连接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送料工位还包括用于截停所述载台的阻挡机构,所述输送带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输送轨,所述阻挡机构设于所述两条输送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送料工位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阻挡机构与所述输送带的高度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设于所述输送带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回转流水设备,包括:
如上所述的流水线;
第一回转输送机构,设于所述输送带背离所述上料工位的一端,所述第一回转输送机构用于接收所述输送带上未装设产品的所述载台;
回流线,用于将所述第一回转输送机构上的所述载台输送至所述上料工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回流线平行排列,所述第一回转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承接轨和驱动所述第一承接轨转移的第一转移气缸,所述第一转移气缸的伸缩方向平行于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回流线的排列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移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承接轨交替对准所述输送带和所述回流线。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回转输送机构,所述第二回转输送机构设于所述输送带靠近所述上料工位的一端,所述第二回转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承接轨和驱动所述第二承接轨转移的第二转移气缸,所述第二转移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承接轨交替连接所述输送带和所述回流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水线,通过输送带将装有产品的载台从上料工位输送至各送料工位,载台到达离上料工位最近的一个送料工位处时,移动机构将该载台转移到加工装置的取料处,此时载台离开输送带,在该送料工位上载台与输送带之间存在移动距离,便于避让下一装设有产品的载台通过。多个送料工位照此方式依次对应加工装置进行送料并避让下一载台经过,减少多个加工装置的待机时间,提高整体机器的稼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回转流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阻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一回转输送机构或第二回转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加工装置对图1中回转流水设备取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输送带;20、上料工位;30、送料工位;31、移动机构;311、第一夹取件;312、第二夹取件;313、驱动装置;314、第二连接部;32、阻挡机构;33、调整装置;34、平移装置;40、载台;41、第一连接部;50、第一回转输送机构;60、回流线;51、第一承接轨;52、第一转移气缸;70、第二回转输送机构;71、第二承接轨;72、第二转移气缸;100、加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特定的顺序。
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请参图1至图6(图中各结构中虚线箭头意旨其可运行的方向),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流水线,包括:
输送带10;
上料工位10,位于输送带10的一端;
送料工位30,用于输送产品至加工装置100,送料工位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送料工位30沿输送带10间隔设置;
载台40,用于装设产品,载台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载台40自上料工位20沿输送带10依次流经或停留于任一送料工位30;
送料工位30包括用于使载台40在送料工位30和加工装置100之间转移的移动机构31。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10包括皮带和用于带动皮带的主动轮和传动轮,皮带呈环状,主动轮和传动轮套在环状皮带的两端,使皮带绕主动轮和传动轮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输送带10可以为导轨,载台40与导轨滑动连接;或者皮带也可以与链条替换。
具体地,人工或另设上料装置将产品装设到上料工位20的载台40,也可以将产品装在载台40上后再共同移至上料工位20。载台40搭在皮带上,依靠其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固定于皮带上并随输送带10的转动而产生位移。多个载台40依次从上料工位20移动到各送料工位30,更为具体地,第一个载台40移动到第一个送料工位30后,移动机构31将载台40抬升以远离输送带10,第一个载台40和第一个送料工位30处的输送带10之间的距离允许其他载台40通过;后续多个载台40陆续通过已停留有产品的送料工位30,并且停留在下一未停留产品的送料工位30。当载台40上的产品被取完后,移动机构31将空置载台40落回输送带10上,空置载台40依次穿过各抬升起对应载台40的送料工位30,流动至输送带10的一端待回收。各送料工位30的移动机构31将停留在对应送料工位30上的载台40抬起,能够保证输送带10继续转动,并且将其他载台40输送至其他送料工位30,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其中一个工位工作时,其他工位待机等待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机器的整体稼动率和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31包括用于夹持载台40的第一夹取件311和第二夹取件31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取件311和第二夹取件312往加工装置100移动的驱动装置313,第一夹取件311和第二夹取件312设于输送带10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31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夹取件311和第二夹取件312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的平移装置34,第一夹取件311和第二夹取件312分别通过平移装置34与驱动装置313连接。载台40停留在对应的送料工位30上后,平移装置34驱动第一夹取件311和第二夹取件312产生相互靠近的运动,以使第一夹取件311和第二夹取件312抵接载台40的两侧并将载台40夹紧。
具体地,第一夹取件311和第二夹取件312分别对应一个独立的驱动装置313,驱动装置313驱动将载台40夹紧后的第一夹取件311和第二夹取件312,以及平移装置34共同移动到加工装置100。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13包括升降气缸,升降气缸驱动第一夹取件311和第二夹取件312将载台40抬升或下落,使得载台40的底部远离或抵接输送带10。
在本实施例中,载台40具有用于连接第一夹取件311和第二夹取件312的第一连接部41,第一夹取件311和第二夹取件312具有与载台40配合的第二连接部314。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314可以插接配合,即第一连接部41或第二连接部314为插孔或插槽,第二连接部314或第一连接部41为与该插孔或插槽间隙配合的插接柱。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第一连接部41由插孔或插槽形成,第二连接部314由插接柱形成。避免载台40的横向尺寸过宽而对其在输送带10上载台40的流动产生不便。
在本实施例中,送料工位30还包括用于截停载台40的阻挡机构32,输送带10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输送轨,阻挡机构32设于两条输送轨之间。
具体地,阻挡机构32在两条输送轨之间,并且其高度高于输送轨的高度,使得载台40到达送料工位30后被阻挡机构32阻挡,限制载台40继续随输送带10移动,使得第一夹取件311和第二夹取件312可以稳定夹持住载台40。载台40底部可以设置滑轮,以防止载台40与输送带10之间的动摩擦力对载台40或者输送带10造成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送料工位30还包括用于调整阻挡机构32与输送带10的高度的调整装置33,调整装置33设于输送带10下方。
具体地,阻挡机构32的高度高于输送带10的高度时,阻挡机构32可以截停载台40,阻挡机构32的高度低于输送带10的高度时,载台40可以通过阻挡机构32的上方。调整装置33可以为上下滑动气缸,以控制阻挡机构32向上或向下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机构32设于输送带10的一侧或两侧,此设置对输送轨的数量无限制。此时控制阻挡机构32是否对载台40阻挡的装置可以为横向伸缩的驱动气缸,阻挡机构32设于输送带10的一侧或两侧,该驱动气缸驱动阻挡机构32伸进或者远离输送带10,阻挡机构32伸进输送带10意旨阻挡机构32在输送带10上方,自输送带10的一侧往输送带10内移动并超过输送带10的边沿。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转流水设备,包括:
如上所述的流水线;
第一回转输送机构50,设于输送带10背离上料工位20的一端,第一回转输送机构50用于接收输送带10上未装设产品的载台40;
回流线60,用于将第一回转输送机构50上的载台40输送至上料工位20。
具体地,载台40装设产品后从上料工位20随输送带10移动至送料工位30,加工装置100从送料工位30取完产品后,剩下空置的载台40需要回收并重复装载产品。空置的载台40随输送带10移动到输送带10的端部后,第一回转输送机构50接收该空置的载台40,并将其移到回流线60上,随后回流线60将空置载台40带回上料工位20。流水线、第一回转输送机构50和回流线60形成闭环的流水路线,载台40在该闭环的流水路线上自动移动,无需人工干预将其放置特定位置,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10与回流线60平行排列,第一回转输送机构50包括第一承接轨51和驱动第一承接轨51转移的第一转移气缸52,第一转移气缸52的伸缩方向平行于输送带10与回流线60的排列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移气缸52驱动第一承接轨51交替对准输送带10和回流线60。
具体地,第一承接轨51包括可转动的承接皮带,其转动方向可以沿背离输送带10的方向也可以沿朝向靠近回流线60的方向。进一步地,输送带10设于回流线60之上,第一转移气缸52驱动第一承接轨51对准输送带10或回流线60,以使载台40从输送带10流向第一承接轨51或者使载台40从第一承接轨51流向回流线60。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313的一端固定于回流线60一侧,另一端朝向输送带10延伸或者连接于输送带10的一侧,优选为驱动装置313的两端固定于输送带10和回流线60,保证驱动装置313的连接稳定性并且使结构更紧凑,减少机械的整体占用空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输送带10和回流线60也可以水平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回转输送机构70,第二回转输送机构70设于输送带10靠近上料工位20的一端,第二回转输送机构70包括第二承接轨71和驱动第二承接轨71转移的第二转移气缸72,第二转移气缸72驱动第二承接轨71交替连接输送带10和回流线6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水线,通过输送带10将装有产品的载台40从上料工位20输送至各送料工位30,载台40到达离上料工位20最近的一个送料工位30处时,移动机构31将该载台40转移到加工装置100的取料处,此时载台40离开输送带10,在该送料工位30上载台40与输送带10之间存在移动距离,便于避让下一装设有产品的载台40通过。多个送料工位30照此方式依次对应加工装置100进行送料并避让下一载台40经过,减少多个加工装置100的待机时间,提高整体机器的稼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带(10);
上料工位(20),位于所述输送带(10)的一端;
送料工位(30),用于输送产品至外部的加工装置(100),所述送料工位(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送料工位(30)沿所述输送带(10)间隔设置;
载台(40),用于装设产品,所述载台(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载台(40)自所述上料工位(20)沿所述输送带(10)依次流经或停留于任一所述送料工位(30);
所述送料工位(30)包括用于使所述载台(40)在所述送料工位(30)和所述加工装置(100)之间转移的移动机构(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1)包括用于夹持所述载台(40)的第一夹取件(311)和第二夹取件(31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取件(311)和所述第二夹取件(312)往所述加工装置(100)移动的驱动装置(313),所述第一夹取件(311)和所述第二夹取件(312)设于所述输送带(10)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13)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夹取件(311)和所述第二夹取件(312)将所述载台(40)抬升或下落,使得所述载台(40)远离或抵接所述输送带(1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40)具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夹取件(311)和所述第二夹取件(312)的第一连接部(41),所述第一夹取件(311)和所述第二夹取件(312)具有与所述载台(40)配合的第二连接部(31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工位(30)还包括用于截停所述载台(40)的阻挡机构(32),所述输送带(10)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输送轨,所述阻挡机构(32)设于所述两条输送轨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工位(30)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阻挡机构(32)与所述输送带(10)的高度的调整装置(33),所述调整装置(33)设于所述输送带(10)下方。
7.一种回转流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流水线;
第一回转输送机构(50),设于所述输送带(10)背离所述上料工位(20)的一端,所述第一回转输送机构(50)用于接收所述输送带(10)上未装设产品的所述载台(40);
回流线(60),用于将所述第一回转输送机构(50)上的所述载台(40)输送至所述上料工位(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转流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0)与所述回流线(60)平行排列,所述第一回转输送机构(50)包括第一承接轨(51)和驱动所述第一承接轨(51)转移的第一转移气缸(52),所述第一转移气缸(52)的伸缩方向平行于所述输送带(10)与所述回流线(60)的排列方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转流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气缸(52)驱动所述第一承接轨(51)交替对准所述输送带(10)和所述回流线(6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转流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回转输送机构(70),所述第二回转输送机构(70)设于所述输送带(10)靠近所述上料工位(20)的一端,所述第二回转输送机构(70)包括第二承接轨(71)和驱动所述第二承接轨(71)转移的第二转移气缸(72),所述第二转移气缸(72)驱动所述第二承接轨(71)交替连接所述输送带(10)和所述回流线(60)。
CN202320378455.1U 2023-03-01 2023-03-01 流水线和回转流水设备 Active CN219566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8455.1U CN219566713U (zh) 2023-03-01 2023-03-01 流水线和回转流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8455.1U CN219566713U (zh) 2023-03-01 2023-03-01 流水线和回转流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6713U true CN219566713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48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8455.1U Active CN219566713U (zh) 2023-03-01 2023-03-01 流水线和回转流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6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1317B (zh) 一种双工位木板板材快速上料的工艺方法
CN109455520B (zh) 一种平移式机器人及先进先出中转方法
CN104555317A (zh) 一种自动循环供料系统
CN107841726B (zh) 全自动镀膜机
CS121191A2 (en) Bobbin transport device
CN207479012U (zh) 一种双层板材分拣设备
CN212668243U (zh) 板材封边生产线用上料输送装置
CN111422627B (zh) 一种上料设备
CN210361689U (zh) 一种双工位木板板材快速上料的设备
CN209830796U (zh) 用于油烟机装配的生产线
CN219566713U (zh) 流水线和回转流水设备
CN108861336B (zh) 物料升降组件
CN103171901A (zh) 集装箱鹅颈槽正反相叠出料系统
CN214877960U (zh) 一种智能拣选系统
CN215591930U (zh) 一种双层上料设备
CN211365992U (zh) 多功能行走机器人小车
CN211812118U (zh) 一种石墨物料输送装置
CN110386466B (zh) 一种酒瓶卸垛装置
CN210149677U (zh) 一种纸箱升降定位装置
CN220787132U (zh) 一种升降式双层输送台
EP1752398B1 (en) Apparatus for loading/unloading ceramic products to/from roller storage boxes
CN112607438A (zh) 一种上料机
CN111231105A (zh) 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自动穿丝机构
CN218859802U (zh) 用于模具堆码的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CN217946933U (zh) 一种托盘拆跺码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