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3907U - 一种新型静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静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3907U
CN219563907U CN202320784724.4U CN202320784724U CN219563907U CN 219563907 U CN219563907 U CN 219563907U CN 202320784724 U CN202320784724 U CN 202320784724U CN 219563907 U CN219563907 U CN 219563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ipe
temperature control
heat conduction
control piec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47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大胜
施纯锡
冯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UAQING ELECTRONIC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UAQING ELECTRONIC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UAQING ELECTRONIC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UAQING ELECTRONIC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847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3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3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3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静压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型静压装置,解决现有静压装置启动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加压腔,还包括加热循环机构,所述加热循环机构包括导热罐、高压泵、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三输送管和温度控制件,所述导热罐与高压泵连接,所述高压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件,所述温度控制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管连接加压腔,所述温度控制件通过第二输送管连接高压泵,所述加压腔通过所述第三输送管连接导热罐,通过导热罐、高压泵和温度控制件的设置,使导热介质在加热中不必进入高压腔内循环,在装置启动阶段能够更快达到目标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静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静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静压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3134991A公开了一种温等静压机,包括机架,机架上梁安装有加压油缸,机架下梁安装有位于加压油缸正下方的高压腔,加压油缸的活塞杆能密封插入高压腔;还包括其内充有导热油的导热罐,导热罐内有电加热器;高压腔的底部开有注油孔,高压腔的顶部开有回油孔;导热罐用管路经导热泵、单向阀、注油孔与高压腔连通,导热罐还经回油管、回油孔与高压腔连通。
该发明通过导热罐和导热泵,把导热罐及高压腔内的导热油加热到设定温度,由于等静压构件时需要稳定密闭的环境,该装置是通过外设加热装置将导热介质加热至目标温度,而不在高压腔内设置加热部件,考虑导热介质在使用中可能的损耗影响加压强度,外设的加热装置常常是设有储油功能,因此在加热中是将外设加热装置内的导热介质与加压腔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循环替换,而循环加热的效率是较低的,导致静压装置启动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静压装置,解决现有静压装置启动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静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加压腔和第一加压气缸,所述第一加压气缸活塞贯穿所述加压腔顶部,还包括纵向推送机构,所述纵向推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侧边,还包括加热循环机构,所述加热循环机构包括导热罐、高压泵、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三输送管和温度控制件,所述导热罐与高压泵连接,所述高压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件,所述温度控制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管连接加压腔,所述温度控制件通过第二输送管连接高压泵,所述加压腔通过所述第三输送管连接导热罐,还包括高压腔和塑模件,所述高压腔套设于加压腔内,所述高压腔内设置所述塑模件。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件与所述导热罐之间还设有回流管。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性壁,所述高压腔与所述加压腔通过所述弹性壁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塑模件包括上压片、下压片和塑模套,所述塑模套上端设置所述上压片,所述塑模套下端设置所述下压片。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推送机构包括第二加压气缸、L型杆和推送块,所述第二加压气缸驱动连接L型杆一端,所述L型杆另一端连接推送块,所述推送块上端与所述塑模件接触。
进一步的,还包括横向推送机构,所述横向推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底部,所述横向推送机构包括推送杆和放置板,所述推送杆连接放置板。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板上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尺寸小于塑模件底面尺寸,所述贯通槽尺寸大于所述推送块尺寸。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连接于机架底部,所述横向推送机构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尺寸大于所述推送块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块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推送块突起形成,所述塑模件底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为所述塑模件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固定槽对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罐、高压泵和温度控制件的设置,使导热介质在加热中不必进入高压腔内循环,只需在高压泵的作用下在温度控制件、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进行内循环,在装置启动阶段能够更快达到目标温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纵向推送机构和横向推送机构的设置,使盛放原料的塑模件能够进行纵向、横向的位移,便于取模、填料。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加压气缸和第三输送管的设置,在装置使用完成后将导热介质送回导热罐内,便于设备的维护,在装置未启动状态下避免导热介质在加压腔内长期滞留引起积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循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塑模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机架1;加压腔2;第一加压气缸3;纵向推送机构4;导热罐5;高压泵6;
第一输送管7;第二输送管8;第三输送管9;温度控制件10;高压腔11;
塑模件12;上压片13;下压片14;塑模套15;第二加压气缸16;L型杆17;
推送块18;横向推送机构19;推送杆20;放置板21;贯通槽22;底板23;
U型槽24;固定块25;固定槽26;回流管27;弹性壁2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静压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加压腔2和第一加压气缸3,所述第一加压气缸3活塞贯穿所述加压腔2顶部,还包括纵向推送机构4,所述纵向推送机构4设于所述机架1侧边,还包括加热循环机构,所述加热循环机构包括导热罐5、高压泵6、第一输送管7、第二输送管8、第三输送管9和温度控制件10,所述导热罐5与高压泵6连接,所述高压泵6连接所述温度控制件10,所述温度控制件10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管7连接加压腔2,所述温度控制件10通过第二输送管8连接高压泵6,所述加压腔2通过所述第三输送管9连接导热罐5,还包括高压腔11和塑模件12,所述高压腔11套设于加压腔2内,所述高压腔11内设置所述塑模件12。
其中,所述温度控制件10与导热罐5之间还设有回流管27。
还包括弹性壁28,所述高压腔11与所述加压腔2通过所述弹性壁28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壁28采用弹性橡胶,所述温度控制件10采用自动温控阀(或电动温控阀),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控制件10还可以采用石蜡节温器。
所述塑模件12包括上压片13、下压片14和塑模套15,所述塑模套15上端设置所述上压片13,所述塑模套15下端设置所述下压片14。
所述纵向推送机构4包括第二加压气缸16、L型杆17和推送块18,所述第二加压气缸16驱动连接L型杆17一端,所述L型杆17另一端连接推送块18,所述推送块18上端与所述塑模件12接触。
还包括横向推送机构19,所述横向推送机构19设于所述机架1底部,所述横向推送机构19包括推送杆20和放置板21,所述推送杆20连接放置板21。
所述放置板21上设有贯通槽22,所述贯通槽22尺寸小于塑模件12底面尺寸,所述贯通槽22尺寸大于所述推送块18尺寸。
还包括底板23,所述底板23连接于机架1底部,所述横向推送机构19设于所述底板23上,所述底板23上设有U型槽24,所述U型槽24尺寸大于所述推送块18尺寸。
所述推送块18上设有固定块25,所述固定块25为推送块突起形成,所述塑模件12底部设有固定槽26,所述固定槽26为所述塑模件12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固定块25与所述固定槽26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腔11内设置的塑模件12个数为一个,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塑模件12的个数还可以为其他,当所述塑模件12的个数大于一时,在各所述塑模件12与推送块18之间还应有板状物,将各塑模件12的底面联合为一个整体,便于移动时的稳定。
使用原理:
开启导热罐5、高压泵6电源,导热罐5内的导热介质在高压泵6作用下流经温度控制件10,在启动阶段由于导热介质还未达到目标温度,在温度控制件10作用下,导热介质流经:导热罐5-高压泵6-第二输送管8-温度控制件10-回流管27-导热罐5,进行内循环;
同时,操作人员将原料加入塑模件12中,并启动横向推送机构19,放置于放置板21上的塑模件12(位于贯通槽处)在推送杆20的作用下移动至高压腔11下方,而后启动纵向推送机构4,推送块18在L型杆17的作用下将塑模件12移动至高压腔11内,此前推送块18在底板23的U型槽24内,
当到达目标温度后,导热介质在高压泵6作用下流经:导热罐5-高压泵6-第二输送管8-温度控制件10-第一输送管7-加压腔2,进入加压状态,到达指定压强后高压泵6停止泵送,
当材料静压完成后,纵向推送机构4带动推送块18上的塑模件12向下移动,塑模件12被贯通槽22限制位移后,推送块18继续向下移动至U型槽24内,而后横向推送机构19将塑模件12推出便于操作取模,
当装置使用完毕后,第一加压气缸3启动,将加压腔2内的导热介质挤压流经:第三输送管9-导热罐5。
为保证装置正常运行,还应在第一输送管7等管道上设置阀门、在加压腔2内设置压强感应器等常规部件,均为领域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型静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加压腔和第一加压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气缸活塞贯穿所述加压腔顶部,
还包括纵向推送机构,所述纵向推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侧边,
还包括加热循环机构,所述加热循环机构包括导热罐、高压泵、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三输送管和温度控制件,所述导热罐与高压泵连接,所述高压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件,所述温度控制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管连接加压腔,所述温度控制件通过第二输送管连接高压泵,所述加压腔通过所述第三输送管连接导热罐,
还包括高压腔和塑模件,所述高压腔套设于加压腔内,所述高压腔内设置所述塑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件与所述导热罐之间还设有回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壁,所述高压腔与所述加压腔通过所述弹性壁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模件包括上压片、下压片和塑模套,所述塑模套上端设置所述上压片,所述塑模套下端设置所述下压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推送机构包括第二加压气缸、L型杆和推送块,所述第二加压气缸驱动连接L型杆一端,所述L型杆另一端连接推送块,所述推送块上端与所述塑模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推送机构,所述横向推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底部,所述横向推送机构包括推送杆和放置板,所述推送杆连接放置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静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块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推送块突起形成,所述塑模件底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为所述塑模件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固定槽对应设置。
CN202320784724.4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新型静压装置 Active CN219563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4724.4U CN219563907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新型静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4724.4U CN219563907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新型静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3907U true CN219563907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4724.4U Active CN219563907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新型静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3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20065573A (ko) 수지봉지용 금형장치 및 수지봉지방법
US3296353A (en) Method of injection molding utilizing accumulating chambers
CN219563907U (zh) 一种新型静压装置
US2259781A (en) Hydraulic injection molding press
KR20060043751A (ko) 성형장치
CN101698464B (zh) 一种高粘度物料灌装装置
CN216808107U (zh) 凝胶灌装装置
US8926315B2 (e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N210390010U (zh) 卧式多站四缸橡胶注射成型机注射机构
JP4460651B2 (ja) 木質材加熱成形装置
US2568042A (en) Hydraulic press
CN203092901U (zh) 立式注塑机
CN218256476U (zh) 一种防渗漏的注塑模具
CN211030390U (zh) 一种可上料定位的热平压机
CN209987253U (zh) 一种橡胶平板硫化机
JP2014116512A (ja) 作動液とこの作動液を用いた電子部品の樹脂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KR20100086368A (ko) 공,유압을 이용한 종이용기 성형장치
US2332679A (en) Method of injection molding
CN210758703U (zh) 一种液压平板硫化机
JP5055257B2 (ja) 圧縮樹脂封止成形に用いられる液状樹脂材料の計量供給方法及び装置
CN220499858U (zh) 一种增加闭模力的合模机
CN103317640A (zh) 一种有机玻璃垂直浇注装置及其浇注方法
CN220946786U (zh) 一种导热碳纤维板热压装置
CN219486372U (zh) 注塑机换模装置
JP2001207953A (ja) 粘性材料の供給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