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1926U - 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1926U
CN219561926U CN202222569296.1U CN202222569296U CN219561926U CN 219561926 U CN219561926 U CN 219561926U CN 202222569296 U CN202222569296 U CN 202222569296U CN 219561926 U CN219561926 U CN 219561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lifting rod
rod
positioning device
fixed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92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纪宏
王�锋
薛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fang Shuohua Optical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fang Shuohua Optic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fang Shuohua Optical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fang Shuohua Optic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692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1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1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1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滑动插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转动插设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上端固定有转向杆,还包括;两个车门固定机构,两个所述车门固定机构分别与转向杆的两端固定,且两个车门固定机构呈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车门固定机构,同时将左右两个车门进行固定,无需重复调节定位块或夹块的位置,在对一个车门焊接完成后,通过换位驱动机构带动两个车门固定机构转动换位,然后对另一个车门进行焊接,无需对车门进行多次拆装,提高了焊接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车门安装在汽车驾驶室两侧,在对车门进行生产组装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车门进行焊接,在焊接的过程中需要对车门进行固定定位,这就需要一种车门定位装置。
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69906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总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采用矩形框架结构;底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采用圆柱形结构;连接轴还包括有:安装架,安装架采用矩形框架结构,安装架固定设置于两组连接轴之间。
其存在一定缺陷:由于左右车门的形状结构是对称的,该专利在实际使用时如果需要对左右车门进行固定,则每次都要重新调节固定夹块的位置,这样在焊接加工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定位结构进行调节,而且该专利一次只能固定一个车门,在大批量生产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对车门进行固定和拆卸,降低了焊接加工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滑动插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转动插设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上端固定有转向杆,还包括;两个车门固定机构,两个所述车门固定机构分别与转向杆的两端固定,且两个车门固定机构呈对称设置;换位驱动机构,所述换位驱动机构用于对两个车门固定机构进行换位,所述换位驱动机构设置在升降杆的侧壁上,且换位驱动机构与转向轴传动连接;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固定柱和升降杆之间;所述车门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转向杆一端的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的内侧底端固定有两个支撑块,且定位框架的两端对称安装有两个压紧气缸,两个所述压紧气缸的伸缩端均转动连接有位于定位框架内侧的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换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转向轴外侧一端的从动齿轮和安装于固定柱上端一侧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齿牙与从动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柱内侧下端的螺杆和转动插设于固定柱下端一侧的齿轮转轴,所述齿轮转轴的一端固定有主动锥齿轮,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通过齿牙与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螺杆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于升降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螺杆和升降杆之间的螺纹升角小于摩擦角。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外侧下端固定有支撑滑板,所述支撑滑板与固定柱的内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下端与底板的上侧之间固定有加固板。
优选的,两个所述定位框架的上端固定有两个支架,所述支架的上侧安装有除尘风机。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与压紧气缸的伸缩端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车门固定机构,同时将左右两个车门进行固定,无需重复调节定位块或夹块的位置,在对一个车门焊接完成后,通过换位驱动机构带动两个车门固定机构转动换位,然后对另一个车门进行焊接,无需对车门进行多次拆装,提高了焊接加工效率;
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升降杆的伸出长度,从而可以调节两个车门固定机构的高度,进而调节车门的高度,可以根据工人的操作习惯进行灵活调节,便于工人焊接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2、固定柱;3、升降杆;4、转向轴;5、转向杆;6、定位框架;7、压紧气缸;8、定位块;9、支撑块;10、从动齿轮;11、伺服电机;12、主动齿轮;13、螺杆;14、从动锥齿轮;15、齿轮转轴;16、主动锥齿轮;17、支撑滑板;18、加固板;19、支架;20、除尘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侧固定有固定柱2,固定柱2的上端滑动插设有升降杆3,升降杆3的上端转动插设有转向轴4,转向轴4的上端固定有转向杆5,还包括;两个车门固定机构,两个车门固定机构分别与转向杆5的两端固定,且两个车门固定机构呈对称设置;换位驱动机构,换位驱动机构,换位驱动机构用于对两个车门固定机构进行换位,换位驱动机构设置在升降杆3的侧壁上,且换位驱动机构与转向轴4传动连接;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固定柱2和升降杆3之间;车门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转向杆5一端的定位框架6,定位框架6的内侧底端固定有两个支撑块9,且定位框架6的两端对称安装有两个压紧气缸7,两个压紧气缸7的伸缩端均转动连接有位于定位框架6内侧的定位块8。
进一步的,换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转向轴4外侧一端的从动齿轮10和安装于固定柱2上端一侧的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的驱动端固定有主动齿轮12,主动齿轮12通过齿牙与从动齿轮10相啮合,换位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转向杆5转动,从而对两个车门固定机构进行换位。
进一步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柱2内侧下端的螺杆13和转动插设于固定柱2下端一侧的齿轮转轴15,齿轮转轴15的一端固定有主动锥齿轮16,螺杆13的下端固定有从动锥齿轮14,从动锥齿轮14通过齿牙与主动锥齿轮16啮合,螺杆13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于升降杆3的内部,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升降杆3的伸出长度,从而可以调节两个车门固定机构的高度,进而调节车门的高度,可以根据工人的操作习惯进行灵活调节,便于工人焊接操作。
进一步的,螺杆13和升降杆3之间的螺纹升角小于摩擦角,起到自锁作用,防止升降杆3下坠,提高了高度固定稳定性。
进一步的,升降杆3的外侧下端固定有支撑滑板17,支撑滑板17与固定柱2的内侧滑动连接,支撑滑板17对升降杆3的下端进行支撑,提高其升降稳定性。
进一步的,固定柱2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侧之间固定有加固板18,加固板18提高固定柱2与底板1之间的固定牢固性。
进一步的,两个定位框架6的上端固定有两个支架19,支架19的上侧安装有除尘风机20,除尘风机20可以将焊接时产生的有毒烟气吹散,防止烟气聚集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进一步的,定位块8与压紧气缸7的伸缩端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可以使定位块8保持一定角度不变,便于对不同倾斜角度边框的车门进行定位。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车门的下侧边放置在两个支撑块9的上侧,支撑块9对车门进行支撑,然后控制两个压紧气缸7的伸缩端伸出,分别带动两个定位块8移动,使两个定位块8分别与车门的两端边沿抵紧,即可对车门进行定位,将车门固定在定位框架6的内侧,由于两个车门固定机构对称设置,因此可以一次将左右两个车门分别固定在两个车门固定机构的内侧,当对其中一个车门焊接完成后,控制换位驱动机构的伺服电机11运行,伺服电机11带动主动齿轮12转动,主动齿轮12转动通过齿牙啮合带动从动齿轮10和转向轴4转动180°,转向轴4带动转向杆5转动180°,转向杆5带动两个车门固定机构转动,使另一个车门转动至焊接位,即可对另一个车门进行焊接,在焊接左右两个车门时无需重复更换,提高了焊接加工效率,转动高度调节机构的齿轮转轴15,齿轮转轴15带动主动锥齿轮16转动,主动锥齿轮16转动通过齿牙啮合带动从动锥齿轮14转动,从动锥齿轮14带动螺杆13转动,螺杆13转动通过螺纹啮合带动升降杆3升降移动,升降杆3带动转向杆5上下移动,转向杆5可以带动其两端的两个车门固定机构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根据要求灵活调节车门的高度,便于工人焊接操作。

Claims (8)

1.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上滑动插设有升降杆(3),所述升降杆(3)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向轴(4),所述转向轴(4)的顶部设有与其垂直设置的转向杆(5),还包括两个车门固定机构,两个车门固定机构呈对称设置在转向杆的两端,所述车门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转向杆(5)一端的定位框架(6),所述定位框架(6)的内底壁固定有两个支撑块(9),所述定位框架(6)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呈水平设置的压紧气缸(7),两个所述压紧气缸(7)的伸缩端均设有能够对车门侧端进行定位的定位块(8);
换位驱动机构,所述换位驱动机构用于对两个车门固定机构进行换位,所述换位驱动机构设置在升降杆(3)的侧壁上,且换位驱动机构与转向轴(4)传动连接;
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升降杆(3)的高度,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固定柱(2)内,且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与升降杆(3)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转向轴(4)上的从动齿轮(10)和安装于固定柱(2)外壁上的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驱动端固定有主动齿轮(12),所述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0)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柱(2)内侧下端的螺杆(13)和转动插设于固定柱(2)下端一侧的齿轮转轴(15),所述齿轮转轴(15)的一端固定有主动锥齿轮(16),所述螺杆(13)的下端固定有从动锥齿轮(14),所述从动锥齿轮(14)通过齿牙与主动锥齿轮(16)啮合,所述螺杆(13)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于升降杆(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3)和升降杆(3)之间的螺纹升角小于摩擦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3)的外侧下端固定有支撑滑板(17),所述支撑滑板(17)与固定柱(2)的内侧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侧之间固定有加固板(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框架(6)的上端固定有两个支架(19),所述支架(19)的上侧安装有除尘风机(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8)与压紧气缸(7)的伸缩端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
CN202222569296.1U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 Active CN219561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9296.1U CN219561926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9296.1U CN219561926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1926U true CN219561926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8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9296.1U Active CN219561926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1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8306B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气腹针穿刺设备
CN219561926U (zh) 一种汽车驾驶室左右车门定位装置
CN208680665U (zh) 一种具有噪音消除功能的铝型材加工设备
CN212005005U (zh) 一种人工智能上下移动显示装置
CN219151357U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用模具定位装置
CN114769658B (zh) 一种螺栓生产用螺杆头部开孔装置及其开孔方法
CN213053607U (zh) 减震器装配装置
CN112536400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的钢筋切割装置
CN212976730U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车削加工用固定装置
CN112894234A (zh) 一种用于汽车焊装生产用的可调节高度支架台
CN220719224U (zh) 一种副驾滑轨装配辅助工具
CN212886106U (zh) 减震器装配设备
CN220533414U (zh) 一种后桥焊接夹具
CN217413931U (zh) 一种可调节的引擎支架
CN219666046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生产用边角处理装置
CN216230145U (zh) 一种用于空调安装打孔的辅助装置
CN219648749U (zh) 一种铝型材打孔设备
CN220533873U (zh) 一种钢管表面高速抛光装置
CN211889565U (zh) 一种用于生产钢管杆的龙门焊接机
CN22022349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顶升装置
CN219634059U (zh) 一种封边机的机架装置
CN219483917U (zh) 一种自动上料功能的数控连板冲孔机
CN219747764U (zh) 一种家具组装装配架
CN220215903U (zh) 一种前副车架视觉防错机构
CN220515383U (zh) 一种铜棒加工用牵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