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1020U - 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1020U
CN219531020U CN202320402630.6U CN202320402630U CN219531020U CN 219531020 U CN219531020 U CN 219531020U CN 202320402630 U CN202320402630 U CN 202320402630U CN 219531020 U CN219531020 U CN 219531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outdoor unit
electric control
water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026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旺辉
苏运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026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1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1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1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空调室外机包括外壳、电控装置和挡水件,外壳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位于第二侧板沿前后方向的一侧,第二侧板沿前后方向靠近第一侧板的一端部为接触部,电控装置位于外壳内,挡水件的至少部分位于电控装置与接触部之间由于空调室外机暴露于室外环境,容易遭受风雨侵袭,水液可能通过第一侧板和接触部之间的缝隙进入外壳内,通过在电控装置与接触部之间设置挡水件,利用挡水件阻挡水液接触电控装置,从而降低电控装置触水损坏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通过空调室外机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由于空调室外机暴露于室外环境,经常遭受风雨侵袭,雨水容易通过空调室外机的外壳的缝隙进入外壳内接触空调室外机的电控装置,水液接触电控装置容易造成电控装置损坏,甚至造成电控装置的主控板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能够降低电控装置触水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
外壳,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二侧板沿前后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沿前后方向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部为接触部;
电控装置,位于所述外壳内;
挡水件,所述挡水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接触部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水件的顶部形成有朝所述接触部开口的蓄水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包括顶板和折边,所述顶板位于所述电控装置的上方,所述折边从所述顶板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向下弯折,所述折边的局部部位叠置于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所述折边和所述接触部的重叠部位沿左右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蓄水槽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水件朝向所述接触部的端面形成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所述蓄水槽连通并向下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端子板,所述端子板的部分位于所述挡水件的下方,所述端子板朝向所述接触部的端面形成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连通所述导水槽并向下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水件的顶表面不低于所述接触部的顶表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包括板体和翻边,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平行于前后方向,所述翻边从所述板体沿左右方向的一端朝所述接触部翻折,所述翻边叠置于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所述第五侧板位于所述电控装置的后侧;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以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第四侧板形成有检修口,所述第一侧板可拆卸地遮蔽所述检修口,所述电控装置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且设置于所述检修口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用于容设所述电控装置的电控盒,所述电控盒沿左右方向朝向所述接触部的板部为所述挡水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盒的顶面和所述电控盒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均开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水件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由于空调室外机暴露于室外环境,容易遭受风雨侵袭,水液可能通过第一侧板和接触部之间的缝隙进入外壳内,通过在电控装置与接触部之间设置挡水件,利用挡水件阻挡水液接触电控装置,从而降低电控装置触水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空调室外机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侧板;
图4为图1所示空调室外机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顶盖。
附图标记说明:
外壳1;第一侧板11;板体111;翻边112;第二侧板12;接触部121;重叠部位1211;顶盖13;顶板131;折边132;第四侧板14;检修口14a;电控装置2;挡水件3;蓄水槽3a;导水槽3b;端子板4;引水槽4a;电控盒5;隔板6;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方位为基于图1至图4所示的方位。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4,空调室外机包括外壳1、电控装置2和挡水件3,外壳1包括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第一侧板11位于第二侧板12沿前后方向的一侧,第二侧板12沿前后方向靠近第一侧板11的一端部为接触部121。示例性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均沿竖直方向放置。也就是说,第一侧板11的厚度方向和第二侧板12的厚度方向均垂直于竖直方向。
电控装置2位于外壳1内。电控装置2用于实现空调室外机中用电结构的控制。示例性的,用电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室外风机和/或压缩机。
挡水件3的至少部分位于电控装置2与接触部121之间。挡水件3用于阻挡来自第一侧板11和接触部121之间缝隙的水液。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由于空调室外机暴露于室外环境,容易遭受风雨侵袭,水液可能通过第一侧板11和接触部121之间的缝隙进入外壳1内,通过在电控装置2与接触部121之间设置挡水件3,利用挡水件3阻挡水液接触电控装置2,从而降低电控装置2触水损坏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下是指朝向地面的方向,上与下相反;后是指朝向墙壁的方向,前与后相反;左是作业人员位于前方的情况下,左手所在侧的方向,右与左相反。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相互垂直,共同构成三维垂直坐标系。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外壳1包括第三侧板、第四侧板14和第五侧板,第五侧板位于电控装置2的后侧,第四侧板14和第五侧板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二侧板12和第三侧板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以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示例性的,第三侧板、第四侧板14和第五侧板均沿竖直方向放置,也就是说,第三侧板的厚度方向、第四侧板14的厚度方向和第五侧板的厚度方向均与竖直方向垂直。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第四侧板14和第五侧板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这样,容纳空间为上下两侧均开口的六面体结构。
请参阅图1和图3,第四侧板14形成有检修口14a,第一侧板11可拆卸地遮蔽检修口14a,电控装置2位于容纳空间中且设置于检修口14a处。空调室外机的前方空间开阔,在需要检修电控装置2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侧板11拆卸下来,通过检修口14a检修电控装置2,操作简单便捷,作业空间大,检修完成后,将第一侧板11再次装配即可。如此,将电控装置2前置于容纳空间的前部,通过第一侧板11选择性地打开或者遮蔽检测口,以便于检修电控装置2。
第一侧板11可以通过卡接、螺钉连接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地遮蔽检修口14a。示例性的,第一侧板11可以与第二侧板12可拆卸连接和/或第一侧板11可以与第四侧板14可拆卸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第四侧板14和第五侧板均可以采用金属材质。示例性的,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第四侧板14和第五侧板均为钣金结构。也就是说,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第四侧板14和第五侧板均通过钣金工艺制造成型。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风机、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隔板6,隔板6位于容纳空间内,隔板6将容纳空间分隔为沿左右方向分布的换热腔和放置腔,室外风机和室外换热器均位于换热腔中,电控装置2和压缩机均位于放置腔中。具体地,压缩机位于电控装置2的下方。电控装置2可以用于控制室外风机和压缩机。通过隔板6分隔换热腔和放置腔,使得电控装置2和压缩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难以通过气流流动至换热腔中。由于电控装置2和压缩机均具有散热需求,因此,第一侧板11、第四侧板14和第二侧板12之间均不适用于采用密封连接,通过挡水件3既能够降低电控装置2接触水液的风险,又能够满足电控装置2和压缩机的散热需求。
示例性的,电控装置2可以固定至隔板6和/或第二侧板12上。通过隔板6和第二侧板12能够牢固地固定电控装置2。
一实施例中,隔板6为金属结构。如此,隔板6的强度好。
一实施例中,隔板6为钣金结构。也就是说,隔板6可以通过钣金工艺成型。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空调室外机包括用于容设电控装置2的电控盒5,电控盒5沿左右方向朝向接触部121的板部为挡水件3。也就是说,电控装置2位于电控盒5内。如此,利用电控盒5的板部作为挡水件3,可以节约结构件。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电控装置2包括主控板和电子器件,电子器件安装于主控板上并与主控板电连接。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电控盒5的顶面和电控盒5朝向第一侧板11的侧面均开口。一方面,电控盒5朝向第一侧板11的侧面开口,作业人员打开第一侧板11就可以看到电控装置2,减少拆装步骤,提高作业效率。另一方面,电控盒5呈开放式结构,而不是密闭式结构,更加便于电控装置2的散热。再一方面,电控盒5的顶面开口可以减少电控盒5在上下方向上占据的空间,外壳1的高度可以相对较低。
一实施例中,挡水件3与第二侧板12连接。也就是说,第二侧板12上也可以设置挡水件3。挡水件3固定至第二侧板12上。示例性的,挡水件3可以与第二侧板12一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挡水件3的顶部形成有朝接触部121开口的蓄水槽3a。在降雨过程中,水液存在往上冲水的可能,当水从下方冲击第一侧板11和接触部121之间的缝隙时,少量的水液通过缝隙进入到蓄水槽3a中,蓄水槽3a不仅能够暂存水液,还能够减少水液溅射,降低水液越过挡水件3从第一侧板11所在的一侧例如前侧接触电控装置2的风险。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蓄水槽3a的顶边位于挡水件3的顶表面。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4,外壳1包括顶盖13,顶盖13包括顶板131和折边132,顶板131位于电控装置2的上方,折边132从顶板131靠近第二侧板12的一端向下弯折,折边132的局部部位叠置于接触部121的外表面,折边132和接触部121的重叠部位1211沿左右方向的投影位于蓄水槽3a上。也就是说,以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面为投影面,重叠部位1211的投影在蓄水槽3a的投影范围内。顶板131用于封闭容纳空间的上侧开口。
该实施例中,一方面,顶板131的上表面的水液能够顺着折边132向下流动,减少水液从折边132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缝隙进入外壳1内的几率。另一方面,折边132和接触部121的重叠部位1211是折边132、接触部121和第一侧板11三者的接触位置,水液容易从下向上冲击折边132和接触部121的重叠部位1211,通过重叠部位1211的缝隙进水风险相对较高,因此,重叠部位1211沿左右方向的投影位于蓄水槽3a上,从重叠部位1211的缝隙进入的水液均能够进入蓄水槽3a中。
折边132用于与第二侧板12可拆卸连接。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折边132叠置于第二侧板12的外表面,紧固件穿设于折边132和第二侧板12上,以将顶板131固定至第二侧板12上。紧固件包括但不限于螺钉或螺栓等等。
一实施例中,外壳1包括底盘,底盘位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第四侧板14和第五侧板的下方,底盘用于遮蔽容纳空间的下侧开口。通过顶盖13、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第四侧板14、第五侧板和底盘共同构成外壳1,外壳1大致呈长方体结构。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挡水件3朝向接触部121的端面形成有导水槽3b,导水槽3b与蓄水槽3a连通并向下延伸。利用导水槽3b将蓄水槽3a中的水液快速向下引导,加快排水,减少水液在蓄水槽3a中聚集。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空调室外机包括位于外壳1内的端子板4,端子板4的部分位于挡水件3的下方,端子板4朝向接触部121的端面形成有引水槽4a,引水槽4a连通导水槽3b并向下延伸。具体地,端子板4用于安装接线端子。利用引水槽4a将水液导流至电控装置2的下方,使得水液无法接触电控装置2。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挡水件3的顶表面不低于接触部121的顶表面。换句话说,挡水件3的顶表面的高度高于或者等于接触部121的顶表面。这样设计,使得来自接触部121的水液难以翻越挡水件3的顶表面接触电控装置2,示例性的,电控盒5的顶面开口,而挡水件3的顶表面不低于接触部121的顶表面,来自接触部121的水液难以翻越挡水件3的顶表面通过电控盒5的顶面开口进入电控盒5内。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第一侧板11包括板体111和翻边112,板体111的厚度方向平行于前后方向,翻边112从板体111沿左右方向的一端朝接触部121翻折,翻边112叠置于接触部121的外表面。也就是说,翻边112搭接于接触部121的外侧。这样设计,翻边112与接触部121搭接,增加水液通过翻边112与接触部121之间的缝隙进入外壳1内的难度,翻边112、接触部121和挡水件3之间的缝隙形成迷宫通道,进入的水液只能沿着导水槽3b和/引水槽4a向下流动,防止水液接触电控装置2。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本申请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外机。空调器还包括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空调器为热泵式空调器,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通过冷媒管道连通,通过冷媒实现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之间的热交换。
示例性的,空调器能够调节温度。示例性的,空调器包括四通阀和节流装置,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风机,四通阀、压缩机、节流装置、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通过冷媒管道连通共同构成换热系统,冷媒可以在换热系统内流动。四通阀用于改变冷媒的流向。室内风机用于驱动室内气流流经室内换热器。空调器在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下,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均工作时,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中的一个为蒸发器,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中的另一个为冷凝器,冷媒可以在冷凝器中由气态放热转变为液态,在蒸发器中吸热由液态变为气态。冷媒通过蒸发器热交换后被压缩机压缩变为高压高温的气体,高压高温的气体排出至冷凝器中,经过冷凝器放热变为中温高压的液体,再通过冷媒管道将中温高压的液体送到节流装置,节流装置进行节流减压形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再次进入蒸发器热交换。这样不断地循环热交换,通过冷媒将室内气流的热量传递至室外气流,从而实现室内气流的升温或降温。
示例性的,节流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膨胀阀。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中”、“一些实施例中”或“示例性的”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二侧板沿前后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沿前后方向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部为接触部;
电控装置,位于所述外壳内;
挡水件,所述挡水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接触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件的顶部形成有朝所述接触部开口的蓄水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包括顶板和折边,所述顶板位于所述电控装置的上方,所述折边从所述顶板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向下弯折,所述折边的局部部位叠置于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所述折边和所述接触部的重叠部位沿左右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蓄水槽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件朝向所述接触部的端面形成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所述蓄水槽连通并向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端子板,所述端子板的部分位于所述挡水件的下方,所述端子板朝向所述接触部的端面形成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连通所述导水槽并向下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件的顶表面不低于所述接触部的顶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包括板体和翻边,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平行于前后方向,所述翻边从所述板体沿左右方向的一端朝所述接触部翻折,所述翻边叠置于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所述第五侧板位于所述电控装置的后侧;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以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第四侧板形成有检修口,所述第一侧板可拆卸地遮蔽所述检修口,所述电控装置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且设置于所述检修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用于容设所述电控装置的电控盒,所述电控盒沿左右方向朝向所述接触部的板部为所述挡水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的顶面和所述电控盒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均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件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
CN202320402630.6U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Active CN219531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2630.6U CN219531020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2630.6U CN219531020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1020U true CN219531020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25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02630.6U Active CN219531020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1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60869B1 (ko) 폐쇄 밸브 취부 구조 및 이것을 구비하는 공기 조화 장치의실외 유닛
EP3240973B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US7124601B2 (en) Built-in type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US20090044554A1 (en) Shut-off valve support member and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591951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02927976U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及该室外机使用的截止阀用的支承构件
CN219531020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N101813338A (zh) 空调室外机
JPH04165241A (ja) 熱交換装置
US7191616B2 (en) Front suction/discharge type out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er and outdoor unit installation system using it
CN114152004B (zh) 空调机
EP3385627B1 (en) Outdoor unit
CN100532990C (zh) 空调器室外机的散热结构
CN111486516A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KR101893846B1 (ko) 복합 대공화기 냉방용 실외기 장치
JPH10339478A (ja) 空調室外機
CN1955571A (zh) 嵌入式商用空调器室内机
CN217952506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8763910U (zh) 空调器
CN218379664U (zh) 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19367823U (zh) 空调室外机
CN220507004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8544681U (zh) 储能柜冷水空调
CN219550701U (zh) 空调室外机
CN220519028U (zh) 包装组件和具有其的管道式空调室内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