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9135U - 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9135U
CN219529135U CN202223351390.6U CN202223351390U CN219529135U CN 219529135 U CN219529135 U CN 219529135U CN 202223351390 U CN202223351390 U CN 202223351390U CN 219529135 U CN219529135 U CN 219529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al combustion
combustion chamber
sealing plug
movable sealing
combustion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513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培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Zhongjiefe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Zhongjiefe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Zhongjiefe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Zhongjiefe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513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9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9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9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进气管道、排气管道和滑动管道和滑动在所述滑动管道的内侧的活塞,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呈环形分布的分隔环,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所述分隔环的内侧和外侧分别为内燃烧腔室和外存气腔室。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密封塞完全滑动至外存气腔室的内侧的临界转态时,此时,由于内燃烧腔室压力远大于外存气腔室,导致高压的气体向低压处流动,使得外存气腔室压力增大,从而冲破单向密封机构的密封,向内燃烧腔室流通,实现空气循环,同时,对内燃烧腔室喷油后,柴油燃烧,循环的空气保障了柴油燃烧是氧气充足,解决了柴油内燃机柴油燃料燃烧率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
背景技术
常见的内燃机有柴油内燃机和汽油内燃机,柴油内燃机和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工作是往复能量转换的过程,一次循环大多分为四个流程,汽油内燃机的四个流程分别为:第一流程为吸气流程,此时,排气通道关闭,进气通道打开,此时,活塞向下滑动,使得燃烧室产生负压,吸入汽油和外部空气的混合物;第二流程为压缩冲程流程,此时,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均关闭,活塞向上滑动,使得对燃烧室内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进行压缩,增加汽油与空气混合物的内能,是将活塞运动的机械能转换为内能的过程;第三流程为做功冲程流程,此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燃烧室开始燃烧,燃烧室过程中的内能转换为机械能挤压活塞向下滑动做功,第四流程为排气流程,此时,排气通道打开,进气通道关闭,活塞向上滑动,将燃烧室废气向排气通道外挤压排出,从而完成内燃机一次能量转环循环的过程,通过往复实现此循环,进行汽油内燃机的持续工作。而柴油内燃机的一个循环流程为:第一流程为吸气流程,此时,排气通道关闭,进气通道打开,此时,活塞向下滑动,使得燃烧室产生负压,吸入外部空气;第二流程为压缩冲程流程,此时,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均关闭,活塞向上滑动,使得对燃烧室内空气进行压缩,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第三流程为做功冲程流程,此时,燃烧室内喷油,通过第二流程转环的内能将柴油点燃,此时,燃烧室开始燃烧,燃烧室过程中的内能转换为机械能挤压活塞向下滑动做功,第四流程为排气流程,此时,排气通道打开,进气通道关闭,活塞向上滑动,将燃烧室废气向排气通道外挤压排出,从而完成内燃机一次能量转环循环的过程,通过往复实现此循环,进行柴油内燃机的持续工作。
相对于汽油内燃机在进气流程中是将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负压吸附至燃烧室内,柴油内燃机是采用吸气后再进行喷油的方式,实现外部空气与柴油的结合,若空气与柴油混合不均匀会造成柴油在燃烧过程中氧气不足而导致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传统的柴油内燃机大多是对喷油结构进行改进,使得雾化的柴油在燃烧室内分布更加均匀,虽然在实际运用中,提高了柴油在燃烧室内的燃烧率,但燃烧率依旧存在一定不足之处,若能在喷油燃烧后再进一步增加氧气与柴油的接触率,则能更好的提升柴油燃烧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柴油内燃机柴油燃料燃烧率不足的问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进气管道、排气管道和滑动管道和滑动在所述滑动管道的内侧的活塞,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呈环形分布的分隔环,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所述分隔环的内侧和外侧分别为内燃烧腔室和外存气腔室,所述进气管道、排气管道和滑动管道均与所述内燃烧腔室连通,所述活塞通过连动机构连接有贯穿所述分隔环两侧的活动密封塞,所述活塞向上或向下滑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活动密封塞与所述分隔环分离且分别位于所述外存气腔室和所述内燃烧腔室内侧,所述分隔环的上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制介质从所述内燃烧腔室向所述外存气腔室流通的多组单向通气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密封塞通过伸缩杆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密封塞靠近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呈内凹结构,所述伸缩杆安装在所述活动密封塞的内凹处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分隔环的内部具有用于所述活动密封塞滑动贯穿的连通孔,且所述连通孔的内壁与所述活动密封塞的外表壁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动机构为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密封塞和活塞铰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分隔环将燃烧室分隔成外存气腔室和内燃烧腔室,内燃机运行的第二压缩冲程流程,活塞向上移动,此时,活塞对外存气腔室和内燃烧腔室均压缩,同时,活塞通过连动机构驱动活动密封塞向分隔环滑动对分隔环与活动密封塞贯穿处密封,此时,活塞继续向上移动,对内燃烧腔室内部空气压缩,活动密封塞继续向外存气腔室对外存气腔室内部空气压缩,直到活动密封塞完全滑动至外存气腔室的内侧的临界转态时,此时,由于内燃烧腔室压力远大于外存气腔室,导致高压的气体向低压处流动,使得外存气腔室压力增大,从而冲破单向密封机构的密封,向内燃烧腔室流通,实现空气循环,同时,对内燃烧腔室喷油后,柴油燃烧,循环的空气保障了柴油燃烧是氧气充足,提高了柴油燃烧的燃烧率,解决了柴油内燃机柴油燃料燃烧率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立体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壳体;101、进气管道;102、排气管道;103、滑动管道;2、分隔环;201、连通孔;3、伸缩杆;4、活动密封塞;5、单向通气结构;6、连杆;7、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1上的进气管道101、排气管道102和滑动管道103和滑动在滑动管道103的内侧的活塞7,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呈环形分布的分隔环2,壳体1的内部位于分隔环2的内侧和外侧分别为内燃烧腔室和外存气腔室,进气管道101、排气管道102和滑动管道103均与内燃烧腔室连通,活塞7通过连动机构连接有贯穿分隔环2两侧的活动密封塞4,活塞7向上或向下滑动至极限位置时,活动密封塞4与分隔环2分离且分别位于外存气腔室和内燃烧腔室内侧,分隔环2的上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制介质从内燃烧腔室向外存气腔室流通的多组单向通气结构5。
通过分隔环2将壳体1内部分隔成内外分布的内燃烧腔室和外存气腔室,内燃机运行的第一吸气流程时,进气管道101为开启转态,初始时,活动密封塞4位于外存气腔内,部分气体进入外存气腔室内侧,此时,活塞7向下滑动,通过连动机构驱动活动密封塞4向内燃烧腔室移动,此时,活动密封塞4将与分隔环2的贯穿处密封,此时,外部空气进入内燃烧腔室的内侧,当活塞7向下继续移动时,活动密封塞4移动至内燃烧室内侧,使得外部空气进一步进入外存气腔室内侧,从而使得保障外存气腔室内气体充足,此时,进入内燃机运行的第二压缩冲程流程,活塞7向上移动,此时,活塞7对外存气腔室和内燃烧腔室均压缩,同时,活塞7通过连动机构驱动活动密封塞4向分隔环2滑动对分隔环2与活动密封塞4贯穿处密封,此时,活塞7继续向上移动,对内燃烧腔室内部空气压缩,活动密封塞4继续向外存气腔室对外存气腔室内部空气压缩,直到活动密封塞4完全滑动至外存气腔室的内侧的临界转态时,此时,由于内燃烧腔室压力远大于外存气腔室,导致高压的气体向低压处流动,使得外存气腔室压力增大,从而冲破单向密封机构的密封,向内燃烧腔室流通,实现空气循环,同时,对内燃烧腔室喷油后,柴油燃烧,循环的空气保障了柴油燃烧是氧气充足,提高了柴油燃烧的燃烧率。
具体的,如图3所示,活动密封塞4通过伸缩杆3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活动密封塞4靠近伸缩杆3的一侧呈内凹结构,伸缩杆3安装在活动密封塞4的内凹处内侧。
伸缩杆3保障了活动密封塞4沿着伸缩杆3的轴向稳定滑动,活动密封塞4内凹结构的设置,降低伸缩杆3占用的空间。
具体的,如图3所示,分隔环2的内部具有用于活动密封塞4滑动贯穿的连通孔201,且连通孔201的内壁与活动密封塞4的外表壁贴合。
使得活动密封塞4在连通孔201内滑动过程中均能对连通孔201处稳定密封。
具体的,如图2所示,连动机构为连杆6,连杆6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密封塞4和活塞7铰接。
连杆6的传动方式,稳定且耐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的进气管道(101)、排气管道(102)和滑动管道(103)和滑动在所述滑动管道(103)的内侧的活塞(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呈环形分布的分隔环(2),所述壳体(1)的内部位于所述分隔环(2)的内侧和外侧分别为内燃烧腔室和外存气腔室,所述进气管道(101)、排气管道(102)和滑动管道(103)均与所述内燃烧腔室连通,所述活塞(7)通过连动机构连接有贯穿所述分隔环(2)两侧的活动密封塞(4),所述活塞(7)向上或向下滑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活动密封塞(4)与所述分隔环(2)分离且分别位于所述外存气腔室和所述内燃烧腔室内侧,所述分隔环(2)的上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制介质从所述内燃烧腔室向所述外存气腔室流通的多组单向通气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密封塞(4)通过伸缩杆(3)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密封塞(4)靠近所述伸缩杆(3)的一侧呈内凹结构,所述伸缩杆(3)安装在所述活动密封塞(4)的内凹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环(2)的内部具有用于所述活动密封塞(4)滑动贯穿的连通孔(201),且所述连通孔(201)的内壁与所述活动密封塞(4)的外表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为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密封塞(4)和活塞(7)铰接。
CN202223351390.6U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 Active CN219529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1390.6U CN219529135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1390.6U CN219529135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9135U true CN219529135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5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51390.6U Active CN219529135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9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2387C (zh) 双向作动活塞组件
CN201826953U (zh) 一种二行程汽缸活塞式发动机
WO2007004641A1 (ja)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US7270110B2 (en) Four 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inlet air compression chamber
CN219529135U (zh) 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
US4617886A (en) Rotary engine
CN112709650A (zh) 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
CN208281049U (zh) 活塞轴组件
CN208281050U (zh) 活塞装配体
CN110500178A (zh) 一种转子旋片发动机
CN110173348A (zh) 等容发动机
CN214118344U (zh) 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
CN214787676U (zh) 内燃机增压系统
CN110966085A (zh) 一种手持式增压微型发动机
EP0223435B1 (en) A two 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6077293U (zh) 二冲程柴油发动机排气管
CN112648071B (zh) 一种旋转式发动机
CN101100957B (zh) 转体发动机
CN2343355Y (zh) 单缸双活塞发动机
CN212656894U (zh) 一种偏心双转子传动装置
CN210217907U (zh) 一种滑片式内燃机
CN2784586Y (zh) 一种带有分隔板的旋转式发动机
CN107916989B (zh) 一种燃油发动机
JPS6121553Y2 (zh)
CN208310899U (zh) 一种三角转子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