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9650A - 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9650A
CN112709650A CN202011635243.4A CN202011635243A CN112709650A CN 112709650 A CN112709650 A CN 112709650A CN 202011635243 A CN202011635243 A CN 202011635243A CN 112709650 A CN112709650 A CN 112709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oke engine
intake valve
valve
cover body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52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铁朋
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t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t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t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t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52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96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9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9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42Arrangement of spark plugs or inj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42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 F02F1/4235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of intake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42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 F02F1/4264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of exhaust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 F02B2075/02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 F02B2075/025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two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包括盖体、喷油器、火花塞、进气门和排气门;盖体上分别设置有贯穿的进气道和贯穿的排气道,进气道在盖体的燃烧面上形成进气口,排气道在燃烧面上形成排气口;进气门可活动地设置在盖体上以封闭或打开进气口,排气门可活动地设置在盖体上以封闭或打开排气口;火花塞设置在盖体上,且火花塞的点火端位于燃烧面;喷油器设置在进气门上,且喷油器的喷油口朝向密闭腔体。其换气质量好,且燃烧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
背景技术
二冲程发动机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活塞式发动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其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推重比高的特点。
然而现有的二冲程发动机的进、排气过程几乎同时进行,利用新气扫除废气,必然会有一些新混合气流出排气口,废气也不易清除干净,具有换气质量较差,燃料效率不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其换气质量好,且燃烧效率更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缸盖,能够与缸体组成以用于活塞运动的密闭腔体,包括:
盖体、喷油器、火花塞、进气门和排气门;
所述盖体上分别设置有贯穿的进气道和贯穿的排气道,所述进气道在所述盖体的燃烧面上形成进气口,所述排气道在所述燃烧面上形成排气口;
所述进气门可活动地设置在盖体上以封闭或打开进气口,所述排气门可活动地设置在盖体上以封闭或打开排气口;
所述火花塞设置在所述盖体上,且所述火花塞的点火端位于所述燃烧面;
所述喷油器设置在所述进气门上,且所述喷油器的喷油口朝向所述密闭腔体。
本方案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具有分别设置的进气道和排气道,且分别通过进气门控制进气道的进气口的开闭、通过排气门控制排气道的排气口的开闭,如此实现了对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分别控制,从而实现了进气、排气的分别操控,进而实现了新鲜空气能够顺利进入发动机的燃烧室、废气能够从燃烧室内排出,保障了发动机的换气质量和更高的燃烧效率。进一步的,本方案的喷油器设置在进气门上,即喷油器、进气门组成用于进气和喷油的功能组件。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减小喷油器和进气门的占用空间,提高了缸盖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保障进气和喷油的效果,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综上,这样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能够使得发动机具有更好的换气质量和更加高效的燃烧效率,且污染物更少、环保效益、经济效益更加出众。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道的进气为高压气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进气门的高度方向,所述喷油器与所述进气门位于同一轴线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进气门的周向方向,所述喷油器与所述进气门同心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进气门的高度方向,所述喷油器与所述进气门可活动地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进气门的高度方向,所述进气门设置有贯穿的连接孔;
所述喷油器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连接孔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喷油器与所述连接孔相对运动时,所述喷油器的喷油口与所述盖体的燃烧面相对固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门还设置有环状的承接部;
所述承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孔靠近所述进气门的头部的位置,所述承接部的外壁与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密闭连接;
所述承接部的内环形成与所述喷油器的喷嘴配合的配合孔,所述喷嘴的周缘抵持在所述承接部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门还包括喇叭状的延伸口;
沿所述进气门的高度方向,所述延伸口从所述配合孔远离所述进气门的头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进气门的头部的端面上,且所述延伸口的开口逐渐增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延伸口远离所述进气门的头部的一端,与所述承接部远离述进气门的头部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包括一个进气门和多个排气门;多个所述排气门周向均布在所述进气门的周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包括多个火花塞,多个所述火花塞周向均布地设置在所述进气门的周缘;且所述火花塞与所述进气门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排气门与所述进气门之间的间距。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火花塞的数量与所述排气门的数量相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火花塞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排气门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道垂直地设置在所述盖体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道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盖体的燃烧面上,所述排气道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盖体的侧面。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
活塞、曲轴机构、缸体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
所述二冲程发动机缸盖与缸体组成以用于活塞运动的密闭腔体;
所述曲轴机构设置在所述缸体中,且所述曲轴机构与所述活塞传动连接。
这样的发动机因为包括上述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其换气时能够更加高效地吸入新鲜空气和更加充分地排出废气,从而获得了更好的换气质量,进而保障了发动机内的燃料燃烧时具有更高的燃烧效率,还能够避免燃烧效率低导致的污染物多、油耗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二冲程发动机缸盖的进气门可活动地设置在盖体上以封闭或打开进气口,排气门可活动地设置在盖体上以封闭或打开排气口。如此实现了对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分别控制,从而实现了进气过程、排气过程的分别操控。相较于现有的二冲程发动机进、排气过程几乎同时进行,而使得利用新气扫除废气时必然会有一些新混合气流出排气口,废气也不易清除干净,从而造成换气质量差、燃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案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能够保证新鲜空气顺利进入发动机的燃烧室、废气从燃烧室内迅速排出,保障了发动机的换气质量和更高的燃烧效率。
另一方面,二冲程发动机缸盖的喷油器设置在进气门上,且喷油器的喷油口朝向密闭腔体。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减小喷油器和进气门的占用空间,提高了缸盖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保障进气和喷油的效果,提高燃烧室内的混合燃气具有更好的均匀性、混合效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另外,这样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的进气口相对与活塞更远离曲轴侧,从而避免机油进入燃烧室,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进气口靠近曲轴侧造成机油进入燃烧室而导致油耗大、污染严重的问题。
综上,这样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能够使得发动机具有更好的换气质量和更加高效的燃烧效率,且具有出众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的轴侧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气门和喷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气门和喷油器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气门和喷油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标:10-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0-盖体;101-顶端面;102-燃烧面;110-进气道;111-进气口;120-排气道;122-排气口;200-喷油器;210-喷油嘴;300-火花塞;410-进气门;411-连接孔;420-排气门;510-承接部;511-配合孔;610-延伸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现有往复型发动机主要分四冲程和二冲程两大类:
现有四冲程发动机的特点是:
1、发动机旋转两周做一次功,自身功率损耗严重;
2、很难单缸应用;
3、相对于单缸二冲程发动机,其体积较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现有二冲程发动机的特点是:
1、进排气过程几乎同时进行,利用新气扫除废气,必然会有一些新混合气流出排气口,废气也不易清除干净;
2.进气口相对于活塞更靠近曲轴侧,因此机油会很容易进入燃烧室,且油耗大、污染严重。
进一步的,二冲程发动机在低速运转时,油门开度小,排气不充分,扫气不完全,燃烧室内新鲜混合气浓度低,会使新鲜混合气燃烧不完全,使废气中CH化合物的含量剧增;同时扫气时有一部分新鲜混合气随废气一同排出,混合气中的润滑机油燃烧不充分,也使排气中的CH化合物增多。如此导致了其工作时污染严重。
另外,现有往复型发动机进气方式主要分自然吸气和增压进气。而增压进气主要有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两种。
自然吸气和机械增压发动机在空气稀薄的地区,发动机会出现“高原反应”,功率明显下降;涡轮增压功能在发动机低速状态下是“累赘”,会比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高原反应”更强烈。
因此需要一种集现有的二冲程和四冲程发动机各自的优点,设计出二冲程、可适用于空气稀薄的地区的发动机。
为改善上述技术问题,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
图1和图2为本实施例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请参考图1至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能够与缸体组成以用于活塞运动的密闭腔体,包括盖体100、喷油器200、火花塞300、进气门410和排气门420。
盖体100具有靠近缸体、且用于形成燃烧室的部分的燃烧面102,以及具有远离缸体、且与该燃烧面102相对的顶端面101。
盖体100上分别设置有贯穿的进气道110和贯穿的排气道120,进气道110在盖体100的燃烧面102上形成进气口111,排气道120在燃烧面102上形成排气口122;
进气门410可活动地设置在盖体100上以封闭或打开进气口111,排气门420可活动地设置在盖体100上以封闭或打开排气口122;
火花塞300设置在盖体100上,且火花塞300的点火端位于燃烧面102;
喷油器200设置在进气门410上,且喷油器200的喷油口朝向密闭腔体。
本实施例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的进气门410可活动地设置在盖体100上以封闭或打开进气口111,排气门420可活动地设置在盖体100上以封闭或打开排气口122。如此实现了对进气口111和排气口122的分别控制,从而实现了进气过程、排气过程的分别进行。相较于现有的二冲程发动机进、排气过程几乎同时进行,而使得利用新气扫除废气时必然会有一些新混合气流出排气口122,废气也不易清除干净,从而造成换气质量差、燃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案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能够使得进气、排气分别进行,保证新鲜空气顺利进入发动机的燃烧室、废气从燃烧室内迅速排除干净,保障了发动机的换气质量和更高的燃烧效率。
另一方面,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的喷油器200设置在进气门410上,且喷油器200的喷油口朝向密闭腔体。即本实施例的喷油器200、进气门410组成用于进气和喷油的功能组件。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减小喷油器200和进气门410的占用空间,提高了缸盖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保障进气和喷油的效果,使得燃烧室内的混合燃气具有更好的均匀性、混合效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另外,这样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的进气口111相对与活塞更远离曲轴侧,从而避免机油进入燃烧室,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进气口111靠近曲轴侧造成机油进入燃烧室而导致油耗大、污染严重的问题。
进一步的,这样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适用于二冲程发动机,相较于四冲程发动机,其能够实现自身功率损耗小、能够单缸应用、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和成本较低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的进气道110的进气为高压气体。
即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能够适用于高压气体作为进气道110的进气流体。相较于现有的发动机,同样的缸内体积的情况,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使得缸内具有更多的空气,从而具有更好的换气质量和燃烧效率。改善了现有技术的发动机在空气稀薄的地区会出现的功率明显下降的“高原反应”现象,从而保障了发动机具有更多的使用场景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图5为本实施例的喷油器200、进气门410组成用于进气和喷油的功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该功能组件的剖视图。图7为该功能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7,以了解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的更多结构细节。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沿进气门410的高度方向,喷油器200与进气门410位于同一轴线上。可选的,沿进气门410的周向方向,喷油器200与进气门410同心设置。
如此保障了进气门410与喷油器200具有良好的对中度,能够保障喷油器200与进气门410工作得到的混合气体更加均匀;同时有利于喷油器200、进气门410组成用于进气和喷油的功能组件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如图4、图5、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沿进气门410的高度方向,喷油器200与进气门410可活动地连接。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沿进气门410的高度方向,进气门410设置有贯穿的连接孔411;喷油器200可活动地穿设在连接孔411中。
具体的,进气门410包括柱状的杆部,以及喇叭顶的头部。其头部具有靠近进气道110的封闭面,以及远离进气道110(靠近燃烧室)的燃端面。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进气道110为竖直延伸的圆柱形通孔。进气门410的杆部与进气道110间隙配合,杆部与进气道110的内壁形成空气(高压压缩气体)进入的通道。
沿进气门410的高度方向,连接孔411贯穿进气门410。该连接孔411为圆柱通孔。喷油器200与连接孔411穿设在连接孔411中。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喷油器200集成在进气门410的结构上,如此减小了喷油器200的占用空间,提高了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将喷油器200与进气门410集成在一起能够提高了燃料与空气混合的均匀性和高效性,保障了燃烧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喷油器200与进气门410可以是不对中设置的,而是二者具有一定的角度,只要喷油器200与进气门410稳定连接即可。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喷油器200与进气门410可以是不沿进气门410的高度方向活动连接。例如沿进气门410的径向方向,喷油器200与进气门410通过卡接、销接等方式连接。只要二者均能够实现喷油和进气即可。
更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喷油器200与进气门410甚至可以是固定连接的。例如喷油器200与进气门410固定连接,且喷油口朝向燃烧室。这里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当喷油器200与连接孔411相对运动时,喷油器200的喷油口与盖体100的燃烧面102相对固定。
即喷油器200的位置始终相对盖体100保持固定,仅仅是进气门410相对盖体100移动。当进气门410的头部远离盖体100,且头部与进气口111保持间隙,此时进气口111敞开,发动机进气;当进气门410的头部靠近盖体100,且头部封闭进气口111,此时进气道110关闭。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进气门410还设置有环状的承接部510;承接部510设置在连接孔411靠近进气门410的头部的位置,承接部510的外壁与连接孔411的内壁密闭连接;
承接部510的内环形成与喷油器200的喷嘴配合的配合孔511,喷嘴的周缘抵持在承接部510上。
承接部510起到了支撑喷油器200,以及限定喷油器200的位置的作用。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进气门410还包括喇叭状的延伸口610;沿进气门410的高度方向,延伸口610从配合孔511远离进气门410的头部的一端延伸至进气门410的头部的端面上,且延伸口610的开口逐渐增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进气门410打开进气口111,进气道110保持进气时,喷嘴的喷油口的边缘与延伸口610的最小端面平齐。如此喷油嘴210的喷油口喷出燃油时,燃油能够顺着延伸口610迅速地进入燃烧室,以充分混合燃烧室中的混合气。
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延伸口610远离进气门410的头部的一端,与承接部510远离述进气门410的头部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如此避免了燃油通过配合孔511进入承接部510上方的连接孔411中,从而保障了燃油的反渗,确保了混合气的品质。
从图1至图7中还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包括一个进气门410和多个排气门420;多个排气门420周向均布在进气门410的周缘。
可选的,本实施例包括一个进气门410和三个排气门420,三个排气门420周向均匀地设置在进气门410的周围。且进气门410和排气门420均沿盖体100的竖直方向可活动地设置在盖体100上。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进气门410的头部与排气门420的头部的直径是相同的。
从图还可以看出,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包括多个火花塞300,多个火花塞300周向均布地设置在进气门410的周缘;且火花塞300与进气门410之间的间距,小于排气门420与进气门410之间的间距。
沿盖体100的顶端面101到燃烧面102的方向,火花塞300倾斜地设置在盖体100中。具体的,火花塞300的顶部与进气道110的距离,大于活塞底部与进气到的距离。如此保障了火花塞300点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火花塞300的数量与排气门420的数量相同,均为三个。可选的,每一个火花塞300均设置在相邻的排气门420之间。
从图还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排气道120的一端贯穿至盖体100的燃烧面102上,排气道120的另一端贯穿至盖体100的侧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气门410和排气门420的打开或关闭可以是通过凸轮轴、摇臂、挺杯组成的传统配气机构操作,也可以是全电气控制实现进、排气。这里不做限定。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活塞、曲轴机构、缸体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与缸体组成以用于活塞运动的密闭腔体;曲轴机构设置在缸体中,且曲轴机构与活塞传动连接。
这样的发动机因为包括上述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其换气时能够更加高效地吸入新鲜空气和更加充分地排出废气,从而获得了更好的换气质量,进而保障了发动机内的燃料燃烧时具有更高的燃烧效率,还能够避免燃烧效率低导致的污染物多、油耗大的技术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发动机为二冲程发动机,请参照图1至图8。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冲程,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的进气门410打开。高压气体通过进气门410进入燃烧室,喷油嘴210开始喷油;在进气量达到要求时,进气结束;喷油嘴210可以继续喷油,火花塞300开始点火(这个过程中可以多次喷油、点火);随即燃烧室内的混合气燃烧并放出大量热能;燃烧气体体积膨胀,压力、温度升高;气体压力推动活塞从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即使活塞运动到远离燃烧室上端的位置),并通过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作功。如图4所示,其中线段和实心箭头示出了进气的方向。
第二冲程,燃烧室内的混合气燃烧做功后变成废气,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的排气门420打开,废气从排气道120排出。这时活塞从前述远离燃烧室上端的位置趋近燃烧室的上端。如图8所示,其中线段和实心箭头示出了排气的方向。
发动机的曲轴旋转一周,经历两个冲程即可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缸盖10和发动机,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带有气门结构的上顶式进、排气二冲程发动机;
2、使用高压气体直接进入燃烧室,从而使发动机从根本上避免“高原反应”;
3、换气质量更好,燃烧效率更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缸盖,能够与缸体组成以用于活塞运动的密闭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100)、喷油器(200)、火花塞(300)、进气门(410)和排气门(420);
所述盖体(100)上分别设置有贯穿的进气道(110)和贯穿的排气道(120),所述进气道(110)在所述盖体(100)的燃烧面(102)上形成进气口(111),所述排气道(120)在所述燃烧面(102)上形成排气口(122);
所述进气门(410)可活动地设置在盖体(100)上以封闭或打开进气口(111),所述排气门(420)可活动地设置在盖体(100)上以封闭或打开排气口(122);
所述火花塞(300)设置在所述盖体(100)上,且所述火花塞(300)的点火端位于所述燃烧面(102);
所述喷油器(200)设置在所述进气门(410)上,且所述喷油器(200)的喷油口朝向所述密闭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进气门(410)的高度方向,所述喷油器(200)与所述进气门(410)可活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进气门(410)的高度方向,所述进气门(410)设置有贯穿的连接孔(411);
所述喷油器(200)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连接孔(4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喷油器(200)与所述连接孔(411)相对运动时,所述喷油器(200)的喷油口与所述盖体(100)的燃烧面(102)相对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门(410)还设置有环状的承接部(510);
所述承接部(510)设置在所述连接孔(411)靠近所述进气门(410)的头部的位置,所述承接部(510)的外壁与所述连接孔(411)的内壁密闭连接;
所述承接部(510)的内环形成与所述喷油器(200)的喷嘴配合的配合孔(511),所述喷嘴的周缘抵持在所述承接部(5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包括一个进气门(410)和多个排气门(420);多个所述排气门(420)周向均布在所述进气门(410)的周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包括多个火花塞(300),多个所述火花塞(300)周向均布地设置在所述进气门(410)的周缘;且所述火花塞(300)与所述进气门(410)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排气门(420)与所述进气门(410)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花塞(300)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排气门(420)之间。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塞、曲轴机构、缸体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二冲程发动机缸盖;
所述二冲程发动机缸盖与缸体组成以用于活塞运动的密闭腔体;
所述曲轴机构设置在所述缸体中,且所述曲轴机构与所述活塞传动连接。
CN202011635243.4A 2020-12-31 2020-12-31 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 Pending CN1127096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5243.4A CN112709650A (zh) 2020-12-31 2020-12-31 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5243.4A CN112709650A (zh) 2020-12-31 2020-12-31 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9650A true CN112709650A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47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5243.4A Pending CN112709650A (zh) 2020-12-31 2020-12-31 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96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4608A (zh) * 2021-06-28 2021-09-1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燃料空气集成喷射器及包含其的点火室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4608A (zh) * 2021-06-28 2021-09-1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燃料空气集成喷射器及包含其的点火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004641A1 (ja)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CN201826953U (zh) 一种二行程汽缸活塞式发动机
CN104747310A (zh) 用于二冲程发动机的气缸润滑系统
US20150184574A1 (en) Two-stroke engine with fuel injection
US5267535A (en) Rotary exhaust valve for two-stroke engine
US4995350A (en) 2-cycle uni-flow spark-ignition engine
CN112709650A (zh) 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
US6318335B2 (en) Operating method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correspond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1995008055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20007815A1 (en) O-ring type rotary engine
CN214118344U (zh) 二冲程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
CN111305949B (zh) 一种直流分层扫气二冲程发动机
AU2009337635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out compression stroke for independently supplying gas
CN218093231U (zh) 一种二冲程发动机以及动力工具
JP2001082157A (ja) 2サイクル内燃エンジン及びこれに用いる掃気ポンプ
JPH07305636A (ja) オフセットエンジン
US5000135A (en) Gasoline engine with single overhead camshaft having duel exhaust cams per cylinder wherein each exhaust cam has duel lobes
CN220227038U (zh) 一种二冲程发动机以及动力工具
WO2024060348A1 (zh) 一种二冲程发动机
CN219529135U (zh) 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壳体
US6739292B1 (en) Two-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air injection system
RU2731250C1 (ru) Схема применения кольцевых клапанов в механизмах газо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в поршневых двигателях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CN113309594B (zh) 压缩空气燃料发动机
JPS6121553Y2 (zh)
EP1336042B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