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3637U - 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及汽车车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及汽车车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23637U CN219523637U CN202320948977.0U CN202320948977U CN219523637U CN 219523637 U CN219523637 U CN 219523637U CN 202320948977 U CN202320948977 U CN 202320948977U CN 219523637 U CN219523637 U CN 2195236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ss
- lifting
- window frame
- lifting glass
-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及汽车车门。包括:车门本体,所述车门本体上设置有窗框;所述窗框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设有固定玻璃,所述第二安装位设有升降玻璃,所述升降玻璃能够沿第二方向升降;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固定玻璃和所述升降玻璃之间,以及所述升降玻璃远离所述固定玻璃的一侧和所述窗框之间分别设置有限位连接组件,所述限位连接组件至少能够用于限制所述升降玻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通过设计限位连接组件,在保证升降玻璃正常升降的前提下,至少能够在第一方向对升降玻璃的位置进行限制,进而实现降低公差累计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汽车门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及汽车车门。
背景技术
车门的侧壁上通常会设有车窗玻璃,该车窗玻璃不仅起到了美观的作用,同时,还便于观察车外环境。目前,汽车行业车门外侧具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侧窗玻璃与车门内的其他零件存在阶差,即有阶差结构,该结构的外观不美观,并且会增加整车的风阻系数;另外一种是侧窗玻璃与车门内的其他零件不存在阶差,即无阶差结构。
现有技术中的无阶差车门结构,包括玻璃件和设置在玻璃件上的引导组件,以及板体上的窗框槽,引导组件带动玻璃件在窗框槽内移动,同时,在窗框槽内设有密封件,对玻璃件进行密封,玻璃件在做升降运动时,玻璃件与板体的表面齐平,使玻璃件与车门内的其他零件不存在阶差,即无阶差结构。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无阶差车门结构是利用升降玻璃上的B柱滑块与立柱扣板咬合导向,实现升降玻璃的升降;但该方案只能限制升降玻璃在X向(X向是指车身长度方向)的行车前进方向的位置,而升降玻璃在X向的行车倒退方向存在1.5-2.5mm的间隙,导致公差累计,影响密封性和美观。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及汽车车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减小外观间隙,改善公差累计问题,提高生产节拍和升降稳定性,便于安装且成本低的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及汽车车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包括:
车门本体,所述车门本体上设置有窗框;所述窗框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设有固定玻璃,所述第二安装位设有升降玻璃,所述升降玻璃能够沿第二方向升降;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固定玻璃和所述升降玻璃之间,以及所述升降玻璃远离所述固定玻璃的一侧和所述窗框之间分别设置有限位连接组件,所述限位连接组件至少能够用于限制所述升降玻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连接组件包括:
与所述固定玻璃或者所述窗框相对固定,且凸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凸起部;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与所述升降玻璃相对固定,且与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固定玻璃同一侧的卡接部;
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卡接部抵接以限制所述升降玻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凸起部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平面;所述卡接部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平面;
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且相抵。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卡接部相抵接还能够限制所述升降玻璃沿第三方向的位置;
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凸起部还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三平面,所述卡接部还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四平面;
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平行且相抵,以限制所述升降玻璃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位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与所述凸起部一端相连接,且其位于所述升降玻璃和所述窗框之间的间隙处,或者位于所述升降玻璃和所述固定玻璃之间间隙处;
所述遮挡部朝向靠近所述凸起部的一侧弯曲,且所述遮挡部的自由端抵在所述升降玻璃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遮挡部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支撑部朝向靠近所述升降玻璃的一侧弯曲,且所述支撑部的自由端抵在所述升降玻璃表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润滑层,所述润滑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的表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连接组件和所述窗框之间,以及所述限位连接组件和所述固定玻璃之间分别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用于改变所述窗框与所述限位连接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改变所述固定玻璃与所述限位连接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窗框以及所述固定玻璃可与所述升降玻璃共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包括:上述的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体地公开了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的具体结构。在本申请中,车门本体上设置有窗框,其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第一安装位设置有固定玻璃,第二安装位设置有升降玻璃,升降玻璃能够沿第二方向升降,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设置;其中,固定玻璃和升降玻璃之间,以及升降玻璃远离固定玻璃的一侧和窗框之间分别设置有限位连接组件;在保证升降玻璃可以正常升降的前提下,通过两个限位连接组件的配合,至少能够在第一方向对升降玻璃的位置进行限制,有效降低公差累计,避免升降玻璃与固定玻璃之间,以及升降玻璃远离固定玻璃的一侧和窗框之间出现较大间隙,影响车门车窗整体的密封性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传统的无阶差车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升降玻璃靠近固定玻璃一侧的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升降玻璃远离固定玻璃一侧的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玻璃;2、升降玻璃;3、滑动件;4、导槽;5、弹性密封件;6、润滑层;7、调节机构;8、玻璃升降器;9、立柱扣板;10、玻纤;11、车门内板;12、窗框内饰件;13、窗框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请参考图2所示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车门本体,所述车门本体上设置有窗框;所述窗框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设有固定玻璃1,所述第二安装位设有升降玻璃2,所述升降玻璃2能够沿第二方向升降;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固定玻璃1和所述升降玻璃2之间,以及所述升降玻璃2远离所述固定玻璃1的一侧和所述窗框之间分别设置有限位连接组件,所述限位连接组件至少能够用于限制所述升降玻璃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车门本体为常规汽车的前车门结构,该车门本体上设置有窗框,窗框具有沿第一方案排列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固定玻璃1,第二安装位用于安装升降玻璃2,此处,升降玻璃2能够沿第二方向升降,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例如图2所示,窗框左侧部分为第一安装位,窗框右侧部分为第二安装位;
其中,固定玻璃1和升降玻璃2之间,以及升降玻璃2远离固定玻璃1的一侧和窗框之间分别设置有限位连接组件,限位连接组件至少能够用于限制升降玻璃2沿第一方向的位置;
此处,第一方向例如为图2中箭头X所在方向,第二方向例如为图3中箭头Z所在方向。
并且,箭头X的头部所指方向为车辆行车前进方向,箭头X的尾部所指方向为车辆行车倒退方向。箭头X在图2、图3以及图4中所表示的方向为同一个方向。
具体地,限位连接组件包括:
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的导向件和滑动件3;
其中,导向件和固定玻璃1或者窗框相连接,滑动件3和升降玻璃2相连接,由于导向件与相应的滑动件3滑动连接,使得滑动件3沿导向件移动时能够带动升降玻璃2沿第二方向升降。
其中,如图5所示,为升降玻璃2靠近固定玻璃1一侧的滑动件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升降玻璃2靠近立柱扣板9一侧的滑动件3的结构示意图。此处,滑动件3的材质,例如为聚酰胺或尼龙(Polyamide,PA)66。
进一步地,导向件具有与固定玻璃1或者窗框相对固定,且凸向第三方向的凸起部;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垂直设置,此处,第三方向例如为图3中箭头Y所在方向,并且,箭头Y在图3和图4中所表示的方向为同一个方向。
滑动件3具有与升降玻璃2相对固定,且与凸起部位于固定玻璃1同一侧的卡接部;凸起部与卡接部抵接以限制升降玻璃2沿第一方向的位置。
其中,凸起部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平面,卡接部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且相抵,以限制升降玻璃2沿第一方向的位置。
进一步地,凸起部与卡接部相抵接还能够限制升降玻璃2沿第三方向的位置;其中,凸起部还设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三平面,卡接部还设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四平面,第三平面与第四平面平行且相抵,以限制升降玻璃2沿第三方向的位置。
相较于传统的B柱滑块与立柱扣板一侧咬合导向,虽能实现升降玻璃2的升降,但是限位单一,只能限制住升降玻璃2在行车前进方向的位置,而固定玻璃1与升降玻璃2之间存在缝隙,升降玻璃2靠近固定玻璃1一侧的位置无限位部件,使得升降玻璃2在行车后退方向仍然存在较大的间隙,导致公差累计,且影响整体密封性和美观性;而本申请通过在固定玻璃1和升降玻璃2之间,以及升降玻璃2远离固定玻璃1一侧和窗框之间分别设置限位连接组件,限制升降玻璃2沿第一方向的位置,以及限制升降玻璃2沿第三方向的位置;在保证升降玻璃2正常升降的前提下,通过两个限位连接组件的配合,既能够在行车前进方向和行车后退方向同时对升降玻璃2进行限制,又能够在第三方向对升降玻璃2进行限制,进而实现降低公差累计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件包括:
导槽4,其设置在固定玻璃1上或者窗框处,导槽4内部形成导向空间,对相应的滑动件3起到导向作用;
其中,如图3所示,导槽4,设置在固定玻璃1上;此处,该导槽4和固定玻璃1的连接方式,例如为通过热塑性弹性体材料(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注塑连接。
如图4所示,导槽4,设置在窗框处;其中,车门本体包括:车门内板11;窗框的具体结构包括:立柱扣板9、窗框内饰件12和窗框加强板13,其中,窗框加强板13、车门内板11的材质,例如为钣金材质;立柱扣板9的一侧侧沿为窗框侧沿,其另一侧与窗框加强板13连接,导槽4设置在立柱扣板9和窗框加强板13之间;并且,窗框内饰件12包裹在窗框加强板13远离立柱扣板9的一侧。
弹性密封件5,其位于导向空间内,并且弹性密封件5形成有上述的凸起部,对相应的滑动件3起到导向作用。其中,凸起部还填充有玻纤10,用于提高凸起部的抗冲击强度。
此处,弹性密封件5的类型,例如为胶条。
进一步地,还包括:遮挡部,遮挡部与凸起部一端相连接,且其位于升降玻璃2和窗框之间的间隙处,或者位于升降玻璃2和固定玻璃1之间间隙处;如图3所示,遮挡部遮挡住升降玻璃2和固定玻璃1之间的缝隙,或者,如图4所示,遮挡部遮挡住升降玻璃2和窗框之间的缝隙,使得配装后的车窗更加美观。
其中,遮挡部朝向靠近凸起部的一侧弯曲,且遮挡部的自由端抵在升降玻璃2处,即遮挡部呈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与凸起部远离遮挡部的一端相连接,且其位于升降玻璃2与导槽4之间;
其中,支撑部朝向靠近升降玻璃2的一侧弯曲,且支撑部的自由端抵在升降玻璃2表面,即支撑部呈弧形结构,起到反支撑作用,该反支撑力所在方向为第三方向,即如图4所示的箭头Y所在方向,用于保证升降玻璃2在反作用力所在方向上的稳定性,以及具备良好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
润滑层6,润滑层6设置在第一平面和第三平面的表面,用于降低滑动件3和相应的第一平面以及第三平面的表面的摩擦,使得滑动件3能够顺畅移动。
此处,润滑层6的材质,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PBT)润滑材料。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滑动件3包括:
连接部,连接部一端与升降玻璃2相连接;其中,连接部和升降玻璃2的连接方式,例如为,利用聚氨脂(Polyurethane,PU)胶将连接部粘接在升降玻璃2上;
卡接部,卡接部一端与连接部的自由端相连接,其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平面和第四平面,用于与凸起部相抵接;
通过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完全接触,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完全接触,并且第二平面紧贴第一平面滑动,第四平面紧贴第三平面滑动,使得升降玻璃2能够沿第二方向升降。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还包括:
调节机构7,调节机构7设置在限位连接组件与窗框之间,以及设置在限位连接组件与固定玻璃1之间;具体地,调节机构7能够设置在导槽4与窗框之间,以及设置在导槽4与固定玻璃1之间;
调节机构7,用于改变窗框与导槽4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改变固定玻璃1与导槽4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窗框以及固定玻璃1可与升降玻璃2共面,从而实现降低公差累计的目的。
其中,调节机构7,例如为调节螺母,如图4所示,将该调节螺母依次贯穿并螺纹连接在窗框加强板13和立柱扣板9上,在窗框加强板13远离立柱扣板9的一侧转动该调节螺母,改变窗框加强板13和立柱扣板9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立柱扣板9和升降玻璃2能够在第一方向(箭头X所在方向)上共面,实现降低公差累计、优化阶差的目的。
进一步地,位于固定玻璃1上的调节机构7的结构,例如图7所示,调节机构7具有调节部和螺旋部,螺旋部一侧和固定玻璃1上的导向件连接,螺旋部的另一侧具有弹性元件,其与窗框加强板13连接,调节部贯穿窗框加强板13,且其和螺旋部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调节部,改变窗框加强板13和固定玻璃1之间的间距,使得固定玻璃1和升降玻璃2能够在第一方向(箭头X所在方向)上共面,实现降低公差累计、优化阶差的目的。
进一步地,还包括:
玻璃升降器8,玻璃升降器8设置在车门本体上;
玻璃升降器8与滑动件3连接,用于带动升降玻璃2沿导向件滑动。
玻璃升降器8的结构如图1所示;此处,玻璃升降器8的类型,例如为电动油压式汽车玻璃升降器,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升降结构,其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2
一种汽车车门,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相应的汽车车门具备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和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本体,所述车门本体上设置有窗框;所述窗框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设有固定玻璃(1),所述第二安装位设有升降玻璃(2),所述升降玻璃(2)能够沿第二方向升降;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固定玻璃(1)和所述升降玻璃(2)之间,以及所述升降玻璃(2)远离所述固定玻璃(1)的一侧和所述窗框之间分别设置有限位连接组件,所述限位连接组件至少能够用于限制所述升降玻璃(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组件包括:
与所述固定玻璃(1)或者所述窗框相对固定,且凸向第三方向的凸起部;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与所述升降玻璃(2)相对固定,且与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固定玻璃(1)同一侧的卡接部;
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卡接部抵接以限制所述升降玻璃(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平面;所述卡接部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平面;
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且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卡接部相抵接还能够限制所述升降玻璃(2)沿第三方向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还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三平面,所述卡接部还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四平面;
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平行且相抵,以限制所述升降玻璃(2)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与所述凸起部一端相连接,且其位于所述升降玻璃(2)和所述窗框之间的间隙处,或者位于所述升降玻璃(2)和所述固定玻璃(1)之间间隙处;
所述遮挡部朝向靠近所述凸起部的一侧弯曲,且所述遮挡部的自由端抵在所述升降玻璃(2)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遮挡部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支撑部朝向靠近所述升降玻璃(2)的一侧弯曲,且所述支撑部的自由端抵在所述升降玻璃(2)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润滑层(6),所述润滑层(6)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组件和所述窗框之间,以及所述限位连接组件和所述固定玻璃(1)之间分别设置有调节机构(7);
所述调节机构(7),用于改变所述窗框与所述限位连接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改变所述固定玻璃(1)与所述限位连接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窗框以及所述固定玻璃(1)可与所述升降玻璃(2)共面。
10.一种汽车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48977.0U CN219523637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及汽车车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48977.0U CN219523637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及汽车车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23637U true CN219523637U (zh) | 2023-08-15 |
Family
ID=87581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48977.0U Active CN219523637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及汽车车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23637U (zh) |
-
2023
- 2023-04-24 CN CN202320948977.0U patent/CN2195236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635398A (en) | Watertight window assembly | |
CN100351113C (zh) | 具有无咔嗒声的导向装置的遮光窗卷帘 | |
US8701349B2 (en) | Guide arrangement for a movable window pane, in particular of a motor vehicle | |
US8322075B2 (en) | Channel seal for a sliding window assembly | |
US20080216410A1 (en) | Sliding window assembly | |
KR20120088877A (ko) | 향상된 자동차용 실링 시스템 및 그 제조방법 | |
EP0127591B1 (en) | Guide device for sliding glasses of motor vehicl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
JP4357545B2 (ja) | 自動車用モール及びその取り付け構造 | |
CN219523637U (zh) | 一种零阶差侧窗车门系统及汽车车门 | |
CN1678470A (zh) | 用于挡风雨条的安装结构 | |
CN217347456U (zh) | 一种冲压车门的b柱及顶部断面结构 | |
CN115107487A (zh) | 玻璃滑块、密封条、齐平式车门及汽车 | |
CN114932788A (zh) | 一种零面差车门系统 | |
CN215360862U (zh) | 车门玻璃安装结构及汽车 | |
CN221794360U (zh) | 外饰板、密封件、呢槽组件、车门及车辆 | |
CN218986313U (zh) | 滑块、车门系统及汽车 | |
CN221497626U (zh) | 一种零阶差密封系统和汽车 | |
CN104015592B (zh) | 一种天窗的软轴传动机构 | |
CN217514946U (zh) | 一种集成前角窗玻璃的齐平式胶条结构 | |
CN219634955U (zh) | 无框车门的角窗安装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7863665U (zh) | 一种三角窗组件及具有其的汽车 | |
CN217835307U (zh) | 车辆的车窗以及车辆 | |
CN118182095A (zh) | 一种零面差车门密封系统 | |
CN110654210B (zh) | 车门玻璃安装结构及汽车车门和汽车 | |
CN216184407U (zh) | 零阶差车门密封结构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