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3633U - 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3633U
CN219523633U CN202320742036.1U CN202320742036U CN219523633U CN 219523633 U CN219523633 U CN 219523633U CN 202320742036 U CN202320742036 U CN 202320742036U CN 219523633 U CN219523633 U CN 219523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windshield
box
fixedly connected
inner cavity
inn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420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阿龙
张磊
张寅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Linghang Safety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Linghang Safety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Linghang Safety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Linghang Safety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420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3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3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3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包括前挡风玻璃本体,所述前挡风玻璃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电阻丝,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热箱,所述隔热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转杆、风扇和加热电阻丝的设置,配合能见度传感器和PLC控制器进行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前挡风玻璃不具备自动加热除雾的功能,在遇到大雾天气的时候,前挡风玻璃的表面极易雾化,影响驾驶员视线的可见度,给驾驶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
背景技术
现代轿车外型的发展与玻璃工艺的发展息息相关。早在40多年前,轿车前挡风玻璃已经采用单件式弯曲挡风玻璃,并逐渐抛弃了平面型的挡风玻璃,今天的轿车挡风玻璃一般都做成整体一幅式的大曲面形,上下左右都有一定的弧度。这种曲面玻璃不论从加工过程还是从装嵌的配合来看,都是一种技术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因为它涉及车型、强度、隔热、装配等诸多问题。
现有的汽车前挡风玻璃不具备自动加热除雾的功能,在遇到大雾天气的时候,前挡风玻璃的表面极易雾化,影响驾驶员视线的可见度,给驾驶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达到了自动加热除雾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前挡风玻璃不具备自动加热除雾的功能,在遇到大雾天气的时候,前挡风玻璃的表面极易雾化,影响驾驶员视线的可见度,给驾驶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包括前挡风玻璃本体,所述前挡风玻璃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电阻丝,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热箱,所述隔热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腔设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隔热箱的表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
优选的,所述隔热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供电箱,所述供电箱的内腔设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前挡风玻璃本体顶部的左侧设有能见度传感器,所述隔热箱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表面设有防护壳,且防护壳与箱体之间通过安装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电阻丝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箱体内腔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转杆、风扇和加热电阻丝的设置,配合能见度传感器和PLC控制器进行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前挡风玻璃不具备自动加热除雾的功能,在遇到大雾天气的时候,前挡风玻璃的表面极易雾化,影响驾驶员视线的可见度,给驾驶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尘网的设置,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箱体的内腔,大大提高了箱体内腔的洁净度,通过蓄电池的设置,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维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热箱剖视图。
图中:1、前挡风玻璃本体;2、箱体;3、能见度传感器;4、隔热箱;5、电机;6、转杆;7、风扇;8、加热电阻丝;9、通风口;10、防尘网;11、箱门;12、握把;13、PLC控制器;14、供电箱;15、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包括前挡风玻璃本体1,前挡风玻璃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电阻丝8,箱体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热箱4,隔热箱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6,转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扇7。
箱体2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9,通风口9的内腔设有防尘网10,通过防尘网10的设置,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箱体2的内腔,大大提高了箱体2内腔的洁净度。
隔热箱4的表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11,箱门11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12。
隔热箱4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供电箱14,供电箱14的内腔设有蓄电池15,通过蓄电池15的设置,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维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前挡风玻璃本体1顶部的左侧设有能见度传感器3,隔热箱4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13。
箱体2的表面设有防护壳,且防护壳与箱体2之间通过安装螺栓固定连接。
加热电阻丝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箱体2内腔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能见度传感器3对能见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输送至PLC控制器13,通过PLC控制器13进行分析,当能见度低于设定值时,通过PLC控制器13启动电机5和加热电阻丝8,通过加热电阻丝8加热箱体2内腔的温度,同时通过电机5带动转杆6进行转动,通过转杆6带动风扇7进行转动,使得含有热量气流向下移动,对前挡风玻璃本体1的顶部持续进行加热,从而达到加热整个前挡风玻璃本体1的目的,实现自动除雾的功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包括前挡风玻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风玻璃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电阻丝(8),所述箱体(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热箱(4),所述隔热箱(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9),所述通风口(9)的内腔设有防尘网(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4)的表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11),所述箱门(11)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4)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供电箱(14),所述供电箱(14)的内腔设有蓄电池(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风玻璃本体(1)顶部的左侧设有能见度传感器(3),所述隔热箱(4)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表面设有防护壳,且防护壳与箱体(2)之间通过安装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阻丝(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箱体(2)内腔的一侧。
CN202320742036.1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 Active CN219523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2036.1U CN219523633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2036.1U CN219523633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3633U true CN219523633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27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42036.1U Active CN219523633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3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6919A (zh) 一种车用通风控制系统
CN219523633U (zh) 一种具备主动加热除雾功能的前挡风玻璃
CN202452797U (zh) 智能烘干脱水电烤箱
CN208665127U (zh) 一种雨刮控制系统及车辆
CN21104550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器
CN102582401A (zh) 一种太阳能天窗
CN204131761U (zh) 一种车窗玻璃加热系统
CN204506415U (zh) 电动车空调面板控制系统
CN204885367U (zh) 一种电动公交车电池箱恒温系统
CN205417807U (zh) 一种具有顶置式暖风除霜装置的叉车驾驶室
CN20509787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ptc加热器结构
CN210328366U (zh) 一种煤矿机电plc提升电机电控装置
CN204605444U (zh) 一种车用通风控制系统
CN104554150A (zh) 汽车前挡风玻璃除霜器及安装有前挡风玻璃除霜器的汽车
CN209972104U (zh) 一种车载空调温度控制装置、系统及车辆
CN112333990A (zh) 一种简易安装的电动交通工具控制器
CN208242977U (zh) 带除雾功能的安全头盔
CN107310637A (zh) 一种新型叉车驾驶室
CN207565539U (zh) 一种侧窗雨刷器
CN206968608U (zh) 一种汽车侧窗电动除雾刷
CN110497776A (zh) 一种车载智能玻璃除雾设备
CN218102209U (zh) 一种具有防雨结构的户外配电箱
CN207340217U (zh) 一种智能挡风玻璃
CN201590914U (zh) 一种电子加热装置
CN204291430U (zh) 一种手持式汽车挡风玻璃霜冻清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