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2425U - 一种化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2425U
CN219492425U CN202320547346.8U CN202320547346U CN219492425U CN 219492425 U CN219492425 U CN 219492425U CN 202320547346 U CN202320547346 U CN 202320547346U CN 219492425 U CN219492425 U CN 219492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passage
air
inlet pipe
gas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473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Rat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Ra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Rat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Ra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473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2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2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2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化油器本体上开设有贯穿的过气通道;过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旋转的节气门挡板以及可旋转的风门挡板;化油器本体上还设有燃气进气管;燃气进气管与进气通道连通;节气门挡板上开设有贯穿的补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节气门挡板上增设补气孔,为燃气和空气提供通道,使得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有足够的燃气参与燃烧,避免其低载荷时转速不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化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油器。
背景技术
化油器是汽油机上的通用设备,其作用是将燃油雾化,时至今日仍旧存在于发电设备中。随时代进步,化油器也从最初的燃油化油器发展到现在的油气两用化油器。
在油气两用化油器中,使用燃气和燃油作为燃料,发动机低负荷状态时,节气门开度较小,发动机产生的进气负压主要集中在节气门板的两侧,化油器喉口位置进气负压小,燃气工况时仅少数燃气可从节气门侧进入到燃烧室,燃气减少,易导致发动机转速不定,甚至熄火,随着化油器使用时间增加,机器老化,该情况更加严重。而想通过节气门开度调节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并不合适,具体的说,节气门开度调大,将导致发动机较高负荷下超量(超过额定需求量)燃气进入发动机,能耗增加。因此,在发动机低负荷运转状态下,化油器如何为发动机供给足够浓度的燃气,且尽可能减少对发动机较高负荷时的能耗影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油器,以解决发电机组内的发动机低负荷运行时候,一种化油器供给燃气浓度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化油器本体上开设有贯穿的过气通道;过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旋转的节气门挡板以及可旋转的风门挡板;化油器本体上还设有燃气进气管;燃气进气管与进气通道连通;节气门挡板上开设有贯穿的补气孔。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中,通过在节气门挡板上增设补气孔,为燃气和空气提供通道,使得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有足够的燃气参与燃烧。
优选地,燃气进气管的一端斜插入过气通道内并指向节气门挡板,所述补气孔开设于所述节气门挡板靠近所述燃气进气管的一侧、且与所述燃气进气管的管口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燃气进气管位于过气通道内的管口靠近节气门挡板的一侧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的位置与所述补气孔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补气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燃气进气管的直径。
优选地,进气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的横截面积、第三通道的横截面积以及第二通道的横截面积渐小;风门挡板转动安装在第一通道内;节气门挡板转动安装在第三通道内。
优选地,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连接的一端内径渐大后与第三通道连通;第二通道的内壁上连接有导向环;导向环朝向第一通道的一侧薄于其另一侧。
优选地,导向环整体呈椭圆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化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一种化油器的SS面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一种化油器的燃气进气管与节气门挡板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化油器本体;
2、过气通道;21、第一通道;22、第二通道;23、第三通道;24、导向环;
3、风门挡板;
4、节气门挡板;41、补气孔;
5、燃气进气管;51、让位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见图1至图3,提供一种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1;化油器本体1上开设有贯穿的过气通道2;过气通道2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旋转的节气门挡板4以及可旋转的风门挡板3;化油器本体1上还设有燃气进气管5;燃气进气管5与进气通道连通;节气门挡板4上开设有贯穿的补气孔41。化油器本体1的节气门挡板4一侧连通的是发动机的燃烧室。
本实施例中,节气门挡板4开度小,近乎关闭的情况下,发动机吸气产生的进气负压集中在节气门挡板4两侧,且此时的进气负压是较小的,燃气进气管内流出的燃气只有少部分可以被吸入燃烧室。燃烧室与过气通道2连通,在发动机低负荷时,发动机吸气产生的负压通过节气门挡板4上的补气孔41吸入燃气进行燃烧,增加了燃气进入燃烧室的进气量,保证发动机有充足的燃气可供燃烧,均衡发动机转速,尽可能降低发动机熄火的概率。此外,当发动机高负荷运转是,节气门板4开度从最小到最大时,补气孔41的中心线与燃气流动方向从0度增加到90度,燃气从一开始主要从补气孔41进入燃烧室到后续不经过补气孔41进入到燃烧室,换言之,补气孔41在发动机低负荷时作为主要的通道给发动机提供充足的燃气,在发动机较高负荷时,补气孔逐渐失去通道效果,尽可能减少对发动机较高负荷时的能耗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燃气进气管5的一端斜插入过气通道2内并指向节气门挡板4,补气孔41开设于所述节气门挡板4靠近所述燃气进气管5的一侧、且与所述燃气进气管5的管口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节气门挡板4上的补气孔41吸气时候,空气从风门挡板3处流入过气通道2,并从补气孔41处流到发动机燃烧室内,上述流动的空气在补气孔41处形成负压,补气孔41靠近燃气进气管5可增加负压对燃气的抽吸效果,增加燃气进气量。此外,燃气进气管5管口朝向节气门挡板4可以顺应空气流动方向,进而使得燃气进气管5管口处的燃气更容易进入补气孔41中,可以顺利的参与进来,进一步增加燃气进气量。此外,燃气进气管5倾斜的布置使得燃气进气管5远离节气门挡板4的一侧(图3中的右侧)有一定的挡风效果,流动空气不会吹到燃气进气管5内的燃气上,阻碍燃气流出。反过来说,如果燃气进气管5的管口朝向空气流动方向,必然导致燃气流出不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燃气进气管5位于过气通道2内的管口靠近节气门挡板4的一侧开设有让位缺口51,让位缺口51的位置与补气孔41的位置相对应,优选补气孔41的开设在节气门板4上离燃气进气管最近的位置,可以增加补气孔41处的负压对让位缺口51处燃气的抽吸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补气孔41处形成的负压最大,让位缺口51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增加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更多的燃气可以被空气流动形成的负压抽吸,进而增加补气孔41处的燃气进气量。此外,增加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使得燃气雾化更加彻底,进而使得后续燃气燃烧更加充分,减少发动机抖动,有助于稳定发动机转速。此外,让位缺口51的布置思路延续燃气进气管5的布置思路,假如不设置让位缺口51,燃气进气管5的管口处,即使直接吹向上述管口的空气被燃气进气管5的一侧所阻挡,仍有部分空气贴合这燃气进气管5的管口流动,而让位缺口51的开设可以充分利用了燃气进气管5对空气的阻挡效果,避免被空气直吹,将燃气吹回到燃气进气管5内。需要说明的是,燃气进气管5内流出的燃气即使被吹会燃气进气管5内,仍然会在数量较多时成团状冒出,进而导致燃气进入发动机内的量不均匀,导致发动机转速不均。也就是说,让位缺口51的设置还具有均匀燃气进气量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补气孔41的直径小于燃气进气管5的直径。燃气进气管5在节气门挡板4上的投影将补气孔41覆盖,这使得空气流动到补气孔41的过程中将燃气进气管5的管口包围,从多个方形将燃气进气管5内的燃气从其管口处充分的抽吸到补气孔41内,增加燃气的进气量,且使得燃气进气量保持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气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和第三通道23;第一通道21的横截面积、第三通道23的横截面积以及第二通道22的横截面积渐小;风门挡板3转动安装在第一通道21内;节气门挡板4转动安装在第三通道23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21的横截面积最大,第二通道22和第三通道23的横截面积减小,可以使得空气从第一通道21流动到第三通道23的过程中,空气流速加快,进而在通道的侧壁形成负压,进而从燃气进气管5内将燃气吸出。第二通道22的作用是将空气集中到整个进气通道的中心线上,而后空气经燃气进气管5的管口处流动到节气门挡板4的边缘处而后流动到发动机内;空气在第二通道22到第三通道23这个过程中没有被更改流动方向,没有偏移,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空气与进气通道壁间的摩擦,避免空气的动能损失,可以更好的将燃气从燃气进气管5内吸出,更大动能的空气也可以在混合燃气后获得更佳的雾化效果。风门挡板3和节气门挡板4共同控制进气通道的开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通道22与第三通道23连接的一端内径渐大后与第三通道23连通;第二通道22的内壁上连接有导向环24;导向环24朝向第一通道21的一侧薄于其另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道22向第三通道23过渡,其内壁是逐渐扩张的;而导向环24的作用是延缓第二通道22的扩张程度,使得第二通道22内的空气流动到第三通道23内时不会突然就散开,尽可能的被导向环24导向第三通道23中部,进而获得更高动能的空气,提高燃气的雾化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环24整体呈椭圆形。以节气门挡板4转动中心为参照,导向环24呈椭圆形,将空气导向节气门的两侧,经过导向环24的导向,节气门挡板4两侧的空气流动明显增加,提高燃气雾化效果。导向环24呈椭圆形,如图2,导向环24的左右两侧的厚度要小于其上下两侧的厚度,进而使得导向环24中间的通道是一个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所述化油器本体上开设有贯穿的过气通道;所述过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旋转的节气门挡板以及可旋转的风门挡板;所述化油器本体上还设有燃气进气管;所述燃气进气管与所述过气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挡板上开设有贯穿的补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进气管的一端斜插入所述过气通道内并指向所述节气门挡板,所述补气孔开设于所述节气门挡板靠近所述燃气进气管的一侧、且与所述燃气进气管的管口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燃气进气管位于过气通道内的管口靠近所述节气门挡板的一侧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的位置与所述补气孔的位置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燃气进气管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三通道的横截面积以及所述第二通道的横截面积渐小;所述风门挡板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节气门挡板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三通道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连接的一端内径渐大后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上连接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朝向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薄于其另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整体呈椭圆形。
CN202320547346.8U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化油器 Active CN219492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7346.8U CN219492425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化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7346.8U CN219492425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化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2425U true CN219492425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1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47346.8U Active CN219492425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化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24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5932656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2015218717A (ja) 層状掃気式2サイクル内燃エンジン及びその気化器
CN219492425U (zh) 一种化油器
CN1121143A (zh) 内燃机汽化器的改进型供油装置及其设置方法
US9903314B2 (en) Carburetor for stratified scavenging two-stroke engine
US4235828A (en) Fuel economizer employing improved turbulent mixing of fuel and air
JPS5922046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CN102305147B (zh) 汽油机缸头总成及其汽油机
CN102305144B (zh) 汽油机复合球形燃烧室缸头及其汽油机
CN218325027U (zh) 一种具有进气预旋结构的发动机进气管道
CN206256977U (zh) 双喉管化油器
JP2005351235A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105464841B (zh) 化油器
US4670195A (en) Carburetor
CN209976665U (zh) 一种化油器及发动机
CN212408651U (zh) 微调式节能低氮燃烧器
CN201568152U (zh) 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气道结构
CN106401797A (zh) 电瓶车增程发电动力新型膜片式化油器
CN201068826Y (zh) 柴油发动机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空气混合器
US7441753B1 (en) Carburetor
JPS597565Y2 (ja) ガスエンジンの混合気生成装置
CN219299417U (zh) 高滚流节气阀体及其发动机
CN212583839U (zh) 一种化油器用油路隔板
CN219222402U (zh) 一种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217735624U (zh) 化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