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0794U -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0794U
CN219490794U CN202320860180.5U CN202320860180U CN219490794U CN 219490794 U CN219490794 U CN 219490794U CN 202320860180 U CN202320860180 U CN 202320860180U CN 219490794 U CN219490794 U CN 219490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ning
plate
plates
buff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601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楠
李刚
麻晓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8601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0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0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0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墩防护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包括警示组件、防撞组件、稳固组件,所述警示组件包括警示顶板、警示侧板,所述稳固组件包括稳固板,所述稳固板包括缓冲外板,所述缓冲外板的内壁连接有加强中板,所述加强中板的内壁连接有缓冲内板,所述缓冲内板的内壁连接有防护衬层。完成对警示侧板的拼接组装后,将两块警示顶板对称放置于桥墩外壁,同时使警示顶板的下端与警示侧板的顶部接触贴合,然后使用螺栓通过组装板将两块警示顶板进行拼接组装,当受到抵消的冲击力继续产生作用力时,警示顶板受力产生形变并对冲击力进行更进一步的抵消,进而实现对桥墩的多重防护。

Description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墩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桥墩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桥墩作为桥梁的下部结构,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现代交通的需要,立体交叉桥梁设计越来越广泛,在汽车日益增多的城市中,经常会有汽车与桥墩发生碰撞的事故,从而对桥墩造成一定的损坏。
现有的桥墩防护装置,通常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在对桥墩进行防护时,无法对桥墩进行多重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墩防护装置,解决通常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在对桥墩进行防护时,无法对桥墩进行多重防护,完成对警示侧板的拼接组装后,将两块警示顶板对称放置于桥墩外壁,同时使警示顶板的下端与警示侧板的顶部接触贴合,然后使用螺栓通过组装板将两块警示顶板进行拼接组装,当受到抵消的冲击力继续产生作用力时,警示顶板受力产生形变并对冲击力进行更进一步的抵消,进而实现对桥墩的多重防护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包括警示组件、防撞组件、稳固组件,所述警示组件包括警示顶板、警示侧板,所述警示侧板的两端对称连接有组装板,所述警示侧板的外壁粘贴有警示条,所述防撞组件包括迎撞板,所述迎撞板的内壁连接有减速板,所述减速板的内壁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远离减速板一端的外壁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内侧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柱远离减速板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定位柱的内侧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定位柱远离缓冲柱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稳固组件包括稳固板,所述稳固板包括缓冲外板,所述缓冲外板的内壁连接有加强中板,所述加强中板的内壁连接有缓冲内板,所述缓冲内板的内壁连接有防护衬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完成对稳固组件的拼接组装后,将两块警示侧板对称放置于桥墩外壁,并且使警示侧板的下端与稳固板的顶部接触贴合,然后使用螺栓通过组装板将两块警示侧板进行拼接组装,当稳固组件受到车辆的冲撞挤压后,稳固组件受力产生形变并对冲击力进行抵消,当受到抵消的冲击力继续产生作用力时,警示侧板受力产生形变并对冲击力进行进一步的抵消,通过警示条的设置,用于提醒来往车辆对防护装置的注意,当减速板受到冲击力后,减速板在冲击力的作用力产生移动,然后减速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缓冲柱逐渐向缓冲腔底面的移动,同时在此过程中压缩弹簧受力变形并实现对冲击力的缓冲,进而通过对冲击力的缓冲用于对桥墩的防护。
为了警示顶板受力产生形变并对冲击力进行更进一步的抵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警示顶板共设置有两块,所述警示顶板的两端对称连接有组装板,所述组装板的内侧开设有螺孔,所述警示顶板的外壁粘贴有警示条。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完成对警示侧板的拼接组装后,将两块警示顶板对称放置于桥墩外壁,同时使警示顶板的下端与警示侧板的顶部接触贴合,然后使用螺栓通过组装板将两块警示顶板进行拼接组装,当受到抵消的冲击力继续产生作用力时,警示顶板受力产生形变并对冲击力进行更进一步的抵消,进而实现对桥墩的多重防护。
为了用于提醒来往车辆对防护装置的注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警示侧板共设置有两块,所述警示侧板的直径与警示顶板下底面的直径相同。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完成对稳固组件的拼接组装后,将两块警示侧板对称放置于桥墩外壁,并且使警示侧板的下端与稳固板的顶部接触贴合,然后使用螺栓通过组装板将两块警示侧板进行拼接组装,当稳固组件受到车辆的冲撞挤压后,稳固组件受力产生形变并对冲击力进行抵消,当受到抵消的冲击力继续产生作用力时,警示侧板受力产生形变并对冲击力进行进一步的抵消,通过警示条的设置,用于提醒来往车辆对防护装置的注意。
为了迎撞板与减速板同时用于对冲击力的缓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迎撞板与减速板为弧形结构设置,所述迎撞板与减速板的高度相同,所述迎撞板与减速板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位置。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迎撞板的设置,用于对车辆的冲撞进行第一步的迎撞,通过减速板的设置,用于对迎撞板的固定,同时迎撞板与减速板同时用于对冲击力的缓冲。
为了通过对冲击力的缓冲用于对桥墩的防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的尺寸与缓冲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板远离缓冲柱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压缩弹簧远离限位板的一端与定位柱的内壁相连接。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减速板受到冲击力后,减速板在冲击力的作用力产生移动,然后减速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缓冲柱逐渐向缓冲腔底面的移动,同时在此过程中压缩弹簧受力变形并实现对冲击力的缓冲,进而通过对冲击力的缓冲用于对桥墩的防护。
为了进而实现对防撞组件的拼接组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板组装后形成圆环形结构,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对称连接有组装板。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使用装置时,将支撑板依次首尾相连并通过组装板进行拼装组装,进而实现对防撞组件的拼接组装。
为了通过加强中板的设置,用于对冲击力的进一步缓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稳固板的两端对称连接有组装板,所述稳固板共设置有两块,所述缓冲外板为弧形结构的塑料层,所述加强中板为弧形结构的泡沫铝层。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缓冲外板的设置,用于对冲击力的缓冲,通过加强中板的设置,用于对冲击力的进一步缓冲,进而实现对桥墩的防护。
为了用于与桥墩外壁的接触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内板为弧形结构的海绵层,所述防护衬层弧度结构的橡胶层。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使用装置时,将两块稳固板对称放置于桥墩外壁,同时稳固板的下端与支撑板的顶部接触贴合,然后使用螺栓通过组装板实现对稳固板的拼接组件,通过防护衬层的设置,用于与桥墩外壁的接触贴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警示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撞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稳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稳固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警示组件;11、警示顶板;12、警示侧板;13、组装板;14、警示条;2、防撞组件;21、迎撞板;22、减速板;23、缓冲柱;24、定位柱;25、缓冲腔;26、限位板;27、压缩弹簧;28、支撑板;3、稳固组件;31、稳固板;32、缓冲外板;33、加强中板;34、缓冲内板;35、防护衬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6所示,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包括警示组件1、防撞组件2、稳固组件3,所述警示组件1包括警示顶板11、警示侧板12,所述警示侧板12的两端对称连接有组装板13,所述警示侧板12的外壁粘贴有警示条14,所述防撞组件2包括迎撞板21,所述迎撞板21的内壁连接有减速板22,所述减速板22的内壁连接有缓冲柱23,所述缓冲柱23远离减速板22一端的外壁连接有定位柱24,所述定位柱24的内侧开设有缓冲腔25,所述缓冲柱23远离减速板22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26,所述定位柱24的内侧设置有压缩弹簧27,所述定位柱24远离缓冲柱23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28,所述稳固组件3包括稳固板31,所述稳固板31包括缓冲外板32,所述缓冲外板32的内壁连接有加强中板33,所述加强中板33的内壁连接有缓冲内板34,所述缓冲内板34的内壁连接有防护衬层35,所述警示顶板11共设置有两块,所述警示顶板11的两端对称连接有组装板13,所述组装板13的内侧开设有螺孔,所述警示顶板11的外壁粘贴有警示条14;完成对警示侧板12的拼接组装后,将两块警示顶板11对称放置于桥墩外壁,同时使警示顶板11的下端与警示侧板12的顶部接触贴合,然后使用螺栓通过组装板13将两块警示顶板11进行拼接组装,当受到抵消的冲击力继续产生作用力时,警示顶板11受力产生形变并对冲击力进行更进一步的抵消,进而实现对桥墩的多重防护,所述警示侧板12共设置有两块,所述警示侧板12的直径与警示顶板11下底面的直径相同;完成对稳固组件3的拼接组装后,将两块警示侧板12对称放置于桥墩外壁,并且使警示侧板12的下端与稳固板31的顶部接触贴合,然后使用螺栓通过组装板13将两块警示侧板12进行拼接组装,当稳固组件3受到车辆的冲撞挤压后,稳固组件3受力产生形变并对冲击力进行抵消,当受到抵消的冲击力继续产生作用力时,警示侧板12受力产生形变并对冲击力进行进一步的抵消,通过警示条14的设置,用于提醒来往车辆对防护装置的注意,所述迎撞板21与减速板22为弧形结构设置,所述迎撞板21与减速板22的高度相同,所述迎撞板21与减速板22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位置;通过迎撞板21的设置,用于对车辆的冲撞进行第一步的迎撞,通过减速板22的设置,用于对迎撞板21的固定,同时迎撞板21与减速板22同时用于对冲击力的缓冲,所述限位板26的尺寸与缓冲腔25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压缩弹簧27的一端与限位板26远离缓冲柱2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压缩弹簧27远离限位板26的一端与定位柱24的内壁相连接;当减速板22受到冲击力后,减速板22在冲击力的作用力产生移动,然后减速板22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缓冲柱23逐渐向缓冲腔25底面的移动,同时在此过程中压缩弹簧27受力变形并实现对冲击力的缓冲,进而通过对冲击力的缓冲用于对桥墩的防护,所述支撑板28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板28组装后形成圆环形结构,所述支撑板28的两端对称连接有组装板13;使用装置时,将支撑板28依次首尾相连并通过组装板13进行拼装组装,进而实现对防撞组件2的拼接组装,所述稳固板31的两端对称连接有组装板13,所述稳固板31共设置有两块,所述缓冲外板32为弧形结构的塑料层,所述加强中板33为弧形结构的泡沫铝层;通过缓冲外板32的设置,用于对冲击力的缓冲,通过加强中板33的设置,用于对冲击力的进一步缓冲,进而实现对桥墩的防护,所述缓冲内板34为弧形结构的海绵层,所述防护衬层35弧度结构的橡胶层;使用装置时,将两块稳固板31对称放置于桥墩外壁,同时稳固板31的下端与支撑板28的顶部接触贴合,然后使用螺栓通过组装板13实现对稳固板31的拼接组件,通过防护衬层35的设置,用于与桥墩外壁的接触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装置时,将支撑板28依次首尾相连并通过组装板13进行拼装组装,进而实现对防撞组件2的拼接组装,然后将两块稳固板31对称放置于桥墩外壁,同时稳固板31的下端与支撑板28的顶部接触贴合,然后使用螺栓通过组装板13实现对稳固板31的拼接组件,通过防护衬层35的设置,用于与桥墩外壁的接触贴合,完成对稳固组件3的拼接组装后,将两块警示侧板12对称放置于桥墩外壁,并且使警示侧板12的下端与稳固板31的顶部接触贴合,然后使用螺栓通过组装板13将两块警示侧板12进行拼接组装,完成对警示侧板12的拼接组装后,将两块警示顶板11对称放置于桥墩外壁,同时使警示顶板11的下端与警示侧板12的顶部接触贴合,然后使用螺栓通过组装板13将两块警示顶板11进行拼接组装,通过迎撞板21的设置,用于对车辆的冲撞进行第一步的迎撞,通过减速板22的设置,用于对迎撞板21的固定,同时迎撞板21与减速板22同时用于对冲击力的缓冲,通过迎撞板21的设置,用于对车辆的冲撞进行第一步的迎撞,通过减速板22的设置,用于对迎撞板21的固定,同时迎撞板21与减速板22同时用于对冲击力的缓冲,通过缓冲外板32的设置,用于对冲击力的缓冲,通过加强中板33的设置,用于对冲击力的进一步缓冲,进而实现对桥墩的防护,当稳固组件3受到车辆的冲撞挤压后,稳固组件3受力产生形变并对冲击力进行抵消,当受到抵消的冲击力继续产生作用力时,警示侧板12受力产生形变并对冲击力进行进一步的抵消,通过警示条14的设置,用于提醒来往车辆对防护装置的注意,当受到抵消的冲击力继续产生作用力时,警示顶板11受力产生形变并对冲击力进行更进一步的抵消,进而实现对桥墩的多重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包括警示组件(1)、防撞组件(2)、稳固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组件(1)包括警示顶板(11)、警示侧板(12),所述警示侧板(12)的两端对称连接有组装板(13),所述警示侧板(12)的外壁粘贴有警示条(14),所述防撞组件(2)包括迎撞板(21),所述迎撞板(21)的内壁连接有减速板(22),所述减速板(22)的内壁连接有缓冲柱(23),所述缓冲柱(23)远离减速板(22)一端的外壁连接有定位柱(24),所述定位柱(24)的内侧开设有缓冲腔(25),所述缓冲柱(23)远离减速板(22)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26),所述定位柱(24)的内侧设置有压缩弹簧(27),所述定位柱(24)远离缓冲柱(23)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28),所述稳固组件(3)包括稳固板(31),所述稳固板(31)包括缓冲外板(32),所述缓冲外板(32)的内壁连接有加强中板(33),所述加强中板(33)的内壁连接有缓冲内板(34),所述缓冲内板(34)的内壁连接有防护衬层(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顶板(11)共设置有两块,所述警示顶板(11)的两端对称连接有组装板(13),所述组装板(13)的内侧开设有螺孔,所述警示顶板(11)的外壁粘贴有警示条(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侧板(12)共设置有两块,所述警示侧板(12)的直径与警示顶板(11)下底面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撞板(21)与减速板(22)为弧形结构设置,所述迎撞板(21)与减速板(22)的高度相同,所述迎撞板(21)与减速板(22)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6)的尺寸与缓冲腔(25)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压缩弹簧(27)的一端与限位板(26)远离缓冲柱(2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压缩弹簧(27)远离限位板(26)的一端与定位柱(24)的内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8)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板(28)组装后形成圆环形结构,所述支撑板(28)的两端对称连接有组装板(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板(31)的两端对称连接有组装板(13),所述稳固板(31)共设置有两块,所述缓冲外板(32)为弧形结构的塑料层,所述加强中板(33)为弧形结构的泡沫铝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内板(34)为弧形结构的海绵层,所述防护衬层(35)弧度结构的橡胶层。
CN202320860180.5U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Active CN219490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0180.5U CN219490794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0180.5U CN219490794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0794U true CN219490794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79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0180.5U Active CN219490794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0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90794U (zh)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CN209907192U (zh) 一种桥梁防撞装置
CN213508221U (zh) 一种交通运输桥墩撞击保护装置
CN211340580U (zh) 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波形护栏
CN201980171U (zh) 车载式防撞垫
CN111021283A (zh) 一种铰式高阻尼防撞混凝土支撑柱
CN213417675U (zh) 一种防撞单元及其连接结构和一种桥梁防撞装置
CN202528940U (zh) 一种碰撞吸能及抗弯曲装置
CN211472140U (zh) 一种铁路桥梁桥墩防护装置
CN210684561U (zh) 一种路桥防撞保护装置
CN217128101U (zh) 墩柱橡胶防撞装置
CN219115325U (zh) 一种便于防护的车厢
CN111733733A (zh) 一种高性能道路交通防撞桶结构
CN219137510U (zh) 公路养护用防护装置
KR20110105106A (ko) 차량의 종류별 충돌위치 및 충격량을 고려한 복합소재 방호울타리
CN219467857U (zh) 一种具有高抗形变强度的后备箱盖
CN219430608U (zh) 带轮廓标的高速公路防护栏
CN213709308U (zh) 一种可对意外碰撞进行多级缓冲的道路护栏
CN211312345U (zh) 公路护栏结构
CN209852253U (zh) 一种热塑连续纤维侧护板
CN220639755U (zh) 一种基于新型三维胞元的负泊松比汽车缓冲吸能结构
CN219710055U (zh) 一种市政桥梁墩柱防撞设备
CN214459939U (zh) 一种道路冲撞缓冲桩
CN218597035U (zh) 一种高速公路耐撞击防撞桶
CN215052329U (zh) 一种交通警示防护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