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8854U - 一种极芯夹持工装及极芯转运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芯夹持工装及极芯转运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8854U
CN219488854U CN202320174153.2U CN202320174153U CN219488854U CN 219488854 U CN219488854 U CN 219488854U CN 202320174153 U CN202320174153 U CN 202320174153U CN 219488854 U CN219488854 U CN 219488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pole core
sub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41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启豪
傅继贤
伍仁文
裴鹏程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41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8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8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8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极芯夹持工装及极芯转运机构。该极芯夹持工装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夹持件、第二安装板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夹持件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板可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夹持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夹持件至少设置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件沿第一方向分布。

Description

一种极芯夹持工装及极芯转运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极芯夹持工装及极芯转运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节能环保事业的愈发重视,具备绿色环保特性的用电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此类用电设备的动力源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长、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点。
极芯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中,极芯会面临需要进行转运的情况。现有技术中,转运极芯所使用的工装上设置的夹爪的位置较为固定、无法移动,这在极芯的转运过程中会造成诸多不便之处。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极芯夹持工装及极芯转运机构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极芯夹持工装,所述极芯夹持工装包括:
第一安装板;
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夹持件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
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板可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
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夹持件至少设置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件沿第一方向分布。
可选地,所述极芯夹持工装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一者与所述导向件固定连接、另一者与所述导向件滑动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极芯夹持工装还包括推移气缸,所述推移气缸包括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伸缩部;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伸缩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板沿第二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第一子板、第二子板及第三子板,所述第一子板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子板及所述第三子板设置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所述第二子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子板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二子板均连接一个所述第三子板,且所述第三子板与所述第一子板沿第二方向分布设置;
每个所述第三子板均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夹持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子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气缸及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
所述第一夹持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一夹持气缸连接,所述第二夹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
所述第一夹持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或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夹爪张开或者闭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板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的表面及所述第二夹板朝向所述第一夹板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胶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板包括第四子板及第五子板,所述第四子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五子板设置于所述第四子板的底部;
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气缸及第二夹爪,所述第二夹爪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夹板及第四夹板,所述第二夹持气缸安装于所述第四子板,所述第三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气缸连接,所述第四夹板安装于所述第五子板;
所述第二夹持气缸驱动所述第三夹板远离或朝向所述第四夹板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夹爪张开或者闭合。
可选地,至少所述第三夹板朝向所述第四夹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层。
可选地,所述第四夹板具有减薄部,所述减薄部被配置为承托极芯的底部。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极芯转运机构,所述极芯转运机构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极芯夹持工装,还包括极芯放置平台;所述极芯放置平台被配置为放置极芯,所述极芯夹持工装被配置为从所述极芯放置平台处夹持极芯以使极芯脱离所述极芯放置平台,或者夹持极芯以将极芯放置到所述极芯放置平台上。
可选地,所述极芯放置平台为平板结构;或者,
所述极芯放置平台包括平板部及与所述平板部连接的多个承托部,多个所述承托部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承托部之间均设置有避空槽。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芯夹持工装,极芯的取放动作更加灵活易操作;并且,配合该极芯夹持工装使用的极芯放置平台无需整体设置避空槽,而是可以在光滑平整的极芯放置平台表面对极芯进行夹取搬运,以适用于不同的热压工艺条件,并且减小极芯受到损伤的可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极芯夹持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极芯夹持工装中第四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极芯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极芯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极芯夹持工装;11、第一安装板;100、导向孔;101、连接穿孔;111、第一子板;112、第二子板;113、第三子板;12、第一夹持件;121、第一夹持气缸;122、第一夹爪;1221、第一夹板;1222、第二夹板;13、第二安装板;131、第四子板;132、第五子板;14、第二夹持件;141、第二夹持气缸;142、第二夹爪;1421、第三夹板;1422、第四夹板;1420、减薄部;15、导向件;16、推移气缸;161、固定部;162、伸缩部;2、极芯放置平台;21、平板部;22、承托部;23、避空槽;3、极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芯夹持工装1。所述极芯夹持工装1包括第一安装板11、第一夹持件12、第二安装板13及第二夹持件14,所述第一夹持件12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所述第一夹持件12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安装板13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13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12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板13可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11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11;所述第二夹持件14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3,所述第二夹持件14至少设置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件14沿第一方向分布。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芯夹持工装1,由于其包含可以在第二方向进行移动的第二安装板13;在拿取极芯3时,可以首先使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处于缩进状态;即在第二方向上,第一夹持件12相较第二夹持件14更加靠近极芯3。然后让第一夹持件12先从两端夹持住极芯3,之后再控制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伸出至第二夹持件14与第一夹持件12齐平,再控制第二夹持件14夹持极芯3的中部,第二夹持件14与第一夹持件12一起夹持极芯3脱离极芯放置平台。
在放置极芯3时,首先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处于伸出状态,第二夹持件14与第一夹持件12一起夹持极芯3至极芯放置平台2处到位之后,使第二夹持件14先松开极芯3的中部,然后控制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缩进,最后控制第一夹持件12松开极芯3的两端将极芯3放入到极芯放置平台上。
这样极芯的取放动作更加灵活易操作;并且,配合该极芯夹持工装1使用的极芯放置平台无需整体设置避空槽,而是可以在光滑平整的极芯放置平台表面对极芯进行夹取搬运,以适用于不同的热压工艺条件,并且减小极芯受到损伤的可能。
参照图1所示,第一方向为图1中的a方向,第二方向为图1中的b方向。可选地,多个第二夹持件14等间距设置,第二夹持件14例如可以设置四个。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芯夹持工装还包括导向件15,所述导向件15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11及所述第二安装板13中的一者与所述导向件15固定连接、另一者与所述导向件15滑动配合连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第二安装板13通过导向件15与第一安装板11滑动配合连接,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导向件15对第二安装板13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一安装板11的移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确保第二安装板13能够平稳移动,不会在移动中发生偏斜和晃动。可选地,导向件15可以为直线轴承;或者,导向件15可以为导向杆。例如,导向件15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板13固定连接,并且,在第一安装板11上开设有导向孔100,导向件15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孔100,以使导向件15与第一安装板11滑动配合连接。当然,导向件15也可以与第一安装板11固定连接,同时与第二安装板13滑动配合连接。
参照图1、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芯夹持工装还包括推移气缸16,所述推移气缸16包括固定部161及与所述固定部161连接的伸缩部162;所述固定部16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所述伸缩部162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3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板13沿第二方向移动。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推移气缸16可以驱动第二安装板13沿第二方向移动;具体地,推移气缸16的固定部161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1上,推移气缸16的伸缩部162的一端与固定部161连接,第一安装板11上开设有连接穿孔101,伸缩部162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穿孔101并且与第二安装板13连接。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11包括第一子板111、第二子板112及第三子板113,所述第一子板11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子板112及所述第三子板113设置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所述第二子板112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子板111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二子板112均连接一个所述第三子板113,且所述第三子板113与所述第一子板111沿第二方向分布设置;每个所述第三子板113均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夹持件12。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第一安装板11由第一子板111、两个第二子板112及两个第三子板113组成;其中,两个第二子板112连接在第一子板11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可选地,第二子板112与第一子板111垂直连接。每个第二子板112分别连接一个第三子板113,且第三子板113连接在两个第二子板112相互远离的外侧;可选地,第三子板113与第一子板111平行设置。第二安装板13设置在两个第二子板112之间的位置处;第一夹持件12安装在第三子板113上。由此,第一安装板11结构对称、布局紧凑,不仅方便对第一夹持件12及第二安装板13进行安装设置,并且可以节省整个极芯夹持工装1所占用的空间。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12包括第一夹持气缸121及第一夹爪122,所述第一夹爪12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1221及第二夹板1222;
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2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更加具体地,第一夹持气缸121安装于第三子板113;所述第一夹板1221与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21连接,所述第二夹板1222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更加具体地,第二夹板1222安装于第三子板113;
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21驱动所述第一夹板1221远离或朝向所述第二夹板1222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夹爪122张开或者闭合。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安装于第一安装板11的第二夹板1222保持不动;当需要张开第一夹爪122时,第一夹持气缸121驱动第一夹板1221远离第二夹板1222移动,第一夹爪122便张开以准备夹持极芯。当需要闭合第一夹爪122时,第一夹持气缸121驱动第一夹板1221朝向第二夹板1222移动,第一夹爪122便闭合以夹紧极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板1221朝向所述第二夹板1222的表面及所述第二夹板1222朝向所述第一夹板1221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胶层。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在第一夹板1221朝向第二夹板1222的表面及第二夹板1222朝向第一夹板1221的表面设置防滑胶层,这样可以增大第一夹爪122与极芯之间的摩擦力,确保第一夹爪122能够夹紧极芯。可选地,可以将第一夹板1221及第二夹板1222分别进行整体的包胶处理。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13包括第四子板131及第五子板132,所述第四子板131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1滑动连接,所述第五子板132设置于所述第四子板131的底部;
所述第二夹持件14包括第二夹持气缸141及第二夹爪142,所述第二夹爪14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夹板1421及第四夹板1422,所述第二夹持气缸141安装于所述第四子板131,所述第三夹板1421与所述第二夹持气缸141连接,所述第四夹板1422安装于所述第五子板132;
所述第二夹持气缸141驱动所述第三夹板1421远离或朝向所述第四夹板1422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夹爪142张开或者闭合。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第二安装板13由相互连接的第四子板131和第五子板132组成;可选地,第四子板131与第五子板132垂直连接,以使第二安装板13的截面呈L型。第四子板131用于安装第二夹持气缸141,并且用于与第一安装板11滑动连接;第五子板132用于安装第四夹板1422。
安装于第五子板132的第四夹板1422保持不动;当需要张开第二夹爪142时,第二夹持气缸141驱动第三夹板1421远离第四夹板1422移动,第二夹爪142便张开以准备夹持极芯。当需要闭合第二夹爪142时,第二夹持气缸141驱动第三夹板1421朝向第四夹板1422移动,第二夹爪142便闭合以夹紧极芯。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所述第三夹板1421朝向所述第四夹板142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层。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第三夹板1421朝向第四夹板142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层,从而增大第三夹板1421与极芯之间的摩擦力;可选地,第三夹板1421可以进行整体的包胶处理。而针对实际应用的需要,第四夹板1422朝向第三夹板1421的表面可以设置防滑胶层,或者,第四夹板1422朝向第三夹板1421的表面也可以不设置防滑胶层而保持光滑的表面以降低第四夹板1422与极芯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极芯与第四夹板1422产生相对滑动时极芯表面无损伤。
参照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夹板1422具有减薄部1420,所述减薄部1420被配置为承托极芯的底部;所述减薄部1420的厚度为0.8mm~2.2mm。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将第四夹板1422中减薄部1420的厚度设置为0.8mm~2.2mm,这样不仅能够确保第四夹板1422的结构强度;并且减薄部1420在极芯的底部承托极芯,当将极芯放入到放置平台上时,极芯的下表面与放置平台的上表面距离较近,能够大大减轻极芯发生下塌变形的程度。此外,减薄部1420的厚度在满足一定承载刚度的条件下可以尽量做薄;上述数值范围只是举例,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可选地,具有减薄部1420的第四夹板1422采用4cr13不锈钢制成,并且经过淬火处理HRC38~42,以确保第四夹板1422具有足够的硬度。
参照图3、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芯转运机构,所述极芯转运机构包括如上所述的极芯夹持工装1,还包括极芯放置平台2;极芯夹持工装1与极芯放置平台2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极芯放置平台2被配置为放置极芯,所述极芯夹持工装1被配置为从所述极芯放置平台2处夹持极芯以使极芯脱离所述极芯放置平台2,或者夹持极芯以将极芯放置到所述极芯放置平台2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芯转运机构中,由于采用了上述极芯夹持工装1,在拿取极芯3时,可以首先使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处于缩进状态;即在第二方向上,第一夹持件12相较第二夹持件14更加靠近极芯放置平台2和极芯3。然后让第一夹持件12先从两端夹持住极芯3,之后再控制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伸出至第二夹持件14与第一夹持件12齐平,再控制第二夹持件14夹持极芯3的中部,第二夹持件14与第一夹持件12一起夹持极芯3脱离极芯放置平台2。
在放置极芯3时,首先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处于伸出状态,第二夹持件14与第一夹持件12一起夹持极芯3至极芯放置平台2处到位之后,使第二夹持件14先松开极芯3的中部,然后控制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缩进,最后控制第一夹持件12松开极芯3的两端将极芯3放入到极芯放置平台2上。
下面通过两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极芯的拿取和放置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3所示,极芯放置平台2包括平板部21及与所述平板部21连接的多个承托部22,多个所述承托部22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承托部22之间均设置有避空槽23。可选地,平板部21与承托部2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当需要拿取极芯3时,极芯夹持工装1的动作流程为:
极芯3一开始位于极芯放置平台2的平板部21上。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首先保持缩进状态,第一夹持件12的第一夹爪122及第二夹持件14的第二夹爪142均呈张开状态,极芯夹持工装1整体朝向极芯放置平台2移动直至极芯3的两端进入到第一夹持件12的第一夹爪122中,第一夹爪122闭合,于是两个第一夹爪122夹紧极芯3的两端;极芯3被夹紧之后,极芯夹持工装1整体远离极芯放置平台2移动,直至将极芯3从平板部21拉动至承托部22上,极芯3在承托部22上到位后,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伸出,直至第二安装板13的第四子板131与第一安装板11的第三子板113处于同一平面,此时第二夹爪142的位置与避空槽23相对应,即第二夹爪142位于避空槽23处;极芯3的中部进入到第二夹持件14的第二夹爪142中,第二夹爪142闭合,于是第二夹持件14与第一夹持件12一起夹紧极芯3以脱离极芯放置平台2,至此极芯夹持工装1完成极芯3的拿取动作。
当需要将极芯3放入到极芯放置平台2上时,极芯夹持工装1的动作流程为:
第二夹持件14的第二夹爪142与第一夹持件12的第一夹爪122一起夹持极芯3,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处于伸出状态,此时第二安装板13的第四子板131与第一安装板11的第三子板113处于同一平面,极芯夹持工装1携带极芯3移动至极芯放置平台2的承托部22上表面处到位后,第二夹持件14的第二夹爪142先张开,然后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缩进,再控制极芯夹持工装1朝向极芯放置平台2移动直至将极芯3推入至极芯放置平台2的平板部21上,最后控制第一夹持件12的第一夹爪122张开,将极芯3放入极芯放置平台2上,极芯夹持工装1到此完成极芯3的放入动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设置在第二安装板13上的第二夹持件14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伸出及缩进,因此极芯放置平台2无需整体设置避空槽;而是将极芯放置平台2设置为具有不包含避空槽的平板部21及包含避空槽23的承托部22。这样极芯夹持工装1可以经由平整的平板部21取放极芯3,这样可以减小极芯受到损伤的可能。
实施例2:
参照图4所示,所述极芯放置平台2为平板结构。
当需要拿取极芯3时,极芯夹持工装1的动作流程为:
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首先保持缩进状态,第一夹持件12的第一夹爪122及第二夹持件14的第二夹爪142均呈张开状态,极芯夹持工装1整体朝向极芯放置平台2移动直至极芯3的两端进入到第一夹持件12的第一夹爪122中,第一夹爪122闭合,于是两个第一夹爪122夹紧极芯3的两端;极芯3被夹紧之后,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伸出,直至第二安装板13的第四子板131与第一安装板11的第三子板113处于同一平面,此时第二夹爪142的第四夹板1422插入到极芯3的底部以承托极芯3,极芯3的中部进入到第二夹持件14的第二夹爪142中,第二夹爪142闭合,于是第二夹持件14与第一夹持件12一起夹紧极芯3以脱离极芯放置平台2,至此极芯夹持工装1完成极芯3的拿取动作。
当需要将极芯3放入到极芯放置平台2上时,极芯夹持工装1的动作流程为:
第二夹持件14的第二夹爪142与第一夹持件12的第一夹爪122一起夹持极芯3,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处于伸出状态,此时第二安装板13的第四子板131与第一安装板11的第三子板113处于同一平面,极芯夹持工装1携带极芯3移动至极芯放置平台2的正上方,此时第二夹爪142的第四夹板1422的下表面与极芯放置平台2的上表面可间距1-2mm,极芯夹持工装1携带极芯3到位后,第二夹持件14的第二夹爪142先张开,然后第二安装板13连同第二夹持件14一起缩进,再控制第一夹持件12的第一夹爪122张开,将极芯3放入极芯放置平台2上,极芯夹持工装1到此完成极芯3的放入动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极芯放置平台2整体为不包含避空槽的平板结构,第二夹爪142的第四夹板1422需要伸入到极芯3的底部与极芯放置平台2之间,因此第四夹板1422需要采用包含减薄部1420的结构。并且,第四夹板1422不设置防滑胶层,以在放入极芯3时方便第四夹板1422抽离极芯3。
此外,本申请的极芯夹持工装1还可以构造为中间的夹持件为固定夹爪,而两端的夹持件为可移动夹爪。例如,当两端的夹持件为可移动夹爪时,设置中间安装板与顶部安装板,中间安装板与顶部安装板垂直并固定连接,中间的夹持件固定设置在中间安装板上,两端的夹持件可移动地设置在顶部安装板上。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极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夹持工装包括:
第一安装板(11);
第一夹持件(12),所述第一夹持件(12)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所述第一夹持件(12)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
第二安装板(13),所述第二安装板(13)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13)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12)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板(13)可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11)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11);
第二夹持件(14),所述第二夹持件(14)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3),所述第二夹持件(14)至少设置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件(14)沿第一方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夹持工装还包括导向件(15),所述导向件(15)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一安装板(11)及所述第二安装板(13)中的一者与所述导向件(15)固定连接、另一者与所述导向件(15)滑动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夹持工装还包括推移气缸(16),所述推移气缸(16)包括固定部(161)及与所述固定部(161)连接的伸缩部(162);所述固定部(16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所述伸缩部(162)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3)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板(13)沿第二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包括第一子板(111)、第二子板(112)及第三子板(113),所述第一子板(11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子板(112)及所述第三子板(113)设置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所述第二子板(112)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子板(111)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二子板(112)均连接一个所述第三子板(113),且所述第三子板(113)与所述第一子板(111)沿第二方向分布设置;
每个所述第三子板(113)均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夹持件(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3)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子板(1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2)包括第一夹持气缸(121)及第一夹爪(122),所述第一夹爪(12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1221)及第二夹板(1222);
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2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所述第一夹板(1221)与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21)连接,所述第二夹板(1222)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
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21)驱动所述第一夹板(1221)远离或朝向所述第二夹板(1222)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夹爪(122)张开或者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1221)朝向所述第二夹板(1222)的表面及所述第二夹板(1222)朝向所述第一夹板(1221)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3)包括第四子板(131)及第五子板(132),所述第四子板(131)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1)滑动连接,所述第五子板(132)设置于所述第四子板(131)的底部;
所述第二夹持件(14)包括第二夹持气缸(141)及第二夹爪(142),所述第二夹爪(14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夹板(1421)及第四夹板(1422),所述第二夹持气缸(141)安装于所述第四子板(131),所述第三夹板(1421)与所述第二夹持气缸(141)连接,所述第四夹板(1422)安装于所述第五子板(132);
所述第二夹持气缸(141)驱动所述第三夹板(1421)远离或朝向所述第四夹板(1422)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夹爪(142)张开或者闭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三夹板(1421)朝向所述第四夹板(142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芯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夹板(1422)具有减薄部(1420),所述减薄部(1420)被配置为承托极芯的底部。
11.一种极芯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转运机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极芯夹持工装(1),还包括极芯放置平台(2);所述极芯放置平台(2)被配置为放置极芯,所述极芯夹持工装(1)被配置为从所述极芯放置平台(2)处夹持极芯以使极芯脱离所述极芯放置平台(2),或者夹持极芯以将极芯放置到所述极芯放置平台(2)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极芯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放置平台(2)为平板结构;或者,
所述极芯放置平台(2)包括平板部(21)及与所述平板部(21)连接的多个承托部(22),多个所述承托部(22)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承托部(22)之间均设置有避空槽(23)。
CN202320174153.2U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极芯夹持工装及极芯转运机构 Active CN219488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4153.2U CN219488854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极芯夹持工装及极芯转运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4153.2U CN219488854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极芯夹持工装及极芯转运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8854U true CN219488854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04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4153.2U Active CN219488854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极芯夹持工装及极芯转运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88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6164B2 (en) Electrode core encasing apparatus, battery cell assembl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de core assembling method
CN219488854U (zh) 一种极芯夹持工装及极芯转运机构
CN219286483U (zh) 一种电芯入壳工装及设备
CN201950168U (zh) 砂芯组组装装置
CN211182381U (zh) 一种电芯模组的移载装置
CN216624361U (zh) 夹持装置、载具以及极耳焊接用载具
CN212496072U (zh) 一种焊带牵引装置及串焊设备
CN211879526U (zh) 夹持装置与电芯堆叠装置
CN114759243A (zh) 电芯转运夹具、电芯转运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CN110401316B (zh) 永磁转子的组装设备和组装方法
CN212277288U (zh) 循环物流线
CN216126843U (zh) 一种夹紧装置
CN220316501U (zh) 搬运装置及电芯堆叠设备
CN215159007U (zh) 一种托盘夹具以及叠盘装置
CN212332135U (zh) 磁芯等变距印刷定位装置
CN219807435U (zh) 一种托盘和栈板的抓取机构及搬运装置
CN220137195U (zh) 一种高低温箱小软包电池测试层架结构
CN220145968U (zh) 夹具
CN218520528U (zh) 一种快速拨叉收料机构
CN216105167U (zh) 一种叠片治具及物料存储装置
CN219135666U (zh) 一种生产盖板模组搬运模组
CN219620281U (zh) 一种动态移载系统
CN213905538U (zh) 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
CN214378526U (zh) 一种电芯贴硅胶装置
CN216682225U (zh) 一种微电机磁瓦抓取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