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2177U - 脱硫除尘机 - Google Patents

脱硫除尘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2177U
CN219482177U CN202320151705.8U CN202320151705U CN219482177U CN 219482177 U CN219482177 U CN 219482177U CN 202320151705 U CN202320151705 U CN 202320151705U CN 219482177 U CN219482177 U CN 219482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gas channel
gas
desulfurization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17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琏发
齐庸强
曹金榜
王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517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2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2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2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硫除尘机,包括外壳、第一叶轮、驱动电机、第一集尘网板、喷嘴。外壳具有轴向贯通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一端形成进气口,另一端形成出气口,气体通道底部开设有排污口;第一集尘网板呈环形并设于气体通道内壁与第一叶轮之间,第一集尘网板朝向第一叶轮的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散流柱;喷嘴朝向进气口设置。使用时,第一叶轮高速旋转,烟气从进气口进入,与散流柱发生碰撞,能够打散气流和降低气流速度,起到前端分散的作用。喷嘴向进气口喷出脱硫液,喷淋液能够与烟气中的硫化物发生快速反应,实现烟气脱硫。烟尘颗粒和喷淋液的液滴结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被甩向第一集尘网板内壁,被第一集尘网板捕捉,实现烟气除尘。

Description

脱硫除尘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脱硫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除尘机。
背景技术
对于燃煤发电、化工、冶金铸造、陶瓷制造、砖瓦生产、表面处理等企业而言,在日常生产经营时会产生含硫烟气,即含有硫化物的烟尘废气,含硫烟气直接排放到外界会污染环境,因此在排放前需要经过脱硫除尘处理。传统方式通常采用脱硫塔进行烟气脱硫除尘,脱硫塔属于湿法脱硫的一种,其原理是将烟气通过脱硫塔中,塔内喷淋脱硫液,使烟气中的含硫物质和脱硫液发生中和反应,烟尘颗粒被喷淋液捕捉达到脱硫和除尘的目的。
但传统的脱硫塔体积较大,占地面积大、设备成本高。为此,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超重力脱硫除尘设备替代传统的脱硫塔,其原理是含硫烟气经过该设备时,设备内部高速旋转的离心叶轮能够促使喷淋液(脱硫剂)和烟气中的硫化物反应,同时烟尘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外壳器壁从而被收集,此设备体积更小,便于安装,生产制造成本也更低。现有技术中的超重力脱硫除尘设备在使用时,烟气通过时形成的气流较大,气流流速较快,难以保证烟气中的硫化物和喷淋液充分反应,可能会导致烟尘颗粒和硫化物逸散,影响烟尘颗粒的去除率和脱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硫除尘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超重力脱硫除尘设备在使用时,烟气通过时形成的气流较大,气流流速较快,难以保证烟气中的硫化物和喷淋液充分反应,可能会导致烟尘颗粒和硫化物逸散,影响烟尘颗粒的去除率和脱硫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脱硫除尘机,包括:
外壳,具有轴向贯通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一端形成进气口,另一端形成出气口,所述气体通道底部开设有排污口;
第一叶轮,与所述气体通道同轴并转动设于所述气体通道内;
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第一叶轮传动连接;
第一集尘网板,呈环形并设于所述气体通道内壁与所述第一叶轮之间,所述第一集尘网板朝向所述第一叶轮的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散流柱;以及
喷嘴,朝向所述进气口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体通道包括沿气流方向设置的第一捕集腔和第二捕集腔,所述第一捕集腔和所述第二捕集腔底部分别开设有所述排污口,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一集尘网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捕集腔;
所述脱硫除尘机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第二捕集腔内的第二叶轮,以及呈环形并设于所述第二捕集腔内壁与所述第二叶轮之间的第二集尘网板,所述驱动电机还与所述第二叶轮传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捕集腔和所述第二捕集腔之间还设有设备腔,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设备腔,所述驱动电机为双轴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两个电机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传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腔的内壁沿自身周向设有多个导流支撑板,所述导流支撑板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叶轮和/或所述第二叶轮分别沿自身轴向设有多个叶片,并沿自身周向均布设有多个所述叶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集尘网板沿自身轴向设有多个所述散流柱,所述第一叶轮的所述叶片和所述散流柱沿所述气体通道的轴向交替设置,且所述第一叶轮的所述叶片和所述散流柱在所述气体通道的径向上至少部分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叶轮和/或所述第二叶轮的内部分别形成有减重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体通道的进气端为沿气流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第一叶轮与所述气体通道的锥形内壁相适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污口设于所述气体通道的锥形内壁的大径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叶轮邻近所述进气口的端部设有锥形布流部,所述锥形布流部尖端朝向所述喷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硫除尘机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硫除尘机包括具有气体通道的外壳、设于气体通道内的第一叶轮、驱动第一叶轮旋转的驱动电机、设于气体通道内的第一集尘网板,以及喷嘴。使用时,第一叶轮高速旋转,烟气从进气口进入,喷嘴向进气口喷出脱硫液,喷淋液与高速旋转的第一叶轮碰撞进一步雾化为更小的液滴,能够与烟气中的硫化物发生快速反应,同时脱硫液附着在第一叶轮、第一集尘网板和散流柱上,形成较大面积的液膜,也能够保证与硫化物充分接触,实现烟气脱硫。烟尘颗粒和喷淋液的液滴结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被甩向第一集尘网板内壁,被第一集尘网板捕捉,实现烟气除尘。多余的脱硫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到气体通道底部从污水口排出,脱硫液向下流动时能够冲刷第一集尘网板,实现自清洁。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集尘网板设置多个散流柱,当烟气进入气体通道时会与散流柱发生碰撞,能够打散气流和降低气流速度,起到前端分散的作用,促使气流和脱硫液液滴在气体通道内充分接触,从而保证烟尘颗粒的去除率和脱硫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脱硫除尘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嘴、第一叶轮、驱动电机和第二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第一集尘网板、第二集尘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脱硫除尘机;
10、外壳;11、第一捕集腔;12、第二捕集腔;13、设备腔;14、导流支撑板;15、排污口;
20、第一叶轮;21、叶片;22、减重腔;23、锥形布流部;
30、驱动电机;
40、第一集尘网板;41、散流柱;
50、喷嘴;
60、第二叶轮;
70、第二集尘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固定”、“固设”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于”、“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多个”指两个及以上数量。“至少一个”指一个及以上数量。“若干”指一个及以上数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请参阅图1至图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脱硫除尘机1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脱硫除尘机1,包括外壳10、第一叶轮20、驱动电机30、第一集尘网板40、喷嘴50。外壳10具有轴向贯通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一端形成进气口,另一端形成出气口,气体通道底部开设有排污口15;第一叶轮20与气体通道同轴并转动设于气体通道内;驱动电机30设于外壳10内,并与第一叶轮20传动连接;第一集尘网板40呈环形并设于气体通道内壁与第一叶轮20之间,第一集尘网板40朝向第一叶轮20的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散流柱41;喷嘴50朝向进气口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硫除尘机1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脱硫除尘机1包括具有气体通道的外壳10、设于气体通道内的第一叶轮20、驱动第一叶轮20旋转的驱动电机30、设于气体通道内的第一集尘网板40,以及喷嘴50。使用时,第一叶轮20高速旋转,烟气从进气口进入,喷嘴50向进气口喷出脱硫液,喷淋液与高速旋转的第一叶轮20碰撞进一步雾化为更小的液滴,能够与烟气中的硫化物发生快速反应,同时脱硫液附着在第一叶轮20、第一集尘网板40和散流柱41上,形成较大面积的液膜,也能够保证与硫化物充分接触,实现烟气脱硫。烟尘颗粒和喷淋液的液滴结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被甩向第一集尘网板40内壁,被第一集尘网板40捕捉,实现烟气除尘。多余的脱硫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到气体通道底部从污水口排出,脱硫液向下流动时能够冲刷第一集尘网板40,实现自清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第一集尘网板40设置多个散流柱41,当烟气进入气体通道时会与散流柱41发生碰撞,能够打散气流和降低气流速度,起到前端分散的作用,促使气流和脱硫液液滴在气体通道内充分接触,从而保证烟尘颗粒的去除率和脱硫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壳10具有气体通道,使用时与烟气管道连接,烟气从进气口流入,烟尘颗粒和硫化物被收集和中和,脱硫除尘后的气体从出气口流出。为了便于安装,外壳10的两端可以设置用于和其他管道连接的结构,如连接法兰。第一叶轮20为离心叶轮,转动时能够形成由进气口向出气口方向流动的旋流,使烟气中颗粒烟尘被第一集尘网板40捕捉,以实现对烟气中烟尘颗粒的去除。
驱动电机30用于驱动叶轮旋转,可选的。驱动电机30可以设置在气体通道内,也可以设置在气体通道外。当驱动电机30设置在气体通道内时,电机轴直接与驱动叶轮连接,有助于提高外壳10的整体密封性能。当驱动电机30设置在气体通道外时,可以通过齿轮、链条等将动力传输至第一叶轮20。
第一集尘网板40固定安装在外壳10内,用于捕捉烟尘颗粒。对第一集尘网板40上网孔数量、排布方式、形状和大小不作限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处理的烟尘颗粒物特性自行选择设置。第一集尘网板40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叠合在一起的多层结构。当具有多层第一集尘网板40时,不同网板的材质可以相同,如均为铝合金,也可以不同,如不锈钢、铝合金、碳纤维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第一集尘网板40筒形内壁设有多个散流柱41,烟气与散流柱41碰撞起到前端分散的作用,使烟气不直接进入气流通道,能够降低烟气速度,能够提高与脱硫液接触概率、提高第一集尘网板40捕捉灰尘的概率,有助于提高脱硫除尘效果。
喷嘴50的出口朝向第一叶轮20的中心,喷嘴50另一端连通有浆液池和压力泵,脱硫液经过喷嘴50喷出,与烟气中的硫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发生反应,同时小颗粒灰尘在脱硫液的作用下相互聚集形成大颗粒,增大了灰尘颗粒的重量和旋流作用下互相碰撞聚集的概率,在旋流作用下,可更好的被第一集尘网板40捕捉,进一步提高烟气中灰尘的去除效果和烟气脱硫效果。
请参阅图1和图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气体通道包括沿气流方向设置的第一捕集腔11和第二捕集腔12,第一捕集腔11和第二捕集腔12底部分别开设有排污口15,第一叶轮20和第一集尘网板40分别设于第一捕集腔11;脱硫除尘机1还包括转动设于第二捕集腔12内的第二叶轮60,以及呈环形并设于第二捕集腔12内壁与第二叶轮60之间的第二集尘网板70,驱动电机30还与第二叶轮60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捕集腔11内设有第一叶轮20、第一集尘网板40,第二捕集腔12内设有第二叶轮60、第二集尘网板70,第一叶轮20和第二叶轮60依靠驱动电机30同步转动。第一叶轮20和第二叶轮60均为离心叶轮,二者旋转时气流方向相同。第一集尘网板40和第二集尘网板70固定安装在第二捕集腔12内,其结构可以与第一集尘网板40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采用前后两段式设计,使得经过第一捕集腔11粗处理后的烟气,再次进入第二捕集腔12进行精处理,以实现对烟气中烟尘颗粒和硫化物的充分去除。
第一捕集腔11和第二捕集腔12的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二者直径不同时,应当具有供烟气顺畅流动的衔接过渡段。
请参阅图1和图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捕集腔11和第二捕集腔12之间还设有设备腔13,驱动电机30设于设备腔13,驱动电机30为双轴电机,驱动电机30的两个电机轴分别与第一叶轮20和第二叶轮60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双轴驱动电机30内置于外壳10内,保证了外壳10的整体密封性能,同时通过双轴驱动电机30带动两组离心叶轮同步转动,结构紧凑,有助于缩小整机体积。
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设备腔13的内壁沿自身周向设有多个导流支撑板14,导流支撑板14与驱动电机30连接。
导流支撑板14用于对驱动电机30进行支撑,导流支撑板14采用与第一叶轮20的叶片21相似的形状,烟气通过时能够起到使烟气折流的效果,提高灰尘颗粒和硫化物与脱硫液滴接触概率。
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叶轮20和/或第二叶轮60分别沿自身轴向设有多个叶片21,并沿自身周向均布设有多个叶片21。一方面能够形成高速气流,另一方面叶片21表面与脱硫液接触形成大面积的液膜,有助于提高脱硫除尘效果。
请参阅图2和图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集尘网板40沿自身轴向设有多个散流柱41,第一叶轮20的叶片21和散流柱41沿气体通道的轴向交替设置,且第一叶轮20的叶片21和散流柱41在气体通道的径向上至少部分重合。一方面旋转的第一叶轮20的叶片21能够切割烟气气流,避免大股气流直接通过,造成脱硫或除尘不充分的问题。另一方面叶片21和散流柱41在径向上相重合,能够提高烟气与叶片21或散流柱41表面液膜的接触概率,提高脱硫除尘效率。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叶轮20和/或第二叶轮60的内部分别形成有减重腔22。
本实施例中第一叶轮20和第二叶轮60可以采用塑料、金属、碳纤维等材质制作,第一叶轮20和/或第二叶轮60具有中空的减重腔22,减重腔22能够减小第一叶轮20和第二叶轮60的重量,降低驱动电机30消耗的能量。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气体通道的进气端为沿气流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第一叶轮20与气体通道的锥形内壁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气体通道的进气端形成锥形缩口部,当烟气进入锥形缩口部时,小颗粒灰尘与第一集尘网板40的接触概率增大,从而提高烟气中灰尘颗粒物的捕捉率。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排污口15设于气体通道的锥形内壁的大径端,以保证污水能够顺利排出,不会残留在外壳10内。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叶轮20邻近进气口的端部设有锥形布流部23,锥形布流部23尖端朝向喷嘴50。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锥形布流部23,能够使进入气体通道内的烟气和脱硫液均匀分布,避免第一集尘网板40出现局部烟尘颗粒聚集的情况发生。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各部分可以进行自由地组合或删减以形成不同的组合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各个组合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在此说明之后,可以认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已经记载了各个组合实施例,能够支持不同的组合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脱硫除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具有轴向贯通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一端形成进气口,另一端形成出气口,所述气体通道底部开设有排污口;
第一叶轮,与所述气体通道同轴并转动设于所述气体通道内;
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第一叶轮传动连接;
第一集尘网板,呈环形并设于所述气体通道内壁与所述第一叶轮之间,所述第一集尘网板朝向所述第一叶轮的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散流柱;以及
喷嘴,朝向所述进气口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包括沿气流方向设置的第一捕集腔和第二捕集腔,所述第一捕集腔和所述第二捕集腔底部分别开设有所述排污口,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一集尘网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捕集腔;
所述脱硫除尘机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第二捕集腔内的第二叶轮,以及呈环形并设于所述第二捕集腔内壁与所述第二叶轮之间的第二集尘网板,所述驱动电机还与所述第二叶轮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捕集腔和所述第二捕集腔之间还设有设备腔,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设备腔,所述驱动电机为双轴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两个电机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腔的内壁沿自身周向设有多个导流支撑板,所述导流支撑板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和/或所述第二叶轮分别沿自身轴向设有多个叶片,并沿自身周向均布设有多个所述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硫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尘网板沿自身轴向设有多个所述散流柱,所述第一叶轮的所述叶片和所述散流柱沿所述气体通道的轴向交替设置,且所述第一叶轮的所述叶片和所述散流柱在所述气体通道的径向上至少部分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和/或所述第二叶轮的内部分别形成有减重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的进气端为沿气流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第一叶轮与所述气体通道的锥形内壁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设于所述气体通道的锥形内壁的大径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邻近所述进气口的端部设有锥形布流部,所述锥形布流部尖端朝向所述喷嘴。
CN202320151705.8U 2023-02-06 2023-02-06 脱硫除尘机 Active CN219482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1705.8U CN219482177U (zh) 2023-02-06 2023-02-06 脱硫除尘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1705.8U CN219482177U (zh) 2023-02-06 2023-02-06 脱硫除尘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2177U true CN219482177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10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1705.8U Active CN219482177U (zh) 2023-02-06 2023-02-06 脱硫除尘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21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96243U (zh) 一种高效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系统
CN111185091A (zh) 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化洗涤塔
CN105771609A (zh) 离心喷淋塔
CN101322908A (zh) 湿式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及方法
CN219482177U (zh) 脱硫除尘机
CN210751828U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112058022B (zh) 一种超重力烟气净化装置
CN110280085B (zh) 一种喷淋式高效空气净化系统
CN218452057U (zh) 一种基于脱硫塔的烧结烟气协同除尘装置
CN108939887B (zh) 超重力脱硫装置
CN215842289U (zh) 一种钢铁冶金废气用环保处理装置
CN215822682U (zh) 一种矿用双旋流高效湿式除尘风机
CN205760584U (zh) 离心反应塔
CN213348263U (zh) 电站脱硫塔入口烟道防堵装置
CN211302504U (zh) 一种多风道综合除尘系统
CN211058850U (zh) 一种旋流滤除湿式除尘风机
CN2477284Y (zh) 离心湿式油烟净化机
CN102658018B (zh) 旋网脱硫除尘装置
CN203556288U (zh) 旋流喷淋生物活性净化塔
CN105833710A (zh) 离心反应塔
CN112023677A (zh) 涡轮增压式负压吸水脱硫脱硝设备
CN219111185U (zh) 一种旋转喷雾除尘装置
CN205760578U (zh) 离心喷淋塔
CN212818632U (zh) 一种管束除雾器、脱硫装置及生产线
CN219848930U (zh) 一种高效除尘脱硫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