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6353U - 5g基站复合电缆 - Google Patents

5g基站复合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6353U
CN219476353U CN202223320765.2U CN202223320765U CN219476353U CN 219476353 U CN219476353 U CN 219476353U CN 202223320765 U CN202223320765 U CN 202223320765U CN 219476353 U CN219476353 U CN 219476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layer
base station
composite cabl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07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飞
邓鹏飞
刘恒盛
王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No2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No2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No2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No2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07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6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6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6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5G基站复合电缆,其包括导电单元、光单元、绕包带、外护层、金属屏蔽层、撕裂绳和填充层,其中,通过采用耐候性柔软聚氯乙烯制成的外护层,可提高了电缆的抗紫外线性能,防止电缆长期被阳光照射出现变色和老化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单模光纤的两侧设置两根平行的加强件,使得光单元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保护单模光纤,防止被折断;通过设置的绕包带和填充层可使光单元与导电单元安装更加紧密,同时还可以起到缓冲和衬垫作用;通过设置的金属屏蔽层可将产生的电磁场屏蔽在电缆中,保护周边元件;通过设置的撕裂绳方便安装使用时剥离外护套,无需特定的工具,安装效率高。

Description

5G基站复合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基站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意味着具有更高要求、宽带更大、速度更快,5G通信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对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衔接,可以满足未来各方面对于通信技术的要求,5G将拥有较智能化以及网络自感知、自调整的优点;目前国家正在大力进行发展5G通信,需要大量5G新型基站,5G基站专用电缆是能同时满足高速信号传播和电能传播的一种产品。
公开号为CN2165625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5G基站的复合电缆,该复合电缆包括复合组件和设置于复合组件外的保护套,通过保护套的设置,将电力缆和通信光缆复合在一个管线通道内,施工便捷,还能够满足5G通信基站的安全可靠运行,光缆加强件的设置能够保证光纤单元不断纤,保证复合电缆的稳定性。
但是,电缆长期被阳光照射会出现变色和老化损坏的情况发生,降低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5G基站复合电缆,可提高了电缆的抗紫外线性能,防止电缆长期被阳光照射出现变色和老化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5G基站复合电缆,其包括导电单元、光单元和绕包带,其中,
导电单元,用于传递电能;
光单元,用于传输光信号;
绕包带,设置于导电单元与光单元外;
还包括撕裂绳,其中,
撕裂绳,沿电缆的轴向延伸方向设置在外护层上,且撕裂绳靠近绕包带的一侧设置,用于方便剥离外护层进行安装。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撕裂绳的横截面为圆形。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撕裂绳为聚酯纤维绳。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金属屏蔽层,其中,
金属屏蔽层,设置在绕包带与外护层之间,且金属屏蔽层由多根软铜单丝编制而成,用于对外界的电磁场进行屏蔽。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填充层,其中,
填充层,填充于所述绕包带包覆的导电单元与光单元之间组合间隙内。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导电单元包括导体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导体外。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导体由多根退火软铜单丝绞合而成,绞合节距比为23-25。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软聚氯乙烯,且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5-1.0mm。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光单元包括防护套、加强件和单模光纤,其中,
防护套,设置在单模光纤和加强件外;
加强件,数量为两根,且分别位于单模光纤的两侧,两根加强件与两根单模光纤在防护套的长度方向上处于同一直线设置。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外护层采用耐候性柔软聚氯乙烯混合料挤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5G基站复合电缆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撕裂绳方便安装时连续开剥外护套,无需使用专用的工具,开剥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安装效率高;
(2)通过采用耐候性柔软聚氯乙烯制成的外护层,可提高了电缆的抗紫外线性能,防止电缆长期被阳光照射出现变色和老化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3)通过在单模光纤的两侧设置两根平行的加强件,使得光单元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保护单模光纤,防止被折断;
(4)通过设置的绕包带和填充层可使光单元与导电单元安装更加紧密,同时还可以起到缓冲和衬垫作用;
(5)通过设置的金属屏蔽层可将产生的电磁场屏蔽在电缆中,保护周边元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5G基站复合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5G基站复合电缆,其包括导电单元1、光单元2、绕包带3、外护层4、撕裂绳5、金属屏蔽层6和填充层7,其中,
导电单元1用于传递电能,导电单元1包括导体11和绝缘层12,绝缘层12设置在导体11外。
其中,绝缘层12包裹在导体11的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导体11可采用为标准GB/T 3956中的第一种或第二种铜导体,第一种为实心导体,第二种为胶合导体,其中,导体11的材料可采用不镀金属或镀金属的退火铜线或无镀层铝或铝合金线制成。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导体11为第二种胶合导体11,其材质采用多根退火软铜单丝绞合而成,绞合节距比为23-25。
可以理解的是,铜芯由于本身的金属物理特性导致其制造难以程度不一,未经退火的铜杆硬度较大,不适合制造加工,因此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其进行退火,并使用拉丝机对其进行拉丝,得到多根退火的软铜单丝,再将多根退火软铜单丝通过绞丝机胶合形成导体11。
绝缘层12的材质为软聚氯乙烯,且绝缘层12的厚度为0.5-1.0mm。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层12采用以聚氯乙烯为绝缘混合料挤制而成,可采用公开号为CN113817277A所公开的一种90℃软聚氯乙烯弹性体护套料,其通过以聚氯乙烯为基础树脂,添加稳定剂、增塑剂、填充剂、加工改性剂、阻燃剂、稳定剂、润滑剂和抗氧剂,经过混配混合剂制而成,其中,柔韧性好,并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光单元2用于传输光信号,光单元2包括防护套21、加强件22和单模光纤23,其中,防护套21设置在单模光纤23和加强件22外,加强件22数量为两根,且分别位于单模光纤23的两侧,两根加强件22与单模光纤23在防护套21的长度方向上处于同一直线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防护套21的材质为低烟无卤护套,它是一种以聚烯烃为基料,填充大量的无机阻燃剂,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有机物的成分,使材料的氧指数达到38%,进而具有很高阻燃性能,它在发生火灾的时候不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和有毒气体,而且氧指数高燃烧比较困难。
其中,通过在单模光纤23的两侧设置两根平行的加强件22,使得光单元2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保护单模光纤23,防止被折断。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加强件22的材质为非金属加强材料制成,其中可采用纤维增强塑料。
绕包带3设置于导电单元1与光单元2外。
需要说明的是,绕包带3采用斜包的方式绕包在导电单元1与光单元2外,其作用是紧密缠绕在导电单元1与光单元2外,使线材成圆柱形,防止松散;同时起缓冲和衬垫作用,在与金属屏蔽层5接触时,导电单元1与光单元2的外壁不会受到磨损。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绕包带3的材质为PTFE带,其主要由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制备而成,拥有特殊的纤维状微孔结构,具有相对密度低,介质损耗低且受温度,信号频率变化的影响小,介电常数稳定,耐温性能优异,耐候性能好的优点。
外护层4相对设置于绕包带3外,且外护层4采用耐候性柔软聚氯乙烯混合料挤制而成,用于抵抗紫外线照射。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耐候性柔软聚氯乙烯制成的外护层4,可提高了外护层4的抗紫外线性能,防止电缆长期被阳光照射出现变色和老化。
其中,外护层4的厚度为0.8-1.1mm。
金属屏蔽层6设置在绕包带3与外护层4之间,且金属屏蔽层5由多根软铜单丝编制而成,用于对外界的电磁场进行屏蔽。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电缆线中通过的电流是比较大的,而在电流的周边会产生较大的磁场,易对周边的元件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本电缆中通过设置的金属屏蔽层6可将产生的电磁场屏蔽在电缆中,保护周边元件。
撕裂绳5沿电缆的轴向延伸方向设置在外护层4上,且撕裂绳5靠近绕包带3的一侧设置,用于方便剥离外护层4进行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外护层4上沿电缆的轴向延伸方向开设有圆孔,其中撕裂绳5填充于圆孔内,其中,通过设置的撕裂绳5在电缆中起到的作用,一是抗拉拽,二是吸收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散发出的热量,三是防止电缆线胶皮相互粘连,四是方便安装使用时剥离外护套。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撕裂绳5的横截面为圆形,还可为矩形。
其中,撕裂绳5为聚酯纤维绳,其优点为柔韧性好,结实不易断裂。
填充层7填充于绕包带3包覆的导电单元1与光单元2之间组合间隙内。
需要说明的是,填充层7为高温阻燃填充绳,通过设置的填充层7一方面能够保证导电单元1与光单元2之间的紧密程度,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阻燃作用,提高复合电缆的安全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导电单元1和光单元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导电单元1之间相外切,且两个导电单元1均与绕包带3相内切,两个光单元2沿电缆的径向方向相对设置,且光单元2与两个导电单元1和绕包带3相切,两个导电单元1中点的连线与两个光单元2中点之间的连接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首先,通过设置的两根导电单元1与两根光单元2相对且垂直放置,并在两根导电单元1与两根光单元2之间填充高温阻燃填充绳,且使导电单元1与光单元2和填充层7之间的横截面呈圆形;
然后,采用斜包的方式缠绕绕包带3,使导电单元1与光单元2紧密接触成圆柱形;
接着,在绕包带3外侧包裹金属屏蔽层6;
最后,在金属屏蔽层6外侧包裹外护层4,以此制成该5G基站复合电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5G基站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单元(1)、光单元(2)、绕包带(3)、外护层(4)和撕裂绳(5),其中,
导电单元(1),用于传递电能,所述导电单元(1)包括导体(11)和绝缘层(12),所述绝缘层(12)设置在导体(11)外,所述导体(11)由多根退火软铜单丝绞合而成,绞合节距比为23-25,所述绝缘层(12)为软聚氯乙烯;
光单元(2),用于传输光信号;
绕包带(3)为PTFE带,设置于导电单元(1)与光单元(2)外;
外护层(4),相对设置于绕包带(3)外,所述外护层(4)采用耐候性柔软聚氯乙烯混合料挤制而成;
撕裂绳(5),沿电缆的轴向延伸方向设置在外护层(4)上,且撕裂绳(5)靠近绕包带(3)的一侧设置,用于方便剥离外护层(4)进行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5G基站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绳(5)的横截面为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5G基站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绳(5)为聚酯纤维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5G基站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屏蔽层(6),其中,
金属屏蔽层(6),设置在绕包带(3)与外护层(4)之间,且金属屏蔽层(6)由多根软铜单丝编制而成,用于对外界的电磁场进行屏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5G基站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层(7),其中,
填充层(7),填充于所述绕包带(3)包覆的导电单元(1)与光单元(2)之间组合间隙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5G基站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2)的厚度为0.5-1.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5G基站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2)包括防护套(21)、加强件(22)和单模光纤(23),其中,
防护套(21),设置单模光纤(23)和加强件(22)外;
加强件(22),数量为两根,且分别位于单模光纤(23)的两侧,两根加强件(22)与单模光纤(23)在防护套(21)的长度方向上处于同一直线设置。
CN202223320765.2U 2022-12-05 2022-12-05 5g基站复合电缆 Active CN219476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0765.2U CN219476353U (zh) 2022-12-05 2022-12-05 5g基站复合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0765.2U CN219476353U (zh) 2022-12-05 2022-12-05 5g基站复合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6353U true CN219476353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7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0765.2U Active CN219476353U (zh) 2022-12-05 2022-12-05 5g基站复合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6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11593U (zh) 矿用电力电缆
CN201331940Y (zh) 抗干扰综合型卷筒电缆
CN101335114B (zh) 铜包铝二芯阻燃耐火软电缆的制造方法
CN205900131U (zh) 一种机器人用气体保护电焊机电缆
CN112768124B (zh) 一种航空航天用轻型抗核电磁脉冲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CN213241967U (zh) 一种用于城市智慧灯杆的光电混合电缆
CN209928094U (zh) 一种阻燃光缆保护套
CN219476353U (zh) 5g基站复合电缆
CN111081416A (zh) 一种呼吸导气综合电缆及生产方法
CN208157115U (zh) 一种核电站用电力电缆
CN214336377U (zh) 一种特种屏蔽防水软电缆
CN203085201U (zh) 一种石油平台用仪表扁电缆
CN202373323U (zh) 一种阻燃控制电缆
CN105023642B (zh) 一种智慧能源动车组用低烟无卤阻燃高压软电缆及生产工艺
CN210182130U (zh) 一种耐紫外环保型集通电与通信一体的同心电缆
CN208335799U (zh) 一种抗风型绝缘导线
CN114121365A (zh) 一种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09216604U (zh) 一种轻型铜芯铜护套矿物绝缘电缆
CN101335111B (zh) 铜包铝三芯阻燃耐火软电缆的制造方法
CN207602246U (zh) 一种橡塑绝缘阻燃耐磨软电缆
CN101335113B (zh) 铜包铝四芯阻燃耐火软电缆制造方法
CN216647921U (zh) 环保抗拉型矿物绝缘柔性防火电缆
CN218069402U (zh) 一种高频传输用抗干扰双绞线
CN219936716U (zh) 一种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CN218513202U (zh) 一种高强度耐低温阻燃型充电桩用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