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5643U - 车机调试工装 - Google Patents

车机调试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5643U
CN219475643U CN202220717522.3U CN202220717522U CN219475643U CN 219475643 U CN219475643 U CN 219475643U CN 202220717522 U CN202220717522 U CN 202220717522U CN 219475643 U CN219475643 U CN 219475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vehicle
supporting
screen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175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娜
宁卫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175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5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5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5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机调试工装。用于支撑车机系统,所述车机调试工装包括:支撑底座,用于承载所述车机系统的电路板;以及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并且,所述支撑组件朝向所述支撑底座倾斜,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承载所述车机系统的屏幕。通过支撑组件与支撑底座将将车机系统的屏幕、线缆以及电路板集成在一起,减小占用空间,同时还能方便技术人员调试,在搬运时能够实现车机系统的整体挪动搬运,而且,该车机调试工装能够将电路板等保护起来,极大降低人为原因导致的电路板损坏,保证车机系统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车机调试工装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调试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机调试工装。
背景技术
对于从事汽车车机屏幕系统的研发人员而言,在车机屏幕系统研发初期,经常会在工位上操作或者挪动样件。车机屏幕系统的调试比较复杂,有屏幕、多块电路板和各种线束,需要反复操作,且调试周期比较长。在调试过程中,技术人员经常会将屏幕、电路板、线束等随意放置,散落一桌,不仅占用空间,也会不注意触碰,并且,液体、残渣等也可能滴落到电路板上,不可避免的会对屏幕、电路板产生隐形损伤。而且,屏幕、电路板等价格过高,一旦损坏维修耗时耗力难度大,甚至有些损坏不可修复极易造成报废,代价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车机系统散落不便于移动甚至造成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车机系统挪动、避免损坏的车机调试工装。
一种车机调试工装用于支撑车机系统,所述车机调试工装包括:
支撑底座,用于承载所述车机系统的电路板;以及
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并且,所述支撑组件朝向所述支撑底座倾斜,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承载所述车机系统的屏幕。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框架以及第一限位件,所述支撑框架的一边缘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另一边缘朝向所述支撑底座倾斜,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并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存在预设间距,用于容纳所述屏幕的底部边缘。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支撑底座倾斜的角度范围为10°~90°。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个侧边缘,并凸出于所述支撑框架。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将所述屏幕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第二固定件将所述车机系统的调试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背离所述屏幕的表面;
和/或,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粘接件,所述粘接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个表面,用于粘接固定所述屏幕与所述调试板。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具有限位勾,所述限位勾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朝向所述支撑底座的表面,所述限位勾用于容纳所述车机系统的线缆。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支撑件与加强件,所述支撑件倾斜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与所述支撑底座,所述加强件连接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支撑件;
或者,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阻尼轴,所述支撑框架通过所述阻尼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机调试工装还包括承载底板、第三固定件以及第四固定件,所述承载底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所述承载底板具有多组固定孔组,每组所述固定孔组围设的面积相异,第三固定件将承载底板固定于支撑底座,所述第四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孔组,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机调试工装还具有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四固定件将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承载底板;
所述盖板具有多个开孔,所述开孔对应所述电路板的调试器件。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座、所述支撑框架采用塑料制成。
本公开的车机调试工装,支撑组件倾斜设置在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设置车机系统的电路板,车机系统的屏幕贴合在支撑组件,连接电路板与屏幕的线缆位于支撑组件与支撑底座之间的空间。该车机调试工装通过支撑组件与支撑底座将将车机系统的屏幕、线缆以及电路板集成在一起,减小占用空间,同时还能方便技术人员调试,在搬运时能够实现车机系统的整体挪动搬运,而且,该车机调试工装能够将电路板等保护起来,极大降低人为原因导致的电路板损坏,保证车机系统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车机调试工装承载车机系统从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车机调试工装承载车机系统从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车机调试工装的后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车机调试工装的侧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车机调试工装的仰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车机调试工装的俯视图。
其中:100、车机调试工装;110、支撑底座;120、支撑组件;121、支撑框架;122、第一限位件;123、第二限位件;124、第一固定件;125、第二固定件;126、支撑件;127、加强件;128、限位勾;130、承载底板;131、固定孔组;140、第三固定件;150、第四固定件;160、盖板;161、开孔;200、车机系统;210、屏幕;220、调试板;230、电路板;240、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是本公开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公开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公开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6,本公开提供一种车机调试工装100。该车机调试工装100用于支撑车机系统200。这里的车机系统200是指安装在汽车里面的车载信息娱乐产品的简称,车机系统200在功能上能够实现人与车、车与外界的信息通讯。本公开中,车机系统200包括屏幕210、副屏幕210、线缆以及电路板230。
目前的车机系统调试时,其屏幕、多块电路板和各种线束,需要反复操作,且调试周期比较长。在调试过程中,技术人员经常会将屏幕、电路板、线束等随意放置,散落一桌,不仅占用空间,也会不注意触碰,并且,液体、残渣等也可能滴落到电路板上,不可避免的会对屏幕、电路板产生隐形损伤。而且,屏幕、电路板等价格过高,一旦损坏维修耗时耗力难度大,甚至有些损坏不可修复极易造成报废,代价极大。
为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新型的车机调试工装100,该车机调试工装100能够将将车机系统200的屏幕210、线缆以及电路板230集成在一起,减小占用空间,同时还能方便技术人员调试,在搬运时能够实现车机系统200的整体挪动搬运,而且,该车机调试工装100能够将电路板230等保护起来,极大降低人为原因导致的电路板230损坏,保证车机系统200的使用性能。以下介绍车机调试工装100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机调试工装100包括支撑底座110以及支撑组件120。支撑底座110用于承载所述车机系统200的电路板230。支撑组件120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110,并且,所述支撑组件120朝向所述支撑底座110倾斜,所述支撑组件120用于承载所述车机系统200的屏幕210。
支撑底座110为车机调试工装100底部的承载结构,支撑底座110用于承载车机系统200的电路板230。支撑组件120用于对车机系统200的屏幕210进行支撑。具体的,支撑组件120的一边缘与支撑组件120连接,并且,支撑组件120朝向支撑底座110所在的方向倾斜,使得支撑组件120能够倾斜承载屏幕210,便于技术人员操作。
支撑组件120承载屏幕210的表面露出,支撑组件120背离屏幕210的表面与支撑底座110相对设置。也就是说,支撑组件120背离屏幕210的表面与支撑组件120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使得支撑组件120承载屏幕210的表面向外侧露出,方便技术人员操作。而且,支撑组件120背离屏幕210的表面安装调试板220。这里的调试板220能够连接电路板230与屏幕210,技术人员通过调试板220实现车机系统200的调试。
上述实施例的车机调试工装100,支撑组件120倾斜设置于支撑底座110,该支撑底座110承载电路板230,支撑组件120承载屏幕210与调试板220,线缆位于支撑组件120与支撑底座110之间,通过支撑组件120与支撑底座110的配合实现车机系统200中屏幕210、线缆以及电路板230等的承载,使得车机系统200整体设置在车机调试工装100,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减小占用空间,同时还能方便技术人员调试,在搬运时能够实现车机系统200的整体挪动搬运,而且,该车机调试工装100能够将电路板230等保护起来,极大降低人为原因导致的电路板230损坏,保证车机系统200的使用性能。
可选地,支撑组件120的一边缘设置于支撑底座110的边缘,并且,支撑组件120背离屏幕210的表面朝向支撑底座110的表面设置,如图1所示。当然,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120的的一边缘也可设置于支撑底座110的中部区域;也就是说,支撑组件120的两个表面分别具有部分的支撑底座110,其使用原理与支撑组件120的一边缘设置于支撑底座110的边缘的使用原理的实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120包括支撑框架121以及第一限位件122,所述支撑框架121的一边缘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110,另一边缘朝向所述支撑底座110倾斜,所述第一限位件122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21的底部,并与所述支撑框架121之间存在预设间距,用于容纳所述屏幕210的底部边缘。
本公开中以图1和图2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进行说明,支撑框架121的底部与支撑底座110连接。支撑框架121的顶部朝向支撑底座110所在的方向延伸,使得支撑框架121相对于支撑底座110的表面倾斜设置。记支撑框架121安装屏幕210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支撑框架121背离屏幕210的表面为第二表面。
第一限位件122设置在支撑框架121的第一表面的底部,第一限位件122与支撑框架121的底部之间存在预设间距。该预设间距具有一定的空间,能够容纳屏幕210的底部,以对屏幕210进行支撑,使得支撑框架121能够可靠的支撑屏幕210。第一限位件122用于对屏幕210的底部进行限位,使得屏幕210的底部位于第一限位件122与支撑框架121之间,避免屏幕210的底部发生传动。
可选地,第一限位件1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件122间隔设置在支撑框架121的底部。可选地,第一限位件122为限位筋,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限位件122也可呈板状或者柱状,只要能够实现对屏幕210的底部进行限位即可。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21包括多个横梁以及多个纵梁,多个横梁与多个纵梁交错设置。这样能够保证支撑框架121的结构强度。示例性地,横梁的数量为两个,纵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横梁间隔设置,两个纵梁设置于两个横梁的端部,两个纵梁的底部与支撑底座110连接。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横梁的数量与纵梁的数量还可以为更多个;当然,支撑框架121也可呈平板状。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121相对于所述支撑底座110倾斜的角度范围为10°~90°。支撑框架121的第二表面与支撑底座110的表面之间的夹具范围为10°~90°,使得支撑框架121的倾斜角度能够便于技术人员操作屏幕210。较佳地,支撑框架121相对于支撑底座110倾斜的角度为20°,符合人眼视觉角度,便于技术人员查看及屏幕210点读操作。
可选地,支撑框架121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110,此时,支撑框架121与支撑底座110之间的角度固定。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121可转动设置在支撑底座110,此时支撑框架121与支撑底座110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需求调节。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120还包括第二限位件123,所述第二限位件123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21的两个侧边缘,并凸出于所述支撑框架121。第二限位件123设置在支撑框架121的两个侧边,这里的侧边垂直于支撑框架121的底部设置。第二限位件123设置于支撑框架121的侧边后,第二限位件123凸出于支撑框架121的第一表面。
当屏幕210放置于支撑框架121的第一表面后,第二限位件123位于屏幕210的侧面,若屏幕210在支撑框架121上窜动,第二限位件123能够的抵接屏幕210的侧边,限制屏幕210的位移,避免屏幕210移动到支撑框架121的外侧。可选地,第二限位件123的数量为多个,支撑框架121的每个侧边设置至少一个。可选地,第二限位件123为限位筋;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件123也可为限位板或限位柱等。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12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24与第二固定件125,所述第一固定件124将所述屏幕210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121,所述第二固定件125将所述车机系统200的调试板220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121背离所述屏幕210的表面。
第一固定件124与第二固定件125的功能相同,都是实现车机系统200部件固定于支撑框架121。第一固定件124将屏幕210固定在车身框架,避免屏幕210在支撑框架121上窜动。可以理解的,不同型号的车机系统200中屏幕210以及电路板230的尺寸会不相同,通过第一固定件124实现屏幕210的可靠固定。第二固定件125用于实现调试板220的可靠固定。第二支撑件126将调试板220固定在支撑框架121的第二表面,避免调试板220的位置窜动。调试板220固定于支撑框架121后,调试板220与屏幕210平行设置,便于屏幕210连接调试板220。
可选地,第一固定件124与第二固定件125为螺栓。当然,第一固定件124与第二固定件125也可为其他能够实现固定的部件,如销钉等。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120还包括粘接件,所述粘接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21的两个表面,用于粘接固定所述屏幕210。也就是说,屏幕210与调试板220通过胶粘方式固定到支撑框架121的两个表面,避免屏幕210与调试板220的位置窜动。可选地,粘接件为泡沫型背胶。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粘接件还可为其他能够实现粘接的部件。
值得说明的是,屏幕210与调试板220通过固定件固定,也可通过胶粘方式固定。当然,屏幕210与调试板220中的一个可以通过固定件固定,另一个通过胶粘方式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120还具有限位勾128,所述限位勾128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21朝向所述支撑底座110的表面,所述限位勾128用于容纳所述车机系统200的线缆。限位勾128设置在第二表面上,限位勾128呈钩状设置,其具有开口。车机系统200的线束240通过开口放置于限位勾128中,通过限位勾128限制线束240的位置。也就是说,线束240可以绕到限位勾128上进行适当整理固定,避免线束240凌乱。
值得说明的是,限位勾128的位置、形式以及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调整,只要能够实现线束240整理即可。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120还包支撑件126与加强件127,所述支撑件126倾斜连接所述支撑框架121的顶部与所述支撑底座110,所述加强件127连接所述支撑框架121与所述支撑件126。也就是说,支撑件126与加强件127用于对支撑框架121进行可靠支撑,提高支撑组件120的结构强度,以可靠支撑屏幕210。
支撑件126相对于支撑框架121倾斜设置,并且二者的倾斜方向相反,支撑件126的顶部与支撑框架121的顶部抵接,支撑件126的底部连接支撑底座110。加强件127连接支撑件126与支撑框架121,形成类似于A形的结构。通过支撑件126与加强件127对支撑框架121进行支撑。
可选地,支撑组件120与支撑底座110为一体结构。也就是说,支撑组件120与支撑底座11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加工,也可通过胶粘、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只要能够实现支撑组件120与支撑底座110连接可靠即可。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120还包括阻尼轴,所述支撑框架121通过所述阻尼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110。也就是说,支撑框架121与支撑底座110可转动连接,以便于调节支撑框架121的倾斜角度,满足技术人员的使用需求。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机调试工装100还包括承载底板130、第三固定件140以及第四固定件150,所述承载底板130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110,所述承载底板130具有多组固定孔组131,每组所述固定孔组131围设的面积相异,第三固定件140将承载底板130固定于支撑底座110,所述第四固定件150安装于所述固定孔组131,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230。
承载底板130设置在支撑底座110的上方,电路板230放置在承载底板130上,通过承载底板130实现电路板230的固定。第三固定件140穿过承载底板130固定与支撑底座110,实现承载底板130的固定,避免支撑底板的位置窜动。
而且,承载底板130上设置多组固定孔组131。由于不同电路板230的尺寸不同,每种固定孔组131能够适应一种尺寸的电路板230。使用时,将电路板230放置于承载底板130,并对应与该电路板230适应的固定孔组131,并通过第四固定件150将电路板230固定于承载底板130的固定孔组131中。若该承载底板130的固定孔组131无法满足电路板230固定需求,此时更换具有对应该电路板230的固定孔组131即可,实现平台化复用。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机调试工装100还具有盖板160,所述盖板160盖设于所述电路板230,所述第四固定件150将所述盖板160固定于所述承载底板130。盖板160盖设电路板230上,用于防护电路板230,放置调试时人手直接触碰或异物掉落到电路板230上,保证电路板230的使用性能。
第四固定件150穿过盖板160固定承载底板130后,电路板230被夹设在盖板160与承载底板130之间,实现电路板230的固定。也就是说,电路板230通过第四固定件150固定承载底板130。较佳地,第四固定件150为上下螺柱,电路板230通过上下螺柱固定在承载底板130上。可选地,第四固定件150的高度尺寸可以根据电路板230上正反面的器件的高度进行调节。
值得说明的是,第四固定件150的数量可以根据电路板230可利用孔的数量进行调整,利用三点成面原理,每个固定孔组131的孔位大于三个,保证电路板230受力平衡。当然,第四固定件150的夹心方式也可实现多个电路板230的固定。
可选地,盖板160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便于技术人员清晰看到电路板230的布局。如果电路板230出现异常,可以直观判断电路板230是否发生损坏或连接异常导致。可选地,盖板160采用亚克力板制成。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盖板160还可以采用其他透明的材料制成。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60具有多个开孔161,所述开孔161对应所述电路板230的调试器件。设置开孔161后,通过开口能够露出电路板230上需要调试的器件,方便技术人员操作。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20、支撑底座110、承载底板130采用塑料制成。这样能够减轻征集结构的重量,轻便小巧,通过车机调试工装100的搬运即可实现整体随意挪动搬移。
参见图1至图6,本公开的车机调试工装100,以塑料的支撑组件120与支撑底座110为载体,将不同车机的不同部分集成在一起,可以通过搬运车机调试工装100的方式实现整体随意挪动搬运。当然,车机调试工装100也可进行结构演化,例如对其部分结构进行改变,实现多模块的集成等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公开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公开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机调试工装(100),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撑车机系统(200),所述车机调试工装(100)包括:
支撑底座(110),用于承载所述车机系统(200)的电路板(230);以及
支撑组件(120),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110),并且,所述支撑组件(120)朝向所述支撑底座(110)倾斜,所述支撑组件(120)用于承载所述车机系统(200)的屏幕(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机调试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20)包括支撑框架(121)以及第一限位件(122),所述支撑框架(121)的一边缘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110),另一边缘朝向所述支撑底座(110)倾斜,所述第一限位件(122)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21)的底部,并与所述支撑框架(121)之间存在预设间距,用于容纳所述屏幕(210)的底部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机调试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21)相对于所述支撑底座(110)倾斜的角度范围为10°~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机调试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20)还包括第二限位件(123),所述第二限位件(123)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21)的两个侧边缘,并凸出于所述支撑框架(1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机调试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2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24)与第二固定件(125),所述第一固定件(124)将所述屏幕(210)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121),所述第二固定件(125)将所述车机系统(200)的调试板(220)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121)背离所述屏幕(210)的表面;
和/或,所述支撑组件(120)还包括粘接件,所述粘接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21)的两个表面,用于粘接固定所述屏幕(210)与所述调试板(22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机调试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20)还具有限位勾(128),所述限位勾(128)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21)朝向所述支撑底座(110)的表面,所述限位勾(128)用于容纳所述车机系统(200)的线缆。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车机调试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20)还包支撑件(126)与加强件(127),所述支撑件(126)倾斜连接所述支撑框架(121)的顶部与所述支撑底座(110),所述加强件(127)连接所述支撑框架(121)与所述支撑件(126);
或者,所述支撑组件(120)还包括阻尼轴,所述支撑框架(121)通过所述阻尼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11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车机调试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机调试工装(100)还包括承载底板(130)、第三固定件(140)以及第四固定件(150),所述承载底板(130)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110),所述承载底板(130)具有多组固定孔组(131),每组所述固定孔组(131)围设的面积相异,第三固定件(140)将承载底板(130)固定于支撑底座(110),所述第四固定件(150)安装于所述固定孔组(131),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2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机调试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机调试工装(100)还具有盖板(160),所述盖板(160)盖设于所述电路板(230),所述第四固定件(150)将所述盖板(160)固定于所述承载底板(130);
所述盖板(160)具有多个开孔(161),所述开孔(161)对应所述电路板(230)的调试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车机调试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10)、所述支撑框架(121)采用塑料制成。
CN202220717522.3U 2022-03-30 2022-03-30 车机调试工装 Active CN219475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7522.3U CN219475643U (zh) 2022-03-30 2022-03-30 车机调试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7522.3U CN219475643U (zh) 2022-03-30 2022-03-30 车机调试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5643U true CN219475643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33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17522.3U Active CN219475643U (zh) 2022-03-30 2022-03-30 车机调试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5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0464B2 (en) Battery package mount bracket
JP2003226200A (ja) センター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
CN219475643U (zh) 车机调试工装
CN209955766U (zh) 车载多媒体显示装置、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EP0716959A1 (en) Modular vehicle package tray
US20130257109A1 (en) Vehicular ceiling assembly and vehicular roof assembly
JPH05500338A (ja) 印字装置
CN2810099Y (zh) 多功能测试台车
CN109787166A (zh) 汽车线束套固定装置及汽车
KR102033722B1 (ko) 상용차의 배터리 마운팅 어셈블리
CN217672541U (zh) 气囊固定装置、仪表板总成和车辆
CN217062348U (zh) 支撑装置及电池包
CN218866014U (zh) 座舱系统调试工装
US6669505B2 (en) Vehicl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JP7188209B2 (ja) 蓄電装置
CN102800827A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支座及包括该电池支座的车辆
JP2018043542A (ja) 冷却空気取入構造
CN114537114A (zh) 电池组安装结构
US5445450A (en) Circuit board support
CN214267506U (zh) 车载电脑安装支架
CN213180607U (zh) 电池模组用测试工装
CN210198237U (zh) 汽车内饰顶棚检具
CN216070963U (zh) 托盘
CN212149695U (zh) 柔性托盘
CN219600930U (zh) 副仪表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