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3030U - 一种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3030U
CN219473030U CN202320119884.7U CN202320119884U CN219473030U CN 219473030 U CN219473030 U CN 219473030U CN 202320119884 U CN202320119884 U CN 202320119884U CN 219473030 U CN219473030 U CN 219473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ll
pipe body
core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198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文勇
何群赞
浦相明
王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 Sanfitec Bras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 Sanfitec Bras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 Sanfitec Bras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 Sanfitec Bras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198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3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3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3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外螺直通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第一管体的内壁和第二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台阶,第二管体的内壁和第三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台阶,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内套设有管材,管材抵接于第一台阶上;压帽套设于管材外壁上,且螺接于第三管体内壁;第一垫片套设于第三管体和管材之间,且位于第二台阶和压帽之间;卡簧套接于管材外壁上,且分别抵接于压帽和第一垫片之间,卡簧上开设有开口,通过旋紧所述压帽,缩小卡簧开口大小并抱紧管材,此时管材可为刚性管材,管材的内壁可通过芯子支撑,能够防止柔性管材因卡簧不断缩小,而导致管材脱落,通过拆装芯子,可增加管件结构适配性。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连接大型的水机,例如储水罐,安装师傅经常遇到不同尺寸的进水管,包括但不限于PPR(Polypropylene-Random,三型聚丙烯)、PEX(Peer Exchange,交联聚乙烯)和多层复合管,并且该进水管是已有的,且不可改变的,这就导致安装师傅需要准备不同的管件,来连接相应的进水管,使得该安装方式笨重且繁琐。如若不准备不同的管件,则前期需要安装师傅到现场勘察,然后携带相应的管件到现场安装,费时且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增加适配性的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包括:
外螺直通,所述外螺直通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的内径逐渐增大,并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台阶,以及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三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台阶,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内套设有管材,所述管材抵接于所述第一台阶上;
压帽,所述压帽套设于所述管材外壁上,且螺接于所述第三管体内壁;
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套设于所述第三管体和所述管材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台阶和所述压帽之间;
卡簧,所述卡簧套接于所述管材外壁上,且分别抵接于所述压帽和所述第一垫片之间,所述卡簧上开设有开口。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压帽包括相接的压帽螺接体和压帽套设体,所述压帽螺接体的内壁套接于所述卡簧的外壁,所述压帽螺接体的外壁螺接于所述第三管体,所述压帽套设体套设于所述管材的外壁上,所述压帽套设体位于所述压帽螺接体远离所述第三管体的一侧。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卡簧外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簧第一斜面和卡簧第二斜面,所述压帽螺接体的内壁和所述压帽套设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压帽斜面,所述压帽斜面与所述卡簧第二斜面适配,所述第一垫片的内壁设置有垫片斜面,所述垫片斜面与所述卡簧第一斜面适配。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开口沿所述卡簧的厚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卡簧的内壁和外壁。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卡簧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簧凸筋。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管材和所述第三管体之间,且抵接于所述第二台阶和所述第一垫片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芯子,所述芯子包括相接的芯子抵接体和芯子支撑体,所述芯子抵接体抵接于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管材之间,所述芯子支撑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芯子凸筋,所述芯子凸筋抵接于所述管材的内壁。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抵接于所述管材和所述芯子抵接体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于所述芯子抵接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套设于所述芯子支撑体和所述管材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卡簧上开设有开口,通过旋紧所述压帽,则所述卡簧的径向尺寸发生变化,以抱紧所述管材,此时所述管材可为刚性管材。另外所述管材的内壁可通过所述芯子支撑,能够防止柔性管材因所述卡簧不断缩小,而导致所述管材脱落,此时所述管材为柔性管材。所述芯子拆装方便,增加其适配性,相对于传统每个管材适配安装一个管件来说,有效提升装配效率,而且省略了前期现场勘察,避免费时费力,进而提升使用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第二实施例与管材配合的示意图。
图中:100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10外螺直通、111第一管体、112第二管体、113第三管体、1101第一台阶、1102第二台阶、120压帽、121压帽螺接体、122压帽套设体、123压帽斜面、131第一垫片、1311垫片斜面、132第二垫片、140卡簧、141卡簧第一斜面、142卡簧第二斜面、143开口、144卡簧凸筋、151第一密封圈、152第二密封圈、153第三密封圈、160芯子、161芯子抵接体、1611容纳槽、162芯子支撑体、1621芯子凸筋、200管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包括:
外螺直通110,所述外螺直通1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体111、第二管体112和第三管体113,所述第一管体111、所述第二管体112和所述第三管体113的内径逐渐增大,并在所述第一管体111的内壁和所述第二管体112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台阶1101,以及在所述第二管体112的内壁和所述第三管体113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台阶1102,所述第二管体112和所述第三管体113内套设有管材200,所述管材200抵接于所述第一台阶1101上;
压帽120,所述压帽120套设于所述管材200外壁上,且螺接于所述第三管体113内壁;
第一垫片131,所述第一垫片131套设于所述第三管体113和所述管材200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台阶1102和所述压帽120之间;
卡簧140,所述卡簧140套接于所述管材200外壁上,且分别抵接于所述压帽120和所述第一垫片131之间,所述卡簧140上开设有开口143。
所述压帽120、所述卡簧140和所述第一垫片131套设在所述管材200外壁上,然后将所述管材200从所述外螺直通110的右侧插入,依次通过所述第三管体113和所述第二管体112,直至抵接在所述第一台阶1101上,随后旋紧所述压帽120,在所述压帽120的作用下,所述卡簧140的开口143缩小,进而使所述卡簧140抱紧所述管材200,这样能够使管材200不易脱落。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管体113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以螺接所述压帽120。所述第一管体11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可连接管道,这样能够实现管道和所述管材200的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压帽120包括相接的压帽螺接体121和压帽套设体122,所述压帽螺接体121的内壁套接于所述卡簧140的外壁,所述压帽螺接体121的外壁螺接于所述第三管体113,所述压帽套设体122套设于所述管材200的外壁上,所述压帽套设体122位于所述压帽螺接体121远离所述第三管体113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压帽螺接体121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压帽套设体122的内径尺寸,进而在所述压帽套设体122套设于所述管材200的外壁时,所述压帽螺接体121和所述管材200之间能够容纳所述卡簧140。并且所述压帽套设体122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压帽螺接体121的外径尺寸,以使所述压帽螺接体121布置于所述第三管体113和所述卡簧140之间时,所述压帽套设体122位于所述外螺直通110外侧,安装师傅可作用在所述压帽套设体122上,来旋转所述压帽120。
如图2所示,所述卡簧140外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簧第一斜面141和卡簧第二斜面142,所述压帽螺接体121的内壁和所述压帽套设体122的内壁之间形成压帽斜面123,所述压帽斜面123与所述卡簧第二斜面142适配,所述第一垫片131的内壁设置有垫片斜面1311,所述垫片斜面1311与所述卡簧第一斜面141适配。
所述卡簧140被限位固定于所述第一垫片131和所述压帽120之间,以保证所述卡簧140对所述管材200的固定能力。另外通过设置斜面间适配,进一步提升连接稳定性。
所述第一垫片131为铜材质制成的垫片,避免磨损,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151,所述第一密封圈151套设于所述管材200和所述第三管体113之间,且抵接于所述第二台阶1102和所述第一垫片131之间。
所述第一密封圈151为O型圈,所述第一密封圈151不仅为所述第一垫片131提供缓冲,而且增加所述外螺直通110和所述管材200的密封能力,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151在所述第一垫片131作用下收缩,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从而保证连接安全可靠,且经久耐用。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开口143沿所述卡簧140的厚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卡簧140的内壁和外壁。具体地,所述开口143除了贯穿所述卡簧140的内壁和外壁外,还贯穿所述卡簧140厚度方向的两端,这样让旋紧所述压帽120,则所述卡簧140的径向尺寸发生变化。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卡簧140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簧凸筋144,能够使所述卡簧140抱紧所述管材200,进而防止所述管材200松动。所述卡簧凸筋144可呈环形,且沿所述卡簧140周向设置于所述卡簧140内壁上,并且所述卡簧凸筋144的数量可为多个,且沿着所述卡簧14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增加所述卡簧凸筋144的数量,进一步提升对所述管材200的连接能力。
所述管材200的外壁受所述卡簧140收束而抱紧,所述管材200可为接钢管、铜管、PPR等刚性管材。
综上所述,所述卡簧140上开设有开口143,通过旋紧所述压帽120,则所述卡簧140的径向尺寸发生变化,以抱紧所述管材200,此时所述管材200可为刚性管材。
第二实施例
如图4至图6所示,第二实施例的所述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于,还包括芯子160,所述芯子160抵接于所述管材200的内壁,能够防止柔性管材因所述卡簧140不断缩小,而导致所述管材200脱落。此时所述管材200的外壁受所述卡簧140收束而抱紧,并且所述管材200的内壁受芯子160支撑,所述管材200可以为PEX、铝塑复合管等柔性管材。
具体地,所述芯子160包括相接的芯子抵接体161和芯子支撑体162,所述芯子抵接体161抵接于所述第一台阶1101和所述管材200之间,所述芯子支撑体16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芯子凸筋1621,所述芯子凸筋1621抵接于所述管材200的内壁。
所述芯子160套设于所述外螺直通110内部,使得拆装方便。其中所述芯子160从所述第三管体113插入,通过所述第三管体112,直至所述芯子160的芯子抵接体161抵接于第一台阶1101即可,就完成所述芯子160和所述外螺直通110的装配,而当所述芯子160从所述外螺直通110的右侧拔出,即可完成所述芯子160和所述外螺直通110的拆卸,使得所述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的第一实施例和所述第二实施例之间转换便利。
所述芯子凸筋1621可呈螺纹,或三角形,并且所述芯子凸筋1621的数量可为多个,且沿着所述芯子支撑体16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提升对所述管材200的支撑能力。
所述芯子160为中空结构,其中所述芯子抵接体161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芯子支撑体162的外径尺寸,所述芯子抵接体161的外壁抵接于所述第二管体112内壁时,所述芯子支撑体162和所述卡簧140之间容纳所述管材200。
组装时,将所述管材200从所述外螺直通110的右侧插入,并且所述管材200保持在所述芯子160和所述卡簧140之间,随后旋紧所述压帽120,在所述压帽120的作用下,所述卡簧140的开口143缩小,进而使所述卡簧140抱紧所述管材200,同时所述芯子160支撑所述管材200内壁,这样能够使管材200不易脱落,所述芯子160的使用能够防止柔性管材因所述卡簧140不断缩小,而导致所述管材200脱落。
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52,所述第二密封圈152套设于所述芯子抵接体161和所述第二管体112之间。以增加所述芯子抵接体161和所述第二管体112之间的密封性,使水不会与管材200的端口断裂面接触,从而防止铝塑复合管的铝层水解。参考图5,所述芯子抵接体161的外壁上开设有容纳槽1611,以容纳所述第二密封圈152。所述第二密封圈152为O型圈。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还包括第三密封圈153,所述第三密封圈153套设于所述芯子支撑体162和所述管材200之间。所述第三密封圈153为O型圈,可见所述管材200的外壁受第一密封圈151密封,所述管材200的内壁收第三密封圈153密封,有效提升密封性能。同样地,所述芯子支撑体162的外壁上可设置容纳所述第三密封圈153的槽,并且所述第三密封圈153的数量可为两个,且沿着所述芯子支撑体16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提升密封性。
通过设置容纳槽,可使所述第二密封圈152和所述第三密封圈153稳固在所述芯子160上,同时作为整体进行拆装。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还包括第二垫片132,所述第二垫片132抵接于所述管材200和所述芯子抵接体161之间。所述芯子160为铜件,所述第二垫片132可以为塑料材质制成的垫片,防止发生电腐蚀反应,从而保证的连接安全可靠、经久耐用。
综上,所述管材200的外壁受所述卡簧140收束而抱紧,所述芯子160抵接于所述管材200的内壁,能够防止柔性管材因所述卡簧140不断缩小,而导致所述管材200脱落,此时所述管材200为柔性管材。
第二实施例的所述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相对于第一实施例来说,增加了所述芯子160,并且两者转换简单,进而实现柔性管材和刚性管材的适配安装,进而增加其适配性,相对于传统每个管材适配安装一个管件来说,有效提升装配效率,而且省略了前期现场勘察,避免费时费力,进而提升使用效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采用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螺直通(110),所述外螺直通(1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体(111)、第二管体(112)和第三管体(113),所述第一管体(111)、所述第二管体(112)和所述第三管体(113)的内径逐渐增大,并在所述第一管体(111)的内壁和所述第二管体(112)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台阶(1101),以及在所述第二管体(112)的内壁和所述第三管体(113)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台阶(1102),所述第二管体(112)和所述第三管体(113)内套设有管材(200),所述管材(200)抵接于所述第一台阶(1101)上;
压帽(120),所述压帽(120)套设于所述管材(200)外壁上,且螺接于所述第三管体(113)内壁;
第一垫片(131),所述第一垫片(131)套设于所述第三管体(113)和所述管材(200)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台阶(1102)和所述压帽(120)之间;
卡簧(140),所述卡簧(140)套接于所述管材(200)外壁上,且分别抵接于所述压帽(120)和所述第一垫片(131)之间,所述卡簧(140)上开设有开口(14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帽(120)包括相接的压帽螺接体(121)和压帽套设体(122),所述压帽螺接体(121)的内壁套接于所述卡簧(140)的外壁,所述压帽螺接体(121)的外壁螺接于所述第三管体(113),所述压帽套设体(122)套设于所述管材(200)的外壁上,所述压帽套设体(122)位于所述压帽螺接体(121)远离所述第三管体(113)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140)外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簧第一斜面(141)和卡簧第二斜面(142),所述压帽螺接体(121)的内壁和所述压帽套设体(122)的内壁之间形成压帽斜面(123),所述压帽斜面(123)与所述卡簧第二斜面(142)适配,所述第一垫片(131)的内壁设置有垫片斜面(1311),所述垫片斜面(1311)与所述卡簧第一斜面(141)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43)沿所述卡簧(140)的厚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卡簧(140)的内壁和外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140)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簧凸筋(14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151),所述第一密封圈(151)套设于所述管材(200)和所述第三管体(113)之间,且抵接于所述第二台阶(1102)和所述第一垫片(131)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子(160),所述芯子(160)包括相接的芯子抵接体(161)和芯子支撑体(162),所述芯子抵接体(161)抵接于所述第一台阶(1101)和所述管材(200)之间,所述芯子支撑体(16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芯子凸筋(1621),所述芯子凸筋(1621)抵接于所述管材(200)的内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垫片(132),所述第二垫片(132)抵接于所述管材(200)和所述芯子抵接体(161)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52),所述第二密封圈(152)套设于所述芯子抵接体(161)和所述第二管体(112)之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密封圈(153),所述第三密封圈(153)套设于所述芯子支撑体(162)和所述管材(200)之间。
CN202320119884.7U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 Active CN219473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9884.7U CN219473030U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9884.7U CN219473030U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3030U true CN219473030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7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19884.7U Active CN219473030U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3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42786U (zh) 一种耐腐蚀石油管道接头
CN219473030U (zh) 一种连接管材的管件结构
CN105673961A (zh) 一种薄壁钢管卡粘复合式连接结构
CN210398001U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管道连接结构
CN205065088U (zh) 一种薄壁不锈钢管道连接件
CN217108574U (zh) 一种耐压性好的钢带增强管
CN216046109U (zh) 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hdpe双壁波纹管
CN205534688U (zh) 一种薄壁钢管卡粘复合式连接结构
CN210069178U (zh) 一种扩口卡箍式管道连接器
CN2374732Y (zh) 一种铝塑复合管孔插式接头
CN202220931U (zh) 管道用快接组件
CN2428674Y (zh) 一种直推式复合管接头
CN209818956U (zh) 一种薄壁钢管连接结构
CN219282645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不锈钢管件
CN201363496Y (zh) 金属硬密封管接头
CN220647097U (zh) 一种环抱卡压挤压式管件
CN213117868U (zh) 一种排水排污管道的对接装置
CN212616853U (zh) 一种液化天然气的快速安装装置
CN218236499U (zh) 一种管道连接配件
CN210890521U (zh) 一种复合波纹管的外连接组件
CN217130685U (zh) 一种抗地面沉降pe燃气钢塑转换接头
CN210462077U (zh) 一种波纹管快速连接接头
CN218468476U (zh) 一种用于管道供水的装置
CN212156222U (zh) 便于连接的耐高温聚乙烯水管
CN212156183U (zh) 一种易拆装高密封性管道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