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9234U - 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9234U
CN219469234U CN202320629005.5U CN202320629005U CN219469234U CN 219469234 U CN219469234 U CN 219469234U CN 202320629005 U CN202320629005 U CN 202320629005U CN 219469234 U CN219469234 U CN 219469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material conveying
rubberizing
pressing
conveyo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90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震
凌友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u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u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u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u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290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9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9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9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进料传送带,所述进料传送带的后方设置有运料机构,所述进料传送带的右侧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运料机构的后方设置有贴胶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的右侧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压胶机构,所述输送带的上方且位于压胶机构的前方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出料传送带;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架,所述输送带的上方且位于压胶机构的前方设置有压紧架,所述压紧架的正面设置有压紧座,所述压紧座的正面设置有两组压紧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使得贴全身方形胶机可以对电芯进行自动化贴胶压胶。

Description

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是当今可持续发展新型清洁能源之一,其以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无污染、重量轻、自放电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锂电池由电芯加保护电路板组成,在电芯生产过程中,需要手工出胶带以对电芯进行贴胶,而手工贴胶很难保证贴胶的一致性,甚至出现人工漏贴或贴好后掉胶带现象,致使产品质量不稳定,而且,手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提高了生产制造成本,电芯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前段的电芯成型,整型包胶直接决定了电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好坏,它将决定了电芯成型后的整体品质,因此设计一种新型贴全身方形胶机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贴全身方形胶机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进料传送带,所述进料传送带的后方设置有运料机构,所述进料传送带的右侧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运料机构的后方设置有贴胶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的右侧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压胶机构,所述输送带的上方且位于压胶机构的前方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出料传送带;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架,所述输送带的上方且位于压胶机构的前方设置有压紧架,所述压紧架的正面设置有压紧座,所述压紧座的正面设置有两组压紧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运料机构包括运料架,所述进料传送带和加热机构的后方设置有运料架,所述运料架的正面设置有运料座,所述运料座的正面设置有两组吸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运料座的顶部且位于两组吸盘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负压检测器,所述运料架的顶部设置有拖链,所述运料架的顶部设置有拖链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两组所述吸盘之间的距离与进料传送带和加热机构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进料传送带和加热机构之间的距离与输送带和加热机构之间的距离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座,所述进料传送带的右侧设置有加热座,所述加热座,所述加热座的顶部设置有两组定位块,加热座的顶部且位于定位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调节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贴胶机构包括贴胶座,所述运料机构的后方设置有贴胶座,所述贴胶座的背面设置有运料辊,所述贴胶座的背面且位于运料辊的右侧设置有张紧辊,所述张紧辊的右侧设置有贴胶辊,所述贴胶座的右侧设置有切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运料机构、加热机构、贴胶机构、输送带以及压紧机构的设计,使得贴全身方形胶机可以自动完成加热、贴胶、切胶以及压胶的步骤,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减少了电芯生产的劳动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可以避免出现人工漏贴或贴好后掉胶带现象,致使产品质量不稳定,保证了贴胶的一致性,使得电芯的成品率进一步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立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贴胶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进料传送带;3、运料机构;301、运料架;302、运料座;303、吸盘;304、负压检测器;4、加热机构;401、加热座;402、定位块;403、调节块;5、贴胶机构;501、贴胶座;502、运料辊;503、张紧辊;504、贴胶辊;505、切刀;6、输送带;7、压胶机构;8、压紧机构;801、压紧架;802、压紧座;803、压紧轮;9、出料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该贴全身方形胶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手工贴胶很难保证贴胶的一致性,甚至出现人工漏贴或贴好后掉胶带现象,致使产品质量不稳定,而且,手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提高了生产制造成本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传送带2,进料传送带2的后方设置有运料机构3,进料传送带2的右侧设置有加热机构4,运料机构3的后方设置有贴胶机构5,加热机构4的右侧设置有输送带6,输送带6的上方设置有压胶机构7,输送带6的上方且位于压胶机构7的前方设置有压紧机构8,压紧机构8的右侧设置有出料传送带9;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柜和监控设备以及他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均属于现有技术,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并未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进一步的,首先将电芯放入进料传送带2上,工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柜,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监控设备,控制柜与监控设备的连接为电性连接,进料传送带2将电芯传输至运料机构3的下方,监控设备将数据传输给控制柜,运料机构3将电芯输送至加热机构4内,在通过加热机构4对电芯的表面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在通过运料机构3将电芯输送至输送带6内,通过输送带6将电芯输送至贴胶机构5内,通过贴胶机构5对电芯进行贴胶处理,贴胶后在通过输送带6将电芯输送至压胶机构7的内部,在通过压胶机构7输送至压紧机构8内,通过压紧机构8对电芯上的胶带进行滚胶压胶动作,使胶带与电芯更加贴合,防止胶带与电芯的边角粘贴不牢、胶带有气泡等不良现象。
其中,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5,运料机构3和加热机构4的具体结构如下:
运料机构3包括运料架301,进料传送带2和加热机构4的后方设置有运料架301,运料架301的正面设置有运料座302,运料座302的正面设置有两组吸盘303,运料座302的顶部且位于两组吸盘303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负压检测器304;
加热机构4包括加热座401,进料传送带2的右侧设置有加热座401,加热座401,加热座401的顶部设置有两组定位块402,加热座401的顶部且位于定位块40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调节块403。
更进一步的,运料机构3将电芯从进料传送带2上运输至加热机构4内,当进料传送带2将电芯输送至运料座302的下方时,运料架301的顶部且位于运料座30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运料气缸,运料气缸带动运料座302进行下降,使吸盘303对电芯进行吸附,负压检测器304检测吸取状态,运料架301的顶部设置有拖链,运料架301的顶部设置有拖链电机,运料座302的右侧且位于吸盘30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移动气缸,移动气缸带动吸盘在运料座302的正面进行移动,使吸盘303移动至加热座401的上方,在通过运料气缸带动运料座302下降,将电芯放置在加热座401上,通过调节块403调节电芯的位置,在通过定位块402对电芯进行限位,在对电芯进行加热,当加热完成后,通过吸盘303将加热座401内的电芯运输至输送带6上,两组吸盘303之间的距离与进料传送带2和加热机构4之间的距离相同,进料传送带2和加热机构4之间的距离与输送带6和加热机构4之间的距离相同,此时运料座302上的另一组吸盘将进料传送带2上的电芯输送至加热座401内,大大的节省了进料过程,提高了劳动效率。
然后,请参阅图1-图4,贴胶机构5的具体结构如下:
贴胶机构5包括贴胶座501,运料机构3的后方设置有贴胶座501,贴胶座501的背面设置有运料辊502,贴胶座501的背面且位于运料辊502的右侧设置有张紧辊503,张紧辊503的右侧设置有贴胶辊504,贴胶座501的右侧设置有切刀505。
更进一步的,贴胶机构5对电芯进行贴胶,当输送带6将电芯运输至贴胶机构5压胶机构7的位置处时,压胶机构7将电芯输送至贴胶座501内,在通过控制柜启动运料辊502,运料辊502转动时将胶带放下,在通过贴胶辊504在导向表面进行滚压,使胶带粘贴在电芯的表面,在通过切刀505将胶带切开,使部分胶带粘贴在电芯上,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通过张紧辊503调节胶带的松紧度。
其次,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5,压紧机构8的具体结构如下:
压紧机构8包括压紧架801,输送带6的上方且位于压胶机构7的前方设置有压紧架801,压紧架801的正面设置有压紧座802,压紧座802的正面设置有两组压紧轮803。
更进一步的,通过压紧机构8对电芯和胶带进行压紧,当电芯通过输送带6运输至压紧座802的下方时,压紧座802的顶部且位于压紧轮80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压紧气缸,通过控制柜启动压紧气缸,压紧气缸带动压紧轮803在压紧座802的正面进行上下移动,压紧座802的底部设置有压紧吸盘,使压紧吸盘对以完成贴胶的电芯进行吸附,压紧座802的底部且位于压紧轮80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压紧电机,压紧座802通过若干个弹簧与两组压紧轮803进行连接,通过压紧电机带动压紧轮803转动,使压紧轮803对电芯上的胶带进行滚胶压胶动作,使胶带与电芯更加贴合,防止胶带与电芯的边角粘贴不牢、胶带有气泡等不良现象,同时弹簧可以避免压力过大导致电芯被压坏,压紧架801的顶部设置有拖链和拖链电机,通过控制柜启动拖链电机,拖链电机带动拖链进行移动,并通过拖链带动压紧座802在压紧架801的正面进行移动,使压紧座802移动至出料传送带9上,将电芯放置在出料传送带9内,通过出料传送带9将电芯输出,即可完成对电芯的贴胶。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在使用贴全身方形胶机时,首先将电芯放入进料传送带2上,工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柜,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监控设备,控制柜与监控设备的连接为电性连接,进料传送带2将电芯传输至运料机构3的下方,监控设备将数据传输给控制柜,通过运料机构3将电芯输送至加热机构4内,在通过加热机构4对电芯的表面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在通过运料机构3将电芯输送至输送带6内,输送带6将电芯输送至贴胶机构5内,通过贴胶机构5对电芯进行贴胶处理,贴胶后在通过输送带6将电芯输送至压胶机构7的内部,在通过压胶机构7输送至压紧机构8内,通过压紧机构8对电芯上的胶带进行滚胶压胶动作,使胶带与电芯更加贴合,防止胶带与电芯的边角粘贴不牢、胶带有气泡等不良现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使得贴全身方形胶机可以对电芯进行自动化贴胶压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传送带(2),所述进料传送带(2)的后方设置有运料机构(3),所述进料传送带(2)的右侧设置有加热机构(4),所述运料机构(3)的后方设置有贴胶机构(5),所述加热机构(4)的右侧设置有输送带(6),所述输送带(6)的上方设置有压胶机构(7),所述输送带(6)的上方且位于压胶机构(7)的前方设置有压紧机构(8),所述压紧机构(8)的右侧设置有出料传送带(9);
所述压紧机构(8)包括压紧架(801),所述输送带(6)的上方且位于压胶机构(7)的前方设置有压紧架(801),所述压紧架(801)的正面设置有压紧座(802),所述压紧座(802)的正面设置有两组压紧轮(8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料机构(3)包括运料架(301),所述进料传送带(2)和加热机构(4)的后方设置有运料架(301),所述运料架(301)的正面设置有运料座(302),所述运料座(302)的正面设置有两组吸盘(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料座(302)的顶部且位于两组吸盘(303)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负压检测器(304),所述运料架(301)的顶部设置有拖链,所述运料架(301)的顶部设置有拖链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吸盘(303)之间的距离与进料传送带(2)和加热机构(4)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进料传送带(2)和加热机构(4)之间的距离与输送带(6)和加热机构(4)之间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4)包括加热座(401),所述进料传送带(2)的右侧设置有加热座(401),所述加热座(401),所述加热座(401)的顶部设置有两组定位块(402),加热座(401)的顶部且位于定位块(40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调节块(4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机构(5)包括贴胶座(501),所述运料机构(3)的后方设置有贴胶座(501),所述贴胶座(501)的背面设置有运料辊(502),所述贴胶座(501)的背面且位于运料辊(502)的右侧设置有张紧辊(503),所述张紧辊(503)的右侧设置有贴胶辊(504),所述贴胶座(501)的右侧设置有切刀(505)。
CN202320629005.5U 2023-03-27 2023-03-27 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 Active CN219469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9005.5U CN219469234U (zh) 2023-03-27 2023-03-27 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9005.5U CN219469234U (zh) 2023-03-27 2023-03-27 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9234U true CN219469234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0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9005.5U Active CN219469234U (zh) 2023-03-27 2023-03-27 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9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3653B (zh) 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CN110994039A (zh) 一种复合叠片生产线及复合叠片方法
CN114976188A (zh) 循环式多工位叠片电芯流转生产线
CN219469234U (zh) 自动贴全身方形胶机
CN114368508A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poe光伏胶膜的贴膜装置
CN208513900U (zh) 一种将背接触式电池片焊接成电池串的串焊机
CN111941852B (zh) 一种平面口罩耳带高速连续焊接设备
CN111376043A (zh) Fpc中框底板自动组装机
CN111113963B (zh) 一种用于隐形眼镜干片提取的设备及方法
CN216980595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组件的间隙贴膜装置
CN214254503U (zh) 一种双通道电池两侧贴胶机
CN210984874U (zh) 一种复合叠片生产线
CN216795964U (zh) 一种适用于菌棒贴膜的分段式贴膜机
CN216671845U (zh) 锂电池极耳包胶纸设备
CN108054345A (zh) 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板处理线的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14759242A (zh) 一种转轮式给料的电芯叠片机及电芯叠片方法
CN114987832A (zh) 一种双层夹胶玻璃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211222289U (zh) 一种气泡袋制袋机
CN216903252U (zh) 一种锂电池极耳制造设备
CN112026328A (zh) 半导体石墨生产加工用合并设备及其合并方法
CN218160501U (zh) 一种电芯贴胶一体机
CN216624373U (zh) 一种适用于小型电池的双侧贴胶机
CN212021674U (zh) 一种锂电池头部包胶机用切刀包胶机构
CN114027337B (zh) 卡通包贴馍机
CN11520748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及其制备装置、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