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8245U - 物流穿梭车以及穿梭式货架 - Google Patents

物流穿梭车以及穿梭式货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8245U
CN219448245U CN202320451846.1U CN202320451846U CN219448245U CN 219448245 U CN219448245 U CN 219448245U CN 202320451846 U CN202320451846 U CN 202320451846U CN 219448245 U CN219448245 U CN 219448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iece
tray
shuttle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518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锣辉
胡威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p Intelligence Storage Equipment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p Intelligence Storage Equipment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p Intelligence Storage Equipment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p Intelligence Storage Equipment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518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8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8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8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物流穿梭车以及穿梭式货架。穿梭式货架中的物流穿梭车包括车辆主体、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第一预定位件及第二预定位件,车辆主体与两种托盘中宽度大的托盘相适配,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能够检测其上方是否正对有托盘,第一定位件与第一预定位件均位于车辆主体的前端,第二定位件与第二预定位件均位于车辆主体的后端,第一预定位件与第二预定位件能够检测其与托盘上的支撑凸起正对的次数,车辆主体能够根据第一预定位件与第二预定位件的检测信息确定其与托盘的初步相对位置,并根据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的检测信息相对于托盘移动,以使托盘与车辆主体的前端或后端正对,以存取两种宽度的托盘。

Description

物流穿梭车以及穿梭式货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物流穿梭车以及穿梭式货架。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仓储行业的蓬勃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流仓储的效率,穿梭式货架逐渐成为主流的储存方式。
在现有技术中,穿梭式货架包括穿梭车与导轨架,托盘包括承载主体与支撑凸起,物料存放在承载主体的上端面上,承载主体的下方等间距间隔设置有三个支撑凸起,每个支撑凸起均沿托盘的长度方向延伸,支撑凸起横向搭接在导轨架上,穿梭车位于导轨架的下方,穿梭车能够相对于托盘移动以使托盘位于穿梭车的中心,此时穿梭车的前端与后端恰好与托盘的前端与后端相平齐,随后穿梭车向上顶升起托盘并沿着导轨架移动以将托盘搬运至预设位置。但是在这种穿梭车与托盘的顶升搬运方式中,同一规格的穿梭车只能与同一宽度的托盘进行定位与存取。若一种规格的穿梭车需要存取两种不同宽度的托盘,在托盘与穿梭车的竖直方向定位过程中托盘与穿梭车的中心进行定位后,无法保证两种不同宽度的托盘两端均能够与穿梭车的前端和后端平齐,托盘被穿梭车放置在预设位置时容易出现托盘搭接在相连的托盘上或与相邻的托盘之间存在较大缝隙,适用性较低;若要保证穿梭车的正常的工作,需要设置两种规格的穿梭车与之适配,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提高了设备的成本。
因此,亟需发明物流穿梭车以及穿梭式货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物流穿梭车以及穿梭式货架,以实现对两种不同宽度托盘的存取操作,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性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物流穿梭车,包括:
车辆主体,所述车辆主体与两种托盘中宽度大的所述托盘相适配;
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能够检测其上方是否正对有所述托盘;
第一预定位件以及第二预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一预定位件均位于所述车辆主体的前端,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二预定位件均位于所述车辆主体的后端,所述第一预定位件与所述第二预定位件能够检测其与所述托盘上的支撑凸起正对的次数,所述车辆主体能够根据所述第一预定位件与所述第二预定位件的检测信息确定其与所述托盘的初步相对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的检测信息相对于所述托盘移动,以使所述托盘与所述车辆主体的前端或后端正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辆主体包括:
机架,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预定位件以及所述第二预定位件均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前端或后端;
行驶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行驶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机架相对于所述托盘移动;
顶升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以及
对接台,与所述顶升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对接台盖设在所述机架的上方,所述顶升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对接台向上移动并支撑所述托盘;以及
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预定位件以及所述第二预定位件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根据检测信息控制所述行驶机构与所述顶升机构的开启与关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对接台上开设有四个避让孔,每个所述避让孔的开设位置均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预定位件以及所述第二预定位件的安装位置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每个所述避让孔的形状均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预定位件以及所述第二预定位件的外形轮廓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对接台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抵接凸起,所述抵接凸起用于支撑所述托盘。
作为优选方案,每个所述抵接凸起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缓冲垫片,所述缓冲垫片能够夹设在所述抵接凸起与所述托盘的所述支撑凸起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对接台还包括:
固定螺钉,所述缓冲垫片上开设有穿设孔,所述固定螺钉穿设过所述穿设孔并与所述抵接凸起螺纹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每个所述缓冲垫片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穿设孔,每个穿设孔内均设置有所述固定螺钉,每个所述固定螺钉均与所述抵接凸起螺纹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缓冲垫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穿梭式货架,包括导轨架以及如上所述的物流穿梭车,所述托盘放置在所述导轨架上,并且所述托盘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导轨架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物流穿梭车设置在导轨架中并位于所述托盘的下方,所述物流穿梭车能够沿着所述导轨架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托盘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流穿梭车,通过第一预定位件与第二预定位件检测其与托盘下方的支撑凸起的正对次数和托盘下方所设置的支撑凸起的数量是否一致,实现车辆主体与托盘的初步定位,通过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检测托盘是否与其前端或后端正对,车辆主体根据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的检测信息调整位置,达到了托盘与车辆主体的前端或后端正对的效果,在进行不同宽度的托盘的存取时,即使两种托盘的宽度不同,但是托盘存取所判断相对距离的基准均为车辆主体的前端或后端,两种不同宽度的托盘判断相对距离的基准一致,进而在进行托盘存放时能够将两种不同宽度的托盘均精准放置在预设位置,相比于两种规格的物流穿梭车分别存取两种不同宽度托盘的设计,结构简单,不仅适用性较高,而且物流穿梭车的生产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穿梭式货架,通过应用上述物流穿梭车,实现车辆主体与托盘的初步定位,在进行不同宽度的托盘的存取时,即使两种托盘的宽度不同,但是托盘存取所判断相对距离的基准均为车辆主体的前端或后端,两种不同宽度的托盘判断相对距离的基准一致,进而在进行托盘存放时能够将两种不同宽度的托盘均精准放置在预设位置,相比于两种规格的物流穿梭车分别存取两种不同宽度托盘的设计,结构简单,不仅适用性较高,而且物流穿梭车的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流穿梭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接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0、物流穿梭车;
100、第一定位件;200、第二定位件;300、第一预定位件;400、第二预定位件;500、车辆主体;510、对接台;511、避让孔;512、抵接凸起;513、缓冲垫片;5131、穿设孔;514、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现有技术中,同一规格的穿梭车只能与同一宽度的托盘进行定位与存取。若一种规格的穿梭车需要存取两种不同宽度的托盘,在托盘与穿梭车的竖直方向定位过程中托盘与穿梭车的中心进行定位后,无法保证两种不同宽度的托盘两端均能够与穿梭车的前端和后端平齐,托盘被穿梭车放置在预设位置时容易出现托盘搭接在相连的托盘上或与相邻的托盘之间存在较大缝隙,穿梭车的适用性较低;若要保证穿梭车的正常的工作,需要设置两种规格的穿梭车与之适配,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提高了设备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流穿梭车1000,该物流穿梭车1000包括车辆主体500、第一定位件100、第二定位件200、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第二预定位件400,其中,车辆主体500与两种托盘中宽度大的托盘相适配,第一定位件100与第二定位件200能够检测其上方是否正对有托盘,第一定位件100与第一预定位件300均位于车辆主体500的前端,第二定位件200与第二预定位件400均位于车辆主体500的后端,第一预定位件300与第二预定位件400能够检测其与托盘上的支撑凸起正对的次数,车辆主体500能够根据第一预定位件300与第二预定位件400的检测信息确定其与托盘的初步相对位置,并根据第一定位件100与第二定位件200的检测信息相对于托盘移动,以使托盘与车辆主体500的前端或后端正对。该物流穿梭车1000通过第一预定位件300与第二预定位件400检测其与托盘下方的支撑凸起的正对次数和托盘下方所设置的支撑凸起的数量是否一致,实现车辆主体500与托盘的初步定位,通过第一定位件100与第二定位件200检测托盘是否与其前端或后端正对,车辆主体500根据第一定位件100与第二定位件200的检测信息调整位置,达到了托盘与车辆主体500的前端或后端正对的效果,在进行不同宽度的托盘的存取时,即使两种托盘的宽度不同,但是托盘存取所判断相对距离的基准均为车辆主体500的前端或后端,两种不同宽度的托盘判断相对距离的基准一致,进而在进行托盘存放时能够将两种不同宽度的托盘均精准放置在预设位置,相比于两种规格的物流穿梭车1000分别存取两种不同宽度托盘的设计,结构简单,不仅适用性较高,而且物流穿梭车1000的生产成本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两种宽度不同的托盘分别为W1200D1100型号的A类托盘和型号为W1200D1000的B类托盘,其中,A类托盘的宽度大于B类托盘的宽度,A类托盘与B类托盘的长度相同,A类托盘与B类托盘均在下方设置有三个等间隔设置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凸起,物流穿梭车1000的规格与A类托盘相适配。在进行托盘存取的过程中,A类托盘与B类托盘的支撑凸起的延伸方向即长度方向与物流穿梭车1000的移动方向相垂直,以便于车辆主体500前端的第一预定位件300和后端的第二预定位件400检测其与支撑凸起正对的次数。
进一步地,车辆主体500包括机架、行驶机构、顶升机构、控制机构以及对接台510,其中,第一定位件100、第二定位件200、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第二预定位件400均安装在机架的前端或后端,行驶机构安装在机架上,行驶机构能够带动机架相对于托盘移动,顶升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对接台510与顶升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接,对接台510盖设在机架的上方,顶升机构能够驱动对接台510向上移动并支撑托盘,控制机构与第一定位件100、第二定位件200、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第二预定位件400信号连接,控制机构能够根据检测信息控制行驶机构与顶升机构的开启与关闭。该车辆主体500通过控制机构控制行驶机构与顶升机构的开启与关闭,达到了控制车辆主体500对A类托盘与B类托盘进行存放与取出的操作。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导轨架的预设位置位于物流穿梭车1000的前方,导轨架的上料位位于物流穿梭车1000的后方,当需要将托盘从导轨架的上料位存放至导轨架的预设位置时,车辆主体500首先朝靠近托盘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预定位件400检测到其正对支撑凸起的次数为三次时停止,随后第一定位件100与第二定位件200分别检测其上方是否正对有托盘。若第一定位件100与第二定位件200均检测到其上方正对设置有托盘,控制机构判定车辆主体500上方的托盘为与物流穿梭车1000相适配的A类托盘。控制机构启动顶升机构,顶升机构的输出端向上移动,对接台510在顶升机构输出端的驱动下向上移动并将搭接在导轨架上料位的A类托盘顶起,随后控制机构关闭顶升机构并启动行驶机构,行驶机构带动车辆主体500与A类托盘移动至导轨架的预设位置,最后控制机构控制顶升机构的输出端向下移动,对接台510在顶升机构输出端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并将顶起的A类托盘重新搭接在导轨架上,完成托盘从导轨架的上料位存放至导轨架的预设位置的效果。
若第一定位件100未检测到其上方正对有托盘,第二定位件200检测到其上方正对设置有托盘,控制机构判定车辆主体500上方的托盘为宽度较小的B类托盘。控制机构启动顶升机构,顶升机构的输出端向上移动,对接台510在顶升机构输出端的驱动下向上移动并将搭接在导轨架上料位的B类托盘顶起,随后控制机构关闭顶升机构并启动行驶机构,行驶机构带动车辆主体500与B类托盘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距离大小等于B类托盘与A类托盘的宽度差值,之后控制机构启动顶升机构的输出端向下移动,对接台510在顶升机构输出端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并将顶起的A类托盘重新搭接在导轨架上,之后控制机构重新启动行驶机构,行驶机构带动车辆主体500向后移动与其向前移动距离相同的一端距离,此时第一定位件100检测到其上方正对有B类托盘,第二定位件200未检测到其上方正对设置有B类托盘,检测基准为第一定位件100。控制机构再按照存放A类托盘的控制方式控制行驶机构与顶升机构将B类托盘存放至导轨架的预设位置,为保证行文简洁,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最终完成将B类托盘从导轨架的上料位存放至导轨架预设位置的操作。
当需要将托盘从导轨架的预设位置取出直至导轨架的上料位时,车辆主体500首先朝靠近托盘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预定位件300检测到其正对支撑凸起的次数为三次时停止,随后第一定位件100与第二定位件200分别检测其上方是否正对有托盘。若第一定位件100与第二定位件200均检测到其上方正对设置有托盘,控制机构判定车辆主体500上方的托盘为与物流穿梭车1000相适配的A类托盘。控制机构启动顶升机构,顶升机构的输出端向上移动,对接台510在顶升机构输出端的驱动下向上移动并将搭接在导轨架上的A类托盘顶起,随后控制机构关闭顶升机构并启动行驶机构,行驶机构带动车辆主体500与A类托盘移动至导轨架的上料位,最后控制机构控制顶升机构的输出端向下移动,对接台510在顶升机构输出端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并将顶起的A类托盘重新搭接在导轨架上,完成托盘从导轨架的预设位置取出至导轨架上料位的效果。
若第二定位件200未检测到其上方正对有托盘,第一定位件100检测到其上方正对设置有托盘,控制机构判定车辆主体500上方的托盘为宽度较小的B类托盘。控制机构启动顶升机构,顶升机构的输出端向上移动,对接台510在顶升机构输出端的驱动下向上移动并将搭接在导轨架预设位置处的B类托盘顶起,随后控制机构关闭顶升机构并启动行驶机构,行驶机构带动车辆主体500与B类托盘向后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距离大小等于B类托盘与A类托盘的宽度差值,之后控制机构启动顶升机构的输出端向下移动,对接台510在顶升机构输出端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并将顶起的A类托盘重新搭接在导轨架上,之后控制机构重新启动行驶机构,行驶机构带动车辆主体500向前移动与其向后移动距离相同的一端距离,此时第二定位件200检测到其上方正对有B类托盘,第一定位件100未检测到其上方正对设置有B类托盘,检测基准为第二定位件200。控制机构再按照取出A类托盘的控制方式控制行驶机构与顶升机构将B类托盘取出至导轨架的上料位,为保证行文简洁,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最终完成将B类托盘从导轨架的预设位置取出至导轨架上料位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00、第二定位件200、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第二预定位件400均为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重量轻,而且定位精度高,响应时间短。光电传感器的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00、第二定位件200、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第二预定位件400也可以为光纤传感器,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结合图2对对接台5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对接台510上开设有四个避让孔511,每个避让孔511的开设位置均与第一定位件100、第二定位件200、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第二预定位件400的安装位置对应设置。通过在对接台510上设置避让孔511,避免第一定位件100、第二定位件200、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第二预定位件400与对接台510发生干涉,便于对车辆主体500进行检测定位。
为了进一步避免第一定位件100、第二定位件200、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第二预定位件400与对接台510发生干涉,每个避让孔511的形状均与第一定位件100、第二定位件200、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第二预定位件400的外形轮廓对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00与第二定位件200的外形轮廓为长圆形,与第一定位件100和第二定位件200对应设置的避让孔511的形状也为长圆形,第一预定位件300与第二预定位件400的外形轮廓为矩形,与第一预定位件300和第二预定位件400对应设置的避让孔511的形状也为矩形。
进一步地,对接台5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抵接凸起512,抵接凸起512用于支撑托盘。通过在对接台510的左右两侧设置抵接凸起512支撑托盘,能够避免避让孔511的上端部直接与托盘抵接,从而保护避让孔511和存放在避让孔511下方的第一定位件100、第二定位件200、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第二预定位件400。
优选地,每个抵接凸起512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缓冲垫片513,缓冲垫片513能够夹设在抵接凸起512与托盘的支撑凸起之间,当对接台510向上顶升托盘时,缓冲垫片513能够保护抵接凸起的512的上端面,提高对接台510整体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对接台510还包括固定螺钉514,缓冲垫片513上开设有穿设孔5131,固定螺钉514穿设过穿设孔5131并与抵接凸起512螺纹固定。缓冲垫片513与抵接凸起512的螺纹固定,不仅固定效果好,而且便于更换报废的缓冲垫片513。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垫片513与抵接凸起512也可以通过卡接或插接等可拆卸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每个缓冲垫片513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穿设孔5131,每个穿设孔5131内均设置有固定螺钉514,每个固定螺钉514均与抵接凸起512螺纹固定,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垫片513与抵接凸起512的固定稳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垫片51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与耐磨性,能够为抵接凸起512与托盘的抵压提供较好的缓冲。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垫片513也可以采用其他缓冲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穿梭式货架,包括导轨架以及上述物流穿梭车1000,托盘放置在导轨架上,并且托盘的宽度方向与导轨架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物流穿梭车1000设置在导轨架中并位于托盘的下方,物流穿梭车1000能够沿着导轨架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托盘移动。穿梭式货架通过应用上述物流穿梭车1000,实现车辆主体500与托盘的初步定位,在进行不同宽度的托盘的存取时,即使两种托盘的宽度不同,但是托盘存取所判断相对距离的基准均为车辆主体500的前端或后端,两种不同宽度的托盘判断相对距离的基准一致,进而在进行托盘存放时能够将两种不同宽度的托盘均精准放置在预设位置,相比于两种规格的物流穿梭车1000分别存取两种不同宽度托盘的设计,结构简单,不仅适用性较高,而且物流穿梭车1000的生产成本较低。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物流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主体(500),所述车辆主体(500)与两种托盘中宽度大的所述托盘相适配;
第一定位件(100)与第二定位件(200),所述第一定位件(100)与所述第二定位件(200)能够检测其上方是否正对有所述托盘;
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第二预定位件(400),所述第一定位件(100)与所述第一预定位件(300)均位于所述车辆主体(500)的前端,所述第二定位件(200)与所述第二预定位件(400)均位于所述车辆主体(500)的后端,所述第一预定位件(300)与所述第二预定位件(400)能够检测其与所述托盘上的支撑凸起正对的次数,所述车辆主体(500)能够根据所述第一预定位件(300)与所述第二预定位件(400)的检测信息确定其与所述托盘的初步相对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件(100)与所述第二定位件(200)的检测信息相对于所述托盘移动,以使所述托盘与所述车辆主体(500)的前端或后端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主体(500)包括:
机架,所述第一定位件(100)、所述第二定位件(200)、所述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所述第二预定位件(400)均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前端或后端;
行驶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行驶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机架相对于所述托盘移动;
顶升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以及
对接台(510),与所述顶升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对接台(510)盖设在所述机架的上方,所述顶升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对接台(510)向上移动并支撑所述托盘;以及
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一定位件(100)、所述第二定位件(200)、所述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所述第二预定位件(400)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根据检测信息控制所述行驶机构与所述顶升机构的开启与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台(510)上开设有四个避让孔(511),每个所述避让孔(511)的开设位置均与所述第一定位件(100)、所述第二定位件(200)、所述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所述第二预定位件(400)的安装位置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避让孔(511)的形状均与所述第一定位件(100)、所述第二定位件(200)、所述第一预定位件(300)以及所述第二预定位件(400)的外形轮廓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物流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台(5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抵接凸起(512),所述抵接凸起(512)用于支撑所述托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流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抵接凸起(512)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缓冲垫片(513),所述缓冲垫片(513)能够夹设在所述抵接凸起(512)与所述托盘的所述支撑凸起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流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台(510)还包括:
固定螺钉(514),所述缓冲垫片(513)上开设有穿设孔(5131),所述固定螺钉(514)穿设过所述穿设孔(5131)并与所述抵接凸起(512)螺纹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流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缓冲垫片(513)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穿设孔(5131),每个穿设孔(5131)内均设置有所述固定螺钉(514),每个所述固定螺钉(514)均与所述抵接凸起(512)螺纹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流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片(51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10.穿梭式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架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物流穿梭车,所述托盘放置在所述导轨架上,并且所述托盘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导轨架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物流穿梭车设置在导轨架中并位于所述托盘的下方,所述物流穿梭车能够沿着所述导轨架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托盘移动。
CN202320451846.1U 2023-03-10 2023-03-10 物流穿梭车以及穿梭式货架 Active CN219448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1846.1U CN219448245U (zh) 2023-03-10 2023-03-10 物流穿梭车以及穿梭式货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1846.1U CN219448245U (zh) 2023-03-10 2023-03-10 物流穿梭车以及穿梭式货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8245U true CN219448245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86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51846.1U Active CN219448245U (zh) 2023-03-10 2023-03-10 物流穿梭车以及穿梭式货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8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77808B1 (en) Article storage facility
US7408314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movable body
CN106862926B (zh) 一种油泵加工装配用半自动化生产线
CN103743975A (zh) 软板自动测试设备及软板自动化测试方法
CN219448245U (zh) 物流穿梭车以及穿梭式货架
CN210776962U (zh) 一种用于快递柜的自动运送机构及智能快递柜
CN112573066A (zh) 一种物流仓储用可自动整理的储货架装置
CN210028818U (zh) 一种智能高效的仓储系统
CN203638722U (zh) 软板自动供料装置
CN114919909A (zh) 一种用于立体穿梭库的四向穿梭车的位置定位方法
CN203643535U (zh) 软板自动测试设备
JP2010042921A (ja) ロール移載装置
KR100263334B1 (ko) 매거진의 부채꼴 스포트와 그것에 놓인 원판형 물체의 인지 및구별용 장치와 방법
KR101231155B1 (ko) 트레이 물류시스템
KR970022337A (ko) 무인반송차에 의한 통전보드의 자동이재방법 및 통전테스트 시스템
EP0702365B1 (en) Disc changers
CN213386626U (zh) 交接运料机构
CN103736676A (zh) 软板自动出料装置
CN103153721A (zh) 电池更换机器人
JP2007055720A (ja) 物品格納装置
CN203190963U (zh) 一种平板检测装置及平板容置检测系统
CN111762534A (zh) 多轨道上下料装置
JPH06305517A (ja) 組立ラインにおける傾斜棚用部品供給システム
KR20100018703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 사출 케이스의 인서트철판 공급기
CN217599725U (zh) 缓冲定位顶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