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7152U - 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7152U
CN219447152U CN202320845658.7U CN202320845658U CN219447152U CN 219447152 U CN219447152 U CN 219447152U CN 202320845658 U CN202320845658 U CN 202320845658U CN 219447152 U CN219447152 U CN 219447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illar
vehicle
column
ro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456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翰
刘方强
陈勇
谢先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456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7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7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7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及车辆,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包括:A柱总成、门槛总成、车架连接件及连接封板,A柱总成包括A柱内板及A柱加强件,A柱内板与A柱加强件焊接,并形成有第一焊缝;门槛总成与A柱总成的底部连接,车架连接件与A柱内板及门槛总成连接;连接封板位于A柱总成朝向车外的一侧,并与A柱加强件、门槛总成及车架连接件连接,且覆盖于至少部分第一焊缝。一种车辆,包括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利于提高A柱总成与门槛总成之间、A柱总成与车架之间、门槛总成与车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加强A柱总成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提升车辆小偏置碰撞性能。

Description

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安全日益被重视和碰撞法规的不断加严,小偏置碰撞也被纳入安全标准。小偏置碰撞又称为25%偏置碰撞,与40%偏置碰撞相比,小偏置碰撞时的车身与障壁的重叠量更少,即车身与障壁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车身受力较集中,从而小偏置碰撞对车身结构强度要求较高,即小偏置碰撞对车身侧围的结构具有更大的考验。
目前,车辆在小偏置碰撞的工况下,A柱总成与门槛总成之间、A柱总成与所述车架连接件之间、门槛总成与车架之间易断开,且A柱总成的A柱内板和A柱加强件一般是通过点焊连接,车辆发生小偏置碰撞时,由于对A柱总成的冲击力较大,容易使A柱内板和A柱加强件之间的焊点失效,致使A柱内板和A柱加强板沿点焊法兰边撕开,导致A柱总成难以较稳定的发挥抗变形作用,从而使得乘员舱的空间变小,对乘员舱内的乘员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及车辆,能够提高A柱总成与门槛总成之间、A柱总成与车架之间、门槛总成与车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并加强A柱总成的结构强度。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包括:A柱总成、门槛总成、车架连接件及连接封板,所述A柱总成包括A柱内板及A柱加强件,所述A柱内板与所述A柱加强件焊接,并形成有第一焊缝;所述门槛总成与所述A柱总成的底部连接,所述车架连接件与所述A柱内板及所述门槛总成连接;所述连接封板位于所述A柱总成朝向车外的一侧,并与所述A柱加强件、所述门槛总成及所述车架连接件连接,且覆盖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焊缝。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前端加强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连接封板与A柱加强件、门槛总成与车架连接件连接,有利于提高A柱总成与门槛总成之间、A柱总成与车架之间、门槛总成与车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连接封板位于A柱总成朝向车外的一侧,并覆盖于至少部分第一焊缝,能够对A柱内板与A柱加强件之间的焊点进行较好的保护,有利于加强A柱总成的结构强度,使A柱总成能够较稳定地发挥抗变形作用,从而能够提升车辆小偏置碰撞性能,有效保证乘员舱的空间,进而有效保证乘员舱内乘员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封板与所述A柱总成、所述门槛总成及所述车架连接件共同围设形成吸能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焊缝位于所述吸能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封板上设有多个加强槽,多个所述加强槽沿所述连接封板的横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A柱加强件及所述门槛总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车架连接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槛总成包括门槛内板及门槛加强件,所述门槛内板与所述门槛加强件焊接,并形成有第二焊缝,所述连接封板覆盖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焊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槛内板与所述门槛加强件共同围设形成门槛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柱内板与所述A柱加强件共同围设形成A柱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柱内板朝远离所述A柱加强件的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A柱加强件朝远离所述A柱内板的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形成所述A柱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柱内板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相对两侧沿均设置有第一法兰边,所述A柱加强件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相对两侧沿均设置有第二法兰边,所述第二法兰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法兰边贴合并焊接,以形成所述第一焊缝,所述连接封板覆盖于所述A柱总成靠近车前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焊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门槛内板与门槛加强件均为铝型材,门槛内板与门槛加强件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门槛内板与门槛加强件均为钢型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与A柱加强件及门槛总成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连接端与车架连接件也通过螺栓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上述车辆前端加强结构,有利于提高A柱总成与门槛总成之间、A柱总成与车架之间、门槛总成与车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连接封板位于A柱总成朝向车外的一侧,并覆盖于至少部分第一焊缝,能够对A柱内板与A柱加强件之间的焊点进行较好的保护,有利于加强A柱总成的结构强度,使A柱总成能够较稳定地发挥抗变形作用,从而能够提升车辆小偏置碰撞性能,有效保证乘员舱的空间,进而有效保证乘员舱内乘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前端加强结构的示例图;
图2为图1所示车辆前端加强结构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封板的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前端加强结构省略连接封板后的示例图。
附图标记:
10、A柱总成;11、A柱内板;111、第一凹槽;112、第一法兰边;12、A柱加强件;121、第二凹槽;122、第二法兰边;123、第三连接孔;13、第一焊缝;14、A柱腔体;
20、门槛总成;
30、车架连接件;31、第四连接孔;
40、连接封板;41、第一连接端;411、第一连接孔;42、第二连接端;421、第二连接孔;43、加强槽;
50、吸能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4,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前端加强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及图2,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包括:A柱总成10、门槛总成20、车架连接件30及连接封板40,A柱总成10包括A柱内板11及A柱加强件12,A柱内板11与A柱加强件12焊接,并形成有第一焊缝13;门槛总成20与A柱总成10的底部连接,车架连接件30与A柱内板11连接;连接封板40位于A柱总成10朝向车外的一侧,连接封板40并与A柱加强件12、门槛总成20及车架连接件30连接,且连接封板40覆盖于至少部分第一焊缝13。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前端加强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连接封板40与A柱加强件12、门槛总成20与车架连接件30连接,有利于提高A柱总成10与门槛总成20之间、A柱总成10与车架之间、门槛总成20与车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连接封板40位于A柱总成10朝向车外的一侧,并覆盖于至少部分第一焊缝13,能够对A柱内板11与A柱加强件12之间的焊点进行较好的保护,有利于加强A柱总成10的结构强度,使A柱总成10能够较稳定地发挥抗变形作用,从而能够提升车辆小偏置碰撞性能,有效保证乘员舱的空间,进而有效保证乘员舱内乘员的安全性。
请继续参照图1及图2,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A柱内板11与A柱加强件12共同围设形成A柱腔体14。A柱腔体14具有支撑作用,且有利于减少A柱总成10的重量,进而有利于车辆轻量化。
具体地,A柱内板11朝远离A柱加强件12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11,A柱加强件12朝远离A柱内板11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二凹槽121,第二凹槽121与第一凹槽111配合形成A柱腔体14。
进一步地,A柱内板11于第一凹槽111的相对两侧沿均设置有第一法兰边112,A柱加强件12于第二凹槽121的相对两侧沿均设置有第二法兰边122,第二法兰边122分别与第一法兰边112贴合并焊接,以形成上述第一焊缝13,连接封板40覆盖于A柱总成10靠近车前的至少部分第一焊缝13。
门槛总成20包括门槛内板(图未示)及门槛加强件(图未示),门槛内板与门槛加强件共同围设形成门槛腔体,门槛腔体具有支撑作用,且有利于减少门槛总成20的重量,进而有利于车辆轻量化。进一步地,门槛加强件与A柱总成10的底部连接,具体地,门槛加强件与A柱内板11及A柱加强件12的底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门槛内板与门槛加强件均为铝型材,门槛内板与门槛加强件一体成型。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门槛内板与门槛加强件均为钢型材,门槛内板与门槛加强件焊接,并形成有第二焊缝,连接封板40覆盖于至少部分第二焊缝。具体地,连接封板40覆盖于门槛总成20靠近车前的至少部分第二焊缝。
需要说明的是,当门槛总成20的门槛内板与门槛加强件焊接的情况下,在车辆发生小偏置碰撞时,由于对门槛总成20的冲击力较大,容易使门槛内板和门槛加强件之间的焊点失效,致使门槛内板和门槛内加强板沿第二焊缝撕开,导致门槛总成20难以较稳定的发挥抗变形作用。从而通过连接封板40覆盖于门槛总成20靠近车前的至少部分第二焊缝,能够对门槛内板与门槛加强件之间的焊点进行较好的保护,有利于加强门槛总成20的结构强度,使门槛总成20能够较稳定地发挥抗变形作用。
请参照图2,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封板40与A柱总成10、门槛总成20及车架连接件30共同围设形成吸能腔50。至少部分第一焊缝13位于吸能腔50内,至少部分第二焊缝位于吸能腔50内。具体地,A柱总成10靠近车前的至少部分第一焊缝13位于吸能腔50内,门槛总成20靠近车前的至少部分第二焊缝位于吸能腔50内。
可以理解地,在车辆发生小偏置碰撞时,连接封板40能够承担大部分碰撞能量,具体地,吸能腔50能够吸收部分碰撞能量,起到缓冲作用,同时连接封板40能够将部分碰撞能量转移至车架连接件30上,并通过前壁板横梁传递至车身的另一侧,即连接封板40能够将对第一焊缝13及第二焊缝的剪切力转化为对车架连接件30的抗拉力,从而有利于减少A柱总成10、门槛总成20及车架连接件30受到的碰撞能量,另外,由于连接封板40还覆盖于靠近车前的至少部分第一焊缝13及靠近车前的至少部分第二焊缝,实现对靠近车前的至少部分第一焊缝13及至少部分第二焊缝进行保护,使得该部分第一焊缝13及第二焊缝不易被破坏,有效保证A柱腔体14和门槛腔体的稳定性,使A柱总成10和门槛总成20能够稳定地发挥抗变形作用,更好地应对小偏置碰撞。
请参照图3,进一步地,连接封板40的相对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41及第二连接端42,第一连接端41与A柱加强件12及门槛总成20连接,第二连接端42与车架连接件30连接。
可选的,第一连接端41与A柱加强件12及门槛总成20螺接,第二连接端42与车架连接件30螺接,螺接可以是螺栓连接或螺钉连接。或者,第一连接端41与A柱加强件12及门槛总成20焊接,第二连接端42与车架连接件30焊接。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41与A柱加强件12及门槛总成20通过螺栓连接,有效保证第一连接端41与A柱加强件12及门槛总成20连接的稳定性,第二连接端42与车架连接件30也通过螺栓连接,有效保证第二连接端42与车架连接件30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3及图4,具体地,第一连接端4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411,第一连接孔4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孔411沿第一连接端41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二连接端4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421,第二连接孔42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孔42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二连接孔421沿第二连接端42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A柱加强件12及门槛总成20上均设有第三连接孔123,第三连接孔123分别与第一连接孔411对应设置,螺栓穿过对应的第一连接孔411及第三连接孔123,使第一连接端41与A柱加强件12、第一连接端41与门槛总成20固定连接。车架连接件30上设有第四连接孔31,第四连接孔31与第二连接孔421对应设置,螺栓穿过对应的第二连接孔421及第四连接孔31,使第二连接端42与车架连接件30固定连接。
请再次参照图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封板40上设有多个加强槽43,加强槽43位于连接封板40背离吸能腔50的一侧,多个加强槽43沿连接封板40的横向并列间隔设置。通过在连接封板40上开设多个加强槽43,有利于增强连接封板40的强度,另外,在小偏置碰撞的工况下,连接封板40受到拉力后,连接封板40对应加强槽43的部位会被拉平,以吸收部分碰撞能量,起到进一步的缓冲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的车辆前端加强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车辆前端加强结构,有利于提高A柱总成10与门槛总成20之间、A柱总成10与车架之间、门槛总成20与车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连接封板40位于A柱总成10朝向车外的一侧,并覆盖于至少部分第一焊缝13及至少部分第二焊缝,能够对A柱内板11与A柱加强件12之间的焊点进行较好的保护,有利于加强A柱总成10的结构强度,使A柱总成10能够较稳定地发挥抗变形作用,从而能够提升车辆小偏置碰撞性能,有效保证乘员舱的空间,进而有效保证乘员舱内乘员的安全性。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总成、门槛总成、车架连接件及连接封板,所述A柱总成包括A柱内板及A柱加强件,所述A柱内板与所述A柱加强件焊接,并形成有第一焊缝;所述门槛总成与所述A柱总成的底部连接,所述车架连接件与所述A柱内板及所述门槛总成连接;所述连接封板位于所述A柱总成朝向车外的一侧,并与所述A柱加强件、所述门槛总成及所述车架连接件连接,且覆盖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焊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封板与所述A柱总成、所述门槛总成及所述车架连接件共同围设形成吸能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焊缝位于所述吸能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封板上设有多个加强槽,多个所述加强槽沿所述连接封板的横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A柱加强件及所述门槛总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车架连接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总成包括门槛内板及门槛加强件,所述门槛内板与所述门槛加强件焊接,并形成有第二焊缝,所述连接封板覆盖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焊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内板与所述门槛加强件共同围设形成门槛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内板与所述A柱加强件共同围设形成A柱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内板朝远离所述A柱加强件的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A柱加强件朝远离所述A柱内板的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形成所述A柱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内板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相对两侧沿均设置有第一法兰边,所述A柱加强件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相对两侧沿均设置有第二法兰边,所述第二法兰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法兰边贴合并焊接,以形成所述第一焊缝,所述连接封板覆盖于所述A柱总成靠近车前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焊缝。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结构。
CN202320845658.7U 2023-04-14 2023-04-14 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9447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5658.7U CN219447152U (zh) 2023-04-14 2023-04-14 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5658.7U CN219447152U (zh) 2023-04-14 2023-04-14 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7152U true CN219447152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09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45658.7U Active CN219447152U (zh) 2023-04-14 2023-04-14 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7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5134B2 (en)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US6129412A (en) Floo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JP5846952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212195650U (zh)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9447152U (zh) 车辆前端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1196373U (zh) 一种汽车车身及汽车
JP4912215B2 (ja) 鉄道車両の車体構造
CN216709440U (zh) 车辆的车身以及车辆
CN111497948A (zh) 一种车身纵梁接头结构及汽车
CN215706661U (zh) 一种汽车a柱与门槛连接结构
CN113415347B (zh) 具有吸能结构的无a柱防滚翻防落物驾驶室及矿用自卸车
CN112623041A (zh) 用于车身的b柱结构及车辆
CN112590941A (zh) 一种c柱下接头结构
CN113562078A (zh)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20809088U (zh) 车门组件
CN213262631U (zh) 用于车辆的连接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231627U (zh) 用于车门的车门结构及后车门
CN214296161U (zh) 一种c柱下接头结构
CN217074543U (zh) 一种门槛加强结构
CN111376984B (zh) 车辆的车身以及车辆
CN217515236U (zh) 一种a柱下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CN220434489U (zh) 一种车门锁加强件、车门及车辆
CN221214243U (zh) 车辆的门槛组件及车辆
CN215553569U (zh) 一种车身前端框架结构及汽车
CN216468089U (zh) 一种前纵梁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