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4080U - 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4080U
CN219444080U CN202320275791.3U CN202320275791U CN219444080U CN 219444080 U CN219444080 U CN 219444080U CN 202320275791 U CN202320275791 U CN 202320275791U CN 219444080 U CN219444080 U CN 219444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sliding
feeding
along
rotating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57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剑文
杨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ayor Tuo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ayor Tuo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ayor Tuo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ayor Tuo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757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4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4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4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包括机架、转芯,转芯转动连接于机架上,转芯的周壁间隔排列有多个左右延伸的导向槽,转芯环绕其周壁设有定位环槽,转芯外壁沿其转动方向具有进料段、防护段和卸料段,机架上设有卸料孔,卸料孔朝上正对卸料段并位于定位环槽的下方;扶料件,其沿防护段呈弧形延伸;分别位于转芯左右两侧的第一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第一推料组件包括滑针,第二推料组件包括推针,转芯转动时,滑针、推针可在防护段处沿导向槽同时靠近定位环槽,或者在卸料段沿导向槽同时远离定位环槽,多个零件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限制在导向槽内并自动对中,减少了细长的副柱、主柱等零件歪斜、错位的可能,提高装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见的泡沫泵中的压缩组件一般都包括有上活塞、叶片、主柱、副柱、弹簧、弹簧座、下活塞等零件,在生产该压缩组件时,为了提高多个零部件之间的组装效率,市面上往往采用立式组装设备对零部件进行批量组装,立式组装设备可间歇性地将位于同一竖直方向摆放的主柱、副柱等部件自上而下依次拼合,由于主柱、副柱较为细小,为了保证同组拼合零件的中心线相互对中,防止零件因自重跌落,立式组装设备需要另外设置两个或以上的托盘,托盘上形成孔位,任意托盘之间的孔位均竖直地相互正对,主柱、弹簧等需要拼合的零件需要分别进料在对应的托盘孔位上,防止零件坠落,拼合过程中,需要同时带动两个或以上的托盘沿竖直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带动对应零件的移动,实现组装,整个立式组装设备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包括:转芯,其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芯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转芯的周壁间隔排列有多个左右延伸的导向槽,所述转芯环绕其周壁设有定位环槽,所述转芯外壁沿其转动方向分为依次排列的进料段、防护段和卸料段,所述进料段和所述卸料段分别位于所述转芯的上侧和下侧,所述机架上设有卸料孔,所述卸料孔朝上正对所述卸料段并位于所述定位环槽的下方;扶料件,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扶料件沿所述防护段呈弧形延伸;拼接装置,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转芯左右两侧的第一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所述第一推料组件包括滑针,所述第二推料组件包括推针,多个所述滑针和多个所述推针均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并分别一对一地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上,所述转芯转动时,所述滑针、所述推针可在所述防护段处沿所述导向槽同时靠近所述定位环槽,或者在所述卸料段沿所述导向槽同时远离所述定位环槽。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副柱、主柱、弹簧、内筒等单组零件进料至进料段上对应的导向槽内,并自左向右依次排列,此时主柱上的定位环卡入定位环槽内实现主柱在左右方向的定位,推针和滑针分别伸入导向槽的左右两端,随着转芯的转动,单组零件由进料段转移到防护段,扶料件包裹着对应零件的外侧,使得零件夹在导向槽内,防止待组装零件从导向槽上脱落、移位,推针和滑针沿导向槽滑动逐渐靠近定位环槽,副柱可被滑针逐渐穿过主柱内孔并装配,而内筒在推针推动下穿过弹簧并卡在副柱的一端,实现单组零件的组装形成压缩组件,在转芯转动下,推针和滑针沿导向槽相互逐渐滑动远离,压缩组件逐渐从转移到卸料段后,扶料件取消对零件的包裹,组装后的压缩组件在其重力作用下脱落导向槽,并掉入下方的卸料孔内,本实用新型将压缩组件的传统竖直装配方式调整为横向装配方式,多个零件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限制在导向槽内并自动对中,使得多个零件可沿导向槽直接左右对位组装,导向槽不仅为零件、推针和滑针的移动提供导向效果,而且减少了细长的副柱、主柱等零件在靠拢安装过程中发生歪斜、错位的可能,扶料件防止零件的脱落,提高装配效果,无须另设多个托盘对各个零件进行夹持并移动,简化组装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提高压缩组件的装配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推料组件包括第一凸台,所述滑针的左端滑动相抵于所述第一凸台的起伏端面,所述滑针的右端伸入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第二推料组件包括第二凸台,所述推针的右端滑动相抵于所述第二凸台的起伏端面,所述推针的左端伸入所述导向槽内。第一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分别位于转芯的左右两侧,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均固定在机架上,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起伏端面彼此正对,多个滑针和多个推针绕转芯的中心轴线周向排列,滑针和推针朝相对靠近的方向延伸并分别伸入到导向槽的左右两侧,滑针远离转芯的左端抵在第一凸台上,转芯的转动时,带动滑针和推针随之转动,滑针左端沿第一凸台的起伏端面滑动,实现多组滑针在左右方向上的间歇性往复移动,使得滑针可依次推动零件连接主柱并撤回,降低驱动成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推料组件包括转盘和压缩弹簧,所述转盘同步连接于所述转芯的左端,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转盘的左侧,所述转盘的端面沿左右方向贯通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所述滑针穿过所述导向孔并可沿所述导向孔来回滑动,所述压缩弹簧的左端连接所述滑针,所述压缩弹簧的右端相抵于所述转盘。转盘和转芯同步连接,滑针自转盘的左侧朝右穿过转盘的导向孔并伸入到导向槽内,滑针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紧贴第一凸台的起伏端面,随着转芯、转盘的转动,滑针沿第一凸台起伏并沿导向孔左右来回滑动,转盘限制了滑针的位置,带动滑针沿转芯外周转移,同时为滑针提供支撑,提高滑针的移动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针的左端设有滚轮。滑针通过滚轮沿第一凸台的起伏端面进行滚动,减少滑动摩擦,提高滑针移动的顺滑度,降低磨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朝下延伸至所述进料段对应的导向槽。进料装置通过进料斗往转芯上输送待组装零件,转芯进料段的导向槽开口朝上,随着转芯的转动,零件在其重力作用下依次掉入进料段部分的导向槽内实现上料,零件可横向地自动卡入导向槽内,进料段的导向槽位置无须另外配合部件以形成孔位,即可实现零件的定位,防止零件脱落,简化设备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装置为多个,以所述进料斗伸至所述导向槽的位置为进料点,多个进料装置对应的所述进料点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进料点在所述转芯的周向上彼此错开,保证副柱、主柱、弹簧和内筒等零件可在导向槽中沿左右方向一次排开,方便滑针和推针对各个零件的推移,实现多个零件的组装,防止进料失败和零件错位的发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进料点绕转芯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进料点的位置在转芯的轴向上相互错开,使得多个进料装置位置相应错开,减少彼此干涉,方便安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绕转芯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主柱装置、副柱装置和回弹件装置,所述主柱装置的进料斗正对所述定位环槽。主柱装置、副柱装置和回弹件装置分别将同组的主柱、副柱和回弹件输送至同个导向槽内,随着转芯的转动,使得多组主柱、副柱和回弹件依次上料,并在第一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的作用下依次实现组装,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弹件装置包括弹簧输送道、内筒输送道、转台和围边,所述转台的周壁间隔排列有多个左右延伸的进料斗,所述弹簧输送道、内筒输送道均朝下延伸至所述转台顶侧的进料斗,位于所述转台底侧的进料斗为所述进料点,所述转台位于所述转芯的顶侧,所述转台与所述转芯反向转动,所述围边自所述转台顶侧沿所述转台输送方向延伸至所述进料点。多个进料斗绕转台周向设置,并且进料斗沿左右方向延伸,弹簧和内筒分别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弹簧输送道和内筒输送道分别输送至转台顶侧的进料斗,转台转动时,弹簧和内筒进入转台与围边之间,围边包裹转台的外侧,当弹簧和内筒转移至转台底侧,此时围边取消对零件的限制,进料斗连通转芯的顶侧导向槽,零件在其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导向槽内,实现上料,围边防止零件在进料斗位置变化时掉落,保证弹簧和内筒可输送至转芯顶侧的导向槽内,适合较轻的弹簧和内筒的上料,减少导向槽空料以及防止零件脱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台与所述转芯通过齿轮传动。转台中心的驱动轴和转芯中心的驱动轴之前通过齿轮啮合,带动转台转动,使得转台与转芯拥有一致的线速度,随着两者的转动,回弹件装置的进料斗与转芯上的导向槽逐一对应,使得弹簧和内筒可在重力作用下准确地进料于导向槽内,方便上料,减少驱动件数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转芯、转盘a和转盘b的结构连接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进料段和进料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转芯、进料装置和扶料件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泡沫泵压缩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形成的产品结构图。
附图中:100-机架、110-转芯、111-导向槽、112-定位环槽、113-转盘、121-第一凸台、122-滑针、123-滚轮、131-第二凸台、132-推针、140-进料装置、210-进料段、220-防护段、221-扶料件、230-卸料段、310-卸料孔、430-导向孔、510-进料斗、511-进料点、610-主柱装置、620-副柱装置、631-弹簧输送道、632-内筒输送道、633-转台、634-围边、710-主柱、720-副柱、730-内筒、74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2和图3,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包括机架100、转芯110、扶料件221和拼接装置,转芯110转动连接于机架100上,转芯110的中心线和旋转轴线相互重合、并均沿左右方向延伸,轴心的周壁间隔排列有多个导向槽111,导向槽111沿左右方向延伸贯通,转芯110环绕其周壁设有定位环槽112,定位环槽112连通所有的导向槽111,转芯110外壁沿其转动方向分为依次排列的进料段210、防护段220和卸料段230,进料段210位于转芯110上侧,卸料段230位于转芯110的下方,机架100上设有卸料孔310,卸料孔310朝上正对卸料段230,而且卸料孔310位于定位环槽112的正下方。
而且,扶料件221设置于机架100上,扶料件221沿防护段220呈弧形延伸,并且扶料件221与转芯110之间具有通料间隙;拼接装置包括第一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第二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分别位于转芯110的左右两侧,第一推料组件包括左右延伸的滑针122,第二推料组件包括左右延伸的推针132,多个滑针122一对一地朝右伸入多个导向槽111,并可沿导向槽111间歇性地左右滑动,多个推针132一对一地朝左伸入多个导向槽111内,并可沿导向槽111间歇性地滑动,当转芯110转动时,滑针122和推针132可以在防护段220处沿导向槽111同时靠近定位环槽112,或者滑针122、推针132在卸料段230处沿导向槽111同时远离定位环槽112。
具体的,参照图7和图8,压缩组件包括副柱720、主柱710、弹簧740和内筒730,副柱720、主柱710、弹簧740和内筒730等单组零件进料至进料段210上对应的导向槽111内,并自左向右依次排列,此时主柱710上的定位环卡入定位环槽112内实现主柱710在左右方向的定位,多个推针132和多个滑针122分别围绕转芯110的左右两端,推针132和滑针122分别伸入导向槽111的左右两端、并随转芯110同步转动,当转芯110的转动时,单组零件由进料段210转移到防护段220,扶料件221包裹着对应零件的外侧,推针132和滑针122在防护段220的位置沿导向槽111滑动逐渐靠近定位环槽112,使得副柱720可被滑针122逐渐穿过主柱内孔并装配,而内筒730在推针132推动下穿过弹簧740并卡在副柱的一端,实现单组零件的组装形成压缩组件,转芯110持续转动,推针132和滑针122沿导向槽111相互逐渐滑动远离,压缩组件逐渐从转移到卸料段230后,扶料件221取消对零件的包裹,组装后的压缩组件在其重力作用下脱落导向槽111,并掉入下方的卸料孔310内。
需要说明的是,扶料件221使得零件夹在导向槽111内,防止待组装零件从导向槽111上脱落、移位,而扶料件221与转芯110之间的通料间隙可保证零件移动,减少摩擦损伤。定位环槽112保证主柱710位置不变,而两侧的零件在推针132和滑针122作用下拼合在主柱710上,提高组装效果。另外,扶料件221可以呈一体地同时限制多个零件,也可以是扶料件221设有多个并各自压紧对应的单个零件,只要相邻的两个扶料件221之间的间距小于零件的左右延伸长度,防止零件在被推动情况下脱落即可,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将压缩组件的传统竖直装配方式调整为横向装配方式,多个零件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限制在导向槽111内并自动对中,使得多个零件可沿导向槽111直接左右对位组装,导向槽111不仅为零件、推针132和滑针122的移动提供导向效果,而且减少了细长的副柱720、主柱710等零件在靠拢安装过程中发生歪斜、错位的可能,扶料件221防止零件的脱落,提高装配效果,无须另设多个托盘对各个零件进行夹持并移动,简化组装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提高压缩组件的装配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料组件包括第一凸台121,所述滑针122的左端滑动相抵于所述第一凸台121的起伏端面,所述滑针122的右端伸入所述导向槽111内;所述第二推料组件包括第二凸台131,所述推针132的右端滑动相抵于所述第二凸台131的起伏端面,所述推针132的左端伸入所述导向槽111内。
具体的,第一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分别位于转芯110的左右两侧,第一凸台121和第二凸台131均固定在机架100上,第一凸台121和第二凸台131的起伏端面彼此正对,滑针122和推针132朝相对靠近的方向延伸并分别伸入到导向槽111的左右两侧,滑针122远离转芯110的左端抵在第一凸台121上,转芯110的转动时,带动滑针122和推针132随之转动,滑针122左端沿第一凸台121的起伏端面滑动,实现多组滑针122在左右方向上的间歇性往复移动,使得滑针122可依次推动零件连接主柱710并撤回,降低驱动成本。
在具体使用时,第一凸台121和第二凸台131呈环形,第一凸台121和第二凸台131对应防护段220的位置先升起后回落,使得滑针122和推针132将零件推动组合后,取消对组装好的压缩组件的挤压,保证压缩组件移动至卸料段230时自动下料。此外,第一凸台121、第二凸台131和扶料件221均固定在机架100上,实际可通过螺栓、焊接等方式连接。
参照图4,为了提高推针132和滑针122的移动稳定性,所述第一推料组件包括转盘113和压缩弹簧,所述转盘113同步连接于所述转芯110的左端,所述第一凸台121位于所述转盘113的左侧,所述转盘113的端面沿左右方向贯通有导向孔430,所述导向孔430与所述导向槽111一一对应,所述滑针122穿过所述导向孔430并可沿所述导向孔430来回滑动,所述压缩弹簧的左端连接所述滑针122,所述压缩弹簧的右端相抵于所述转盘113。
具体的,转盘113和转芯110同步连接,滑针122自转盘113的左侧朝右穿过转盘113的导向孔430并伸入到导向槽111内,滑针122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紧贴第一凸台121的起伏端面,随着转芯110、转盘113的转动,滑针122沿第一凸台121起伏并沿导向孔430左右来回滑动,转盘113限制了滑针122的位置,带动滑针122沿转芯110外周转移,同时为滑针122提供支撑,提高滑针122的移动稳定性。
实际上,转盘113具有两个,两个转盘113分别连接在转芯110的左右两端,滑针122穿过左侧的转盘113并伸入导向槽111左侧,推针132上同样套有压缩弹簧,推针132穿过右侧的转盘113并伸入到导向槽111右侧,压缩弹簧的右端连接推针132,左端抵压在转盘113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针122的左端、推针132的右端上均设有滚轮123,导向孔430限制了滑针122、推针132的转动,保证滚轮123的旋转轴线经过转芯110的旋转轴线。
具体的,滑针122通过滚轮123沿第一凸台121的起伏端面进行滚动,减少滑动摩擦,提高滑针122移动的顺滑度,降低磨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进料装置140,所述进料装置140包括进料斗510,所述进料斗510朝下延伸至所述进料段210对应的导向槽111。
具体的,进料装置140通过进料斗510往转芯110上输送待组装零件,转芯110进料段210的导向槽111开口朝上,随着转芯110的转动,零件在其重力作用下依次掉入进料段210部分的导向槽111内实现上料,零件可横向地自动卡入导向槽111内,进料段210的导向槽111位置无须另外配合部件以形成孔位,即可实现零件的定位,防止零件脱落,简化设备结构。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装置140为多个,以所述进料斗510伸至所述导向槽111的位置为进料点511,多个进料装置140对应的所述进料点511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具体的,多个进料点511在所述转芯110的周向上彼此错开,保证副柱720、主柱710、弹簧740和内筒730等零件可在导向槽111中沿左右方向一次排开,方便滑针122和推针132对各个零件的推移,实现多个零件的组装,防止进料失败和零件错位的发生。
为方便零件的上料,多个所述进料点511绕转芯110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
具体的,进料点511的位置在转芯110的轴向上相互错开,使得多个进料装置140位置相应错开,减少彼此干涉,方便安装。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进料装置140包括绕转芯110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主柱装置610、副柱装置620和回弹件装置,所述主柱装置610的进料斗510正对所述定位环槽112。
具体的,主柱装置610、副柱装置620和回弹件装置分别将同组的主柱710、副柱720和回弹件输送至同个导向槽111内,使得副柱720、主柱710、弹簧740和内筒730自左向右依次排列,主柱710呈内部中空的筒状,主柱710的外周设有定位环,此时主柱710上的定位环卡入定位环槽112内实现主柱710在左右方向的定位,随着转芯110的转动,多组主柱710、副柱720和回弹件依次上料在后续的导向槽111内,同组的副柱720、主柱710、弹簧740和内筒730进入到防护段220后,在第一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的作用下依次实现组装,使得副柱720右侧的卡合端穿过主柱,而内筒730的左端穿过弹簧740并卡在卡合端上,实现压缩组件的组装,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回弹件装置包括弹簧输送道631、内筒输送道632、转台633和围边634,转台633转动连接在机架100上,转台633的旋转轴线与转芯110的旋转轴线相互平行,所述转台633的周壁间隔排列有多个左右延伸的进料斗510,所述弹簧输送道631、内筒输送道632均朝下延伸至所述转台633顶侧的进料斗510,位于所述转台633底侧的进料斗510为所述进料点511,所述转台633位于所述转芯110的顶侧,所述转台633与所述转芯110反向转动,所述围边634自所述转台633顶侧沿所述转台633输送方向延伸至所述进料点511。
具体的,多个进料斗510绕转台633周向设置,并且进料斗510沿左右方向延伸,弹簧和内筒分别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弹簧输送道631和内筒输送道632分别输送至转台633顶侧的进料斗510,转台633转动时,弹簧和内筒进入转台633与围边634之间,围边634包裹转台633的外侧,当弹簧和内筒转移至转台633底侧,此时围边634取消对零件的限制,进料斗510连通转芯110的顶侧导向槽111,零件在其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导向槽111内,实现上料,围边634防止零件在进料斗510位置变化时掉落,保证弹簧和内筒可输送至转芯110顶侧的导向槽111内,适合较轻的弹簧和内筒的上料,减少导向槽111空料以及防止零件脱落。此外,转台633与转芯110反向转动,使得转芯110顶侧的速度切向与转台633底侧的速度切向反向一致,方便弹簧和内筒跌落至导向槽111内。
进一步的,所述转台633与所述转芯110通过齿轮传动。
具体的,转台633中心的驱动轴和转芯110中心的驱动轴之前通过齿轮啮合,带动转台633转动,使得转台633与转芯110拥有一致的线速度,随着两者的转动,回弹件装置的进料斗510与转芯110上的导向槽111逐一对应,使得弹簧和内筒可在重力作用下准确地进料于导向槽111内,方便上料,减少驱动件数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芯,其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芯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转芯的周壁间隔排列有多个左右延伸的导向槽,所述转芯环绕其周壁设有定位环槽,所述转芯外壁沿其转动方向分为依次排列的进料段、防护段和卸料段,所述进料段和所述卸料段分别位于所述转芯的上侧和下侧,所述机架上设有卸料孔,所述卸料孔朝上正对所述卸料段并位于所述定位环槽的下方;
扶料件,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扶料件沿所述防护段呈弧形延伸;
拼接装置,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转芯左右两侧的第一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所述第一推料组件包括滑针,所述第二推料组件包括推针,多个所述滑针和多个所述推针均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并分别一对一地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上,所述转芯转动时,所述滑针、所述推针可在所述防护段处沿所述导向槽同时靠近所述定位环槽,或者在所述卸料段沿所述导向槽同时远离所述定位环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推料组件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凸台,所述滑针的左端滑动相抵于所述第一凸台的起伏端面,所述滑针的右端伸入所述导向槽内;
所述第二推料组件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凸台,所述推针的右端滑动相抵于所述第二凸台的起伏端面,所述推针的左端伸入所述导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料组件包括转盘和压缩弹簧,所述转盘同步连接于所述转芯的左端,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转盘的左侧,所述转盘的端面沿左右方向贯通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所述滑针穿过所述导向孔并可沿所述导向孔来回滑动,所述压缩弹簧的左端连接所述滑针,所述压缩弹簧的右端相抵于所述转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针的左端设有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朝下延伸至所述进料段对应的导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为多个,以所述进料斗伸至所述导向槽的位置为进料点,多个进料装置对应的所述进料点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料点绕转芯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绕转芯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主柱装置、副柱装置和回弹件装置,所述主柱装置的进料斗正对所述定位环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件装置包括弹簧输送道、内筒输送道、转台和围边,所述转台的周壁间隔排列有多个左右延伸的进料斗,所述弹簧输送道、内筒输送道均朝下延伸至所述转台顶侧的进料斗,位于所述转台底侧的进料斗为所述进料点,所述转台位于所述转芯的顶侧,所述转台与所述转芯反向转动,所述围边自所述转台顶侧沿所述转台输送方向延伸至所述进料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台与所述转芯通过齿轮传动。
CN202320275791.3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 Active CN219444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5791.3U CN219444080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5791.3U CN219444080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4080U true CN219444080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88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5791.3U Active CN219444080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4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4113B (zh) 多载具循环上下料装置
US7774926B2 (en) Bearing assembling apparatus
CN208853931U (zh) 一种管材上料装置
CN110994920B (zh) 转子组装系统与转子组装方法
CN105514610A (zh) 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及天线
EP2165826A2 (en) Tablet press assembly
CN103219149B (zh) 多组多工位磁环绕线机
CN109132439A (zh) 上料装置
CN219444080U (zh) 一种卧式泡沫泵组装设备
CN115783381A (zh) 一种纸类印刷品的自动打包装置
CN103817931A (zh) 铜排插入塑壳流水线
CN107856997B (zh) 一种转盘式卡片存储装置
CN108860777A (zh) 管状膜供应机、圆柱电芯套膜机及其加工方法
CN109820220A (zh) 膨化食品的表面裹料机
CN111977340A (zh) 一种虹膜机构及理瓶机
CN108620340A (zh) 顶升旋转机构及具有其的检漏机
CN110571003B (zh) 一种电阻器自动套管设备
CN212245166U (zh) 一种虹膜机构及理瓶机
CN203690679U (zh) 铜排插入机构
CN206460892U (zh) 一种接线盒自动插铁扣机
CN210553113U (zh) 具有防护机构的注射器自动组装装置
CN201325761Y (zh) Smd装带机极性旋转机构
CN216360279U (zh) 模块式隔热条收卷装置
CN220282492U (zh) 一种雷达罩检测筛选传送装置
CN116900214A (zh) 一种轴承套圈滚压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