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1951U - 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和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和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1951U
CN219431951U CN202320768587.5U CN202320768587U CN219431951U CN 219431951 U CN219431951 U CN 219431951U CN 202320768587 U CN202320768587 U CN 202320768587U CN 219431951 U CN219431951 U CN 219431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ank
storage tank
buffe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85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哲�
叶水全
卫元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we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we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we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we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685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1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1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1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主要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其包括储油罐、缓冲油罐、第一油泵、第一输油管道、回油管道、第二油泵、第二输油管道和控制柜;第一输油管道的进油端延伸至储油罐内,出油端连通于缓冲油罐,且第一输油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油泵,回油管道的进油端连通于缓冲油罐的上部,出油端连通于储油罐;第二输油管道的进油端与缓冲油罐的底部连通,出油端用于与发电机的补油口连通,第二输油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油泵;缓冲油罐设置有高低液位传感器,控制柜分别与发电机的启动开关、高低液位传感器、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通信连接。通过控制柜实现以发动机的启动信号控制第二油泵开启,持续性补油,实现燃油的自动稳定补充,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和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化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和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碳化硅生产过程中,对于电力的使用要求较高,电力的使用需要持续性和及时性,而现有的发电系统补油主要通过储油罐进行定期手动开启泵送,因此,存在发电系统断油造成的不稳定问题,进而影响生产。
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和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其能够实现发电系统在运行时能及时自动补充燃油,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其包括储油罐、缓冲油罐、第一油泵、第一输油管道、回油管道、第二油泵、第二输油管道和控制柜;
所述第一输油管道的进油端延伸至所述储油罐内,所述第一输油管道的出油端连通于所述缓冲油罐,且所述第一输油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油泵,以使得所述储油罐内的油能够被泵送至所述缓冲油罐内,所述回油管道的进油端连通于所述缓冲油罐的上部,所述回油管道的出油端连通于所述储油罐,且所述回油管道与所述缓冲油罐的连通处高于所述回油管道与所述储油罐的连通处;
所述第二输油管道的进油端与所述缓冲油罐的底部连通,且所述第二输油管道的出油端用于与发电机的补油口连通,所述第二输油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油泵;
所述缓冲油罐设置有高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所述控制柜分别与所述发电机的启动开关、所述高液位传感器、所述低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通信连接。
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油罐设置于地下,且所述储油罐放置于水泥浇筑的地下坑道上,所述储油罐的四周空间填满有沙。
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油罐设置有充油管,所述充油管位于所述储油罐的顶部,所述充油管的一端于所述储油管内部连通。
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油罐底部设置有补油液位传感器,所述补油液位传感器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柜。
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油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呼吸管,所述第一呼吸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缓冲油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呼吸管,所述第二呼吸管的一端与所述缓冲油罐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
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油罐的容量满足总进油量大于总供油量。
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油管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于控制柜。
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的数量均为两台,且两台所述第一油泵和两台所述第二油泵均并联设置,单台所述第一油泵和单台所述第二油泵的小时流量大于发电机的小时总用量。
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油罐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开闭阀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其包括发电机以及上述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二级控制补油,即先将油泵入缓冲油罐,再输送至发电机,使得通过缓冲油罐可以灵活地在发电机附近对发电机进行补油,保障安全性和及时性。通过控制柜来实现以发动机的启动信号控制第二油泵的开启,持续性补油,同时通过控制缓冲油泵的高低液位传感器,实现缓冲油罐的油量能够持续满足发电机的需求,进而实现燃油的自动稳定补充,保证了发电系统稳定运行,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a,100b-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110-储油罐;111-充油管;112-补油液位传感器;113-第一呼吸管;120-缓冲油罐;121-高液位传感器;122-低液位传感器;123-第二呼吸管;124-排污管;125-开闭阀门;130-第一油泵;131-第一阀门;140-第一输油管道;150-回油管道;160-第二油泵;161-第二阀门;170-第二输油管道;171-压力传感器;180-控制柜;200-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100a,其包括储油罐110、缓冲油罐120、第一油泵130、第一输油管道140、回油管道150、第二油泵160、第二输油管道170和控制柜180。
第一输油管道140的进油端延伸至储油罐110内,较佳地,延伸至储油罐110的底部,以能够对储油罐110内的燃油进行充分抽吸,第一输油管道140的出油端连通于所缓冲油罐120,且第一输油管道140上设置有第一油泵130,通过第一油泵130提供动力,以使得储油罐110内的油能够被泵送至缓冲油罐120内。第二输油管道170的进油端与缓冲油罐120的底部连通,且第二输油管道170的出油端用于与发电机200的补油口连通,第二输油管道170上设置有第二油泵160,以为发电机200的供油提供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储油罐110为设置于地下的储油罐110,由于安全性考虑,在厂区地下的储油罐110一般会距离发电机200较远,以保障安全性,同时地下存储的方式也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以及往储油罐110内加油的安全性。即一般储油罐110的顶部低于或齐平于地面。储油罐110放置于水泥浇筑的地下坑道上,以避免受到地下水等影响而导致的储油罐110因无油而上浮,同时,储油罐110的四周空间填满有沙,以细沙为优,以对储油罐110进行稳固。储油罐110的形状不限,通常为圆柱形。
本实施例中,储油罐110设置有充油管111,充油管111位于储油罐110的顶部,充油管111的一端于储油管内部连通,当储油罐110内的储油不足或者无油时,可以通过充油管111进行补充,通常充油管111的进口位于地面以上,以便于加油。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储油罐110通常体积较大,储油量较高,直接通过储油罐110将燃油泵送发电机200,一方面,若储油罐110距离发电机200较近则会存在安全隐患,较远则会存在管路相对较长和复杂;另一方面,位于地下的储油罐110很难把控其内部具体情况,不便于维修更换操作等。而本实施例,通过二级控制,即引入缓冲油罐120,通常缓冲油罐120的体积小于1立方米,符合国家安全要求,也能够满足发电系统的短期发电需求,便于灵活安装在距离发电机200相对较近的位置,同时,也便于对供油量的精确控制。
进一步地,为了保障储油罐110向缓冲油罐120输送燃油的持续性和及时性,第一油泵130的数量为两台,两台第一油泵130并联,通常为一用一备。即当其中一台第一油泵130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或者更换时,另外一台第一油泵130还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会影响向缓冲油泵中进行燃油输送。并联支路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131,且第一油泵13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阀门131,以便于更好地对油路进行控制。
再次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回油管道150的进油端连通于缓冲油罐120的上部,回油管道150的出油端连通于储油罐110,且回油管道150与缓冲油罐120的连通处高于回油管道150与储油罐110的连通处。通过回油管道150的设置进一步保障了安全性,缓冲油罐120内的燃油在达到回油管所在高度的液位后,缓冲油罐120中的燃油通过回油管道150再次回到储油罐110,严格控制了缓冲油罐120中油量的上限。
进一步地,缓冲油罐120设置有高液位传感器121和低液位传感器122,高液位传感器121的位置略微低于或者齐平于回油管道150的连接处的高度,低液位传感器122一般位于缓冲油罐120的下部,高于底壁10cm以上。高液位传感器121和低液位传感器122以及第一油泵130均于控制柜180通信连接,控制柜180能够在接收到高液位传感器121和低液位传感器122的信号时,对第一油泵130是否开启进行控制。即低油位时开泵,高油位时停泵,单台第一油泵130的小时流量应该大于发电机200的小时总用油量。
本实施例中,缓冲油罐120的容量设置应该满足总小时进油量微大于总供油量。缓冲油罐120内的燃油通过第二输油管道170输送至发电机200的补油口。同样地,为了保障缓冲油罐120向发电机200输送燃油的持续性和及时性,第二油泵160的数量为两台,两台第二油泵160并联,通常为一用一备。即当其中一台第二油泵160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或者更换时,另外一台第二油泵160还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会影响向发电机200进行燃油输送。同样地,并联支路上均设置有第二阀门161,且第二油泵16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阀门161,以便于更好地对油路进行控制。
发电机200的启动开关和第二油泵160也均于控制柜180通信连接,当控制柜180收到发电机200启动的信号时,控制第二油泵160开启对发电机200持续性输送燃油。需要说明的是,单台第二油泵160的泵送功率应当满足发电机200总拥有量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发电机200的数量可以为多台,例如本实施例中发电机200的数量为3台,第二输油管道170通过三个支路管道分别为3台发电机200输送燃油。
进一步地,储油罐110和缓冲油罐120在燃油被抽吸的瞬间会导致其内部压力的变化而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储油罐1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呼吸管113,第一呼吸管113的一端与储油罐110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缓冲油罐12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呼吸管123,第二呼吸管123的一端与缓冲油罐120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即通过第一呼吸管113和第二呼吸管123可以分别实现储油罐110和缓冲油罐120中的气压平衡,提高安全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呼吸管113和第二呼吸管123与大气连通的一端均为弯管,且管口向下,避免了雨水等进入到储油罐110和缓冲油罐120的内部,影响燃油品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缓冲油罐120的底部还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污管124,排污管124上设置有开闭阀门125,通过排污管124可以在补油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对缓冲罐内因长期沉降而形成的杂质污垢等进行清理,从而保障了发电机200燃油使用的品质,需要说明的是,缓冲油罐120的设置为燃油污垢沉淀的定期清理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100b,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仅在于以下设置:
本实施例中,储油罐110底部设置有补油液位传感器112,补油液位传感器112通信连接于控制柜180。控制柜180内置有计算机控制系统,当储油罐110内部的液位低于补油液位传感器112时,补油液位传感器112的信号传输至控制柜180进行显示或报警,人工或自动化地从充油管111对储油罐110进行补油。
进一步地,第二输油管道170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71,压力传感器171通信连接于控制柜180。通过压力传感器171的信号作为补充控制信号,能够实现对于燃油自动补充的精确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补油装置能够实现发电系统在运行时能及时自动补充燃油,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能够及时警告,提升加油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储油罐(110)、缓冲油罐(120)、第一油泵(130)、第一输油管道(140)、回油管道(150)、第二油泵(160)、第二输油管道(170)和控制柜(180);
所述第一输油管道(140)的进油端延伸至所述储油罐(110)内,所述第一输油管道(140)的出油端连通于所述缓冲油罐(120),且所述第一输油管道(140)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油泵(130),以使得所述储油罐(110)内的油能够被泵送至所述缓冲油罐(120)内,所述回油管道(150)的进油端连通于所述缓冲油罐(120)的上部,所述回油管道(150)的出油端连通于所述储油罐(110),且所述回油管道(150)与所述缓冲油罐(120)的连通处高于所述回油管道(150)与所述储油罐(110)的连通处;
所述第二输油管道(170)的进油端与所述缓冲油罐(120)的底部连通,且所述第二输油管道(170)的出油端用于与发电机(200)的补油口连通,所述第二输油管道(170)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油泵(160);
所述缓冲油罐(120)设置有高液位传感器(121)和低液位传感器(122),所述控制柜(180)分别与所述发电机(200)的启动开关、所述高液位传感器(121)、所述低液位传感器(122)、所述第一油泵(130)和所述第二油泵(160)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110)设置于地下,且所述储油罐(110)放置于水泥浇筑的地下坑道上,所述储油罐(110)的四周空间填满有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110)设置有充油管(111),所述充油管(111)位于所述储油罐(110)的顶部,所述充油管(111)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110)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110)底部设置有补油液位传感器(112),所述补油液位传感器(112)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柜(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1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呼吸管(113),所述第一呼吸管(113)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110)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缓冲油罐(12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呼吸管(123),所述第二呼吸管(123)的一端与所述缓冲油罐(120)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油罐(120)的容量满足总进油量大于总供油量。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油管道(170)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71),所述压力传感器(171)通信连接于控制柜(180)。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130)和所述第二油泵(160)的数量均为两台,且两台所述第一油泵(130)和两台所述第二油泵(160)均并联设置,单台所述第一油泵(130)和单台所述第二油泵(160)的小时流量大于发电机(200)的小时总用量。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油罐(120)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污管(124),所述排污管(124)上设置有开闭阀门(125)。
10.一种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发电机(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
CN202320768587.5U 2023-04-07 2023-04-07 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和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 Active CN219431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8587.5U CN219431951U (zh) 2023-04-07 2023-04-07 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和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8587.5U CN219431951U (zh) 2023-04-07 2023-04-07 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和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1951U true CN219431951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6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8587.5U Active CN219431951U (zh) 2023-04-07 2023-04-07 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和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1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10033A (en) Liquid dispensing and uphill vapor recovery system
US11377341B2 (en) Mobile distribution station with additive injector
CN219431951U (zh) 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自动补油装置和碳化硅工厂发电系统
CN108251640A (zh) 一种简易节能型恒压药剂添加系统
CN215807795U (zh) 一种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
CN210244167U (zh) 船用燃油液位控制自动调拔装置
CN2909190Y (zh) 一种计量罐自动控制装置
RU128570U1 (ru) Топливораздаточная колонка
CN210889283U (zh) 一种柴油抗磨剂的智能加注系统
CN209094087U (zh) 一种高压冲洗油滴灌系统
WO2011112110A2 (en) Module for filling bottles with liquid propane-butane mixture and compounds and process of handling
CN218485884U (zh) 一种直饮水配药系统及装置
US2214713A (en) Liquefied gas dispensing system
CN201121592Y (zh) 浆液泵自吸装置
JP4030733B2 (ja) エアリフトポンプを利用した溶液定量移送装置
CN210762358U (zh) 一种柔性液灌控制系统
CN108994011A (zh) 一种高压冲洗油滴灌系统
CN211813624U (zh)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脱氧水制备装置
CN2342359Y (zh) 内贮式单井计量分离器
CN204727596U (zh) 一种侧进式加油枪
CN216280631U (zh) 一种低压液化天然气充装平台
CN215782826U (zh) 一种泡排液自动配置装置
CN214940655U (zh) 低位汲水恒压供水系统的电控装置
CN219984597U (zh) 铜箔添加剂配料装置和铜箔生产系统
CN219995087U (zh) 集中式煤油分配系统及变压器制造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