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8406U - 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8406U
CN219428406U CN202320350038.6U CN202320350038U CN219428406U CN 219428406 U CN219428406 U CN 219428406U CN 202320350038 U CN202320350038 U CN 202320350038U CN 219428406 U CN219428406 U CN 219428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fixedly connected
rods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00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远铭
周晓倩
允跃
王奥
毕若云
丁思蒙
刘鑫
韩尚鹏
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General Team Of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General Team Of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General Team Of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Hebei General Team Of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203500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8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8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8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包括拓展支撑机构,拓展支撑机构设置在无人机内部;拓展支撑机构包括竖直伸缩部和两个侧翼支撑部,竖直伸缩部固定设置在无人机内部开设的盲孔内,竖直伸缩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浮力柱,两个侧翼支撑部分别活动设置在无人机相对侧壁开设的让位槽内,侧翼支撑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浮力柱。本实用新型的起降装置能够自动展开或收纳,展开时可以辅助无人机在水面安全停靠,而不会被水浸湿,收纳时无人机可以在陆地地面正常停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在军事、民事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使用,随着无人机的使用范和领域围的不断扩大,在河流、湖泊,以及海洋上方使用无人机进行作业已经越来越普遍。无人机面向江海湖泊的应用作业主要用于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物资输送,水上搜救等,但是现有的无人机在水面上停靠时存在被水浸湿而无法使用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使无人机能够在水面上安全停靠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包括拓展支撑机构,所述拓展支撑机构设置在无人机内部;
所述拓展支撑机构包括竖直伸缩部和两个侧翼支撑部,所述竖直伸缩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无人机内部开设的盲孔内,所述竖直伸缩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浮力柱,两个所述侧翼支撑部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无人机相对侧壁开设的让位槽内,所述侧翼支撑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浮力柱。
优选的,所述竖直伸缩部包括两个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盲孔内,所述第一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杆一端,所述第二浮力柱与所述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展开部。
优选的,所述水平展开部包括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连杆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座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转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与另一个所述连杆外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翼支撑部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无人机内部,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让位槽内,两个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连接轴的端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浮力柱,所述连接轴外侧壁中部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有驱动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无人机内部,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浮力柱两端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所述支撑杆端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竖直伸缩部能够伸出无人机底端或缩回无人机内,设置的侧翼支撑部能够转动至水平状态或转动至向下的斜支撑状态,当竖直伸缩部伸出无人机底端同时侧翼支撑部处于斜支撑状态时,可以使无人机停靠在水面上,设置的第一浮力柱和第二浮力柱能够对无人机提供浮力,以克服无人机自身的重力,确保无人机稳定的停靠在水面上而不会被水浸湿,当竖直伸缩部缩回至无人机内同时侧翼支撑部处于水平状态时,无人机可以在陆地地面安全停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翼支撑部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竖直伸缩部侧视图。
其中,1、无人机;2、电机;3、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5、连接轴;6、支撑杆;7、让位槽;8、第一伸缩杆;9、连接座;10、连杆;11、转轴;12、盲孔;13、第一浮力柱;14、中心轴;15、第二浮力柱;16、第二伸缩杆;17、第一铰接座;18、第一铰接轴;19、第二铰接座;20、第二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包括拓展支撑机构,拓展支撑机构设置在无人机1内部;
拓展支撑机构包括竖直伸缩部和两个侧翼支撑部,竖直伸缩部固定设置在无人机1内部开设的盲孔12内,竖直伸缩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浮力柱15,两个侧翼支撑部分别活动设置在无人机1相对侧壁开设的让位槽7内,侧翼支撑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浮力柱13。
设置的竖直伸缩部能够伸出无人机1底端或缩回无人机1内,设置的侧翼支撑部能够转动至水平状态或转动至向下的斜支撑状态,当竖直伸缩部伸出无人机1底端同时侧翼支撑部处于斜支撑状态时,可以使无人机1停靠在水面上,设置的第一浮力柱13和第二浮力柱15能够对无人机1提供浮力,以克服无人机1自身的重力,确保无人机1稳定的停靠在水面上而不会被水浸湿,当竖直伸缩部缩回至无人机1内同时侧翼支撑部处于水平状态时,无人机1可以在陆地地面安全停靠。
进一步优化方案,竖直伸缩部包括两个第一伸缩杆8,第一伸缩杆8固定设置在盲孔12内,第一伸缩杆8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9,连接座9固定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转动连接有连杆10一端,第二浮力柱15与连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连杆10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展开部。
进一步优化方案,水平展开部包括第一铰接座17,第一铰接座17与连杆10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座17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轴18,第一铰接轴18转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6一端,第二伸缩杆16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轴20,第二铰接轴20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19,第二铰接座19与另一个连杆10外侧壁固定连接。
当无人机1需要在水面上停靠时,第一伸缩杆8伸长,使连杆10和第二浮力柱15伸出无人机1底端,然后第二伸缩杆16伸长,使连杆10围绕转轴11转动,两个第二浮力柱15相互远离展开。第一伸缩杆8、第二伸缩杆16均为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进一步优化方案,侧翼支撑部包括连接轴5,连接轴5转动设置在无人机1内部,连接轴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两个支撑杆6转动设置在让位槽7内,两个支撑杆6远离连接轴5的端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浮力柱13,连接轴5外侧壁中部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4,从动齿轮4啮合有驱动部。
进一步优化方案,驱动部包括电机2,电机2固定设置在无人机1内部,电机2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3,主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4啮合。
当无人机1需要在水面上停靠时,电机2工作带动主动齿轮3旋转,主动齿轮3通过啮合作用带动从动齿轮4旋转,进而带动连接轴5转动,连接轴5通过支撑杆6带动第一浮力柱13转动至低于无人机1底端,并与第二浮力柱15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浮力柱13两端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中心轴14,中心轴14与支撑杆6端部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拓展支撑机构,所述拓展支撑机构设置在无人机(1)内部;
所述拓展支撑机构包括竖直伸缩部和两个侧翼支撑部,所述竖直伸缩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无人机(1)内部开设的盲孔(12)内,所述竖直伸缩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浮力柱(15),两个所述侧翼支撑部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无人机(1)相对侧壁开设的让位槽(7)内,所述侧翼支撑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浮力柱(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伸缩部包括两个第一伸缩杆(8),所述第一伸缩杆(8)固定设置在所述盲孔(12)内,所述第一伸缩杆(8)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9),所述连接座(9)固定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转动连接有连杆(10)一端,所述第二浮力柱(15)与所述连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杆(10)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展开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展开部包括第一铰接座(17),所述第一铰接座(17)与所述连杆(10)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座(17)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轴(18),所述第一铰接轴(18)转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6)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16)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轴(20),所述第二铰接轴(20)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19),所述第二铰接座(19)与另一个所述连杆(10)外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支撑部包括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转动设置在所述无人机(1)内部,所述连接轴(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两个所述支撑杆(6)转动设置在所述让位槽(7)内,两个所述支撑杆(6)远离所述连接轴(5)的端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浮力柱(13),所述连接轴(5)外侧壁中部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4),所述从动齿轮(4)啮合有驱动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2),所述电机(2)固定设置在所述无人机(1)内部,所述电机(2)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3),所述主动齿轮(3)与所述从动齿轮(4)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力柱(13)两端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中心轴(14),所述中心轴(14)与所述支撑杆(6)端部固定连接。
CN202320350038.6U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 Active CN219428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0038.6U CN219428406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0038.6U CN219428406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8406U true CN219428406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0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0038.6U Active CN219428406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84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8421A (zh) * 2023-10-12 2023-11-17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8421A (zh) * 2023-10-12 2023-11-17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CN117068421B (zh) * 2023-10-12 2024-01-26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28406U (zh) 一种多用途无人机用起降装置
CN108466550B (zh) 一种可搭载多种探测救援平台的车架总成
CN112549883A (zh) 四轮驱动机构和管道箱涵检测机器人
CN111086571B (zh) 一种快速翻越障碍机器人
CN111497740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抛锚警示设备
CN111883024A (zh) 一种海上防风浪高稳定性的广告牌设备
CN205768905U (zh) 车载油机方舱减震装置
CN214365366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具有折叠收纳结构的防护栏
CN219134579U (zh) 一种折叠支承件
CN107199938A (zh) 一种自动升降的房车车厢扩容式底盘
CN216184284U (zh) 一种飞行自行车
CN215098195U (zh) 一种将旋筒放倒和直立的中轴式液压装置
CN115539772A (zh) 一种环境监测装置
CN219217394U (zh) 一种用于航空液压千斤顶的拉杆式收拢机构
CN112590969A (zh) 螺旋滚筒组件和管道箱涵检测机器人
CN110723683A (zh) 一种基于海洋工程的港口装卸装置
CN219825172U (zh) 一种折叠式探钎机
CN213877259U (zh) 一种能够全方位展示的新能源汽车用教具
CN216374976U (zh) 一种可收放的机载登机梯
CN118056774A (zh) 一种用于航空液压千斤顶的拉杆式收拢机构
CN217880778U (zh) 一种机场不停航施工用禁止进入标志牌
CN216476231U (zh) 一种可移动房建搭载架
CN216711506U (zh) 飞机前起落架顶起装置
CN220199623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的折叠结构
CN214016854U (zh) 一种妇产科电动婴儿床的动力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