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6715U - 工装部件 - Google Patents

工装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6715U
CN219416715U CN202320626759.5U CN202320626759U CN219416715U CN 219416715 U CN219416715 U CN 219416715U CN 202320626759 U CN202320626759 U CN 202320626759U CN 219416715 U CN219416715 U CN 219416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screw rod
bearing table
support
tool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67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杰
吕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267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6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6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6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装部件,包括承载台、支撑组件以及减震件。承载台包括用于安装动力总成的安装部。支撑组件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承载台连接,以使承载台悬空设置。减震件,减震件的至少部分夹设于承载台与连接部之间。该工作部件进行动力总成试验时,能模拟汽车真实的减震情况,使得试验结果可靠性强。

Description

工装部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试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装部件。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进程中,为了确保汽车的性能,台架试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台架试验能够验证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等性能指标。
在相关技术中,进行试验的台架无法模拟汽车真实情况,导致试验结果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工装部件。能够模拟汽车真实的减震情况,该工装部件的试验结果可靠性强。
具体地,本公开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工装部件,包括承载台、支撑组件以及减震件。承载台包括用于安装动力总成的安装部。支撑组件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承载台连接,以使承载台悬空设置。减震件,减震件的至少部分夹设于承载台与连接部之间。该工作部件进行动力总成试验时,能模拟汽车真实的减震情况,使得试验结果可靠性强。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支撑组件通过连接部与承载台连接,使得承载台悬空设置,并且动力总成安装至承载台上的安装部,进行动力总成试验。将减震件的至少部分夹设于承载台和连接部之间,使得工装部件在试验时可以模拟汽车真实的减震效果。使得试验状态更加真实,进而提高试验的可靠性。
下面进一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工装部件包括紧固件,连接部、减震件以及承载台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台设有至少一个镂空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工装部件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垂直于支撑组件的支撑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至少两个安装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和/或,至少两个安装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包括与动力总成可拆卸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安装部包括与动力总成可拆卸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以及升降器件,升降器件设置支撑件上,并通过连接部与承载台连接,以调节承载台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升降器件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一螺母,第一丝杆与连接部转动连接,并带动连接部沿第一丝杆的轴向往复运动,第一螺母与支撑件转动连接,第一螺母与第一丝杆螺纹传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设有容纳腔,第一丝杆的至少部分锁紧于容纳腔内,支撑件设有锁紧结构,以对第一丝杆进行锁紧或松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锁紧结构包括开槽、锁紧板以及锁紧件,支撑件的支撑方向上设有开槽,开槽连通容纳腔与外界,开槽两侧分别设置锁紧板,锁紧件锁紧或松开两个锁紧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升降器件包括导向件、第二丝杆以及第二螺母,导向件与支撑件固定连接,第二丝杆与支撑件转动连接,并与导向件间隔设置,第二螺母与导向件滑动连接,第二螺母与第二丝杆螺纹传动配合,第二螺母与连接部固定连接,并带动连接部沿第二丝杆的轴向往复运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所示的工装部件对动力总成试验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所示的工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工装部件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工装部件的承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支撑组件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支撑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的支持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工装部件;100、承载台;110、安装部;111、安装孔;112、第一安装孔;113、第二安装孔;120、减震镂空孔;200、支撑组件;210、连接部;211、第一通孔;220、支撑件;221、容纳腔;222、锁紧结构;223、开槽;224、锁紧板;225、锁紧件;226、锁紧螺栓;227、锁紧螺母;228、观察缺口;230、升降器件;231、第一丝杆;232、第一螺母;233、施力件;234、导向件;235、第二丝杆;236、第二螺母;240、支撑底座;241、U型槽;250、加强筋;300、减震件;310、第二通孔;20、动力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试验检测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企业中更受到高度重视。而目前进行试验的工装部件的种类繁多,品牌繁多,使得可供新能源汽车企业选择的工装部件很多,如何获得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青睐,提升产品竞争力,成了工装部件厂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相关技术中,工装部件能够验证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等性能指标。但传统的试验台架无法模拟出汽车真实减震情况,导致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低。
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工装部件,能够模拟汽车真实减震情况,使试验状态更贴近实车,从而使得试验结果可靠性强。
图1为一实施例所示的工装部件对动力总成试验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所示的工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工装部件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工装部件的承载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支撑组件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支撑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所示的支撑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工装部件10,包括承载台100、支撑组件200以及减震件300。承载台100包括用于安装动力总成20的安装部110。支撑组件200包括连接部210,连接部210与承载台100连接,以使承载台100悬空设置。减震件300的至少部分夹设于承载台100与连接部210之间。
如此,支撑组件200通过连接部210与承载台100连接,使得承载台100悬空设置,并且动力总成20安装至承载台100上的安装部110,进行动力总成20试验。将减震件300的至少部分夹设于承载台100和连接部210之间,使得工装部件10在试验时可以模拟汽车真实的减震效果。使得试验状态更加真实,进而提高试验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动力总成2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汽车发动机、减速器以及电机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承载台10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至少一面为平面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减震件300的材质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橡胶、海绵以及气相硅胶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减震件300的安装方式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减震件300设置于承载台100上,与连接部210相抵、减震件300套设于连接部210上,并与承载台100相抵等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工装部件10包括紧固件(未示出),连接部210、减震件300以及承载台100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如此,将减震件300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连接部210和承载台100之间,进一步提高了工装部件10在试验时模拟真实汽车的减震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紧固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螺柱、螺钉和铆钉等等。
进一步地,安装部110包括设置于承载台100的安装孔111,连接部210设有与安装孔111适配的第一通孔211,减震件300设有与安装孔111适配的第二通孔310,紧固件连接安装孔111、第一通孔211以及第二通孔310,将连接部210、减震件300以及承载台100固定。如此,利用紧固件连接安装孔111、第一通孔211以及第二通孔310,将连接部210、减震件300以及承载台100固定,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工装部件10在试验时模拟真实汽车的减震效果。
可选地,第一通孔211与第二通孔310为两个。如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连接部210、减震件300以及承载台100的固定效果,从而提高了工装部件10在试验时模拟真实汽车的减震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承载台100设有至少一个镂空孔。如此,通过在承载台100上设置至少一个镂空孔,从而减轻了工装部件10的重量。并且,还能够防止动力总成20与工装部件10发生干涉,提高工装部件10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一示例性中,镂空孔设置于承载台100的中部。镂空孔的形状与承载台100适配。如此,通过镂空孔设置在承载台100中部,能够进一步防止动力总成20与工装部件10发生干涉,进一步提高工装部件10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一些实施例中,工装部件10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垂直于支撑组件200的支撑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至少两个安装部11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如此,通过至少两个安装部11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而动力总成20安装于安装部110,使得动力总成20可以在第一方向上调节,得以安装不同型号的动力总成20,从而提高工装部件10的通用性。此外,通过动力总成20可以在第一方向上调节,可以使得进行试验过程中,便于工装部件10和动力总成20的对中调整,提高了试验过程的便利性。
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安装部11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如此,通过至少两个安装部11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而动力总成20安装于安装部110,使得动力总成20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调节,得以安装不同型号的动力总成20,从而提高工装部件10的通用性。此外,通过动力总成20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调节,可以使得进行试验过程中,便于工装部件10和动力总成20的对中调整,提高了试验过程的便利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安装部110包括与动力总成20可拆卸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12,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1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安装部110包括与动力总成20可拆卸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113,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11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如此,动力总成20通过第一安装孔112与第二安装孔113安装至承载台100的安装部110,以进行试验。而利用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1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11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使得动力总成20可以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调节,得以安装不同型号的动力总成20,从而提高工装部件10的通用性。
此外,通过动力总成20可以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上调节,可以使得进行试验过程中,便于工装部件10和动力总成20的对中调整,提高了试验过程的便利性。
可选地,第一安装孔112与第二安装孔113为螺纹孔。如此,动力总成20便于安装在工装部件10。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组件20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升降器件230设置于支撑件220上、升降器件230套设于支撑件220等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00包括支撑件220以及升降器件230,升降器件230设置支撑件220上,并通过连接部210与承载台100连接,以调节承载台100的高度。如此,通过设置在支撑件220上的升降器件230,使得可以在支撑件220的支撑方向上进行调节,能够模拟更多种试验场景,提高工装部件10试验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通过动力总成20可以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上调节,可以使得进行试验过程中,便于工装部件10和动力总成20的对中调整,提高了试验过程的便利性。而通过在支撑方向上进行调节,能够模拟更多种试验场景,提高工装部件10试验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一示例性中,第一方向为X方向,第二方向为Y方向,支撑方向为Z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器件23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丝杆螺母传动、液压驱动、直线电机驱动和齿轮齿条传动机构+锁固组件等等。
一些实施例中,升降器件230包括第一丝杆231和第一螺母232,第一丝杆231与连接部210转动连接,并带动连接部210沿第一丝杆231的轴向往复运动,第一螺母232与支撑件220转动连接,第一螺母232与第一丝杆231螺纹传动配合。如此,利用第一螺母232与支撑件220转动连接,第一螺母232与第一丝杆231螺纹传动配合,第一丝杆231和连接部210转动连接,当第一螺母232转动时,带动连接部210沿第一丝杆231的轴向往复运动,进而调节承载台100的高度,实现了工装部件10在高度方向上的调节。此外,丝杆螺母可以实现自锁,提高了在目标位置的固定效果。
可选地,升降器件230包括施力件233,至少一个施力件233设置于第一螺母232。如此,通过施力件233转动第一螺母232时,可以更加省力、准确。提高了工装部件10高度调节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施力件233设置于第一螺母23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螺接、卡接、焊接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施力件23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一字形手柄、十字形手柄、扇形手柄等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支撑件220设有容纳腔221,第一丝杆231的至少部分锁紧于容纳腔221内,支撑件220设有锁紧结构222,以对第一丝杆231进行锁紧或松开。如此,当高度调节至到目标位置时,利用支撑件220的锁紧结构222将第一丝杆231的至少部分锁止在容纳腔221内,防止第一丝杆231下滑,使得在动力总成20试验过程中,工装部件10不会发生移动,提高了试验过程的稳定性,以及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一些实施例中,锁紧结构222包括开槽223、锁紧板224以及锁紧件225,支撑件220的支撑方向上设有开槽223,开槽223连通容纳腔221与外界,开槽223两侧分别设置锁紧板224,锁紧件225锁紧或松开两个锁紧板224。如此,通过锁紧件225对开槽223两侧的锁紧板224进行锁紧,从而调节开槽223的开合大小来控制容纳腔221的大小。以此锁紧第一丝杆231,防止第一丝杆231下滑,使得在动力总成20试验过程中,工装部件10不会发生移动,提高了试验过程的稳定性,以及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可选地,锁紧件225为锁紧螺栓226和锁紧螺母227。通过锁紧螺栓226与锁紧螺母227之间的螺纹传动配合,实现调节开槽223的开合大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开槽223底部设有观察缺口228,开槽223与观察缺口228相互垂直,以观察第一丝杆231末端在容纳腔221内的位置。如此,当第一丝杆231末端到达观察缺口228时,不再转动第一螺母232,此位置为高度调节的最高位置。
另一些实施例中,升降器件230包括导向件234、第二丝杆235以及第二螺母236,导向件234与支撑件220固定连接,第二丝杆235与支撑件220转动连接,并与导向件234间隔设置,第二螺母236与导向件234滑动连接,第二螺母236与第二丝杆235螺纹传动配合,第二螺母236与连接部210固定连接,并带动连接部210沿第二丝杆235的轴向往复运动。如此,利用第二丝杆235与支撑件220转动连接,并与导向件234间隔设置,第二螺母236与导向件234滑动连接,当第二丝杆235转动时,通过第二螺母236与与第二丝杆235螺纹传动配合,第二螺母236与连接部210固定连接,使得第二螺母236带动连接部210沿第二丝杆235的轴向往复运动。进而调节承载台100的高度,实现了工装部件10在高度方向上的调节。此外,丝杆螺母结构可以实现自锁,提高了在目标位置的固定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00包括支撑底座240,支撑底座240设有U型槽241。如此,通过U型槽241将支撑底座240与地面固定,进而将工装部件10固定在地面。提高工作部件试验过程的稳定。
可选地,支撑件220与支撑底座240之间设有加强筋250。如此,增强了工装部件10支撑强度。
本公开“组件”、“装置”、“设备”所包含的构件亦可灵活进行组合,即可根据实际进行模块化生产,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进行模块化组装;也可以分别进行组装,在本装置中构成一个模块。
本公开对上述构件的划分,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公开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构件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是本公开等同的技术方案。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能够实现动力传递即可,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传统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工装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台,包括用于安装动力总成的安装部;
支撑组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承载台连接,以使所述承载台悬空设置;以及
减震件,所述减震件的至少部分夹设于所述承载台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部件包括紧固件,所述连接部、所述减震件以及所述承载台通过所述紧固件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设有至少一个镂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部件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支撑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至少两个所述安装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和/或,至少两个所述安装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与动力总成可拆卸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安装部包括与动力总成可拆卸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工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以及升降器件,所述升降器件设置所述支撑件上,并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承载台连接,以调节所述承载台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器件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并带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第一丝杆的轴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传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一丝杆的至少部分锁紧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支撑件设有锁紧结构,以对所述第一丝杆进行锁紧或松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开槽、锁紧板以及锁紧件,所述支撑件的支撑方向上设有所述开槽,所述开槽连通所述容纳腔与外界,所述开槽两侧分别设置所述锁紧板,所述锁紧件锁紧或松开两个所述锁紧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器件包括导向件、第二丝杆以及第二螺母,所述导向件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导向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传动配合,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第二丝杆的轴向往复运动。
CN202320626759.5U 2023-03-27 2023-03-27 工装部件 Active CN219416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6759.5U CN219416715U (zh) 2023-03-27 2023-03-27 工装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6759.5U CN219416715U (zh) 2023-03-27 2023-03-27 工装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6715U true CN219416715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6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6759.5U Active CN219416715U (zh) 2023-03-27 2023-03-27 工装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6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4776B2 (en) Methodology for vehicle box component durability test development
CN108871796B (zh) 一种模拟道路的桥壳总成疲劳耐久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284771B (zh) 车辆悬架系统的疲劳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KR102603186B1 (ko) 자동차 섀시 모의 도로 성능 시험을 위한 범용 서스펜션 및 시험 장비
CN104458277A (zh) 一种多功能车身覆盖件刚度试验约束装置
CN219416715U (zh) 工装部件
CN111693273A (zh) 一种多功能的力学试验设备及力学试验方法
CN218496413U (zh) 用于汽车轮毂轴承刚度试验的专用工装
KR200497631Y1 (ko) 자동차 스티어링 너클 벤치 시험용 툴
CN210173371U (zh) 一种汽车半轴吸振器频率测试夹具
CN215573794U (zh) 一种悬架总成耐久试验台架
CN217466193U (zh) 钢板弹簧测试工装
CN113820150A (zh) 车体端墙防撞柱准静态压缩试验装置
CN218629005U (zh) 用于白车身模拟碰撞试验的底座
CN219870309U (zh) 一种增程器台架测试工装
CN220872083U (zh) 尾门撑杆测试平台
CN111751124A (zh) 一种汽车底盘测试装置和汽车底盘测试组件结构
CN219140307U (zh) 一种适用于振动台的固定座
CN220380756U (zh) 配重测试装置
CN217483797U (zh) 一种商用车动力悬置的刚度检测装置
CN211978336U (zh) 一种汽车前转向节台架试验工装
CN217493320U (zh) 一种汽车座椅安装装置和汽车座椅安全试验滑车
CN217483875U (zh) 一种试验用替代轮治具和悬架总成试验平台
CN217765432U (zh) 电池包振动工装结构
CN216524794U (zh) 一种变速箱台架通用轴承座固定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