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8339U - 一种镜头片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头片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8339U
CN219408339U CN202320328083.1U CN202320328083U CN219408339U CN 219408339 U CN219408339 U CN 219408339U CN 202320328083 U CN202320328083 U CN 202320328083U CN 219408339 U CN219408339 U CN 219408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lens
tray
product
lens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280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李平
陈华强
沈雄飞
曾德强
李剑飞
廖忠明
张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enghe Zhongx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enghe Zhongx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enghe Zhongx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enghe Zhongx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280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8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8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8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片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镜头片上料装置,包括托盘输送机构,所述托盘输送机构用于输送装载镜头片的产品托盘,还包括:产品中转机构,用于分道输送产品托盘内的镜头片;移载机械手,用于将所述产品托盘上的镜头片转移至所述产品中转机构上;上料机械手,用于对所述产品中转机构上的镜头片进行抓取上料。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移载机械手对在托盘中运输的镜头片进行移载后,再产品中转机构对镜头片进行分批中转,最后通过上料机械手进行上料,相对于人工上料的方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设备单机效率可达到8000pcs/H,产能得到有效提升,客户交期品质得到保障,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镜头片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镜头片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镜头片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现在手机的摄像头装饰圈内为了防护摄像头会在外部增加外镜头片,外镜头片为手机中一种配件(摄像头外镜头片)。在外镜头片的真空镀膜加工过程中,在不同加工工序段的流转时需要对镜头片进行上料和下料的操作,目前一般采用人工上挂,产能为980pcs/H/人,上挂效率低,人力成本高,人员变数大不易于现场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镜头片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片上料装置,包括托盘输送机构,所述托盘输送机构用于输送装载镜头片的产品托盘,还包括:
产品中转机构,用于分道输送产品托盘内的镜头片;
移载机械手,用于将所述产品托盘上的镜头片转移至所述产品中转机构上;
上料机械手,用于对所述产品中转机构上的镜头片进行抓取上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产品中转机构与所述托盘输送机构垂直设置且与所述托盘输送机构上下错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盘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一输送带两端的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由第一电机驱动带动所述第一输送带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产品中转机构包括第二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两端的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由第二电机驱动带动所述第二输送带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产品中转机构还包括输送台,所述输送台上开有若干输送槽,所述第二输送带分别位于各个输送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载机械手包括若干第一气道,各个所述第一气道下方均连接有第一真空吸嘴,所述第一气道连接第一真空泵为第一真空吸嘴提供负压吸引力抓取产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道配置为沿三个维度进行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若干第二气道,各个所述第二气道下方均连接有第二真空吸嘴,所述第二气道连接第二真空泵为所述第二真空吸嘴提供负压吸引力抓取镜头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气道配置为沿两个维度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移载机械手对在托盘中运输的镜头片进行移载后,再产品中转机构对镜头片进行分批中转,最后通过上料机械手进行上料,相对于人工上料的方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设备单机效率可达到8000pcs/H,产能得到有效提升,客户交期品质得到保障,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移载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上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产品中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盘输送机构;11、第一输送辊;12、第一输送带;13、第一电机;2、产品中转机构;21、输送台;22、输送槽;23、第二输送带;24、第二输送辊;25、第二电机;3、移载机械手;31、第一支架;32、第一升降气缸;33、第一直线导轨;34、第二直线导轨;35、第一气道;36、第一真空吸嘴;4、上料机械手;41、第二支架;42、第三直线导轨;43、第二气道;44、第二真空吸嘴;45、第二升降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片上料装置,包括托盘输送机构1,托盘输送机构1用于输送装载镜头片的产品托盘。托盘输送机构1包括第一输送带12和第一输送带12两端的第一输送辊11,第一输送辊11由第一电机13驱动带动第一输送带12运动。具体的,第一输送带12分布于第一输送辊11两侧边位置,由第一电机13通过带传动驱动其中一个第一输送辊1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输送带12及另一个第一输送辊11运动,对镜头片托盘进行定向输送。
还包括产品中转机构2,用于分道输送产品托盘内的镜头片;产品中转机构2与托盘输送机构1垂直设置且与托盘输送机构1上下错开。产品中转机构2包括第二输送带23和第二输送带23两端的第二输送辊24,第二输送辊24由第二电机25驱动带动第二输送带23运动。产品中转机构2还包括输送台21,输送台21上开有若干输送槽22,第二输送带23分别位于各个输送槽22内部。输送台21位于第二输送带23上方,第二输送带23为多个设置,各个第二输送带23分别位于各个输送槽22内并与第二输送辊24连接,第二电机25由带传动驱动其中一个第二输送辊24转动从而带动各个第二输送带23及另一个第二输送辊24运动,镜头片位于各个输送槽22内进行输送,能够使得各个镜头片保持定向距离整齐输送。
还包括移载机械手3,用于将产品托盘上的镜头片转移至产品中转机构2上;移载机械手3包括若干第一气道35,各个第一气道35下方均连接有第一真空吸嘴36,第一气道35连接第一真空泵为第一真空吸嘴36提供负压吸引力抓取镜头片。第一气道35配置为沿三个维度进行移动。具体的,各个第一气道35均连接在第二直线导轨34上,第二直线导轨34的滑块带动各个第一气道35及第一真空吸嘴36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移载机械手3还包括作为承载体的第一支架31,第一支架31上安装有第一升降气缸32,第一升降气缸32的活塞杆与第二直线导轨34连接,驱动第二直线导轨34沿Z方向上下运动,其中,第一支架31安装于第一直线导轨33的滑块上,由第一直线导轨33驱动整个移载机械手3沿Y方向移动,由此产生三个维度的运动,并通过各个第一真空吸嘴36产生负压吸力将镜头片抓取至产品中转机构2的各个输送槽22内。
还包括上料机械手4,用于对产品中转机构2上的镜头片进行抓取上料。上料机械手4包括若干第二气道43,各个第二气道43下方均连接有第二真空吸嘴44,第二气道43连接第二真空泵为第二真空吸嘴44提供负压吸引力抓取镜头片。第二气道43配置为沿两个维度进行移动。具体的,各个第二气道43均安装于第三直线导轨42上,由第三直线导轨42带动其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除此之外,还包括作为载体的第二支架41,第二支架41上安装有第二升降气缸45,第二升降气缸45的活塞杆与第三直线导轨42固定,带动第三直线导轨42沿Z方向上下运动。由此产生两个维度的运动,并通过各个第二真空吸嘴44产生负压吸力将镜头片抓取至镜头片和治具的装配设备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镜头片上料装置,包括托盘输送机构(1),所述托盘输送机构(1)用于输送装载镜头片的产品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产品中转机构(2),用于分道输送产品托盘内的镜头片;
移载机械手(3),用于将所述产品托盘上的镜头片转移至所述产品中转机构(2)上;
上料机械手(4),用于对所述产品中转机构(2)上的镜头片进行抓取上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中转机构(2)与所述托盘输送机构(1)垂直设置且与所述托盘输送机构(1)上下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输送机构(1)包括第一输送带(12)和所述第一输送带(12)两端的第一输送辊(11),所述第一输送辊(11)由第一电机(13)驱动带动所述第一输送带(12)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中转机构(2)包括第二输送带(23)和所述第二输送带(23)两端的第二输送辊(24),所述第二输送辊(24)由第二电机(25)驱动带动所述第二输送带(23)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中转机构(2)还包括输送台(21),所述输送台(21)上开有若干输送槽(22),所述第二输送带(23)分别位于各个输送槽(22)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机械手(3)包括若干第一气道(35),各个所述第一气道(35)下方均连接有第一真空吸嘴(36),所述第一气道(35)连接第一真空泵为所述第一真空吸嘴(36)提供负压吸引力抓取镜头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35)配置为沿三个维度进行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械手(4)包括若干第二气道(43),各个所述第二气道(43)下方均连接有第二真空吸嘴(44),所述第二气道(43)连接第二真空泵为所述第二真空吸嘴(44)提供负压吸引力抓取镜头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43)配置为沿两个维度进行移动。
CN202320328083.1U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镜头片上料装置 Active CN219408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8083.1U CN219408339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镜头片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8083.1U CN219408339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镜头片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8339U true CN219408339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28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28083.1U Active CN219408339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镜头片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83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7352B (zh) 一种注塑机外设全自动滚边贴膜装置
CN107521788B (zh) 一种塑料文件夹生产流水线
CN109051772A (zh) 铜板上料输送装置
CN106275581B (zh) 一种手机充电器壳的自动贴膜设备
CN109399139B (zh) 一种工件间隔上料机
CN219408339U (zh) 一种镜头片上料装置
CN109746674B (zh) Led平板灯组立线
CN202007032U (zh) 一种连续上料间隔取料的装置
CN210137836U (zh) 一种口罩耳带自动对折装置
CN213410513U (zh) 一种锂电池镍片自动送料机
CN212018307U (zh) 一种喷涂生产线中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3264116U (zh) 快速送板式板材输送装置
CN210818639U (zh) 一种用于cnc精雕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08648123U (zh) 铜板上料输送装置
CN217755832U (zh) 一种往复式输送机构
CN219408323U (zh) 一种微型按键下料装置
CN216425632U (zh) 一种镀膜生产线用的基片架存储机构
CN220924639U (zh) 一种用于小批量生产的小型包膜设备
CN209758522U (zh) 一种收料设备
CN216996645U (zh) 一种miniLED背光源生产高速搬运装置
CN218909110U (zh) 一种交错运动同步工作式上下料装置
CN213112382U (zh) 升降移载机
CN220131350U (zh) 一种堆垛装置
CN217516187U (zh) 一种非接触式载板框上下料机
CN215620145U (zh) 轮胎钢丝帘布贴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