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7684U - 电子元器件载带 - Google Patents

电子元器件载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7684U
CN219407684U CN202223269247.2U CN202223269247U CN219407684U CN 219407684 U CN219407684 U CN 219407684U CN 202223269247 U CN202223269247 U CN 202223269247U CN 219407684 U CN219407684 U CN 219407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component
carrier tape
carrier
fixedly connected
s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692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afu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afu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afu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afu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692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7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7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7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子元器件载带,涉及载带技术领域,包括载带外部单元、所述载带外部单元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子元件固定装置,两个所述载带外部单元中间活动安装有载带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电子元件固定装置,能够将电子元件放置在电子元件放置板,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滑槽、第二防滑槽和防滑凸块能够减轻电子元件的滑落,避免相互挤压损坏,另外,设置的阻尼和弹簧能够在运输时遇到的撞击,通过弹簧减轻一些撞击力,进而保护电子元件,安装载带连接装置,能够便于将相邻两个载带叠加在一起,以此类推,就能够将一整条载带折叠成一块,且设置的支撑座能够将上下的载带块堆积放置,如此便能够节省运输的空间。

Description

电子元器件载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子元器件载带。
背景技术
载带是指在一种应用于电子包装领域的带状产品,它具有特定的厚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着用于承放电子元器件的孔穴(亦称口袋)和用于进行索引定位的定位孔,为防止贴片电子元件(电阻、电容、晶体管等)的损坏,便于存储和运输,通常将贴片电子元件置于包装载带上,对此,提出了电子元器件载带。
现有技术中,提出来公开号为CN216302063U,公开日为2022年4月15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载带,包括带状的载带本体,所述载带本体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排引导孔,所述载带本体正面沿长度方向设有一排零件承载槽,所述零件承载槽为阶梯槽,包括第一阶槽以及开设于第一阶槽底面的第二阶槽,所述第二阶槽的背面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阶槽的正面与第一凹槽相对应处形成第一凸台,所述载带本体的正面两个零件承载槽之间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载带本体的背面与第二凹槽相对应处形成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高于第二阶槽。本实用新型的载带适用于长与宽小于50mm的平面度要求较高且用载带卷装的屏蔽支架,可以有效保护卷装的屏蔽支架,屏蔽支架不易变形。
为了解决电子元件发生撞击损坏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将电子元件连接紧凑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在运输时带来的冲击力的情况,进而导致载带内的电子元件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子元器件载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子元器件载带,包括载带外部单元,所述载带外部单元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子元件固定装置,两个所述载带外部单元中间活动安装有载带连接装置。
所述电子元件固定装置包括减震缓冲组件,所述减震缓冲组件均设置在载带外部单元的内部,所述减震缓冲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顶部设置有防滑组件。
所述载带连接装置包括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均设置在载带外部单元的一侧外表面上,所述铰接组件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支撑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载带外部单元包括载带外壳,所述载带外壳的顶部均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底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内腔的右侧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斜面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减震缓冲组件包括阻尼,所述阻尼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的内部,所述阻尼的外壁上均活动连接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电子元件放置板,所述电子元件放置板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阻尼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滑组件包括防滑凸块,所述防滑凸块均固定连接在电子元件放置板的顶部和侧壁上,所述电子元件放置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防滑槽,所述电子元件放置板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防滑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铰接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均固定连接在载带外壳的一侧外表面上,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活动连接有铰接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螺栓,所述螺栓均螺纹连接在连接板的内部,所述螺栓的外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栓的底部均螺纹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子元器件载带,在该装置上安装电子元件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的减震缓冲组件、固定组件和防滑组件,使得能够将电子元件放置在电子元件放置板,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滑槽、第二防滑槽和防滑凸块能够减轻电子元件的滑落,避免相互挤压损坏,另外,设置的阻尼和弹簧能够在运输时遇到的撞击,通过弹簧减轻一些撞击力,进而保护电子元件。
2、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子元器件载带,在该装置上安装载带连接装置,通过设置的铰接组件和支撑组件,能够便于将相邻两个载带叠加在一起,以此类推,就能够将一整条载带折叠成一块,且设置的支撑座能够将上下的载带块堆积放置,如此便能够节省运输的空间,且设置的螺栓和螺母,能够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为图2的载带外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为图2的电子元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为图4的防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载带外部单元;2、电子元件固定装置;3、载带连接装置;11、载带外壳;12、内腔;13、第一凹槽;14、斜面板;21、减震缓冲组件;22、固定组件;23、防滑组件;a1、阻尼;a2、弹簧;b1、电子元件放置板;b2、第二凹槽;c1、第一防滑槽;c2、第二防滑槽;c3、防滑凸块;31、铰接组件;32、支撑组件;d1、连接板;d2、铰接件;e1、螺栓;e2、螺母;e3、底座;e4、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子元器件载带,包括载带外部单元1,载带外部单元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子元件固定装置2,在该装置上安装电子元件固定装置2,通过设置的减震缓冲组件21、固定组件22和防滑组件23,使得能够将电子元件放置在电子元件放置板b1,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滑槽c1、第二防滑槽c2和防滑凸块c3能够减轻电子元件的滑落,避免相互挤压损坏,另外,设置的阻尼a1和弹簧a2能够在运输时遇到的撞击,通过弹簧a2减轻一些撞击力,进而保护电子元件,两个载带外部单元1中间活动安装有载带连接装置3,在该装置上安装载带连接装置3,通过设置的铰接组件31和支撑组件32,能够便于将相邻两个载带叠加在一起,以此类推,就能够将一整条载带折叠成一块,且设置的支撑座e4能够将上下的载带块堆积放置,如此便能够节省运输的空间,且设置的螺栓e1和螺母e2,能够便于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载带外部单元1包括载带外壳11,载带外壳11的顶部均开设有内腔12,内腔12的底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3,内腔12的右侧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斜面板14,设置的斜面板14是为了将电子元件放置在电子元件放置板b1上,能够通过滑落的方式,快速到达底部。
优选的,电子元件固定装置2包括减震缓冲组件21,减震缓冲组件21均设置在载带外部单元1的内部,减震缓冲组件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组件22,固定组件22的顶部设置有防滑组件23,减震缓冲组件21包括阻尼a1,阻尼a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13的内部,阻尼a1的外壁上均活动连接有弹簧a2,固定组件22包括电子元件放置板b1,电子元件放置板b1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凹槽b2,阻尼a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b2的内部,防滑组件23包括防滑凸块c3,防滑凸块c3均固定连接在电子元件放置板b1的顶部和侧壁上,电子元件放置板b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防滑槽c1,电子元件放置板b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防滑槽c2,在该装置上安装电子元件固定装置2,通过设置的减震缓冲组件21、固定组件22和防滑组件23,使得能够将电子元件放置在电子元件放置板b1,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滑槽c1、第二防滑槽c2和防滑凸块c3能够减轻电子元件的滑落,避免相互挤压损坏,另外,设置的阻尼a1和弹簧a2能够在运输时遇到的撞击,通过弹簧a2减轻一些撞击力,进而保护电子元件。
进一步选的,载带连接装置3包括铰接组件31,铰接组件31均设置在载带外部单元1的一侧外表面上,铰接组件31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支撑组件32,铰接组件31包括连接板d1,连接板d1均固定连接在载带外壳11的一侧外表面上,两个连接板d1之间活动连接有铰接件d2,支撑组件32包括螺栓e1,螺栓e1均螺纹连接在连接板d1的内部,螺栓e1的外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母e2,螺栓e1的底部均螺纹连接有底座e3,底座e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e4,在该装置上安装载带连接装置3,通过设置的铰接组件31和支撑组件32,能够便于将相邻两个载带叠加在一起,以此类推,就能够将一整条载带折叠成一块,且设置的支撑座e4能够将上下的载带块堆积放置,如此便能够节省运输的空间,且设置的螺栓e1和螺母e2,能够便于拆卸。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电子元器件载带的工作原理。
如图1-5所示,将需要运输的电子元件放置在电子元件放置板b1,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滑槽c1、第二防滑槽c2和防滑凸块c3能够减轻电子元件的滑落,在运输时遇到的撞击时通过设置的阻尼a1和弹簧a2,减轻撞击力,另外将相邻两个载带通过铰接件d2叠加在一起,节省空间。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电子元器件载带,包括载带外部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外部单元(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子元件固定装置(2),两个所述载带外部单元(1)中间活动安装有载带连接装置(3);
所述电子元件固定装置(2)包括减震缓冲组件(21),所述减震缓冲组件(21)均设置在载带外部单元(1)的内部,所述减震缓冲组件(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组件(22),所述固定组件(22)的顶部设置有防滑组件(23);
所述载带连接装置(3)包括铰接组件(31),所述铰接组件(31)均设置在载带外部单元(1)的一侧外表面上,所述铰接组件(31)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支撑组件(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外部单元(1)包括载带外壳(11),所述载带外壳(11)的顶部均开设有内腔(12),所述内腔(12)的底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3),所述内腔(12)的右侧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斜面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缓冲组件(21)包括阻尼(a1),所述阻尼(a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13)的内部,所述阻尼(a1)的外壁上均活动连接有弹簧(a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2)包括电子元件放置板(b1),所述电子元件放置板(b1)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凹槽(b2),所述阻尼(a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b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组件(23)包括防滑凸块(c3),所述防滑凸块(c3)均固定连接在电子元件放置板(b1)的顶部和侧壁上,所述电子元件放置板(b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防滑槽(c1),所述电子元件放置板(b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防滑槽(c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31)包括连接板(d1),所述连接板(d1)均固定连接在载带外壳(11)的一侧外表面上,两个所述连接板(d1)之间活动连接有铰接件(d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2)包括螺栓(e1),所述螺栓(e1)均螺纹连接在连接板(d1)的内部,所述螺栓(e1)的外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母(e2),所述螺栓(e1)的底部均螺纹连接有底座(e3),所述底座(e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e4)。
CN202223269247.2U 2022-12-07 2022-12-07 电子元器件载带 Active CN219407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9247.2U CN219407684U (zh) 2022-12-07 2022-12-07 电子元器件载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9247.2U CN219407684U (zh) 2022-12-07 2022-12-07 电子元器件载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7684U true CN219407684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7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69247.2U Active CN219407684U (zh) 2022-12-07 2022-12-07 电子元器件载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7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90086194A (ko) 유리판 곤포 팰릿 및 유리판 곤포체
CN219407684U (zh) 电子元器件载带
WO2022036364A1 (en)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mounting
CN209921387U (zh) 一种轧辊运输用运输架
CN21207365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防震装置
CN211650899U (zh) 一种压缩机与冰箱底板的减震连接机构
CN218858290U (zh) 一种蔬菜物流运输用车
CN218070076U (zh) 储能装置
CN213457864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用辅助支撑防护装置
CN213058378U (zh) 一种高硬度耐撞击蜂窝瓦楞纸箱
CN218858954U (zh) 一种道路运输防挤压支撑装置
CN212659301U (zh) 一种新型降噪箱及压缩机
CN210725649U (zh) 一种机柜平衡减震装置
CN219812342U (zh) 一种大数据服务器的保护设备
CN212934565U (zh) 一种光伏组件层压件运输箱
CN113335744A (zh) 一种便于汽车零部件运输的高强度包装箱体
CN218663872U (zh) 一种大倾角运输胶带小粒径矿石止动装置
CN112896743A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防撞保护运输箱
CN218401834U (zh) 一种危险品运输的防震物流运输架
CN217707119U (zh) 适用于纸箱的抗冲击内衬组件
CN218839620U (zh) 一种agv运输车用料架
CN216913822U (zh) 一种智能物流机器人用的减震防护底盘
CN219428771U (zh) 一种防撞型智慧物流运货箱
CN212291257U (zh) 一种物流供应链用货物运输安全防护结构
CN220263637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