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7023U - 烤箱和烤箱灶 - Google Patents

烤箱和烤箱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7023U
CN219397023U CN202320646209.XU CN202320646209U CN219397023U CN 219397023 U CN219397023 U CN 219397023U CN 202320646209 U CN202320646209 U CN 202320646209U CN 219397023 U CN219397023 U CN 219397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oven
baffle
burner assembly
lower bu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62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嘉瑞
李松
陆祖安
邹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462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7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7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7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烤箱和烤箱灶。其中,烤箱包括侧板、下燃烧器组件和阻隔板,侧板围设于烤箱的容置腔的侧方,下燃烧器组件设于侧板的下方,阻隔板可拆卸设于容置腔,阻隔板包括第一板件和设于第一板件的第二板件,第一板件覆盖侧板的内侧,第二板件远离侧板延伸以在自上而下的方向遮挡下燃烧器组件,且第二板件伸出下燃烧器组件以形成凸檐。本申请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阻隔板,在烘烤食材的过程中,飞溅的油污会粘附在阻隔板上,油污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下方流动继而滴落到容置腔的底部,避免污染侧板和下燃烧器组件,此外还将阻隔板设置为可拆卸的,便于用户拆卸阻隔板而进行清洁,降低清洁难度,提升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烤箱和烤箱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烤箱和烤箱灶。
背景技术
烤箱在烘烤食材的过程中,食材的油脂发生飞溅而粘附在烤箱的侧板上形成油污,用户难以清洁,并且油污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至下燃烧器组件,不仅会藏污纳垢,还会影响下燃烧器组件的工作,为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烤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烤箱,包括:
侧板,围设于所述烤箱的容置腔的侧方;
下燃烧器组件,设于所述侧板的下方;以及
阻隔板,可拆卸设于所述容置腔,所述阻隔板包括第一板件和设于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覆盖所述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板件远离所述侧板延伸以在自上而下的方向遮挡所述下燃烧器组件,且所述第二板件伸出所述下燃烧器组件以形成凸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件的至少部分呈倾斜向下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檐相对于所述下燃烧器组件的伸出距离为3mm~10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板与所述侧板和/或所述下燃烧器组件可拆卸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燃烧器组件相对于所述侧板突入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板件承托于所述下燃烧器组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烤箱还包括翻边板,所述翻边板设于所述侧板且远离所述侧板延伸,所述第二板件、所述翻边板和所述下燃烧器组件自上而下呈层叠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边板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板件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适于可拆卸相互嵌设。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件设有挂孔,所述侧板设有适于供所述挂孔挂设的限位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设有敞口,以所述敞口的方位为前,所述挂孔和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前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起,所述第二配合部为朝后敞开的凹槽,所述阻隔板适于自前向后插入所述容置腔,以使所述凸起自所述凹槽的敞开端滑入所述凹槽。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阻隔板覆盖侧板的内侧,在烘烤食材的过程中,油污朝向侧板飞溅而粘附在阻隔板上,油污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下方流动,由于阻隔板同时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覆盖下燃烧器组件并且伸出下燃烧器组件,因此油污可以沿着阻隔板流动而滴落到容置腔的底部,避免油污污染侧板和下燃烧器组件,此外还将阻隔板设置为可拆卸的,便于用户拆卸阻隔板而进行清洁,降低清洁难度,避免油污的堆积,保持容置腔的干净,提升使用体验。
本申请的其它优点将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设计。
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烤箱灶示意图;
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烤箱灶示意图;
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烤箱示意图;
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烤箱示意图;
图5为一些实施例中烤箱剖视图;
图6为图5中标记为A所示放大图;
图7为一些实施例中烤箱分解图;
图8为一些实施例中烤箱分解图;
图9为图8中标记为B所示放大图;
图10为一些实施例中阻隔板示意图;
图11为一些实施例中阻隔板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烤箱灶100;
烤箱1000;
容置腔1110,敞口1111,排烟道1120,侧板1130,底板1140,翻边板1150,第一配合部1151;
上燃烧器组件1210,下燃烧器组件1220;
烤架1300;
门体1400;
阻隔板1500,第一板件1510,挂孔1511,第二板件1520,凸檐1521,第二配合部1152,敞开端1153;
灶具2000。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烤箱是一种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利用热量对食材进行烘烤的家用电器,一般来说,烤箱包括有燃气式烤箱和电热式烤箱,燃气式烤箱利用燃气的燃烧作为热源,而电热式烤箱利用发热管通电发热作为热源,本文中以将燃气式烤箱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3、图4和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烤箱1000包括有侧板1130、下燃烧器组件1220和阻隔板1500,阻隔板1500覆盖侧板1130的内侧,在烘烤食材的过程中,油污朝向侧板1130飞溅而粘附在阻隔板1500上,油污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下方流动,由于阻隔板1500同时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覆盖下燃烧器组件1220并且伸出下燃烧器组件1220,因此油污可以沿着阻隔板1500流动而滴落到容置腔1110的底部,避免油污污染侧板1130和下燃烧器组件1220,此外还将阻隔板1500设置为可拆卸的,便于用户拆卸阻隔板1500而进行清洁,降低清洁难度,避免油污的堆积,保持容置腔1110的干净,提升使用体验。
具体地,烤箱1000具有容置腔1110,容置腔1110用于供烤架1300放置,烤架1300可以推入和拉出容置腔1110,食材放置到烤架1300上,利用高温在容置腔1110中实现对食材的烘烤。容置腔1110是一个中空的腔体,意味着需要相应的结构来围设,例如容置腔1110的前方形成敞口1111,烤架1300通过该敞口1111进出容置腔1110,烤箱1000的门体1400可以封闭和开启该敞口1111,容置腔1110的后方连通排烟道1120,在烘烤食材的过程中,容置腔1110中的油烟通过排烟道1120排走,而容置腔1110的侧方则设置有侧板1130,容置腔1110的下方为底板1140,容置腔1110的上方为上燃烧器组件1210。
一般来说,为了实现对食材的均匀加热,烤箱1000除了设置上燃烧器组件1210外,还会设置下燃烧器组件1220,上燃烧器组件1210对食材实现自上而下的加热,而下燃烧器组件1220对食材实现自下而上的加热,从而实现对食材的均匀烘烤。所谓的上燃烧器组件1210和下燃烧器组件1220均包括有燃烧管,燃气通入燃烧管并从燃烧管的出火孔喷出随即被点燃而形成火焰,如此实现对食材的烘烤。具体地,下燃烧器组件1220设置在侧板1130的下方,侧板1130包括有两个,分别位于容置腔1110的左侧和右侧,相对应地,左侧的侧板1130的下方和右侧的侧板1130的下方均设置有下燃烧器组件1220,位于左侧的下燃烧器组件1220自下而上且自左而右地实现对食材的烘烤,位于右侧的下燃烧器组件1220自下而上且自右而左地实现对食材的烘烤。
在烘烤食材的过程中,食材上的油脂受热容易朝向侧板溅射,若油污粘附到侧板1130上而形成油污,会导致用户难以清洁,侧板1130上的油污难以被清理,久而久之容易藏污纳垢,产生异味。并且,当侧板1130上的油污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油污会沿着侧板1130自上而下流动而流入到下燃烧器组件1220中,油污可能会堵塞下燃烧器组件1220的出火孔,影响下燃烧器组件1220的正常工作。为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阻隔板1500,该阻隔板1500实现对油污的阻挡和导流,避免油污污染侧板1130和下燃烧器组件1220,并且阻隔板1500设计成可拆卸的,方便用户将阻隔板1500拆离容置腔1110以清洗。
具体地,阻隔板1500在容置腔1110中被设计成可拆卸设置的,即阻隔板1500既可以固定在容置腔1110中,也可以是在需要的时候拆离容置腔1110,可拆卸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通过卡扣、螺钉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设置。结合图5和图6所示,阻隔板1500具有第二板件1520和第一板件1510,第一板件1510和侧板1130相对层叠设置,如此侧板1130的内侧被第一板件1510覆盖,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侧板1130的内侧被第一板件1510覆盖为侧板1130的内侧的至少大部分被第一板件1510覆盖,并不意味着侧板1130的内侧的全部被第一板件1510覆盖,当油污朝向侧板1130飞溅时会被第一板件1510所阻挡,油污粘附在第一板件1510上从而避免污染侧板1130,当阻隔板1500拆卸时,第一板件1510上的油污会随之带出,方便进行清洁。第二板件1520设置在第一板件1510,例如第二板件1520和第一板件1510为一钣金件弯折而成,第二板件1520被设置呈远离侧板1130的方向延伸,如此使得第二板件1520和第一板件1510能构成大致呈L型的结构,第二板件1520延伸一定的距离,如此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实现对下燃烧器组件1220的阻挡,第一板件1510上的油污自上而下流动时会遇到第二板件1520的阻挡,避免流入到下燃烧器组件1220中,防止对下燃烧器组件1220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流动至第二板件1520的油污在重力的作用来朝向容置腔1110的底部即底板1140流动,由于底板1140处于用户的视野范围内,相对于侧板1130来说,用户较为容易对底板1140进行清洁。
此外,流动至第二板件1520的油污在重力的重力朝下流动而离开第二板件1520时,为了避免油污沿着第二板件1520的最外沿而渗入到下燃烧器组件1220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件1520需要伸出下燃烧器组件1220并形成凸檐1521,油污在重力的作用下脱离凸檐1521而滴落到底板1140上,油污在脱离凸檐1521时,由于凸檐1521是突出下燃烧器组件1220的,因此油污不会在渗入到下燃烧器组件1220中。例如,将凸檐1521伸出的距离设计成3mm~10mm,例如3mm、5mm、7mm、10mm,通过对凸檐1521伸出距离的优化,既能避免油污在滴落的过程中渗入到下燃烧器组件1220,也能避免凸檐1521侵占容置腔1110的空间,确保容置腔1110的容量。
可选地,结合图6所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加便于流动至第二板件1520的油污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到底板1140,将第二板件1520的至少部分设计成朝向下方倾斜设置,如此,在保证第二板件1520对下燃烧器组件1220的遮挡作用的前提下,能加快油污的排走,防止油污在第二板件1520上积累。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阻隔板1500而言,虽然将其设计成可拆卸的,但是用户可能并非在每次使用烤箱1000后都进行拆卸清洗,相对于将阻隔板1500拆卸清洗,用户直接清洁底板1140会更快快捷。因此将第二板件1520的至少部分设计成倾斜的,避免油污在第二板件1520上积累而变得难以清洁。
结合图6、图7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阻隔板1500的可拆卸设置,将阻隔板1500和侧板1130实现可拆卸连接,由于阻隔板1500需要覆盖侧板1130,那么侧板1130与阻隔板1500之间设计成可拆卸连接将方便得多,在阻隔板1500覆盖侧板1130的过程中即可实现和侧板1130的固定。具体地,可以将阻隔板1500的第一板件1510和侧板1130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
还可以是,继续结合图6、图7和图8所示,阻隔板1500还可以和下燃烧器组件1220实现可拆卸连接,由于阻隔板1500还需要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遮挡下燃烧器组件1220,在安装阻隔板1500的过程中,阻隔板1500更为方便地与下燃烧器组件1220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的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间接的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可以将阻隔板1500的第二板件1520实现和下燃烧器组件1220的可拆卸连接。
结合图5、图6和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下燃烧器组件1220相对于侧板1130突入到容置腔1110中,如此避免下燃烧器组件1220突出于侧板1130的外侧,最大化地确保容置腔1110的空间。
具体地,侧板1130的外侧与下燃烧器组件1220的外侧大致齐平,这样下燃烧器组件1220就不会占用容置腔1110以外的空间,从而可以在烤箱1000尺寸一定的情况下,使得容置腔1110的空间最大。由于下燃烧器组件1220是自下而上地对食材进行烘烤,因此下燃烧器组件1220突入到容置腔1110中以充分利用食材下方的空间,而不会占用食材的空间。也正是将下燃烧器组件1220设计成突入到容置腔1110中,因此当阻隔板1500安装到容置时,第二板件1520可以承托在下燃烧器组件1220上,下燃烧器组件1220支撑第二板件1520,即实现对整个阻隔板1500的支撑,由于阻隔板1500需要进行可拆卸设置,通过下燃烧器组件1220对阻隔板1500的支承,如此可以降低阻隔板1500的可拆卸设置的结构强度要求。
结合图6、图8和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侧板1130和下燃烧器组件1220的连接,烤箱1000还具有设置到侧板1130的翻边板1150,翻边板1150远离侧板1130设置,如此使得翻边板1150和侧板1130构成大致呈L型结构。例如,侧板1130和翻边板1150采用一块钣金件弯折而成。下燃烧器组件1220、翻边板1150和第二板件1520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如此形成三层的板件结构,大大提高结构强度。当下燃烧器组件1220、翻边板1150和第二板件1520呈层叠设置时,翻边板1150和第二板件1520位于下燃烧器组件1220的上方,如此可以使得下燃烧器组件1220的侧方方便与外界连通而为燃气的燃烧补充二次风。
结合图8、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设置有翻边板1150时,第二板件1520要想实现被下燃烧器组件1220的支撑,翻边板1150需要与第二板件1520进行配合。具体地,第二板件1520设置有第二配合部1152,而翻边板1150设置有第一配合部1151,第二配合部1152和第一配合部1151可以相互可拆卸嵌设,如此实现第二板件1520和翻边板115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由于翻边板1150和第二板件1520均呈远离侧板1130延伸的状态,因此通过第二配合部1152和第一配合部1151的配合在左右方向上实现对阻隔板1500的限位。
此外,为了更加方便地对阻隔板1500实现可拆卸,提升拆装体验,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对阻隔板1500进行上下方向的限位来实现。具体地,第一板件1510设置有挂孔1511,而侧板1130则设置有限位件(图中未示出),例如限位件是固定在侧板1130上的螺钉或挂钩,侧板1130和第一板件1510均呈大致上下方向的延伸,因此当挂孔1511挂入到限位件时,阻隔板1500在重力的作用下具有朝下运动的趋势,通过限位件的阻挡,实现阻隔板1500在上下方向上的限位。
由于第二配合部1152和第一配合部1151是相互嵌设的,在安装阻隔板1500时,可以自上而下地使得第二配合部1152和第一配合部1151相互嵌设,与此同时,将挂孔1511挂设到限位件上,如此大大方便了阻隔板1500的拆装。而为了方便挂孔1511挂入到限位件中,挂孔1511的形状可以设计成上小下大的葫芦孔形状,在将挂孔1511挂入限位件时,可以先将挂孔1511的下部挂入限位件,然后将阻隔板1500向下移动而使限位件挂入挂孔1511的上部,此时第二配合部1152和第一配合部1151完成相互嵌设。
可选地,结合图8和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前文所述的,容置腔1110具有敞口1111,烤架1300可通过敞口1111而进出容置腔1110,烤箱1000的门体1400用于开闭敞口1111。以烤箱1000处于正常使用的方位为参照,敞口1111朝向用户,也即敞口1111在前。将挂孔1511和限位件设置在容置腔1110的靠前位置,将第二配合部1152和第一配合部1151设置在容置腔1110的靠后位置,由于在前后方向上,挂孔1511和限位件的配合与第二配合部1152和第一配合部1151的配合呈前后相距设置,如此使得阻隔板1500在前后方向上有效固定在容置腔1110中,由于挂孔1511和限位件之间需要相互挂设,相对于第一配合部1151和第二配合部1152的配合难,因此将挂孔1511和限位件设置在靠前的位置,更加方便用户的观察和操作。
可选地,结合图8、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151设置为凸起,而第二配合部1152设置为凹槽,并且凹槽朝向后方敞开,这样阻隔板1500就可以自前向后滑动插入到容置腔1110中,在阻隔板1500自前向后滑动的过程中,凸起从凹槽的敞开端1153滑入(这里的滑入是相对而言,下同,在阻隔板1500插入容置腔1110的过程中,凹槽跟随运动,而凸起固定不动),在阻隔板1500自后向前滑动的过程中,凸起从凹槽的敞开端滑出,如此提升阻隔板1500的拆装体验。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烤箱灶100,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烤箱灶10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烤箱1000。所谓的烤箱灶100,即将烤箱1000和灶具2000集成在一起的集成式厨房电器,例如灶具2000位于烤箱1000的上方,而烤箱1000位于灶具2000的下方,烤箱1000使用燃气实现加热时,相对应地,灶具2000也使用燃气实现加热。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烤箱灶100的烤箱1000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板,围设于所述烤箱的容置腔的侧方;
下燃烧器组件,设于所述侧板的下方;以及
阻隔板,可拆卸设于所述容置腔,所述阻隔板包括第一板件和设于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覆盖所述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板件远离所述侧板延伸以在自上而下的方向遮挡所述下燃烧器组件,且所述第二板件伸出所述下燃烧器组件以形成凸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件的至少部分呈倾斜向下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檐相对于所述下燃烧器组件的伸出距离为3mm~1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与所述侧板和/或所述下燃烧器组件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燃烧器组件相对于所述侧板突入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板件承托于所述下燃烧器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箱还包括翻边板,所述翻边板设于所述侧板且远离所述侧板延伸,所述第二板件、所述翻边板和所述下燃烧器组件自上而下呈层叠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板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板件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适于可拆卸相互嵌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设有挂孔,所述侧板设有适于供所述挂孔挂设的限位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设有敞口,以所述敞口的方位为前,所述挂孔和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前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起,所述第二配合部为朝后敞开的凹槽,所述阻隔板适于自前向后插入所述容置腔,以使所述凸起自所述凹槽的敞开端滑入所述凹槽。
11.一种烤箱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箱灶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烤箱。
CN202320646209.XU 2023-03-28 2023-03-28 烤箱和烤箱灶 Active CN219397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6209.XU CN219397023U (zh) 2023-03-28 2023-03-28 烤箱和烤箱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6209.XU CN219397023U (zh) 2023-03-28 2023-03-28 烤箱和烤箱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7023U true CN219397023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8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46209.XU Active CN219397023U (zh) 2023-03-28 2023-03-28 烤箱和烤箱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7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65023C (en) Food grilling system for oven cavity with byproduct removal
EP3203159B1 (en) Induction ventilation system for both air supply and exhaust
EP3640545B1 (en) Griddle device
JP3867670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9397023U (zh) 烤箱和烤箱灶
US11067289B2 (en) Cooker
JP2010035670A (ja) グリル
CN214949269U (zh) 集成灶
JP2011112301A (ja) 加熱調理器
KR20020019383A (ko) 조리용 그릴
CN218895433U (zh) 面板组件和烤箱灶
CN113143003A (zh) 多功能炉
JPH1128161A (ja) 両面焼きグリル
JP4237675B2 (ja) グリル用焼き網
KR100397894B1 (ko) 그릴
JP4801031B2 (ja) グリル
CN215272018U (zh) 多功能炉
JP3408197B2 (ja) ガスグリル
CN220045666U (zh) 烤箱和烤箱灶
JP5117544B2 (ja) グリル
CN215016368U (zh) 一种导油结构及烧烤炉
CN217876016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5523410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玻璃板安装组件及集成灶
JP2517363Y2 (ja) グリル
JP2005249365A (ja) オーブン及び遮蔽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