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3031U - 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3031U
CN219393031U CN202320915299.8U CN202320915299U CN219393031U CN 219393031 U CN219393031 U CN 219393031U CN 202320915299 U CN202320915299 U CN 202320915299U CN 219393031 U CN219393031 U CN 219393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main body
groove
heat dissipation
m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152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兴
王建忠
王晨瑶
王江涛
王治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Xingdu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Xingdu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Xingdu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Xingdu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152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3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3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3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加工设备组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包括由金属铜材料制成的主体散热配合桶体,主体散热配合桶体的右侧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散热安全主体槽,散热安全主体槽左右方向的深度大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左右方向长度的五分之四,散热安全主体槽的左侧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向朝向正右侧的第二散热支撑柱,第二散热支撑柱的右侧端面中心位置设有贯穿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左侧端面的中心冷却配合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多组冷却结构配合多种冷却方式进行电缆输送时的冷却处理,不仅保障了冷却效果更好,同时保障了冷却过程中占用的时间更短,也有效提高了电缆生产加工时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加工设备组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电缆的生产加工过程,在高温处理步骤后需要配合冷却设备或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处理,现有的风冷或流体冷却进行冷却时,冷却效率低,并且冷却设备一般占用的空间都比较大,冷却时线缆无法进行快速输送到下一加工工序,导致整体的加工效率相对较低,而电缆在进行冷却时,在特定的时间内如果没有达到冷却效果,还会影响电缆产品的质量。现有的冷却设备在使用时的灵活性比较差,冷却时由于效率低,导致了电缆生产过程中的整体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全新的冷却结构,它在使用时配合冷却箱进行使用,中心位置能够供电缆生产时电缆的输送,在电缆输送过程中能够实现快速冷却的作用,通过采用多组冷却结构配合多种冷却方式进行电缆输送时的冷却处理,不仅保障了冷却效果更好,同时保障了冷却过程中占用的时间更短,不影响电缆输送到下一工位的时间,保障了电缆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也有效提高了电缆生产加工时的效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缆冷却时间长,冷却效率低,冷却设备使用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金属铜材料制成的中心轴为左右方向的圆柱形主体散热配合桶体,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的右侧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散热安全主体槽,所述散热安全主体槽左右方向的深度大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左右方向长度的五分之四,所述散热安全主体槽的左侧端面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方向朝向正右侧的第二散热支撑柱,所述第二散热支撑柱的右侧端面中心位置设有贯穿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左侧端面的中心冷却配合孔,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冷却孔,所述第一散热冷却孔由左右均匀分布且与所述散热安全主体槽相通的圆柱形第一冷却通风孔组成,所述第二散热支撑柱的外侧面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冷却孔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中心冷却配合孔相通的第二散热冷却孔,所述第二散热冷却孔的数量和中心轴与所述第一散热冷却孔的数量和中心轴均相同,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的上端设有将整体下端完全贯穿的第三冷却配合槽,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的左侧连接有L形第三冷却配合架,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的正上方,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个外形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外形相互平行的冷却液配合过度柱,所述冷却液配合过度柱的上端设有冷却液配合过度槽,所述冷却液配合过度槽的外形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外形相互平行,所述冷却液配合过度槽的下端设有线性均匀分布且将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下端完全贯穿的均匀冷却输出孔,所述冷却液配合过度槽的下端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的外形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左右方向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在上下方向的投影形状为长方形槽口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通过螺丝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左侧端面位置设置的紧固孔进行连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支撑柱在左右方向的投影为六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冷却配合孔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散热支撑柱的外侧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均匀冷却输出孔为倒圆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冷却孔的外侧边缘位置设有冷却配合导向锥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的右侧位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的上端位置的结构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的上端之间设有大于5mm的间隔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提出全新的冷却结构,它在使用时配合冷却箱进行使用,中心位置能够供电缆生产时电缆的输送,在电缆输送过程中能够实现快速冷却的作用。
2.通过采用多组冷却结构配合多种冷却方式进行电缆输送时的冷却处理,不仅保障了冷却效果更好,同时保障了冷却过程中占用的时间更短。
3.保障了电缆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也有效提高了电缆生产加工时的效率,降低了整体的使用成本。
4.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缆冷却时间长,冷却效率低,冷却设备使用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它占用的空间更小,安装更灵活。
5.内外不同层次的设置,实现了风冷却时的分层冷却配合,使散热效率更高,冷却时的稳定性更好,从而能够提高电缆冷却时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散热配合桶体,2、散热安全主体槽,3、第二散热支撑柱,4、中心冷却配合孔,5、第一散热冷却孔,6、第二散热冷却孔,7、第三冷却配合槽,8、第三冷却配合架,9、冷却液配合过度槽,10、均匀冷却输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包括由金属铜材料制成的中心轴为左右方向的圆柱形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它是主冷却结构,它的本身具有带走热量的作用,配合风冷却能够起到初步的冷却效果。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的右侧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散热安全主体槽2,保障了内部的散热冷却空间。所述散热安全主体槽2左右方向的深度大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左右方向长度的五分之四,确保内部的空间利用率,避免空间浪费造成冷却效率低的情况发生。所述散热安全主体槽2的左侧端面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方向朝向正右侧的第二散热支撑柱3,它是第二冷却散热结构。所述第二散热支撑柱3的右侧端面中心位置设有贯穿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左侧端面的中心冷却配合孔4,此位置可以供电缆从中穿过进行输送配合。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冷却孔5,在使用时将本冷却装置放置在冷却箱内,冷却箱内部位于本冷却装置的前后方向设置有冷却风扇,为整体提供风冷却。所述第一散热冷却孔5由左右均匀分布且与所述散热安全主体槽2相通的圆柱形第一冷却通风孔组成,使风冷散热时,对内部的冷却更集中,保障冷却效率。所述第二散热支撑柱3的外侧面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冷却孔5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中心冷却配合孔4相通的第二散热冷却孔6,能够通过此位置使风冷更精准高效的进入内部中心位置处,使电缆在输送时进行高效的风冷配合。所述第二散热冷却孔6的数量和中心轴与所述第一散热冷却孔5的数量和中心轴均相同,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的上端设有将整体下端完全贯穿的第三冷却配合槽7,此位置能够配合流体冷却进行使用。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的左侧连接有L形第三冷却配合架8,它们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使生产成本更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8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7的正上方,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8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个外形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7外形相互平行的冷却液配合过度柱,所述冷却液配合过度柱的上端设有冷却液配合过度槽9,可以放置冷却水或专用冷却液等。它的上方可以配合冷却液输送管进行使用,使冷却液配合过度槽9起过度的作用,不存放冷却液。所述冷却液配合过度槽9的外形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7外形相互平行,所述冷却液配合过度槽9的下端设有线性均匀分布且将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8下端完全贯穿的均匀冷却输出孔10,能够使冷却液集中均匀的流向下方,流动过程中对冷却装置中心位置输送的电缆产品进行冷却处理。所述冷却液配合过度槽9的下端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7的外形尺寸,能够避免冷却液流动到内部其它位置处。它在使用时配合冷却箱进行使用,中心位置能够供电缆生产时电缆的输送,在电缆输送过程中能够实现快速冷却的作用,通过采用多组冷却结构配合多种冷却方式进行电缆输送时的冷却处理,不仅保障了冷却效果更好,同时保障了冷却过程中占用的时间更短,不影响电缆输送到下一工位的时间,保障了电缆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也有效提高了电缆生产加工时的效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缆冷却时间长,冷却效率低,冷却设备使用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更可靠,安装时根据需要可以在电缆生产过程中的多种工位上进行配合,使用时的灵活性更强,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冷却方式进行冷却配合,也能够应用于电缆生产时的烘干设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7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左右方向长度的一半,使第三冷却位置的空间更大,配合冷却液进行冷却时的效率更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缆冷却时的冷却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7在上下方向的投影形状为长方形槽口形状,使它对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的结构强度影响更小,并且能够保障配合冷却液时的空间利用率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8通过螺丝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左侧端面位置设置的紧固孔进行连接固定在一起,紧固连接时的配合成本更低。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散热支撑柱3在左右方向的投影为六边形结构,在使用时内侧的冷却配合面更多,配合风冷却时的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冷却配合孔4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散热支撑柱3的外侧面相互平行,使内侧位置结构的稳定性更好,并且在生产加工时更方便,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均匀冷却输出孔10为倒圆锥形结构,在使用时能够使冷却液具有向下的集中冲击力,保障冷却液的流通速度更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将所述第一散热冷却孔5的外侧边缘位置设置成冷却配合导向锥形槽,使外侧配合风扇进行风冷却时,具有导向的作用,使风量更高效的流入到内部,在使用时能够保障内部的冷却效率进一步提高。即使配合单独的风冷却进行使用时,也能够保障内部冷却的效率,比现有风冷却的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整体的冷却效果,还可以将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8的右侧位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的上端位置的结构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的上端之间设置大于5mm的间隔距离,这样能够保障它们之间具有可靠的风冷空间,并且不会影响液体向下流动,如果间隔再大则会影响液体向下流动的方向。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金属铜材料制成的中心轴为左右方向的圆柱形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的右侧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散热安全主体槽(2),所述散热安全主体槽(2)左右方向的深度大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左右方向长度的五分之四,所述散热安全主体槽(2)的左侧端面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方向朝向正右侧的第二散热支撑柱(3),所述第二散热支撑柱(3)的右侧端面中心位置设有贯穿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左侧端面的中心冷却配合孔(4),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冷却孔(5),所述第一散热冷却孔(5)由左右均匀分布且与所述散热安全主体槽(2)相通的圆柱形第一冷却通风孔组成,所述第二散热支撑柱(3)的外侧面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冷却孔(5)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中心冷却配合孔(4)相通的第二散热冷却孔(6),所述第二散热冷却孔(6)的数量和中心轴与所述第一散热冷却孔(5)的数量和中心轴均相同,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的上端设有将整体下端完全贯穿的第三冷却配合槽(7),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的左侧连接有L形第三冷却配合架(8),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8)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7)的正上方,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8)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个外形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7)外形相互平行的冷却液配合过度柱,所述冷却液配合过度柱的上端设有冷却液配合过度槽(9),所述冷却液配合过度槽(9)的外形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7)外形相互平行,所述冷却液配合过度槽(9)的下端设有线性均匀分布且将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8)下端完全贯穿的均匀冷却输出孔(10),所述冷却液配合过度槽(9)的下端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7)的外形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7)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左右方向长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槽(7)在上下方向的投影形状为长方形槽口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8)通过螺丝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左侧端面位置设置的紧固孔进行连接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支撑柱(3)在左右方向的投影为六边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冷却配合孔(4)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散热支撑柱(3)的外侧面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冷却输出孔(10)为倒圆锥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冷却孔(5)的外侧边缘位置设有冷却配合导向锥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配合架(8)的右侧位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的上端位置的结构与所述主体散热配合桶体(1)的上端之间设有大于5mm的间隔距离。
CN202320915299.8U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 Active CN219393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15299.8U CN219393031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15299.8U CN219393031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3031U true CN219393031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3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15299.8U Active CN219393031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3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93031U (zh) 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用冷却装置
CN216991109U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喷水装置
CN214448395U (zh) 一种塑料管材生产用真空定径设备
CN213680797U (zh) 一种热处理工件冷却装置
CN215766018U (zh) 一种胶水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4021765U (zh) 一种适用于多规格的改进型涂漆模具
CN205925698U (zh) 一种利用风冷和水冷的化工原料降温装置
CN210481497U (zh) 一种镀锡焊带冷却系统
CN110528053B (zh) 一种管状五金局部电镀用多工位电镀设备
CN219409832U (zh) 一种冲床传动轮处理装置
CN210651570U (zh) 应用于泡沫板材机的水循环使用装置
CN212610250U (zh) 玻璃杯的定型工装
CN207216093U (zh) 一种光纤光缆包覆层加工装置
CN208275955U (zh) 一种冷拉型钢生产用大型冷却装置
CN215731066U (zh) 一种电缆制造成型用的模具成型装置
CN110800686A (zh) 一种防水散热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增氧机
CN217802802U (zh) 一种板材加工用模温机
CN217165847U (zh) 一种逐级冷却的无氧铜丝拉丝机
CN210847687U (zh) 一种冷拔溢流冷却系统
CN217330396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原料冷却装置
CN219995682U (zh) 一种用于生产生物肥的循环水冷装置
CN216144033U (zh) 一种模具使用后的冷却装置
CN215279751U (zh) 一种零部件锻造加工冷却装置
CN218676644U (zh) 半导体制冷定向充磁器
CN219246450U (zh) 一种合金铜线用绞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