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9375U - 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9375U
CN219379375U CN202320866724.9U CN202320866724U CN219379375U CN 219379375 U CN219379375 U CN 219379375U CN 202320866724 U CN202320866724 U CN 202320866724U CN 219379375 U CN219379375 U CN 219379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laser spot
mechanisms
laser
turn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667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fwell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fwell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fwell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fwell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667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9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9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9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打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包括机台、上料机构、线扫识别装置、激光涂点装置、转移机构、供料机构、收料机构、两个翻转机构及两个送料载台;两个翻转机构位于转移机构与激光涂点装置之间,并位于两个送料载台彼此远离的一侧;转移机构的转移端活动设于送料载台、翻转机构和收料机构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地实现物料的上料、线扫识别、激光涂点、翻转和转移,能够对物料的正反面进行激光涂点,通过线扫的方式对物料的待激光涂点位置进行识别,识别效率高,通过双送料载台交替输送物料,提高了对物料进行输送、加工和上下料的效率,从而提高对物料进行激光涂点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打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
背景技术
激光打标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对工件/物料进行局部照射,使表层材料汽化或发生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从而留下永久性标记的一种打标/涂点方法,其主要应用于一些要求更精细、精度更高的场合。
在线路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线路板进行激光打标涂点,有些线路板还需要进行双面激光打标。现有专利中,申请号为202221080411.2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上下激光双面打标机,其虽然能够实现上下同步对工件的双面进行激光打标,但是需要设置上打标机构和下打标机构,增加了打标机构的数量,且不具备自动上下料,只能完成一个工件的激光打标才能更换另一个工件,难以进一步提升激光打标的效率。
又有,申请号为201910623327.7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双工位激光打标机以及申请号为202020609776.4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双工位激光标记系统,这两个专利文件虽然都实现了双移动平台对物料或工件进行输送,提高了上下料的效率,但是无法实现对物料或工件进行双面激光打标。
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其包括机台、设置于机台的两个翻转机构、装设于机台的一端的供料机构、装设于机台的另一端的收料机构、移动设置于机台并在供料机构与收料机构之间往复移动的两个送料载台及依次设置于机台并位于两个送料载台的上方的上料机构、线扫识别装置、激光涂点装置和转移机构,两个翻转机构位于转移机构与激光涂点装置之间,两个翻转机构分别位于两个送料载台彼此远离的一侧,上料机构的上料端活动设置于供料机构和两个送料载台的上方,转移机构的转移端活动设置于送料载台、翻转机构和收料机构的上方。
进一步地,收料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收料机构分布于机台远离供料机构的一端。
进一步地,机台的两侧均设置有废料回收机构,转移机构的转移端活动设置于废料回收机构的上方。
进一步地,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包括装设于机台并平行设置的两个往复移动机构,两个往复移动机构的移动端分别与两个送料载台连接。
进一步地,往复移动机构的移动端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的升降端与送料载台连接。
进一步地,送料载台设置有定位机构或/和多个吸料孔。
进一步地,供料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供料机构分别位于两个送料载台彼此远离的一侧。
进一步地,线扫识别装置包括架设于机台的线扫支架、装设于线扫支架的位置调节机构及装设于位置调节机构的调节端的线扫相机,线扫相机位于送料载台的上方,位置调节机构用于驱动线扫相机在两个送料载台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翻转机构包括装设于机台的翻转架、转动连接于翻转架的转轴、连接于转轴的翻转板、装设于翻转板的吸料组件及装设于翻转架并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翻转驱动器,吸料组件能够经由翻转板翻转至送料载台的上方。
进一步地,激光涂点装置包括架设于机台的激光涂点支架、装设于激光涂点支架的移动驱动机构、装设于移动驱动机构的移动端的移动座、装设于移动座的激光打标器、装设于移动座并位于激光打标器的打标端的光路盒及装设于移动座或/和光路盒的一侧的CCD相机,光路盒位于送料载台的上方,可见光经由光路盒反射至CCD相机,激光打标器所产生的激光穿过光路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地实现物料的上料、线扫识别、激光涂点、翻转和转移,能够对物料的正反面进行激光涂点,通过线扫的方式对物料的待激光涂点位置进行识别,识别效率高,通过双送料载台交替输送物料,提高了对物料进行输送、加工和上下料的效率,从而提高对物料进行激光涂点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载台、定位机构和升降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载台、定位机构和升降调节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涂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台;11、废料回收机构;12、往复移动机构;13、升降调节机构;14、第一导斜块;15、丝杆;17、移动板;18、第二导斜块;19、电机;191、导柱;2、翻转机构;21、翻转架;22、转轴;23、翻转板;24、吸料组件;25、翻转驱动器;3、供料机构;4、收料机构;5、送料载台;51、定位机构;52、吸料孔;53、第一定位板;54、第二定位板;55、定位驱动模组;6、上料机构;7、线扫识别装置;71、线扫支架;72、位置调节机构;73、线扫相机;8、激光涂点装置;81、激光涂点支架;82、移动驱动机构;83、移动座;84、激光打标器;85、光路盒;86、CCD相机;87、过光盒;88、45°反射镜片;89、环形补光灯;9、转移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其包括机台1、设置于机台1的两个翻转机构2、装设于机台1的一端的供料机构3、装设于机台1的另一端的收料机构4、移动设置于机台1并在供料机构3与收料机构4之间往复移动的两个送料载台5及依次设置于机台1并位于两个送料载台5的上方的上料机构6、线扫识别装置7、激光涂点装置8和转移机构9,两个翻转机构2位于转移机构9与激光涂点装置8之间,两个翻转机构2分别位于两个送料载台5彼此远离的一侧,上料机构6的上料端活动设置于供料机构3和两个送料载台5的上方,转移机构9的转移端活动设置于送料载台5、翻转机构2和收料机构4的上方,线扫识别装置7分别与激光涂点装置8和转移机构9电连接,两个翻转机构2分别与两个送料载台5一一对应配合;供料机构3储存有大量物料;本实施例中,以物料为线路板为例进行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供料机构3供应线路板,上料机构6将供料机构3所供应的线路板依次上料至两个送料载台5上,接着承载有线路板的送料载台5朝转移机构9的方向移动,使得线路板能够穿经线扫识别装置7,线扫识别装置7对经过的线路板上的待打标涂点位置进行线扫识别,并将识别的结果反馈给激光涂点装置8,在线路板移动至激光涂点装置8的工作区域时,激光涂点装置8根据线扫识别装置7所识别的结果对线路板的每个待打标涂点位置进行激光打标,通过激光在线路板上进行涂点,当线路板的正面激光涂点完毕后,与该送料载台5对应的翻转机构2对该激光涂点后的线路板进行翻转,以对该线路板进行翻面,使得线路板的背面朝上,并位于送料载台5外,然后转移机构9将翻转机构2翻面后的线路板转移至送料载台5上,送料载台5将背面朝上的线路板输送至线扫识别装置7处,线扫识别装置7对线路板的背面进行线扫识别,并将识别的结果反馈给激光涂点装置8,送料载台5再将该背面朝上的线路板输送至激光涂点装置8的工作区域内,激光涂点装置8对线路板的背面进行激光涂点,当线路板的背面完成激光涂点后,转移机构9再将该正反面均完成激光涂点后的线路板转移至收料机构4上,以实现对线路板进行下料。在此过程中,一个送料载台5朝转移机构9的方向移动,另一个送料载台5朝上料机构6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送料载台5交替送料,提高了对线路板进行激光涂点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地实现物料(比如:线路板等)的上料、线扫识别、激光涂点、翻转和转移,能够对物料的正反面进行激光涂点,通过线扫的方式对物料的待激光涂点位置进行识别,识别效率高,通过双送料载台5交替输送物料,提高了对物料进行输送、加工和上下料的效率,从而提高对物料进行激光涂点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收料机构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收料机构4分布于机台1远离供料机构3的一端。根据线扫识别装置7对每个线路板上激光涂点的位置和数量进行识别,收料机构4根据线扫识别装置7所识别的结果将激光涂点后的线路板转移至对应的收料机构4上,以实现对不同的线路板进行分类储存。另外,当每个线路板上激光涂点的位置和数量一致时,多个收料机构4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或机械手将收料机构4上满载的线路板取走。
具体地,多个收料机构4呈直线排列设置,使得多个收料机构4的结构紧凑,有利于转移机构9将激光涂点后的物料转移至对应的收料机构4上。
本实施例中,机台1的两侧均设置有废料回收机构11,转移机构9的转移端活动设置于废料回收机构11的上方。当线路板为不良品时,转移机构9将该不良的线路板转移至废料回收机构11上。
具体地,废料回收机构11包括抽屉,抽屉抽拉地滑动连接于机台1的侧面,便于操作人员将抽屉内的不良线路板取走。优选地,两个废料回收机构11的抽屉分别与两个翻转机构2对应设置,使得抽屉与翻转机构2的结构紧凑。当翻转机构2将线路板向外翻转后,抽屉位于线路板的下方;当翻转机构2翻转至送料载台5的上方时,抽屉显露出来,转移机构9即可将不良的线路板放置在抽屉内。
本实施例中,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包括装设于机台1并平行设置的两个往复移动机构12,两个往复移动机构12的移动端分别与两个送料载台5连接;优选地,往复移动机构12可以采用直线驱动模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往复移动机构12驱动一个送料载台5往复移动,使得两个往复移动机构12能够根据程序设定来控制两个送料载台5交替往复移动。
本实施例中,往复移动机构12的移动端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13,升降调节机构13的升降端与送料载台5连接。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升降调节机构13升降调节送料载台5,从而对送料载台5所承载的线路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以调节激光涂点装置8对线路板进行激光涂点的激光打标焦距,以满足激光涂点装置8对不同厚度的线路板进行激光涂点。
具体地,升降调节机构13包括装设于送料载台5的底面的第一导斜块14、转动设置于往复移动机构12的移动端的丝杆15、螺纹连接于丝杆15的移动螺母、装设于移动螺母并与往复移动机构12的移动端滑动连接的移动板17、设置于移动板17的顶面的第二导斜块18及装设于往复移动机构12的移动端并用于驱动丝杆15转动的电机19,送料载台5的底面设置有导柱191,导柱191与往复移动机构12的移动端升降地滑动连接;第一导斜块14设置有第一导斜面,第二导斜块18设置有第二导斜面,第一导斜面与第二导斜面滑动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电机19驱动丝杆15转动,转动的丝杆15带动移动螺母沿着丝杆15的轴线移动,往复移动的移动螺母带到移动板17移动,移动的移动板17带动第二导斜块18靠近或远离第一导斜块14,使得第一导斜块14的第一斜面与第二导斜块18的第二斜面滑动配合,在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配合作用下,以实现送料载台5的升降调节,从而实现线路板的高度调节。
本实施例中,送料载台5设置有定位机构51或/和多个吸料孔52。在实际应用中,上料机构6将线路板放置在送料载台5上后,定位机构51对线路板进行定位,以保证线路板在送料载台5上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接着再通过多个吸料孔52将线路板吸紧在送料载台5上,以保证线路板在送料载台5上的稳定性。
具体地,定位机构51包括设置于送料载台5的顶面一侧的第一定位板53、滑动连接于送料载台5的第二定位板54及装设于送料载台5的底面的定位驱动模组55,定位驱动模组55用于驱动第二定位板54靠近或远离第一定位板53;优选地,定位驱动模组55可以采用直线驱动模组。
在实际应用中,当线路板位于第一定位板53与第二定位板54之间时,定位驱动模组55驱动第二定位板54靠近第一定位板53移动,直至第二定位板54将线路板抵靠在第一定位板53上,使得第一定位板53与第二定位板54配合以对线路板进行定位。
当然,第一定位板53和第二定位板54均能够独立升降调节和水平调节,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定位板53和第二定位板54的使用灵活性,以满足对不同规格的线路板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供料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供料机构3分别位于两个送料载台5彼此远离的一侧。该结果设计,有利于上料机构6将就近的供料机构3所供应的线路板上料至对应的送料载台5上,也便于向不同供料机构3上补充线路板,提高了线路板的上料效率。当然,两个供料机构3既可以供应相同的线路板,也可以供应不同的线路板,以满足用户的不同供料需求,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线扫识别装置7包括架设于机台1的线扫支架71、装设于线扫支架71的位置调节机构72及装设于位置调节机构72的调节端的线扫相机73,线扫相机73位于送料载台5的上方,位置调节机构72用于驱动线扫相机73在两个送料载台5之间切换;具体地,位置调节机构72可以采用直线驱动模组。
在实际应用中,位置调节机构72驱动线扫相机73移动至送料载台5往复移动的移动路径上方,使得线扫相机73能够对送料载台5所输送的线路板进行线扫识别。位置调节机构72驱动线扫相机73在两个送料载台5之间往复切换,以实现一个线扫相机73对两个送料载台5上的线路板进行线扫识别。
本实施例中,翻转机构2包括装设于机台1的翻转架21、转动连接于翻转架21的转轴22、连接于转轴22的翻转板23、装设于翻转板23的吸料组件24及装设于翻转架21并用于驱动转轴22转动的翻转驱动器25,吸料组件24能够经由翻转板23翻转至送料载台5的上方;翻转驱动器25可以采用马达。在实际应用中,在激光涂点装置8对送料载台5所承载的线路板的正面进行激光涂点时,吸料组件24位于该送料载台5的一侧,且吸料组件24的吸料端朝上,在线路板的正面完成激光涂点后,翻转驱动器25驱动转轴22转动,转动的转轴22带到翻转板23转动,使得翻转板23连带吸料组件24翻转180°,从而使得吸料组件24翻转至送料载台5的上方,且吸料组件24的吸料端朝下,吸料组件24的吸料端吸取线路板,接着翻转驱动器25驱动转轴22连带翻转板23、吸料组件24和线路板反向转动,使得吸料组件24恢复至起始位置,以对线路板进行翻面,使得线路板的背面(反面)朝上并位于送料载台5的一侧,然后转移机构9再将翻转后的线路板转移至送料载台5上,以便于对翻面后的线路板进行输送和加工。
本实施例中,激光涂点装置8包括架设于机台1的激光涂点支架81、装设于激光涂点支架81的移动驱动机构82、装设于移动驱动机构82的移动端的移动座83、装设于移动座83的激光打标器84、装设于移动座83并位于激光打标器84的打标端的光路盒85及装设于移动座83或/和光路盒85的一侧的CCD相机86,光路盒85位于送料载台5的上方,可见光经由光路盒85反射至CCD相机86,激光打标器84所产生的激光穿过光路盒85。
在实际应用中,移动驱动机构82驱动移动座83连带激光打标器84、光路盒85和CCD相机86同步在两个送料载台5的上方切换移动,CCD相机86经由光路盒85对送料载台5上的线路板上的标记点进行视觉定位,CCD相机86视觉定位的结果反馈给移动驱动机构82,移动驱动机构82驱动移动座83连带激光打标器84、光路盒85和CCD相机86进行位置调节,以提高激光涂点的位置精度,激光打标器84所发出的激光穿过光路盒85后作用在线路板上,以对线路板进行激光涂点。该结构设计,将激光打标器84和CCD相机86整合在一个工位上,结构紧凑,且提高了对线路板进行激光打标涂点的准确性。
具体地,光路盒85包括装设于移动座83上的过光盒87、装设于过光盒87内的45°反射镜片88及装设于过光盒87的底部的环形补光灯89,激光打标器84的激光打标端位于过光盒87的顶部,CCD相机86位于过光盒87的一侧,激光打标器84所产生的激光能够穿过45°反射镜片88后作用在线路板上,可见光经过45°反射镜片88反射至CCD相机86,以使得CCD相机86能够对线路板进行视觉定位。
具体地,收料机构4和供料机构3均可以采用现有的升降承载台,上料机构6和下料机构均可以采用吸盘机械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设置于机台(1)的两个翻转机构(2)、装设于机台(1)的一端的供料机构(3)、装设于机台(1)的另一端的收料机构(4)、移动设置于机台(1)并在供料机构(3)与收料机构(4)之间往复移动的两个送料载台(5)及依次设置于机台(1)并位于两个送料载台(5)的上方的上料机构(6)、线扫识别装置(7)、激光涂点装置(8)和转移机构(9),两个翻转机构(2)位于转移机构(9)与激光涂点装置(8)之间,两个翻转机构(2)分别位于两个送料载台(5)彼此远离的一侧,上料机构(6)的上料端活动设置于供料机构(3)和两个送料载台(5)的上方,转移机构(9)的转移端活动设置于送料载台(5)、翻转机构(2)和收料机构(4)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其特征在于:收料机构(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收料机构(4)分布于机台(1)远离供料机构(3)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其特征在于:机台(1)的两侧均设置有废料回收机构(11),转移机构(9)的转移端活动设置于废料回收机构(1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其特征在于: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包括装设于机台(1)并平行设置的两个往复移动机构(12),两个往复移动机构(12)的移动端分别与两个送料载台(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其特征在于:往复移动机构(12)的移动端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13),升降调节机构(13)的升降端与送料载台(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其特征在于:送料载台(5)设置有定位机构(51)或/和多个吸料孔(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其特征在于:供料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供料机构(3)分别位于两个送料载台(5)彼此远离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其特征在于:线扫识别装置(7)包括架设于机台(1)的线扫支架(71)、装设于线扫支架(71)的位置调节机构(72)及装设于位置调节机构(72)的调节端的线扫相机(73),线扫相机(73)位于送料载台(5)的上方,位置调节机构(72)用于驱动线扫相机(73)在两个送料载台(5)之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其特征在于:翻转机构(2)包括装设于机台(1)的翻转架(21)、转动连接于翻转架(21)的转轴(22)、连接于转轴(22)的翻转板(23)、装设于翻转板(23)的吸料组件(24)及装设于翻转架(21)并用于驱动转轴(22)转动的翻转驱动器(25),吸料组件(24)能够经由翻转板(23)翻转至送料载台(5)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其特征在于:激光涂点装置(8)包括架设于机台(1)的激光涂点支架(81)、装设于激光涂点支架(81)的移动驱动机构(82)、装设于移动驱动机构(82)的移动端的移动座(83)、装设于移动座(83)的激光打标器(84)、装设于移动座(83)并位于激光打标器(84)的打标端的光路盒(85)及装设于移动座(83)或/和光路盒(85)的一侧的CCD相机(86),光路盒(85)位于送料载台(5)的上方,可见光经由光路盒(85)反射至CCD相机(86),激光打标器(84)所产生的激光穿过光路盒(85)。
CN202320866724.9U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 Active CN219379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6724.9U CN219379375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6724.9U CN219379375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9375U true CN219379375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89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6724.9U Active CN219379375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9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1809B (zh) 高精度多功能装片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2313023U (zh) 一种伺服调控自动丝印机
CN113020956A (zh) 一种双工位光学镜头组装机及组装方法
CN112548353A (zh) 一种双工位激光打码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219379375U (zh) 一种双平台激光涂点机
CN114769887A (zh) 一种电路板全自动激光刻标机
CN117092114B (zh) 一种基于ai的外观检测系统
CN108788474B (zh) 金属瓶盖激光标识装置、制备生产线以及制备方法
JPH11244965A (ja) プレス用鋼板自動供給装置
CN113276539A (zh) 基于ccd对位的丝网印刷机
CN211167733U (zh) 一种贴标机自动上下料与载具回转机构
CN216188827U (zh) 基板加工系统
CN105540206A (zh) 接线盒贴片生产的导电片送料线
CN110817023A (zh) 一种贴标机自动上下料与载具回转机构
CN217412820U (zh) 一种电路板全自动激光刻标机
CN113423259B (zh) 自动铆压设备
CN214592709U (zh) 一种贴片机
CN211054697U (zh) 嵌套交互式双工作台喷墨机
CN114030277A (zh) 一种电池片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CN210498816U (zh) Fpc板自动划标装置
CN209304010U (zh) 一种摄像头自动装配机
CN211072305U (zh) 一种打标检测装置
CN218701942U (zh) 一种印刷网版角度可调的电池片印刷机
CN218701950U (zh) 一种丝网印刷机
CN219800881U (zh) 电池片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