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2305U - 逆变器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逆变器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72305U CN219372305U CN202320042315.7U CN202320042315U CN219372305U CN 219372305 U CN219372305 U CN 219372305U CN 202320042315 U CN202320042315 U CN 202320042315U CN 219372305 U CN219372305 U CN 2193723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air duct
- inverter
- reactance
- radi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器散热结构及逆变器,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逆变器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器、电抗组件、散热风道和风扇;散热器至少部分位于散热风道内,电抗组件部分位于散热风道内且部分位于散热风道外,以形成散热风道的部分侧壁,风扇用于驱动散热风道内的空气流动。当风扇驱动散热风道内的空气流动时,可以对散热风道内的散热器进行强制风冷,还可以对电抗组件位于散热风道内的部分进行风冷,且电抗组件位于散热风道外的部分仍可自然冷却,能够在不增加风扇的情况下兼顾电抗组件和散热器的散热,可提高整体散热效率。并且,利用电抗组件形成散热风道的部分侧壁,可以降低用于形成散热风道的风道壳体的用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逆变器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需要散热的部件一般包括电抗(也称电感)和功率部件例如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功率模块,其中,电抗往往外露于空气中自然散热,功率部件配备散热器和风扇,对散热器强制风冷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对于电抗的散热效果较差,影响逆变器的使用。若电抗和散热器均强制风冷则导致成本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如何低成本地兼顾电抗和散热器散热的问题。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器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器、电抗组件、散热风道和风扇;所述散热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电抗组件部分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内且部分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外,以形成所述散热风道的部分侧壁,所述风扇用于驱动所述散热风道内的空气流动。
可选地,所述电抗组件包括电抗盒,所述电抗盒的标定侧设置有第一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伸入所述散热风道。
可选地,所述电抗盒上与所述标定侧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
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伸入所述散热风道的方向,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宽度。
可选地,逆变器散热结构还包括主壳体和用于形成所述散热风道的风道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至少用于安装IGBT功率模块,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电抗盒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主壳体连接,所述风道壳体罩设于所述散热器,且所述风道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的伸入。
可选地,沿第二方向,所述风道壳体的一端敞口设置以形成出风口,另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
可选地,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电抗盒的端部均与所述风扇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缺口靠近所述风扇的边缘处设置有覆盖板,所述覆盖板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外露于所述缺口的部分的投影。
可选地,所述主壳体与所述散热器连接处以及所述主壳体与所述电抗盒连接处的防护等级大于或等于IP65。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逆变器散热结构。
相对于相关的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逆变器散热结构及逆变器中,一方面,电抗组件部分位于散热风道内,当风扇驱动散热风道内的空气流动时,可以对散热风道内的散热器进行强制风冷,还可以对电抗组件位于散热风道内的部分进行风冷,且电抗组件位于散热风道外的部分仍可自然冷却,能够在不增加风扇的情况下兼顾电抗组件和散热器的散热,可提高整体散热效率。另一方面利用电抗组件形成散热风道的部分侧壁,可以降低用于形成散热风道的风道壳体的用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逆变器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逆变器散热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缺口边缘设置有覆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逆变器散热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散热器;2-电抗盒;21-盒本体;22-第一散热翅片;23-第二散热翅片;3-散热风道;4-风道壳体;41-缺口;42-出风口;43-进风口;44-覆盖板;45-开口;5-风扇;6-主壳体;61-第一通孔;6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附图中X轴表示水平方向,并指定为左右位置,并且X轴的正向(也就是X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右侧,X轴的负向(也就是与X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左侧;附图中Y轴表示前后位置,并且Y轴的正向(也就是Y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前侧,Y轴的负向(也就是与Y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后侧;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Y轴及X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变器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器1、电抗组件、散热风道3和风扇5;散热器1至少部分位于散热风道3内,电抗组件部分位于散热风道3内且部分位于散热风道3外,以形成散热风道3的部分侧壁,风扇5用于驱动散热风道3内的空气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器1、电抗组件和风扇5等均采用相关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散热风道3可以是通过风道壳体4加电抗组件共同围成,还可以是借助于其它部件完成,后续会示例性说明。
如此,一方面,电抗组件部分位于散热风道3内,当风扇5驱动散热风道3内的空气流动时,可以对散热风道3内的散热器1进行强制风冷,还可以对电抗组件位于散热风道3内的部分进行风冷,且电抗组件位于散热风道3外的部分仍可自然冷却,能够在不增加风扇5的情况下兼顾电抗组件和散热器1的散热,可提高整体散热效率。另一方面利用电抗组件形成散热风道3的部分侧壁,可以降低用于形成散热风道3的风道壳体4(后文描述)的用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实用性强。
如图2所示,可选地,电抗组件包括电抗盒2,电抗盒2的标定侧设置有第一散热翅片22,第一散热翅片22伸入散热风道3设置。
具体地,电抗盒2还包括盒本体21,第一散热翅片22连接于盒本体21的标定侧,当然,盒本体21在其他方向上例如与标定侧相对的方向上同样可以设置类似结构,例如第二散热翅片23,第一散热翅片22和第二散热翅片23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可根据具体需求确定。
如此,通过第一散热翅片22增加电抗盒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风扇5驱动空气流经第一散热翅片22时,可以利用第一散热翅片22加强对电抗盒2内的电抗的散热。
当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23时,第二散热翅片23可以与外部空气接触,进行自然散热,同样可以利用其较大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沿第一散热翅片22伸入散热风道3的方向,第一散热翅片22的宽度小于第二散热翅片23的宽度。
具体地,盒本体2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散热翅片22,右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23,在左右方向上,第一散热翅片22的宽度相对于第二散热翅片23较短。第一散热翅片22的具体宽度值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例如结合风扇5的功率、散热器1的需要散热量等确定,具体可通过试验得到。
如此,第一散热翅片22短于第二散热翅片23,第一散热翅片22既能够通过散热风道3内的流动空气强制风冷,还可避免第一散热翅片22与散热风道3内的空气接触面积过大而影响对散热器1的散热,能够在确保散热器1散热的同时兼顾电抗盒2的散热。
如图2和图3所示,逆变器散热结构还包括主壳体6和用于形成散热风道3的风道壳体4;主壳体6内至少用于安装IGBT功率模块,散热器1和电抗盒2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于主壳体6的外侧且与主壳体6连接,风道壳体4罩设于散热器1,且风道壳体4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形成有缺口41,缺口41用于第一散热翅片22的伸入。第一方向即图中的X轴方向,也即左右方向。
主壳体6上对应于散热器1设置有第一通孔61,对应电抗盒2设置有第二通孔62,主壳体6内第一通孔61处布置IGBT功率模块,可通过散热器1对主壳体6内的IGBT功率模块进行散热,第二通孔62用于电抗的连接线通过。主壳体6的内部结构可以采用相关技术,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此时,风道壳体4形成有开口45,开口45朝向主壳体6设置,风道壳体4、主壳体6及电抗盒2共同围成散热风道3,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如图3和图4所示,可选地,沿第二方向,风道壳体4的一端敞口设置以形成出风口42,另一端设置有进风口43,风扇5安装于进风口43处,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
第二方向即图中Y轴方向。风扇5的数量及功率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如图3,风道壳体4一般采用钣金焊接或折弯形成,其包括位于第二方向一端的端板,端板上设置该进风口43,风扇5在进风口43处于端板连接。
如此,可以降低风道壳体4用料,且便于风扇5的安装,例如,将风扇5安装至风道壳体4后,再将风道壳体4连接至主壳体6。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沿第二方向,散热器1和电抗盒2的端部均与风扇5间隔设置。
这样,在散热风道3内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从风扇5流出的空气,先沿横向扩散至整个散热风道3,再主要对散热器1进行散热,且小部分对电抗盒2进行散热,散热风道3内各处空气流动较为均匀,散热效果较好。
如图4和图5所示,可选地,沿第二方向,缺口41靠近风扇5的边缘处设置有覆盖板44,覆盖板44的投影覆盖第一散热翅片22外露于缺口41的部分的投影。
参考图5,其中,将电抗盒2相对于使用位置向后平移一段距离使得散热器1外露。可知,第一散热翅片22存在外露于缺口41的部分时,则该处可能导致漏风而导致风量损失。
覆盖板44可以由缺口41的边缘折弯形成,也可以是焊接在缺口41的边缘处。
如此,可以利用覆盖板44挡住第一散热翅片22靠近风扇5一端的外露于缺口41的部分,避免从该处漏风导致的风量损失。
进一步地,风道壳体4在缺口41处进行密封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泄漏量。
可选地,主壳体6与散热器1连接处以及主壳体6与电抗盒2连接处的防护等级大于或等于IP65。
示例性地,散热器1的底部设置有环槽,环槽内设置有密封条,环槽环绕第一通孔61一周设置,或者散热器1的底部与主壳体6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
电抗盒2和主壳体6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垫进行密封连接,或者通过密封胶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上述的逆变器散热结构。
该逆变器具有该逆变器散热结构所具有的所有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示例性地”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这样,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这些变动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1)、电抗组件、散热风道(3)和风扇(5);所述散热器(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散热风道(3)内,所述电抗组件部分位于所述散热风道(3)内且部分位于所述散热风道(3)外,以形成所述散热风道(3)的部分侧壁,所述风扇(5)用于驱动所述散热风道(3)内的空气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组件包括电抗盒(2),所述电抗盒(2)的标定侧设置有第一散热翅片(22),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2)伸入所述散热风道(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盒(2)上与所述标定侧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2)伸入所述散热风道(3)的方向,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23)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壳体(6)和用于形成所述散热风道(3)的风道壳体(4);所述主壳体(6)内至少用于安装IGBT功率模块,所述散热器(1)和所述电抗盒(2)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于所述主壳体(6)的外侧且与所述主壳体(6)连接,所述风道壳体(4)罩设于所述散热器(1),且所述风道壳体(4)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形成有缺口(41),所述缺口(41)用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2)的伸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风道壳体(4)的一端敞口设置以形成出风口(42),另一端设置有进风口(43),所述风扇(5)安装于所述进风口(43)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散热器(1)和所述电抗盒(2)的端部均与所述风扇(5)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41)靠近所述风扇(5)的边缘处设置有覆盖板(44),所述覆盖板(44)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2)外露于所述缺口(41)的部分的投影。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6)与所述散热器(1)连接处以及所述主壳体(6)与所述电抗盒(2)连接处的防护等级大于或等于IP65。
10.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逆变器散热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42315.7U CN219372305U (zh) | 2023-01-04 | 2023-01-04 | 逆变器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42315.7U CN219372305U (zh) | 2023-01-04 | 2023-01-04 | 逆变器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72305U true CN219372305U (zh) | 2023-07-18 |
Family
ID=87151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042315.7U Active CN219372305U (zh) | 2023-01-04 | 2023-01-04 | 逆变器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72305U (zh) |
-
2023
- 2023-01-04 CN CN202320042315.7U patent/CN2193723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66847B2 (en) | Integrated liquid-cooling radiator | |
US20130206371A1 (en) | Cooling structure | |
CN211980672U (zh) | 电池包和具有它的车辆 | |
US11248848B1 (en) | Liquid-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 |
CN112823575B (zh) | 散热器、散热结构和无人机 | |
JP2019179832A (ja) | 冷却装置 | |
JP2006339229A (ja) | 電子部品の冷却に適した筐体 | |
JPH07249885A (ja) | 冷却構造 | |
CN219372305U (zh) | 逆变器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 |
CN206961899U (zh) | 汽车电池箱的智能通风散热结构 | |
CN219592959U (zh) | 一种散热装置及车辆 | |
CN117355089A (zh) | 功率变换设备与储能设备 | |
CN209944579U (zh) | 电器盒及空调器 | |
CN217849909U (zh) | 散热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高防护驱动器 | |
CN216253729U (zh) | 一种工业扇直流驱动控制器的高效散热结构 | |
CN215944278U (zh) | 用于发动机的导风结构及车体 | |
CN115666087A (zh) | 电子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 |
CN211128745U (zh) | 电机控制器 | |
US11976827B2 (en) |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 |
CN220062206U (zh) | 暖通设备 | |
CN220235294U (zh) | 机箱散热结构 | |
CN217235881U (zh) | 散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9591491U (zh) | 一种高效散热型电池封装结构 | |
CN220471927U (zh) | 暖通设备 | |
CN221886217U (zh) | 一种电机散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