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2375U - 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2375U
CN219362375U CN202320072418.8U CN202320072418U CN219362375U CN 219362375 U CN219362375 U CN 219362375U CN 202320072418 U CN202320072418 U CN 202320072418U CN 219362375 U CN219362375 U CN 219362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support plate
lower support
automobile battery
batter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24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坤
周茂亮
林火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ongyu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ongsha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ongsha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ongsha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24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2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2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2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池盖下托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包括自动生产线和传送带,所述自动生产线末端靠近传送带一侧设有冲压机床,所述冲压机床上成型有下托板件,所述自动生产线与传送带一侧靠近自动生产线的一端安装有一号机器人,所述自动生产线与传送带另一侧靠近传送带的一端安装有二号机器人,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台6轴机器人从正面到反面翻转完成空中自动对接物料,在6秒内即可完成搬运和自动翻转整个过程,避免人为操作的刮伤、碰伤,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减少人工成本,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吸料组件,能有效保证托板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池盖下托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气汽车(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纯电动汽车(BEV)、液化石油气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油气混合、油电混合)太阳能汽车和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目前,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厂商的重视。
电池包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盖下托板,规格为2150mm*1470mm*105mm的物料冲压生产方向与关键检测(CCD)方向相反,需要实现物料180度翻转才能检测。
现有做法1:冲压生产完由两个人工抬出取件,再由4个人工翻转后进行检测;
现有做法2:自动抓取料后由4个人工进行翻转再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的缺点:冲压生产完由人工抬出取件,取件过程中容易造成物料刮伤,碰伤,取件容易造成人员疲劳度增加,且效率低下,翻转过程中易出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具有节约人工、提升生产效率、安全生产、提高产品品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包括自动生产线和传送带,所述自动生产线末端靠近传送带一侧设有冲压机床,所述冲压机床上成型有下托板件,所述自动生产线与传送带一侧靠近自动生产线的一端安装有一号机器人,所述自动生产线与传送带另一侧靠近传送带的一端安装有二号机器人,所述一号机器人、二号机器人上均安装有吸料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优选技术方案,吸料组件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一号机器人、二号机器人小臂前端的连接托架和固定在连接托架另一侧表面的连接杆,以及固定在连接杆另一端的吸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冲压机床中成型的下托板件通过一号机器人上的吸料组件吸取并90°翻转,所述一号机器人上吸料组件吸取的下托板件通过二号机器人上的吸料组件吸附在其反面接收并翻转9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托板件通过一号机器人、二号机器人及其上端的吸料组件从冲压机床中运送到传送带上并180°翻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托架、连接杆均为6063-T5铝型材成型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托架上延伸有条向外的连接板,条连接板上均通过连接杆连接有一个吸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台6轴机器人从正面到反面翻转完成空中自动对接物料,在6秒内即可完成搬运和自动翻转整个过程,避免人为操作的刮伤、碰伤,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减少人工成本,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吸料组件,能有效保证托板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翻转机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吸盘与机械臂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和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动生产线;2、冲压机床;3、传送带;4、一号机器人;5、二号机器人;6、连接托架;7、连接杆;8、吸盘;9、下托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包括自动生产线1和传送带3,自动生产线1末端靠近传送带3一侧设有冲压机床2,冲压机床2上成型有下托板件9,自动生产线1与传送带3一侧靠近自动生产线1的一端安装有一号机器人4,自动生产线1与传送带3另一侧靠近传送带3的一端安装有二号机器人5,一号机器人4、二号机器人5上均安装有吸料组件。
具体的,吸料组件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一号机器人4、二号机器人5小臂前端的连接托架6和固定在连接托架6另一侧表面的连接杆7,以及固定在连接杆7另一端的吸盘8,本实施例中连接托架6通过6个连接螺栓与一号机器人4、二号机器人5的小臂固定。
具体的,冲压机床2中成型的下托板件9通过一号机器人4上的吸料组件吸取并90°翻转,一号机器人4上吸料组件吸取的下托板件9通过二号机器人5上的吸料组件吸附在其反面接收并翻转90°,本实施例中一号机器人4和二号机器人5配合完成下托板件9的自动翻转,避免人为操作的刮伤、碰伤,同时保证产品质量。
具体的,下托板件9通过一号机器人4、二号机器人5及其上端的吸料组件从冲压机床2中运送到传送带3上并180°翻转。
具体的,连接托架6、连接杆7均为6063-T5铝型材成型构件,本实施例中为6063-T5铝型材具有中等强度,同时具有良好耐蚀性。
具体的,连接托架6上延伸有6条向外的连接板,6条连接板上均通过连接杆7连接有一个吸盘8,本实施例中吸盘8根据平衡性及物料特性选取合理位置进行吸附抓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一号机器人4、二号机器人5都为6轴机器人,在8200t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的冲压出件位置安装两台6轴机器人,两台机器人在生产线呈前后对角位分布。
下托板件9有67KG,需要吸盘8根据平衡性及物料特性选取合理位置进行吸附抓取,必须确保吸力和位置的准确性,连接机械臂的连接托架6使用40MM后长度1200MM的铝合金钢板,吸盘8头直径80mm,用直径30mm的铝合金圆管连接。
当冲压机床2生产完后由一号机器人4从模具中取出下托板件9至两台6轴机器人中间,并翻转90度,再由二号机器人5从一号机器人4,90°状态下对接取下下托板件9最后二号机器人5翻转90°放置传送带3上送去检测,整个过程只需6秒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包括自动生产线(1)和传送带(3),所述自动生产线(1)末端靠近传送带(3)一侧设有冲压机床(2),所述冲压机床(2)上成型有下托板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生产线(1)与传送带(3)一侧靠近自动生产线(1)的一端安装有一号机器人(4),所述自动生产线(1)与传送带(3)另一侧靠近传送带(3)的一端安装有二号机器人(5),所述一号机器人(4)、二号机器人(5)上均安装有吸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吸料组件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一号机器人(4)、二号机器人(5)小臂前端的连接托架(6)和固定在连接托架(6)另一侧表面的连接杆(7),以及固定在连接杆(7)另一端的吸盘(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床(2)中成型的下托板件(9)通过一号机器人(4)上的吸料组件吸取并90°翻转,所述一号机器人(4)上吸料组件吸取的下托板件(9)通过二号机器人(5)上的吸料组件吸附在其反面接收并翻转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板件(9)通过一号机器人(4)、二号机器人(5)及其上端的吸料组件从冲压机床(2)中运送到传送带(3)上并180°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托架(6)、连接杆(7)均为6063-T5铝型材成型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托架(6)上延伸有6条向外的连接板,6条连接板上均通过连接杆(7)连接有一个吸盘(8)。
CN202320072418.8U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 Active CN219362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2418.8U CN219362375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2418.8U CN219362375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2375U true CN219362375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50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2418.8U Active CN219362375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2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16956U (zh) 汽车前轮罩总成焊接夹具
CN111644790B (zh) 一种翻转夹具、输送线及输送线的使用方法
CN219106226U (zh) 入壳设备
CN111673454B (zh) 一种油缸自动装配生产线
CN211728228U (zh) 一种电机定子自动装配设备的波垫自动组装机构
CN21031001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快速更换装置
CN219362375U (zh) 一种汽车电池盖下托板翻转机构
CN203064779U (zh) 一种焊装主线物料输送装置
CN213384520U (zh) 一种报废汽车拆解用翻转装置
CN111715429B (zh) 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用喷涂装置
CN212169464U (zh) 一种卡车燃油箱隔板焊接系统
CN214444173U (zh) 一种双焊机
CN212432205U (zh) 一种机动车灯具led模块检测的固定装置
CN209532659U (zh) 割草机半自动装配线
CN210334905U (zh) 一种机器人焊接夹具
CN214079725U (zh) 一种手机屏组装用点焊机
CN218311760U (zh) 一种压辊端盖焊接工装
CN213412035U (zh) 一种轻量化的汽车顶盖抓手装置
CN216403072U (zh) 一种吸附、夹取配合式钢板夹取装置
CN215665858U (zh) 一种发动机罩上下件辅具
CN215037551U (zh) 一种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
CN218706538U (zh) 一种车身及底板的翻转加工装置
CN117856544A (zh) 一种电机转子升降翻转转位装置
CN216462640U (zh) 一种金属除尘材料的焊接设备
CN217965626U (zh) 一种锂电池电池壳组焊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9

Address after: No. 399, Jingtang South Road, Qiandeng,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Dongyu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88 Tangdong Road, Wuzh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DONGSHA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