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1601U - 一种撕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撕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1601U
CN219361601U CN202223544812.1U CN202223544812U CN219361601U CN 219361601 U CN219361601 U CN 219361601U CN 202223544812 U CN202223544812 U CN 202223544812U CN 219361601 U CN219361601 U CN 219361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r
support
adhesive tape
film tearing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48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生星
叶忠强
刘浩
曾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ot Smart Tech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bot Smart Tech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ot Smart Tech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bot Smart Tech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448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1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1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1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撕膜装置,包括支座;剥离组件,其包括第一驱动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剥刀,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支座,所述剥刀设有直角部,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剥刀在剥离区往复移动;胶带,其紧贴所述直角部设置,所述胶带位于所述直角部上接触的部分粘住并剥开所述离型膜;夹取组件,其包括第二驱动器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的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连接所述支座,所述第三驱动器设有夹手,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三驱动器转动至所述剥离区,所述第三驱动器驱动所述夹手闭合夹紧所述离型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撕膜装置,实现稳定、高效的自动撕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撕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撕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撕膜装置。
背景技术
贴膜是指在汽车玻璃或建筑玻璃表面装贴一层薄薄的玻璃膜产品,手机屏幕保护膜,也属于贴膜;在纺织行业中,把离型膜、烫金膜等上面的花型、颜色等转移到布面上的工艺,也叫贴膜,一般贴膜在使用前是双层膜结构,一层是离型膜,一层是用于贴敷的贴膜,离型膜用于保护贴敷的贴膜,在使用前需将离型膜从贴敷的贴膜上撕开,若采用人工撕膜,则会降低工作效率,造成生产成本上升,需要一种自动的撕膜装置,以提高产生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人工撕膜而引起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撕膜装置,实现稳定、高效的自动撕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撕膜装置,包括支座;剥离组件,其包括第一驱动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剥刀,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支座,所述剥刀设有直角部,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剥刀在剥离区往复移动;胶带,其紧贴所述直角部设置,所述胶带位于所述直角部上接触的部分粘住并剥开离型膜;夹取组件,其包括第二驱动器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的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连接所述支座,所述第三驱动器设有夹手,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三驱动器转动至所述剥离区,所述第三驱动器驱动所述夹手闭合夹紧所述离型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座同侧的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所述第一料盘转动释放所述胶带,所述第二料盘转动回收所述胶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料盘异侧设置的第四驱动器和第五驱动器,所述第四驱动器穿过所述支座设有的第一通孔驱动所述第一料盘转动,所述第五驱动器穿过所述支座设有的第二通孔驱动所述第二料盘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料盘同侧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的滚轮,所述滚轮紧贴所述胶带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组件,其包括调节驱动器以及与所述调节驱动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调节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滚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滑轨和弹簧,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弹簧连接所述调节驱动器和所述连接件,所述调节驱动器驱动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以拉紧或释放所述胶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支座两侧的检测器和检测滚轮,所述检测器穿过所述支座设有第三通孔连接所述检测滚轮,所述检测滚轮紧贴所述胶带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夹紧组件,其包括夹紧驱动器以及连接所述夹紧驱动器的防粘滚轮,所述夹紧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防粘滚轮正对所述检测滚轮设置并形成间隙,所述胶带穿过所述间隙,所述夹紧驱动器驱动所述防粘滚轮贴紧所述胶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连接所述支座上,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与之贯穿的通道,所述箱体接入压缩空气,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三驱动器旋转至所述箱体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剥离组件还包括第二滑轨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所述支座,所述弹性元件连接所述剥刀,所述剥刀沿着所述第二滑轨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撕膜装置,包括支座;剥离组件,其包括第一驱动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剥刀,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支座,所述剥刀设有直角部,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剥刀在剥离区往复移动;胶带,其紧贴所述直角部设置,所述胶带位于所述直角部上接触的部分粘住并剥开离型膜;夹取组件,其包括第二驱动器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的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连接所述支座,所述第三驱动器设有夹手,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三驱动器转动至所述剥离区,所述第三驱动器驱动所述夹手闭合夹紧所述离型膜;实现稳定、高效的自动撕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撕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撕膜装置的前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撕膜装置的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撕膜装置的剥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撕膜装置的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支座;2、第二驱动器;3、第五驱动器;4、第四驱动器;5、第一驱动器;6、箱体;7、第三驱动器;8、夹手;9、第一料盘;10、第二料盘;12、滚轮;13、夹紧驱动器;14、检测器;15、调节驱动器;16、剥刀;17、胶带;18、连接件;19、直角部;20、通道;21、防粘滚轮;22、第一滑轨;23、第二滑轨;24、第一通孔;25、第二通孔;26、第三通孔;27、间隙;28、检测滚轮;29、弹簧;30、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撕膜装置,包括支座1,支座1设置为薄板结构;剥离组件,其包括第一驱动器5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5的剥刀16,第一驱动器5设置为气缸,第一驱动器5的输出端有一定的长度并螺接剥刀16,所述第一驱动器5连接所述支座1,所述剥刀16设有直角结构的直角部19,直角部19用于推动胶带17粘住离型膜,直角部19上方设有剥离区,实验表明直角部19对于胶带17粘住离型膜是必要的,在撕膜时,将撕膜装置放置在吸盘下方,吸盘通过气压吸附有贴膜,贴膜的单位是张,吸盘下降到剥离区后停止,所述第一驱动器5驱动所述剥刀16在剥离区往复移动,直角部19顶部的平面接触离型膜。
胶带17,其紧贴所述直角部19设置,胶带17具有稳定的粘合性,所述胶带17位于所述直角部19顶部的部分粘住并剥开所述离型膜。
夹取组件,其包括第二驱动器2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2的第三驱动器7,所述第二驱动器2连接所述支座1,所述第三驱动器7设置为气缸,第三驱动器7设有夹手8,夹手8的初始状态呈一百八十度的张开状态,夹手8闭合状态呈零度夹角,第三驱动器7初始位置位于离型膜回收处,当胶带17粘住离型膜后,吸盘上升,贴膜与离型膜进一步分开但未完全脱离,目的是便于回收离型膜,所述第二驱动器2驱动所述第三驱动器7自离型膜回收处顺时针转动至所述剥离区,所述第三驱动器7驱动所述夹手8闭合夹紧所述离型膜,接着所述第二驱动器2驱动所述第三驱动器7自剥离区逆时针转动至所述离型膜回收处,实现贴膜的剥开和回收离型膜,防止离型膜散落。
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座1同侧的第一料盘9和第二料盘10,所述第一料盘9转动释放所述胶带17,此时胶带17还未使用,所述第二料盘10转动回收所述胶带17。此时胶带17已经参与撕膜,其粘合性较差,设置第一料盘9和第二料盘10的目的是实时更新直角部19的胶带17,防止胶带17的粘合性失效。
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料盘9异侧设置的第四驱动器4和第五驱动器3,所述第四驱动器4穿过所述支座1设有的第一通孔24驱动所述第一料盘9转动,所述第五驱动器3穿过所述支座1设有的第二通孔25驱动所述第二料盘10转动,实现胶带17的自动化转动,同时防止胶带17过紧而崩开。
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料盘9同侧设置在所述支座1上的滚轮12,所述滚轮12紧贴所述胶带17设置,滚轮12设在胶带17两侧,一方面,滚轮12可以延伸胶带17作用范围,另一方面,滚轮12防止胶带17过度宽松,造成胶带17发生偏移和缠绕。
还包括调节组件,其包括调节驱动器15以及与所述调节驱动器15连接的连接件18,所述调节驱动器15设置在所述支座1上,调节驱动器15与滚轮12同侧设置,连接件18设置为“U”型结构,一个滚轮12被咬合在“U”型结构的开口处,胶带17穿过“U”型结构并贴紧该滚轮12,调节驱动器15的输出端通过伸出或回收来调节胶带17的紧松程度,防止胶带17发生偏移。
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滑轨22和弹簧29,所述第一滑轨22设置在所述支座1上,所述连接件18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22上,所述弹簧29连接调节驱动器15和所述连接件18,所述调节驱动器15驱动所述连接件18沿所述第一滑轨22移动以拉紧或释放所述胶带17,弹簧29的作用是防止胶带17被连接件18过渡紧绷,造成胶带17崩断。
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支座1两侧的检测器14和检测滚轮28,所述检测器14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支座1设有第三通孔26连接检测滚轮28,所述检测滚轮28紧贴所述胶带17设置,胶带17在检测滚轮28经过的长度可以被插检测器14收集,检测器14将检测结果反馈到第四驱动器4,进而第四驱动器4根据胶带17的情况停止或开始工作。
还包括夹紧组件,其包括夹紧驱动器13以及连接所述夹紧驱动器13的防粘滚轮21,所述夹紧驱动器13设置在所述支座1上,夹紧驱动器13设置为
气缸,夹紧驱动器13的输出端设置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开口咬合5住防粘滚轮21,所述防粘滚轮21正对检测滚轮28设置并形成间隙27,所述胶带17穿过所述间隙27,所述夹紧驱动器13驱动所述防粘滚轮21贴紧所述胶带17,确保胶带17一直接触检测滚轮28,进而确保检测器14收集的数据真实有效。
还包括箱体6,所述箱体6连接所述支座1上,所述箱体6内部设有与之0贯穿的通道20,所述箱体6接入压缩空气,第三驱动器7的初始位置位于箱体6开口处,当夹手8夹紧离型膜后,所述第二驱动器2驱动所述第三驱动器7逆时针旋转至所述箱体6开口处,夹手8释放离型膜,离型膜在气压的作用下被收集到箱体6,防止离型膜散落。
还包括第二滑轨23,所述第二滑轨23连接所述支座1,所述剥刀16沿5着所述第二滑轨23移动,确保胶带17精准粘住离型膜。
所述剥离组件还包括弹性元件30,弹性元件30的一端与剥刀16连接,弹性元件30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器5的输出端连接,弹性元件30可以让吸盘接触胶带17时,剥刀16具有缓冲力,使离型膜更好粘住胶带17。
本实用新型一种撕膜装置的工作原理是:0底部吸附有贴膜的吸盘设置在撕膜装置的上方,吸盘下降至剥离区等待
胶带17粘住贴膜,往复移动的剥刀16接触贴膜,并停止移动,同时直角部19的胶带17接触贴膜中的离型膜,胶带17的粘合性紧紧粘住离型膜,吸盘上升离开剥离区,使得离型膜与贴膜进一步分离但未完全分离,吸盘上升
离开剥离区后,第二驱动器2驱动位于箱体6上方的第三驱动器7顺时针转5动至剥离区,夹手8初始状态为张开状态,第三驱动器7转动至剥离区后,
第三驱动器7驱动夹手8闭合以夹紧离型膜,夹手8夹紧离型膜后,第二驱动器2驱动第三驱动器7逆时针转动至箱体6上方,至此,离型膜与贴膜完全分离,夹手8张开释放离型膜,离型膜在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入箱体6,胶带17转动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胶带17粘合性,确保胶带17可以紧紧粘住离型膜,滚轮12可以起到支撑胶带17的作用,防止胶带17过渡宽松,检测器14的作用是检测胶带17在检测滚轮28移动的距离,将检测结果传输给第四驱动器4,以便第四驱动器4控制胶带17转动,调节组件的连接件18可以移动,进一步拉紧胶带17,防止胶带17偏离。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
剥离组件,其包括第一驱动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剥刀,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支座,所述剥刀设有直角部,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剥刀在剥离区往复移动;
胶带,其紧贴所述直角部设置,所述胶带位于所述直角部上接触的部分粘住并剥开离型膜;
夹取组件,其包括第二驱动器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的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连接所述支座,所述第三驱动器设有夹手,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三驱动器转动至所述剥离区,所述第三驱动器驱动所述夹手闭合夹紧所述离型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座同侧的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所述第一料盘转动释放所述胶带,所述第二料盘转动回收所述胶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料盘异侧设置的第四驱动器和第五驱动器,所述第四驱动器穿过所述支座设有的第一通孔驱动所述第一料盘转动,所述第五驱动器穿过所述支座设有的第二通孔驱动所述第二料盘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料盘同侧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的滚轮,所述滚轮紧贴所述胶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组件,其包括调节驱动器以及与所述调节驱动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调节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滑轨和弹簧,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弹簧连接所述调节驱动器和所述连接件,所述调节驱动器驱动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以拉紧或释放所述胶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支座两侧的检测器和检测滚轮,所述检测器穿过所述支座设有第三通孔连接所述检测滚轮,所述检测滚轮紧贴所述胶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紧组件,其包括夹紧驱动器以及连接所述夹紧驱动器的防粘滚轮,所述夹紧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防粘滚轮正对所述检测滚轮设置并形成间隙,所述胶带穿过所述间隙,所述夹紧驱动器驱动所述防粘滚轮贴紧所述胶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连接所述支座上,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与之贯穿的通道,所述箱体接入压缩空气,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三驱动器旋转至所述箱体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组件还包括第二滑轨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所述支座,所述弹性元件连接所述剥刀,所述剥刀沿着所述第二滑轨移动。
CN202223544812.1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撕膜装置 Active CN219361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4812.1U CN219361601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撕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4812.1U CN219361601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撕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1601U true CN219361601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7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4812.1U Active CN219361601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撕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16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02213B2 (ja) 粘着シールの剥離方法
CN109244520B (zh) 备胶组件及绕卷装置
CN213168854U (zh) 一种贴标签设备
CN112299111A (zh) 一种光伏组件双玻孔贴胶带机
CN219361601U (zh) 一种撕膜装置
JP5060402B2 (ja) 保護フィルムの剥離装置
CN210192059U (zh) 自动封贴标签剥离机
CN108231629B (zh) 一种胶带贴附设备和胶带的贴覆方法
KR960033193A (ko) 필름부착방법 및 장치
CN108760376B (zh) 一种胶带生产用胶带粘度检测装置
JP4274325B2 (ja) テープ貼付装置
CN113359337A (zh) Lcd模组的侧边包覆设备
WO2023092755A1 (zh) 一种包膜设备
CN217574408U (zh) 自动撕膜装置
CN112349966B (zh) 一种用于对锂电池的折边贴胶带的装置
JP2024503955A (ja) フィルム包装装置
CN113955244A (zh) 胶带裁切机构
CN212498141U (zh) 一种胶条分离机
CN211225676U (zh) 一种裁切机构及自动换卷装置
CN210558470U (zh) 一种胶带剥离机构
CN208279074U (zh) 一种上压轮式纸张剔废装置
JP4941841B2 (ja) 粘着テープの貼着装置及び貼着方法
JPH08217320A (ja) 粘着テープ貼付装置
JP2002284127A (ja) 剥離紙分離装置
CN220350222U (zh) 互换性剥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