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1338U - 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1338U
CN219361338U CN202320622957.4U CN202320622957U CN219361338U CN 219361338 U CN219361338 U CN 219361338U CN 202320622957 U CN202320622957 U CN 202320622957U CN 219361338 U CN219361338 U CN 219361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lamping plate
assembly
annular clamp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29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瑜光
舒启明
邓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c General Aircraft Design Manufacturing Dal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c General Aircraft Design Manufacturing Dal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c General Aircraft Design Manufacturing Dal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c General Aircraft Design Manufacturing Dal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229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1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1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1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用于对飞机后机身进行装配,包括工装框架、环形卡板、下壁板支撑机构、第一外形卡板机构、后定位机构。所述下壁板支撑机构设有多组且沿工装框架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用于对下壁板总成支撑。所述环形卡板为环形板状结构,设置于工装框架的前侧,环形卡板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开设的限位孔。所述后定位机构设置于工装框架的后侧,包括后斜框,后斜框用于对上壁板总成的后端进行支撑。所述第一外形卡板机构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工装框架的左部及右部,用于对飞机侧壁板总成进行限位。通过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实现飞机后机身的精准装配,提高装配精度及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装配工装、夹具技术领域,涉及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飞机后机身由上壁板总成、侧壁板总成、下壁板总成装配组成,由于飞机后机身结构尺寸较大,常规装配方法为首先将下壁板总成固定,然后人工将侧壁板总成搬运放置于下壁板总成上,借助测量工具将二者进行装配,最后将上壁板总成搭载于上壁板总成上,借助测量工具将侧壁板总成以及上壁板总成进行装配。上述方案存在由人为因素导致的装配精度较差,且装配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包括工装框架、环形卡板、下壁板支撑机构、第一外形卡板机构、后定位机构;
所述下壁板支撑机构设有多组且沿工装框架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包括下壁板支撑板、下壁板支撑基座,所述下壁板支撑基座设置于工装框架的下部,下壁板支撑板设置于下壁板支撑基座上,且下壁板支撑板的上缘为内凹状弧形结构;
所述环形卡板为环形板状结构,设置于工装框架的前侧,环形卡板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开设的限位孔;
所述后定位机构设置于工装框架的后侧,包括后斜框、后定位基座、后斜框连接架,所述后定位基座设置于工装框架上,后斜框通过后斜框连接架与后定位基座连接,所述后斜框为椭圆形板状结构且斜向设置,使后斜框的外缘能够与下壁板总成、侧壁板总成以及上壁板总成合围成的后机身的尾部位置处的内侧壁相贴合;
所述第一外形卡板机构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工装框架的左部及右部,包括第一外形卡板、第一外形卡板基座,所述第一外形卡板基座设置于工装框架上,第一外形卡板设置于第一外形卡板基座上,所述第一外形卡板靠近后机身的侧壁板总成一侧的侧缘为内凹状弧形结构。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工装框架包括侧架、上顶架及下底架,所述侧架设有两组且分别竖向设置于下底架的左右两端,上顶架设置于侧架的上侧,且上顶架的左右两端与位于上顶架左右两侧的侧架的上端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还包括中定位机构,所述中定位机构包括中斜框、中定位下基座、中斜框第一连接架,所述中斜框的外缘为椭圆形结构,使中斜框的外缘能够与下壁板总成、侧壁板总成以及上壁板总成合围成的后机身的中部位置处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中定位下基座设置于工装框架的下底架的后侧,所述中斜框通过中斜框第一连接架与中定位下基座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中定位机构还包括中定位上基座、中斜框第二连接架,所述中定位上基座设置于工装框架的上顶架上,所述中斜框第二连接架的上端与中定位上基座连接,中斜框第二连接架的下端与中斜框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中斜框斜向设置。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工装框架的下底架上的下壁板支撑机构的下壁板支撑板上缘所在高度由前至后逐渐增加。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还包括第二外形卡板机构,所述第二外形卡板机构包括第二外形卡板、第二外形卡板基座,所述第二外形卡板基座设置于工装框架的上顶架上,第二外形卡板设置于第二外形卡板基座上,所述第二外形卡板的下缘为内凹状弧形结构。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还包括环形卡板固定机构,所述环形卡板固定机构包括环形卡板固定基座、环形卡板固定板,所述环形卡板固定基座设置于工装框架上,所述环形卡板定位板设置于环形卡板固定基座上,环形卡板定位板上设有通孔,环形卡板上开设有用于与环形卡板定位板连接的通孔,螺栓穿过环形卡板定位板上的通孔以及环形卡板上的通孔,将环形卡板进行固定。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环形卡板固定机构共设有四个,分别设置于工装框架的下底架、上顶架以及两个侧架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一个方面中,通过环形卡板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组成后机身的上壁板总成、下壁板总成、侧壁板总成的前端固定,通过下壁板支撑机构的设置,实现对下壁板总成的支撑固定,通过后定位机构以及中定位机构的设置,实现对上壁板总成以及侧壁板总成的支撑、限位以及固定功能。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实现对飞机后机身总成各结构部件的装夹定位,实现提高装配效率以及装配精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卡板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壁板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外形卡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后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外形卡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后机身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装框架、2.环形卡板、3.下壁板支撑机构、4.第一外形卡板机构、5.后定位机构、6.下壁板支撑板、7.下壁板支撑基座、8.后斜框、9.后定位基座、10.后斜框连接架、11.第一外形卡板、12.第一外形卡板基座、13.侧架、14.上顶架、15.下底架、16.中斜框、17.中定位下基座、18.中斜框第一连接架、19.中定位上基座、20.中斜框第二连接架、21.第二外形卡板机构、22.第二外形卡板、23.第二外形卡板基座、24.环形卡板固定机构、25.环形卡板固定基座、26.环形卡板固定板、27.中定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至图10所示,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用于对飞机后机身的上壁板总成、下壁板总成、侧壁板总成进行装配,实现提高装配精度以及装配效率的效果。所述飞机后机身包括下壁板总成、上壁板总成以及侧壁板总成,所述侧壁板总成设有两组且位于后机身的左右两侧,侧壁板总成的下缘与下壁板总成的侧缘连接,侧壁板总成的上缘与上壁板总成的侧缘连接,上述各总成合围成圆锥状后机身结构。所述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包括工装框架1、环形卡板2、下壁板支撑机构3、第一外形卡板机构4、后定位机构5。
所述下壁板支撑机构3包括下壁板支撑板6、下壁板支撑基座7,所述下壁板支撑基座7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下部,所述下壁板支撑板6设置于下壁板支撑基座7上,且下壁板支撑板6的上缘为内凹状弧形结构,下壁板用于对后机身的下壁板总成进行支撑。所述下壁板支撑机构3设有多组且沿工装框架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对后机身进行装配时,首先将下壁板总成搭载于下壁板支撑机构3的下壁板支撑板6上。
所述环形卡板2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前侧,所述环形卡板2为环形板状结构,环形卡板2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开设的限位孔,且环形卡板2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相垂直。后机身的下壁板总成的前端设有定位孔,当将后机身的下壁板总成放置于下壁板支撑机构3上之后,将后机身的下壁板总成的前端顶靠于环形卡板2上,使用螺栓穿过下壁板总成前端的定位孔以及环形卡板2下部的限位孔,对下壁板总成的纵向位置以及横向位置进行进一步固定。
所述后定位机构5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后侧,包括后斜框8、后定位基座9、后斜框连接架10,所述后定位基座9设置于工装框架1上,后斜框8通过后斜框连接架10与后定位基座9连接,后斜框8斜向设置,所述后斜框8为椭圆形板状结构,使后斜框8的外缘能够与下壁板总成、侧壁板总成以及上壁板总成合围成的后机身的尾部位置处的内侧壁相贴合。对后机身的上壁板总成进行固定时,首先将上壁板总成的后端搭设于后定位机构5的后斜框8的上缘,上壁板总成的前端设有定位孔,将上壁板总成的前端顶靠于环形卡板2上,使用螺栓穿过上壁板总成前端的定位孔以及环形卡板2上部的限位孔,通过环形卡板2以及所述后定位机构5对上壁板总成的纵向位置以及横向位置进行进一步固定。
所述第一外形卡板机构4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左部及右部,包括第一外形卡板11、第一外形卡板基座12,所述第一外形卡板基座12设置于工装框架1上,第一外形卡板11设置于第一外形卡板基座12上。所述第一外形卡板11靠近后机身的侧壁板总成一侧的侧缘为内凹状弧形结构,用于对侧壁板总成进行定位。当对侧壁板总成进行固定时,首先将侧壁板总成的下缘与下壁板总成的侧缘相抵靠,侧边总成的前端设有定位孔,将侧壁板总成的前端顶靠于环形卡板2上,使用螺栓穿过侧壁板总成前端的定位孔以及环形卡板2侧部的限位孔,对侧壁板总成进行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侧壁板总成应在下壁板总成固定之后再进行固定,上壁板总成以及下壁板总成的固定顺序没有严格要求。通过上述实施例,实现对后机身的下壁板总成、上壁板总成以及侧壁板总成进行固定,实现其精准定位、精准组装,提高装配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装框架1包括侧架13、上顶架14及下底架15,所述侧架13设有两组且分别竖向设置于下底架15的左右两端,上顶架14设置于侧架13的上侧,且上顶架14的左右两端与位于上顶架14左右两侧的侧架13的上端连接。所述侧架13、上顶架14及下底架15合围成中心设有容纳空间的方形框架结构,所述组成后机身的各总成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下壁板支撑机构3下底架15上,所述第一外形卡板机构4设置于侧架13上,所述后定位机构5设置于侧架13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中定位机构27,所述中定位机构27包括中斜框16、中定位下基座17、中斜框第一连接架18,所述中斜框16的外缘为椭圆形结构,使中斜框16的外缘能够与下壁板总成、侧壁板总成以及上壁板总成合围成的后机身的中部位置处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中定位下基座17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下底架15的后侧,且所述中定位下基座17位于后机身的下壁板总成的后侧,使中定位下基座17的安装不会影响下壁板总成的安装。所述中斜框16通过中斜框第一连接架18与中定位下基座17连接。当后机身的上壁板总成进行固定时,首先应将上壁板总成搭设于中斜框16以及后斜框8的上缘,然后将上壁板总成的前端与环形卡板2相抵靠,将上壁板总成与环形卡板2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中斜框16用于对上壁板总成进行支撑的同时,也为侧壁板总成的安装提供限位功能,对侧壁板总成进行安装时,侧壁板总成的内侧壁可与中斜框16的侧缘相抵靠,提高侧壁板的安装精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由于后机身的中心主要位于后机身的中部位置,为提升中定位机构27的结构强度,所述中定位机构27还包括中定位上基座19、中斜框第二连接架20,所述中定位上基座19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上顶架14上,所述中斜框第二连接架20的上端与中定位上基座19连接,中斜框第二连接架20的下端与中斜框16连接。上壁板总成的中部设有用于中斜框第二连接架20穿过的通孔,对后机身的上壁板总成进行固定时,先将中斜框16以及中斜框第二连接架20从中定位机构27上拆卸下来,然后将上壁板总成的后端搭设于后定位机构5的后斜框8的上缘,然后将上壁板总成的前端顶靠于环形卡板2上,使用螺栓将环形卡板2以及上壁板总成进行固定,最后将安装中斜框16以及中斜框第二连接架20从中定位机构27。中斜框16以及中斜框第二连接架20从中定位机构27安装顺序为,首先将中斜框第二连接架20的上端穿过上壁板总成中部开设的通孔,与中定位上基座19连接,然后将中斜框16放置于上壁板总成下侧,使中斜框16与中斜框第一连接架18、中斜框第二连接架20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后机身各总成的安装顺序为,首先安装下壁板总成,其次安装上壁板总成,最后安装侧壁板总成,最后安装侧壁板总成的原因在于,上壁板总成与下壁板总成安装完成之后,留有为人工安装中斜框16的操作空间。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斜框16斜向设置,以提高与侧壁板总成、上壁板总成内侧壁的接触面积,提高对上壁板总成的支撑以及侧壁板总成的限位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由于后机身的下壁板总成的下侧从前至后所在高度之间增加,为实现下壁板支撑机构3对下壁板总成的有效支撑,所述工装框架1的下底架15上的下壁板支撑机构3的下壁板支撑板6上缘所在高度由前至后逐渐增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外形卡板机构21,包括第二外形卡板22、第二外形卡板基座23,所述第二外形卡板基座23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上顶架14上,第二外形卡板22设置于第二外形卡板基座23上。所述第二外形卡板22的下缘为内凹状弧形结构,用于对上壁板总成进行定位。当通过环形卡板2、中定位机构27以及后定位机构5对上壁板总成进行固定后,第二外形卡板机构21对上壁板总成进行限位,防止上壁板总成位置发生向上偏移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环形卡板固定机构24,所述环形卡板2通过环形卡板固定机构24设置于工装框架1上,所述环形卡板固定机构24包括环形卡板固定基座25、环形卡板固定板26,所述环形卡板固定基座25设置于工装框架1上,所述环形卡板2定位板设置于环形卡板固定基座25上,环形卡板2定位板上设有通孔,环形卡板2上开设有用于与环形卡板2定位板连接的通孔。对环形卡板2进行固定时,使用螺栓穿过环形卡板2定位板上的通孔以及环形卡板2上的通孔,将环形卡板2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卡板固定机构24共设有四个,分别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下底架15、上顶架14以及两个侧架13上,提高环形卡板2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创造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框架(1)、环形卡板(2)、下壁板支撑机构(3)、第一外形卡板机构(4)、后定位机构(5);
所述下壁板支撑机构(3)设有多组且沿工装框架(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包括下壁板支撑板(6)、下壁板支撑基座(7),所述下壁板支撑基座(7)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下部,下壁板支撑板(6)设置于下壁板支撑基座(7)上,且下壁板支撑板(6)的上缘为内凹状弧形结构;
所述环形卡板(2)为环形板状结构,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前侧,环形卡板(2)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开设的限位孔;
所述后定位机构(5)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后侧,包括后斜框(8)、后定位基座(9)、后斜框连接架(10),所述后定位基座(9)设置于工装框架(1)上,后斜框(8)通过后斜框连接架(10)与后定位基座(9)连接,所述后斜框(8)为椭圆形板状结构且斜向设置,使后斜框(8)的外缘能够与下壁板总成、侧壁板总成以及上壁板总成合围成的后机身的尾部位置处的内侧壁相贴合;
所述第一外形卡板机构(4)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左部及右部,包括第一外形卡板(11)、第一外形卡板基座(12),所述第一外形卡板基座(12)设置于工装框架(1)上,第一外形卡板(11)设置于第一外形卡板基座(12)上,所述第一外形卡板(11)靠近后机身的侧壁板总成一侧的侧缘为内凹状弧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框架(1)包括侧架(13)、上顶架(14)及下底架(15),所述侧架(13)设有两组且分别竖向设置于下底架(15)的左右两端,上顶架(14)设置于侧架(13)的上侧,且上顶架(14)的左右两端与位于上顶架(14)左右两侧的侧架(13)的上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定位机构(27),所述中定位机构(27)包括中斜框(16)、中定位下基座(17)、中斜框第一连接架(18),所述中斜框(16)的外缘为椭圆形结构,使中斜框(16)的外缘能够与下壁板总成、侧壁板总成以及上壁板总成合围成的后机身的中部位置处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中定位下基座(17)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下底架(15)的后侧,所述中斜框(16)通过中斜框第一连接架(18)与中定位下基座(1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定位机构(27)还包括中定位上基座(19)、中斜框第二连接架(20),所述中定位上基座(19)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上顶架(14)上,所述中斜框第二连接架(20)的上端与中定位上基座(19)连接,中斜框第二连接架(20)的下端与中斜框(1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斜框(16)斜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框架(1)的下底架(15)上的下壁板支撑机构(3)的下壁板支撑板(6)上缘所在高度由前至后逐渐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外形卡板机构(21),所述第二外形卡板机构(21)包括第二外形卡板(22)、第二外形卡板基座(23),所述第二外形卡板基座(23)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上顶架(14)上,第二外形卡板(22)设置于第二外形卡板基座(23)上,所述第二外形卡板(22)的下缘为内凹状弧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卡板固定机构(24),所述环形卡板固定机构(24)包括环形卡板固定基座(25)、环形卡板固定板(26),所述环形卡板固定基座(25)设置于工装框架(1)上,所述环形卡板(2)定位板设置于环形卡板固定基座(25)上,环形卡板(2)定位板上设有通孔,环形卡板(2)上开设有用于与环形卡板(2)定位板连接的通孔,螺栓穿过环形卡板(2)定位板上的通孔以及环形卡板(2)上的通孔,将环形卡板(2)进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板固定机构(24)共设有四个,分别设置于工装框架(1)的下底架(15)、上顶架(14)以及两个侧架(13)上。
CN202320622957.4U 2023-03-27 2023-03-27 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 Active CN219361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2957.4U CN219361338U (zh) 2023-03-27 2023-03-27 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2957.4U CN219361338U (zh) 2023-03-27 2023-03-27 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1338U true CN219361338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9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2957.4U Active CN219361338U (zh) 2023-03-27 2023-03-27 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13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81624U (zh) 一种飞机后机身后上部壁板装配夹具
CN219361338U (zh) 飞机后机身装配工装
CN208227469U (zh) 一种印刷贴片治具
CN215548454U (zh) 一种用于冷风栅组件的工件装配架
CN211984287U (zh) 一种分体式桌脚架结构
CN219635489U (zh) 机翼中央翼盒装配工装
CN219382813U (zh) 飞机机头装配工装
CN209986523U (zh) 一种配环网开关柜仪表箱装配自定位式工装结构
CN219504629U (zh) 机头上壁板装配工装
CN219008137U (zh) 一种后机身装配工装
CN211320163U (zh) 电池箱
CN213200074U (zh) 纵列式飞行器快速装配航架装置
CN21313893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保险杠和侧围钣金连接装置
CN212353590U (zh) 一种悬置支架及车辆
CN219358430U (zh) 一种风电机组机舱平台外爬梯焊合工装
CN220615750U (zh) 前保险杠支架及车辆
CN217730410U (zh) 一种调平支腿连接板固定装置
CN218091897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支架
CN213973583U (zh)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后支架总成
CN220456579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14998630U (zh) 一种机械定位安装精准组件
CN218965208U (zh) 一种方向舵装配工装
CN219806763U (zh) 集成式行李箱侧支架及车辆
CN216720274U (zh) 一种rfid天线面板的机台固定装置
CN219426615U (zh) 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加工用固定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