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0988U - 一种固线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线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60988U CN219360988U CN202320652783.6U CN202320652783U CN219360988U CN 219360988 U CN219360988 U CN 219360988U CN 202320652783 U CN202320652783 U CN 202320652783U CN 219360988 U CN219360988 U CN 2193609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hole
- sleeve
- wire fixing
- fix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线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该固线装置包括卡套、安装支架和卡接结构,卡套形成有卡接孔,用于卡接线缆。安装支架用于固定卡套,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一个卡接臂,卡接臂与卡套连接。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凸起和卡接孔,卡接凸起设于卡套和卡接臂中的一者上,卡接孔设于卡套和卡接臂中的另一者上,卡接凸起卡接在卡接孔内,卡套和安装支架通过卡接凸起和卡接孔卡接实现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固线装置使用卡接凸起与卡接孔配合即可实现安装支架和卡套的连接,该固定方式简单,装配效率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固定方式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线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车企也越来越重视对于汽车生产成本的控制,其中,汽车动力总成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成本的降低对于控制汽车生产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汽车动力总成上的高压线固定方式一般有扎带捆绑固定和卡子固定管线然后固定到车身孔或车身标件上,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固定方式存在制造过程复杂,装配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固线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固定方式生产成本高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总成;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线装置,包括卡套、安装支架和卡接结构,卡套形成有卡接孔,用于卡接线缆。安装支架用于固定卡套,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一个卡接臂,卡接臂与卡套连接。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凸起和卡接孔,卡接凸起设于卡套和卡接臂中的一者上,卡接孔设于卡套和卡接臂中的另一者上,卡接凸起卡接在卡接孔内,卡套和安装支架通过卡接凸起和卡接孔卡接实现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卡套的卡接孔用于固定线缆,安装支架用于固定卡套,安装支架和卡套通过卡接凸起和卡接孔配合实现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固线装置使用卡接凸起与卡接孔配合即可实现安装支架和卡套的连接,该固定方式简单,装配效率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固定方式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进一步,安装支架包括两个卡接臂,两个卡接臂间隔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卡套卡接在两个卡接臂之间。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提升安装支架和卡接臂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卡套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第一侧设置有卡接凸起和卡接孔中的一者,卡接臂设置有卡接凸起和卡接孔中的另一者,第一部分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卡接部,第一部分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第二部分的第一侧设置有卡接凸起和卡接孔中的一者,卡接臂设置有卡接凸起和卡接孔中的另一者,第二部分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二卡接部,第二部分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形成卡接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配合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即可完成对线缆的固定,第一部分远离第二部分,即可取出线缆,可以使线缆被固定和取出,操作更加简单,快捷,进一步提高线缆固定的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连接简单、可靠,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受到线缆震动时不会彼此分离,提高了线缆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固线装置还包括减震套,减震套套设在卡接孔内。减震套的外周面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卡套位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第一凸出部邻近减震套的第一端,第一凸出部邻近第二凸出部的一侧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抵接。第二凸出部邻近减震套的第二端,第二凸出部邻近第一凸出部的一侧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抵接。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位于减震套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从而限制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卡接孔中心轴线方向上的移动,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不能错位移动,提高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的稳定性。另外,减震垫使线缆与卡套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可有效阻隔线缆的震动,提升车辆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性能。
进一步,减震套包括第一减震套和第二减震套,第一减震套配合在第一凹槽内,第二减震套配合在第二凹槽内。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第一减震套和第二减震套连接,即可完成对线缆的固定,第一减震套远离第二减震套,即可取出线缆,可以使线缆被固定和取出,操作更加简单,快捷,进一步提高线缆固定的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第一部分的第二侧还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第二部分的第二侧还设置有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中的一者为定位凸起,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中的另一者为定位孔,定位凸起配合在定位孔内。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可以为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连接起到定位引导作用,使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连接更加方便,从而提高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还可以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限位,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不会发生错位移动,提高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卡套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均设有连接孔,卡接凸起和卡接孔中的一者设置在连接孔的壁面上,卡接凸起和卡接孔中的另一者设置在卡接臂上。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连接孔可以限制卡接臂在连接孔内的移动,使卡接凸起和卡接孔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卡套的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均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侧壁上形成有限位部,卡接凸起和卡接孔中的一者设置在连接槽的底壁面,卡接凸起和卡接孔中的另一者设置在卡接臂上,卡接臂与连接槽的底壁面和限位部均抵接。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连接槽的底壁面、侧壁面和限位部可以限制卡接臂在连接槽内的移动,使卡接凸起和卡接孔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一种动力总成,该动力总成包括线缆、动力总成本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固线装置,固线装置连接在动力总成本体上,线缆连接在固线装置内,固线装置用于固定线缆,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总成具有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固线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
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体和上述实施例中的动力总成,动力总成连接在车体上,用于为车辆提供动力输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可以为燃油车、混合动力车辆或其它具有动力总成的车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具有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固线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固线装置使用卡接凸起与卡接孔配合即可实现安装支架和卡套的连接,该固定方式简单,装配效率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固定方式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固线装置通过使用减震套,可以使线缆与卡套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可有效阻隔线缆的震动,提升车辆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性能。
本申请提供的固线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以及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使固线装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简单、可靠,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车辆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动力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减震套或第二减震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动力总成1000;
动力总成本体100;
固线装置1;
卡套10;固线孔101;限位孔102;连接槽103;限位部1031;
第一部分11;第一凹槽111;第一卡接部112;第一定位部113;
第二部分12;第二凹槽121;第二卡接部122;第二定位部123;
安装支架20;卡接臂201;底座202;
卡接结构30;卡接凸起301;卡接孔302;
减震套40;第一凸出部401;第二凸出部402;
第一减震套41;
第二减震套42;
线缆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申请,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体和动力总成,动力总成连接在车体上,用于为车辆提供动力输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可以为燃油车、混合动力车辆或其它具有动力总成的车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具有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固线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力总成1000,该动力总成1000包括线缆2、动力总成本体100和固线装置1,线缆2连接在固线装置1内,安装支架20还包括底座202,卡接臂201连接在底座202上,底座202上设置有连接孔,动力总成本体100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孔,安装支架20和动力总成本体100通过螺钉和连接孔的配合实现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固线装置1,包括卡套10、安装支架20和卡接结构30,卡套10形成有固线孔101,用于固定线缆2。安装支架20用于固定卡套10,安装支架20包括至少一个卡接臂201,卡接臂201与卡套10连接。卡接结构30包括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卡接凸起301设于卡套10和卡接臂201中的一者上,卡接孔302设于卡套10和卡接臂201中的另一者上,卡接凸起301卡接在卡接孔302内,卡套10和安装支架20通过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卡接实现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卡套10的固线孔101用于固定线缆2,安装支架20用于固定卡套10,安装支架20和卡套10通过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配合实现连接。
具体地,需要对线缆2进行固定时,线缆2穿过卡套10的固线孔101,固线孔101对线缆2进行固定,卡套10通过其上设置的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中的一者与卡接臂201上设置的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中的另一者卡接,以此将卡套10连接在安装支架20上,安装支架20固定在汽车总成上,即可完成对线缆2的固定。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固线装置1使用卡接凸起301与卡接孔302配合即可实现安装支架20和卡套10的连接,该固定方式简单,装配效率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固定方式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示例性地,卡接凸起301设置在卡套10上,卡接孔302设置在卡接臂201上,卡套10上的卡接凸起301卡接在卡接臂201上的卡接孔302内,以此使卡套10连接在安装支架20上。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卡接孔302设置在卡套10上,卡接凸起301设置在卡接臂201上,卡接臂201上的卡接凸起301卡接在卡套10上的卡接孔302内,以此使卡套10连接在安装支架2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安装支架20包括一个卡接臂201,卡接臂201上设置有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中的一者,与之相对的,卡套10上设置有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中的另一者,卡套10与安装支架20的卡接臂201通过卡接凸起301卡接在卡接孔302内实现连接。使用一个卡接臂201,使该固定方式简单、装配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安装支架20包括两个卡接臂201,两个卡接臂201间隔设置在安装支架20上,卡套10卡接在两个卡接臂201之间,可以提升安装支架20和卡接臂201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安装支架20包括四个卡接臂201,其中,两个卡接臂201间隔连接在卡套10的第一侧,另外两个卡接臂201间隔连接在卡套10的第二侧,卡套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安装支架20和卡接臂201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卡接臂201的数量可以根据生产实际需求确定,卡接臂201连接在卡套10上的位置,可以根据加工的难度确定。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卡套10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均设有限位孔102,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中的一者设置在限位孔102的壁面上,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中的另一者设置在卡接臂201上。
这样一来,限位孔102可以限制卡接臂201在限位孔102内的移动,使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限位孔102的壁面也可以对卡接臂201起到导向作用,使卡接臂201能够更加轻松的伸入限位孔102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卡套10的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均设有连接槽103,连接槽103的侧壁上形成有限位部1031,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中的一者设置在连接槽103的底壁面,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中的另一者设置在卡接臂201上,卡接臂201与连接槽103的底壁面和限位部1031均抵接。
这样一来,连接槽103的底壁面、侧壁面和限位部1031可以限制卡接臂201在连接槽103内的移动,使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连接槽103的侧壁面也可以对卡接臂201起到导向作用,使卡接臂201能够更加轻松的伸入连接槽103中。
为了方便线缆2的固定,参见图3、图10、图11和图12,卡套10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的第一侧设置有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中的一者,卡接臂201设置有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中的另一者,第一部分11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11和第一卡接部112,第一部分1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
第二部分12,第二部分12的第一侧设置有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中的一者,卡接臂201设置有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中的另一者,第二部分12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凹槽121和第二卡接部122,第二部分12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之间形成固线孔101,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通过第一卡接部112和第二卡接部122配合连接。
这样一来,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连接,即可完成对线缆2的固定,第一部分11远离第二部分12,即可取出线缆2,可以使线缆2被固定和取出,操作更加简单,快捷,进一步提高线缆2固定的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一卡接部112和第二卡接部122连接简单、可靠,使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在受到线缆2震动时不会彼此分离,提高了线缆2固定的稳定性。
基于此,第一部分11的第二侧还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13,第二部分12的第二侧还设置有第二定位部123,第一定位部113与第二定位部123中的一者为定位凸起,第一定位部113与第二定位部123中的另一者为定位孔,定位凸起配合在定位孔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定位部113和第二定位部123可以为第一卡接部112和第二卡接部122的连接起到定位引导作用,使第一卡接部112和第二卡接部122连接更加方便,从而提高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第一定位部113和第二定位部123还可以对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进行限位,使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不会发生错位移动,提高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连接稳定性。
示例性地,第一定位部113为定位孔,第二定位部123为定位凸起,第二部分12的定位凸起配合在第一部分11的定位孔内。
示例性地,第一定位部113为定位凸起,第二定位部123为定位孔,第一部分11的定位凸起配合在第二部分12的定位孔内。
如图13和图14所示,为了有效阻隔线缆2的震动,固线装置1还包括减震套40,减震套40套设在固线孔101内。减震套40的外周面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出部401和第二凸出部402,卡套10位于第一凸出部401和第二凸出部402之间。第一凸出部401邻近减震套40的第一端,第一凸出部401邻近第二凸出部402的一侧与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均抵接。第二凸出部402邻近减震套40的第二端,第二凸出部402邻近第一凸出部401的一侧与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均抵接。
这样一来,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位于减震套40的第一凸出部401和第二凸出部402之间,限制了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在固线孔101中心轴线方向上的移动,使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不能错位移动,提高了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连接的稳定性。
另外,减震垫使线缆2与卡套10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可有效阻隔线缆2的震动,提升车辆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减震垫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泡沫等,且减震垫的位于第一凸出部401和第二凸出部402之间的厚度尺寸等于或稍大于线缆2与固线孔101之间的间隙尺寸,减震垫与线缆2和固线孔101之间的间隙过渡配合。使减震垫在固定线缆2时,将受到线缆2和固线孔101的压力而产生形变,减震垫产生恢复力,使线缆2与减震垫以及减震垫和固线孔101之间抵接更加紧密,进一步地提高线缆2固定的稳定性。
为了方便线缆2安装在减震套40内,减震套40包括第一减震套41和第二减震套42,第一减震套41配合在第一凹槽111内,第二减震套42配合在第二凹槽121内。
这样一来,第一减震套41和第二减震套42连接,即可完成对线缆2的固定,第一减震套41远离第二减震套42,即可取出线缆2,可以使线缆2被固定和取出,操作更加简单,快捷,进一步提高线缆2固定的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固线装置通过设置卡接结构和减震垫,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阻隔线缆震动的效果,具有装配简单、连接可靠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申请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固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套(10),形成有卡接孔(302),用于卡接线缆(2);
安装支架(20),所述安装支架(20)用于固定所述卡套(10),所述安装支架(20)包括至少一个卡接臂(201),所述卡接臂(201)与所述卡套(10)连接;
卡接结构(30),所述卡接结构(30)包括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所述卡接凸起(301)设于所述卡套(10)和所述卡接臂(201)中的一者上,所述卡接孔(302)设于所述卡套(10)和所述卡接臂(201)中的另一者上,所述卡接凸起(301)卡接在所述卡接孔(302)内,所述卡套(10)和所述安装支架(20)通过所述卡接凸起(301)和卡接孔(302)卡接实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0)包括两个所述卡接臂(201),两个所述卡接臂(201)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20)上,所述卡套(10)卡接在两个所述卡接臂(20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固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10)包括:
第一部分(11),所述第一部分(11)的第一侧设置有所述卡接凸起(301)和所述卡接孔(302)中的一者,所述卡接臂(201)设置有所述卡接凸起(301)和所述卡接孔(302)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一部分(11)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11)和第一卡接部(112),所述第一部分(1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
第二部分(12),所述第二部分(12)的第一侧设置有所述卡接凸起(301)和所述卡接孔(302)中的一者,所述卡接臂(201)设置有所述卡接凸起(301)和所述卡接孔(302)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二部分(12)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凹槽(121)和第二卡接部(122),所述第二部分(12)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凹槽(1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1)之间形成所述卡接孔(302),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112)和第二卡接部(122)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装置(1)还包括减震套(40),所述减震套(40)套设在所述卡接孔(302)内;
所述减震套(40)的外周面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出部(401)和第二凸出部(402),所述卡套(10)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401)和所述第二凸出部(402)之间;
所述第一凸出部(401)邻近所述减震套(40)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凸出部(401)邻近所述第二凸出部(402)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均抵接;
所述第二凸出部(402)邻近所述减震套(40)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凸出部(402)邻近所述第一凸出部(40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均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固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套(40)包括:
第一减震套(41),所述第一减震套(41)配合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内;
第二减震套(42),所述第二减震套(42)配合在所述第二凹槽(1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1)的第二侧还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13),所述第二部分(12)的第二侧还设置有第二定位部(123),所述第一定位部(113)与所述第二定位部(123)中的一者为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部(113)与所述第二定位部(123)中的另一者为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定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10)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均设有连接孔,所述卡接凸起(301)和所述卡接孔(302)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连接孔的壁面上,所述卡接凸起(301)和所述卡接孔(302)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卡接臂(2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10)的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均设有连接槽(103),所述连接槽(103)的侧壁上形成有限位部(1031),所述卡接凸起(301)和所述卡接孔(302)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连接槽(103)的底壁面,所述卡接凸起(301)和所述卡接孔(302)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卡接臂(201)上,所述卡接臂(201)与所述连接槽(103)的底壁面和所述限位部(1031)均抵接。
9.一种动力总成(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线装置(1)。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10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52783.6U CN219360988U (zh) | 2023-03-29 | 2023-03-29 | 一种固线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52783.6U CN219360988U (zh) | 2023-03-29 | 2023-03-29 | 一种固线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60988U true CN219360988U (zh) | 2023-07-18 |
Family
ID=87146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52783.6U Active CN219360988U (zh) | 2023-03-29 | 2023-03-29 | 一种固线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60988U (zh) |
-
2023
- 2023-03-29 CN CN202320652783.6U patent/CN2193609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46880B (zh) | 防振装置 | |
US7748484B2 (en) | Piping fixing structure | |
CN101823436B (zh) | 夹具 | |
CN219360988U (zh) | 一种固线装置、动力总成和车辆 | |
US20240110607A1 (en) | Electric Motor Mount | |
JP2000193003A (ja) | 自動車用エンジンロールマウント | |
JPWO2008142876A1 (ja) | 機器固定用ブッシュ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機器固定装置 | |
KR101818344B1 (ko) | 차량의 트랜스미션 케이블을 위한 그로멧 어셈블리 | |
JP2841446B2 (ja) | コントロールケーブルの支持構造 | |
KR20090082038A (ko) | 진동 및 소음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변속 케이블의 연결구 | |
CN104500288A (zh) | 一种空气滤清器安装结构 | |
JP2010159861A (ja) | 防振装置 | |
KR200448403Y1 (ko) | 자동차 케이블용 지지체 | |
KR20200141183A (ko) | 차량용 롤마운트 장치 | |
CN218750641U (zh) | 一种线束保护固定支架、线束保护固定支架总成及车辆 | |
WO2012132105A1 (ja) | 防振装置 | |
JP2000230674A (ja) | パイプクランプ | |
CN219176848U (zh) | 空气弹簧和具有其的汽车 | |
CN221851693U (zh) | 一种悬置总成及车辆 | |
CN220320189U (zh) | 悬置结构及车辆 | |
CN221678579U (zh) | 一种能减震的气泵外壳结构及汽车座椅 | |
CN211654705U (zh) | 一种高压继电器减振结构及高压配电单元 | |
CN221162395U (zh) | 一种限位减振部件及汽车座椅 | |
CN218966676U (zh) | 进气系统支架和车辆 | |
KR20090082037A (ko) | 진동 및 소음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변속 케이블의 연결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